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路:小城的“戏霸”——文革记忆
姜唤邦,原丹东京剧团演员,生于1945年,1966年毕业于辽宁省戏曲学校(文武小生)。图片为作者2020年10月访谈所摄。 (一)...
阅读更多2021年1月14日 | 0 |
姜唤邦,原丹东京剧团演员,生于1945年,1966年毕业于辽宁省戏曲学校(文武小生)。图片为作者2020年10月访谈所摄。 (一)...
阅读更多2020年12月4日 | 0 |
通过采访文革红卫兵,作者给出了文革时代的青年学生的真实风貌,以及他们上当受骗的红色革命热情。伴随着革命热情的是无情的派系斗争。这些文革时期发生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后人了解文革的疯狂和文革的罪孽对普通人的影响。
阅读更多2020年10月15日 | 0 |
文革时期,辽宁丹东的造反派接管了丹东市公安局。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当地驻军的支持,造反派的夺权只存在了7天。作者对当时造反派头头的采访给读者提供了文革造反派夺权的观察样本。
阅读更多2020年9月15日 | 0 |
文革初期,工作组取代了中共的党委管理学校,这是用更严酷的阶级斗争代替中共日常的官僚政治的闹剧。李善荣因为阶级出身不好,从用户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分子对象,因此其个人生活遭遇了人生灾难。
阅读更多2019年12月16日 | 0 |
六年前的冬季,我采访了辽东山区的一位老农,他叫沈秀章,年轻时曾以“破坏统购统销”的罪名而身陷囹圄。他是那个“充满了血腥味”年代的幸存者。
阅读更多2019年10月29日 | 0 |
在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里,对于基督徒而言:到底是跟政府走,还是跟基督走,这是一个荒诞的命题。因为,“他们只要求自由地按照自己内心的信仰生活”。但是,在一个极权国家里,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也要归凯撒。
阅读更多2019年10月6日 | 0 |
一个根本没有作案时间的农民,竟然被警方故意冤枉成杀人犯。酷刑之下,嫌疑人不得不认罪受死。即便真相大白,受害人只是象征性赔偿,而与故意杀人无异的刑讯逼供者却没有追究。这样野蛮的酷刑”破案”机制对法治、人权和公平的侵害跟维护正义的目标背道而驰。
阅读更多2019年7月24日 | 0 |
大板桥那个漆黑的恐怖之夜,虽说已经过去22年了,但留下的阴影在不断地扩展、加深,虽然自己没有挖一锹土,却仿佛也被推进了坑里,一直不停地被埋着,潮湿的泥土压迫的令人窒息,一种难以言传的恐惧和焦虑如影随形……
阅读更多2019年5月4日 | 0 |
本篇纪实对于朝鲜女人以及其儿女的姓名一律虚拟。文中引用的涉案人供述及证言,只是采用,并非“采信”,因为,作品不等于法院的判决书,况且,判决亦有错误。此外,作品原稿曾求阅于诗人孟浪先生,作家一平先生对稿子做过编辑(《中国人权双周刊》),借此向二位先生以及所有给予帮助的同仁和朋友致谢。
阅读更多2019年4月22日 | 0 |
14年后,2018年秋,我重访下露河,当年接触的朝鲜女人多已不在,有的遣返,有的失踪,仍在此乡的朝鲜女人已经说起中国话了,且已生儿育女,岁月的辛酸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刻痕。几度风雨,物是人非,几多感慨,萦绕于心。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情,也许,少一些被遗忘人,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爱吧!
阅读更多2019年4月10日 | 0 |
随着轿车的奔驶,眼前出现了灯红酒绿,五彩缤纷的世界,仿佛这里没有黑夜,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川流不息。一会,渐渐的不是那么耀眼夺目,而是有些黯淡了。轿车已经来到了城郊,在一家院门前停了下来。
阅读更多2019年3月23日 | 0 |
14年后,2018年秋,我重访下露河,当年接触的朝鲜女人多已不在,有的遣返,有的失踪,仍在此乡的朝鲜女人已经说起中国话了,且已生儿育女,岁月的辛酸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刻痕。几度风雨,物是人非,几多感慨,萦绕于心。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情,也许,少一些被遗忘人,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爱吧!
阅读更多2019年3月6日 | 0 |
14年后,2018年秋,我重访下露河,当年接触的朝鲜女人多已不在,有的遣返,有的失踪,仍在此乡的朝鲜女人已经说起中国话了,且已生儿育女,岁月的辛酸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刻痕。几度风雨,物是人非,几多感慨,萦绕于心。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情,也许,少一些被遗忘人,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爱吧!
阅读更多2019年2月18日 | 0 |
一个被欺骗、被贩卖到异国他乡,而且,被强迫嫁人的姑娘,她的内心的痛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文顺爱拒绝上床,但是,这个男人每天都在她的眼前晃悠,他身上的汗臭,他喝粥的声音,一种躲闪不及的刺激,令人感觉度日如年。渐渐的,她的心情不再那么压抑了,变得轻松了些,脸上有了笑容,这是从串门开始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