“在当今中国的网络作家中,谁的博文在知识界影响最大?”对於这个问题,大概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答曰:”韩寒”。

然而,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编辑却给出另一个名字:杨恆均。

此一国家级的出版社最近推出杨恆均网文选集《家国天下》(2010年12月第一版),扉页”作者简介”最后一句写道:

“有粉丝帮助杨恆均博士维护博客,先后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创建了十多个博客,浏览量短时间内均逾千万人次,腾讯博客更达两千多万人次,在知识界,其影响力之大,极为罕见。”

毋庸讳言,韩寒的博文有的点击率上亿,雅俗共赏。但”被读者亲切称为’民主小贩’,拥有极高声誉”的杨恆均,则”以独立思考和严肃题材写作着称”(引自上述”作者简介”)。其对国际问题的精闢分析,往往独具慧眼;为民主宪政摇旗呐喊,更是不遗余力。与韩寒相比,可谓各有千秋。

1965年出生的杨恆均,毕业於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在外交和安全部门工作,后出任驻外机构要职,再於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从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复於华盛顿和悉尼研究国际问题。可见”天下事”正是其本行。但他这本网上文集处女作,却把”家”和”国”置於前面,其中写”家”的虽只6篇,但亲情流露,感人至深。

对此,着名杂文家鄢烈山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成就他(杨恆均)最根本的,除了天赋的悟性,我以为是两点:一是坚守真诚善良正直的良知,……二是勤勉。”(《家国天下》,7页。)

这”坚守……良知”和”勤勉”,正正来自”家”-母亲和父亲的教诲与影响。尤其前者,在该书第一辑《家》中明白地宣示缘自”母亲的教诲”和《父亲的眼泪》。

“母亲的教诲”可概括为三个”不要”:”不要撒谎,不要欺负弱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见於杨恆均2008年在博客/网志作者年会上的压轴即席发言。而书中所载属其中之一:”不是自己的一分也不能拿”。这跟宋代岳飞的至理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可谓异曲同工,却又浅显通俗,於现时大陆”国情”特别富於针对性。

讲到”不要欺负弱小”,书中描写了两段往事。一段发生在作者八岁时,即文革中的1973年。事缘一次打架后其处於下风的同龄对手上门寻衅,破口大骂身为”被管制的对象”的作者之父,后者避於家中愤懑难平。这位”还是学校校长,一直老老实实做人,谨小慎微,从不敢惹事”的中年知识分子,终於当着三个儿子的面,发出了”害怕邻居听到而压得低低的呜呜的哭泣声”。(《家国天下》,13页)

另一段写作者八岁的儿子铁蛋在悉尼成了班上的”孩子头”,一位意大利老太太上门投诉,”希望我们让铁蛋不要欺负她孙子”。作者大为意外,忍不住向儿子大发雷霆,”第一次打了他”:”最后我高声喊道,你可以不读书,你可以考零分,你可以没有工作,我带你去要饭,你可以被别人欺负,但记住,永远永远不能欺负比你弱小的同学,永远永远不能欺负那些没有能力和你抗争的同伴,永远永远……没想到讲着讲着我竟然流出来眼泪,而且最后忍不住哭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儿子面前哭。”(15页)

这样的眼泪难道不是心灵的净化剂吗?

如果说,作者基於其良知鞭笞假恶丑,其中感性的成分居多;那么,他对民主的倾力推介与生动阐释,就更多地出自理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又离不开设身处地的体验,使他能够”言人之所未言”。用鄢烈山的话就是:”杨恆均穿行体制内外的经历,游走世界各国的阅历,是大多数写作者不可能具备的,”(《家国天下》,7页。)

的确,当今的网络作者中,曾到过五大洲50多个国家,广泛接触各色人等,上自美国华盛顿政府高层以及其智囊机构的学者、教授、研究人员,下到欧、亚、非、澳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平民百姓,彼此亲切交谈言笑晏晏如杨恆均者,以笔者所知似无第二人。

正由於作者深入到西方文明社会的各个角落,历时20余年,因而深刻地认识到:”民主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同时是一种制约权力、利益分配机制,更是一种目前在地球上大多地方变得稀松平常的生活方式……”(《家国天下》,104页)

最后面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

我们不妨回顾一段着名的毛”语录”:

“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於上层建筑,属於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368页)

毛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又讲过:

“民主就是让人讲话。”

这两段语录曾被中共奉为圭臬,它却表明毛既不懂马克思,更以救世主自居。所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一说之谬误暂且不议,仅就将”民主”诠释为”让人讲话”而言,便露出其君临天下之孤家寡人面目。他固然可以恩赐式地”让人讲话”,也可以乾纲独断不”让人讲话”,哪怕其”亲密战友”如刘少奇、林彪,亦可能随时被取消话语权!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炮打司令部”;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批林”设国家主席”之议,便是最好的例证。

反之,杨恆均并不对”民主”作条分缕析的阐释,也没有雄辩滔滔的驳论,仅依据其所见所闻,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挖掘”民主”的真谛,却使人深受启迪。

例如,《美国国防部一年用掉多少卫生纸》(212-214页),从胡锦涛所提公民”知情权”说起,引述美国记者要求公佈”每年用於给士兵擦屁股的卫生纸,一共花费了多少纳税人的钱?是否有收回扣现象?”

又如《给海外华人的一封信:我眼中的国富民强》(152-160页),提到作者在澳所住公寓楼下的温水游泳池,设有”供残疾人上下的电动装置”。技工(其时薪超过150元人民币)每两星期来检测/维修一次,尽管该公寓”从来没有住过坐轮椅的不方便人士”。但当地法例规定必须安装此种设备!

再如《揭秘西方国家比间谍更神秘的人》(242-245页),”他们(多数是女性)就是被政府福利部门培训后秘密分派到向政府提出要求的残障人士家庭,指引这些’不方便人士’如何做爱,在必要的时候,还会亲自扶着他们、抱着他们,协助他们完成……”(244页)

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该书鲜黄色的腰封上有一行醒目的红字,上书”民主离我们还有多远?”。假如跟上述最后这个例子相比,大概茫茫神州尚遥不可及。轮椅通道的设置也如此,虽然大陆残疾人达八千万之众。此与”国情”(尤其人口太多)攸关。

可是,胡锦涛讲的”知情权”,连同他当时一起提到的另外三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管权,不是无需耗费太多资源的吗?

总而言之,该书值得一读,读者宜听其言,起而行,为中国的宪政民主共同奋斗!

(新世纪新闻网)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450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