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与怀 | 是挽歌,是控诉,也是未来的揭示
——从沈嘉蔚巨作《巴别塔》谈到“习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Read More2023年Nov23日 | 0
作者:抹茶可可碎片星 引言 亲爱的各位读者,你们好呀~ 时隔小半年,我呢,终于带着自己最新的思考和体悟,回归啦! 还记得那日——...
Read More2023年Nov22日 | 0
来源:纽约客 2023年11月12日 作者:Masha Gessen 译者:苏利文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2000年12月摄于德国。Photograph by Jens Rötzsch /...
Read More2023年Nov15日 | 0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在大陆民间引起极大的反响,民众自发写诗、献花、著文,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更有不少勇者冒着被抓捕的风险,走上街头表达自己对李克强的哀思和敬意。而民间的这一“热闹”恰与中共当局在李的...
Read More2023年Nov2日 | 0
来源:washingtonnonviolence.org 2010年10月5日 作者:布莱恩.法雷尔(Bryan Farrell)和埃里克.斯托纳(Eric Stoner) 译者:太史齐...
Read More2023年Oct22日 | 0
对于我个人来讲,阅读给我所带来的益处大概是三方面的。一方面是,我会感到我的一些私人情感其实并不那么冷门,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的,让我感到我个人的情感其实可以与庞大的世界和遥远的他人联结在一起,就像一种隔空...
Read More2023年Oct13日 | 0
一.民粹主义的“定义”。西方语境中的民粹主义其实可以大致区分为自由主义民粹主义(libertarian populism)以及权威主义民粹主义(authoritarian...
Read More2023年Oct6日 | 0
2023-01-27 发表于微信 来源:先知书店/书评 通常而言,逻辑思维就是每个论断,都要明确前提,审慎推理,反思结论。...
Read More2023年Oct4日 | 0
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为什么十年前已经逐渐边缘化的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崛起?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特点有关。由于社会自治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而相应成长起来,在20...
Read More2023年Oct1日 | 0
当一名独立记者在中国寻访《星火》杂志的故事时,她发现了民间的创造力。 来源:substack.com 亚当斯-所罗门报告 2023年 9月22日...
Read More2023年Sep30日 | 0
题记:2019年,我有幸获得独立中文笔会第17届自由写作奖,评价中提及长篇纪实《丹麦人在安东》关注了丹麦传教士这一群体在历史变迁下的悲欢沉浮。去年,这部作品已由台湾新锐文创出版。中国作家冉云飞在《卌年...
Read More2023年Sep28日 | 0
——有感于悉尼街头的“黎智英”霓虹灯箱 作者:榆树上的荔枝花 不臣,何解? 既生活在万古的长夜之中,就更应奋起—— 撕裂这无穷无尽的黑暗,迎来那令人憧憬的光明。 不臣,则为生机。 ——题记...
Read More2023年Sep26日 | 0
贸易战和武汉肺炎风暴,使原先荣耀四射的中国经济之塔顿失光芒。风暴掀掉了糊在外面的那层金箔,高塔露出被风雨浸湿了的泥胎。...
Read More2023年Sep20日 | 0
中共统治中国70多年来,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中共窃国之前,他们曾经承诺,在中国实施普选,实施军队国家化,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然而,中共窃国之后,完全背弃了他们的承诺,用暴力建立了一党独裁...
Read More2023年Aug24日 | 0
1945的中国,一方面沉浸在击败日寇、重新迎来和平的喜悦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上,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势力,各执一词并激烈冲突,中国前路未卜。而美国和苏联则也积极介入中国局势,试图将这个世...
Read More2023年Aug17日 | 0
电影中的故事场景发生在中国的长春,但拍摄地点却在纽约、在韩国、在加拿大等地,就是不在长春,我想这原因普遍的读者应该都明白,在此不赘述。整个故事线随著大雄﹙郭竞雄﹚抱著许多疑问开始,踏上寻找当时在200...
Read More2023年Aug14日 | 0
前言 小说《重生之门》写于长达三年之久的封锁监控,写于中华民族处于灾难深重的疫情之中。下面叙述的一些事件,仅仅是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灾难的缩影:...
Read More2023年Aug5日 | 0
作者:张讴 來源:網絡 我于1988年留学英国。当时,《1984》的热度仍未减弱。我在一家旧书店里买了一本。这是我首次接触奥威尔的作品。书中细节残忍惊悚,又如此熟悉。...
Read More2023年Aug5日 | 0
秦晖先生是我敬佩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研究从中国古代史开始,逐步向中国近代史、当代史、朝代史和断代史拓展。然后又及世界史、五大洲史、美国史、东欧史、苏俄史、东亚日本史等,统统囊括到他的研究范围,遂成为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