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茶话》系列之六

说明:退休之后住进老年公寓,交了两位大陆来的新朋友。张文友来自广州,原为高级工程师;李孟先来自上海,退休公务员,都是来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属同代人,我们有许多共同经历跟共同语言。虽然有时观点有异,但心胸豁达,不伤和气。从春节开始,我们约好每周去当地粤菜馆茶叙一次,就国是说三道四。记得文革之初,邓拓先生因撰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杂文系列丢命。到文革中,台湾对大陆开播《自由中国之声》,其中就有一个“三家村夜话”节目,模拟江青、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对谈高层动态,尽管田早已自杀身亡。如今我们三个退休老人,也组成“三家村”,对谈中国动态,不是夜话,而是茶话。现把记录编成《三家村茶话》系列,不定期刊发,以抛砖引玉, 激发更多讨论。

                              —- 作者 谨识

杭州峰会未开幕,中美官员先吵架

程惕洁 《公民议报》首发

李:请问程、张二兄,今天有条不起眼的新闻,但特别有趣,甚至令人震惊,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去杭州参加G20峰会,在杭州机场出现的戏剧性一幕:正当总统走下飞机的时候,中美两国负责安全的官员爆发冲突,大声争吵:美国官员要按美国的惯例办事,说:“这是美国的专机,美国的总统!”言外之意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办。而中方官员则用英语粗暴顶撞:“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机场!”言外之意,“别忘了这是中国,你得听我指挥,少来美国那一套!”据说,争吵从机场开始,一路持续到西湖宾馆。中国保安官员有推撞行为,差点跟紧急介入的美国特勤人员大打出手。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精彩?想不想作为今天茶叙的话题?

事情本身也许不大,揭示的矛盾不可小看

张:当然精彩啦!这事还是我女儿告诉我的。她每天早晨听BBC的英语广播,说现场的外国记者都很兴奋,因为杭州几乎成为空城,记者们想抓点有意思的新闻佐料很难,正愁没东西报道的时候,就出了这条引人耳目的消息,因此才奔走相告。我早饭后打开中文网站,果然各大媒体都有报道。我的直观感觉,这似乎预示着中美关系越闹越遭,可能赖斯跟中国官员谈判不顺,两边都想找出气筒发泄一下。于是,围绕机场保安的细节,就在现场争吵起来,几乎动手。

程:真有那么严重吗?我倒还没有想那么远。这次中美首脑会晤,很可能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美国当然想谈出点具体成果,不但对美国百姓有个交代,也好为民主党继续执政拉点选票。赖斯作为国家安全助理,为奥巴马访华打前站,究竟有所斩获,还是极端失望?目前还在保密,估计奥习会谈前后,媒体多少会有披露。至于机场发生的一幕,仅仅是针对保安规范出现意见不合?还是反映两国关系整体状况不佳?我倒是倾向于前者。老李,请谈谈你的看法?

李:我觉得,机场争吵本身,还看不出是否预示两国关系继续走低,甚至撞了南墙。至于机场争拗,看上去事不大,但双方官员针锋相对的那两句话,言简意赅,有可能成为网民吹捧的新热点,因为它集中反映了两国官员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差异。所以说,就这件小事挖掘背后深藏的含义(台湾人喜欢倒过过来说,叫“义含”),应该是大牌记者们继续追踪的目标。我们今天的讨论,也不妨从浅层、中层、和深层入手,分别探讨这件事请所反映的中美政治文化差距。

浅层差异:地盘管辖与外交礼仪

张:我同意老李的提议,让我先说说究竟属于“谁的地盘”这件纠纷。毫无疑问,无论哪国官员,都承认杭州机场是中国地盘,甚至可以更具体说,是浙江的地盘,杭州的地盘。但是,与此同时也得明白,你开的不是国内、省内、或者市内会议,而是国际峰会。当好“东道主”的前提之一,是要明白你在干什么,要清楚必要的外交礼仪,不能按土皇帝那套办法行事。外交礼仪的重要一条,就是所谓“外交豁免权”,这跟殖民地时代的“治外法权”有所不同。治外法权是殖民当局无视所在国家的法律,完全执行自己从宗主国搬来的法律,不管它是否跟殖民地所在地区有无冲突。而“外交豁免权”是指根据国际法和两个签订的外交协议,要对外国使领馆(包括人员和车辆)给予特殊礼遇,更不用说外国元首、随员和所乘坐的专机了。凡适用于“外交豁免权”的地点和场所,不得以“我管辖的地盘”为理由,侵犯客人在合理与合法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看来,这位用英语大喊大叫的中国官员,尽管英语不错,可惜外交知识欠缺,还需要好好补课。再者说了,美国专机和美国总统抵达,即便中美两国协商好了,要共同承担保卫任务,但毕竟美国人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理应由美方安全人员承担更大的特勤责任,你中方官员,连美方高官赖斯的行动自由都想干涉,是不是有点“捞过界”?除了想显示中方的权威之外,我实在看不出这位老兄有什么理由发威。也许,根本那就是他咋呼中国人习惯了,以为到了他这一亩三分地,老外也得听他训斥。没想到,老美就是不吃你那一套。

程:老张说的很对,我们中国官员,往往缺乏国际知识和外交礼仪的训练,特别是那些行武出身,善于打斗,敌情观念特别强的公安和国安人员,他们也许在格斗擒拿方面技术超群,但对于国际范围的文明礼貌,懂的很少。不仅下面的工作人员如此,恐怕他们的头头也不例外,包括贵为国家元首的江泽民,不也是缺乏文明礼貌,在外交场合出了不少洋相吗?

李:这个事件,让我联想起鸦片战争前,满清朝廷跟外国使节发生的种种矛盾。先是闭关锁国,拒绝贸易,不许外商进入广州城内。后来顶不住了,只好逐步开放,只许男人驻广州,不许带家属(家属只好滞留澳门)。再后来,外国要求派使节驻北京,皇帝跟太后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他们只喜欢洋人进贡来的玩具器皿,爱不释手,但拒绝接见大使,认为洋人不是人,是鬼,见鬼当然要损寿。再后来,不得不接见了,又为礼节争执不下:洋人跪还是不跪?双腿跪还是单腿跪?是穿洋人的西服?还是穿满清的朝服?等等,吵得一塌糊涂。当然啦,恨归恨,怕归怕,门户开放难以阻挡,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老祖宗那一套,开始改弦更张,跟西方学习,搞君主立宪,兴议会,开报禁,等等,可惜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中层差异:元首保安与国际规范

程:从“外交豁免权”再往深里说,就得触及“元首保安”与“国际规范”这个话题。我猜想,各国元首的保安标准,可能互不相同,得从国力强弱、法律规定、以及元首个人的偏好等等,综合考虑。以中国历届领导人的情况看,好像都是尽最大努力,不惜人力和财力,也不在乎是否扰民,把元首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别说贵为一国之尊,就算一个省长、市长出行,也动不动就警车开路,交通中断,给百姓带来的不便与损失,根本不在官员考虑之中。相对而言,美国总统的保安标准,远没有中国那么夸张。我本人亲临过里根总统在IBM总部的竞选演说,做为外国留学生,我们个个都可选择去与不去,是支持、反对、还是弃权。我选择中立弃权,只到现场听他演讲。那是80年代初,没有所谓“恐怖袭击”的概念,会场设在体育场,入口也没有安检设备,只站着两个警官,膀大腰圆,面带微笑。背包的拉开看看而已,随便往里面走。门口右边一个高台,站满了手持标语抗议里根的人群,共二三十个,主要成员是我们社会学系的一帮左派学生。我跟他们点头示意,大家相视而笑,没有任何敌意。里根讲话中间,有个小子掏出一条抗议标语,边晃边喊,扰乱会场秩序,两个保安上前,也没有逮捕他,仅仅把他推出会场,让他站到门外的高台上去喊叫,那是专门为抗议者设立的位置。言论自由,抗议自由嘛,谁都有表达的权利。当然,现在形势不必往年,恐怖袭击到处有。听总统讲话,适当的安检还是必要的。但严厉程度,仍然没法跟中国相比。

李:当然啦,谁也不否认,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不过,人家跟随总统而来的那帮记者,是不是也有人家的工作?按照惯例,他们要先于总统下机,还要摆好位置,安置设备,以便完成现场采访任务。在美国安全官员的指挥下,记者们往前靠拢,大约突破了中方官员许可的范围,因此引起冲突。美方官员说“这是美国的专机,美国的总统”,并没有错,意思是我们有我们的工作规范,不能让记者无法工作,是不是?而中方官员则认为,什么记者采访?都是狗屁!恨不得一个记者都没有才好。机场保安不出事,才是我的饭碗和福气,因此冲口反驳:“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机场!”其实他说的也对。但问题是,美国总统不像中国主席,能随意把记者当猴儿耍,管你能不能完成采访任务。新闻自由在美国属于“第五权”,记者号称“无冕之王”,哪个官员和总统,有胆量跟记者过不去?如果记者老给你报丑闻,你这个总统还想不想干?

张:但在我们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凡有胆量向领导人提尖锐问题,或者敢于揭露腐败黑幕的记者,不是被炒,就是被打,或者被抓。当然,有没有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甚至财源滚滚的来到新闻记者呢?说实在话,不是没有,甚至很多。只要敢于昧着良心说假话,善于编造上司爱听爱读的新闻,在中国当记者并不难。不是还时兴所谓“有偿新闻服务”吗?只要你肯出大价钱,我有本事给你编出故事,让你出名,让你的企业和产品热销。当然,这样的假新闻算不算新闻,那是另一回事。总之,要想敬业,要想维护职业良心和道德底线,这样的在新闻业,如果有的话,也已经成为“高危行业”,这就是不同制度导致的不同结果。

深层差异:权力的“笼子”与普世价值

程:如果再深追一步,最终还要归结到“权力的笼子”和普世价值这个问题。总书记不是说过,要把“权力的老虎”关进“笼子里”去吗?这个提法很新颖,百姓为之期盼。但不清楚的是:权力这只老虎归谁管?这个能把“老虎”管进笼子的人,他手上的权力,是否也是老虎?有什么可以保证,他的权力老虎如果不听指挥不合法的话,谁有办法把“它”关进去?这些逻辑问题只要往下追,就可以弄个水落石出,看清楚在中国目前的权力格局下,关键问题何在。如果不学习权力制衡,仅仅说说“关笼子”一类空话,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张:我看这次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就是一次权力滥用的最好证明。不就是20国元首来开几天会吗?有必要紧张到这个程度吗?国内理论家王思想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杭州,你不必要这么自卑》,很有思想。他专门批评这次杭州作为东道主,不必要的奢华浪费,过度扰民,什么上百万居民被“外出旅游”,几千家企业被“停止生产”,多少人不许生火做饭,外地车辆不许进城,公共交通停止运转,全城女性被“穿上旗袍”等等,真正体现了党国高层说一不二的动员能力。这些过分举措,有可能给老外留下风景优美,夜色迷人,水光山色,美仑美奂的印象,但是,眼明的记者,一定会发现这些刻意梳妆打扮,都是不真实、不自然、甚至不人道的扰民行为。要是放在美国,或者任何民选政府的国家,都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群众抗议,也会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恶评。但在中国,这种极度“自豪”又极度“自卑”的国情特色,最后会收获什么果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李:依我看,用不着等到会议落幕,结论就会出来。目光犀利、笔不饶人的资深记者们,已经开始了他们挖掘素材的辛苦工作。从今天奥巴马总统的专机降落那一刻起,中美双方官员的唇枪舌战就已经开始,接下来的数天当中,肯定还会好戏连台,我们等着看热闹吧。

程:据说张艺谋出马担纲,正在杭州给各国客人彩排演出节目。我有幸目睹过他老兄在桂林阳朔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音乐舞蹈,对他巧妙利用声、光、电的导演能力,以及对漓江水上景观的充分利用,十分赞赏。不过,那是几十年前他艺术生涯走上坡时的作品。后来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搞的那些大而不当,既无思想主题,又无艺术内涵的破节目,令我非常失望,发誓不再看他以后的任何作品。不知道二位仁兄,对张艺谋老兄再次出山,有什么期待?

张:我看这次张艺谋出山,应该是杭州峰会主导官员,跟老张臭味相投的结果。文艺演出的主导思想,肯定是充分利用西湖的亭台楼阁、舟桥月色、霓虹彩灯之类,衬托杭州西湖的景色之美。至于作为主线的人物故事,很可能是美化宣扬越王勾践,如何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利用美人西施,讨好并麻醉吴王夫差,最后灭吴复国,重新强大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但发生在杭州、绍兴一带,正好容易利用那里的实景,而且,也跟宣扬中国的“韬晦之计”紧密相关。我相信,“老谋深算”的谋子个人也好,浙江当政官员也好,大该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个故事。至于情节的删减添加,主题的渲染夸张,那本是张艺谋的拿手好戏。如果他们不会想到利用这个历史题材,那就是我看走眼了。

李:那好,我们一言为定。如果张兄猜准,我请你们喝酒。如果猜错,张兄你得请客。

张:没问题。茅台,五粮液我请不起,不过还藏着一瓶洋河大曲,拿出来大伙尝尝。怎么样?

程:可以,可以。不过那要等我出门回来。这次要出趟远门,到国外参加另一个研讨会,时间比较久。咱们《三家村茶话》也只好再次暂停营业啦。希望二位多多保重,后会有期。

2016年9月3日初稿,4日星期日完稿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公民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公民议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707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