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爱读书。可要问我为什么,我还真给不出能让提问者满意、能拿回家当座右铭的精彩回答。
在汉语里,读书有两种含意。狭义的读书就是完成教育,也就是北方话所说的“上学”。广义的读书则是在教育之外的阅读,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指的知识吸纳。前一种多是出于被动要求,后一种则是自发的探究。
前一种意义上的读书,对中国的孩子从来就是个不得不为的苦差事。头悬梁锥刺骨说的就是它的苦。今天的孩子们更苦了,除了要背诵祖宗积累了两千年的拗口文章,还要生吞来自东洋西洋南洋北洋的各种奇思异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只在课本上和试卷里见过。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知识就是力量,那是学校用来浪费学生自由时光的花言巧语。父母送孩子去读书,孩子们不得不读书,都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可是黄金屋毕竟数量有限,颜如玉更不会轻许给身无长物的读书郎。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成了泡影,读书成了最得不偿失的苦役。
几年教育下来,最大的成就就是孩子们在头脑中把读书和苦熬关联到一起,就如同巴甫洛夫实验狗把铃声和食物当成一体。在学校经历过这般煎熬的孩子们,一旦毕业得了自由,谁还愿意再去看一眼那能些带来痛苦的书本。
那么多的孩子在完成了规定的学业之后,把课本撕得粉碎发誓从此和书本一别两清。他们决绝地永远放弃了后一种意义上的读书。他们的举动看似疯狂,但又怎能为此就责备他们?他们已经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丢掉了最美好的童年和青春,难道还要把他们都变成范进和孔乙己才罢休?
但是在黄金屋颜如玉范进和孔乙己之外,读书一定还能带来真正的好东西,不然就没法解释自15世纪末古腾堡金属活字印刷机诞生以来出版工业的长盛不衰。
那么,人们为什么想要读书?
(二)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在无数大小城市的广场上街道旁甚至是乡村集市上,会一下冒出许多临时书摊,连平日只和传统书店和线上销售渠道打交道的出版商也会带着最新出版物纡尊降贵一露真容。
世界读书日始于1995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鼓励人们阅读而设立的。之所以将4月23日定为读书日,是因为在1616年的这一天,三位文学巨人(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秘鲁的加西拉索·德拉维加)一同告别了人间。严谨的读者会指出,4月23日是塞万提斯下葬的日子,他实际死去的时间是4月22日。但是若把葬礼看作是一个人在世间最后的谢幕,那么4月23日的确是塞万提斯与世人在一起的最后一天。看在他们三位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上,这时间上的小小含混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读书日的日期虽然全球统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时有变通。比如在美国,有些城市每年的读书日是定在4月26日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所以它可能是在22号,也可能是24号。为了避开复活节,瑞典曾在2000年和2011年两次将读书日提前10天。英国和爱尔兰更是深得莎士比亚天才灵感的传承,生生地把读书日改成了读书夜。
爱书的人们在读书日或读书夜买书和相互赠书,这已成为一种跨越地域的文化现象。但在西班牙的加泰卢尼亚和它的首府巴塞罗那,读书日还添加了一抹浪漫的色彩。夫妻和情侣在这一天相互赠送礼物,男士们收到象征知识和智慧的书籍,他们心爱的人儿则收获象征爱的红玫瑰。这个习俗渐渐传到西班牙各地,成为西班牙的专有情人节。
世界读书日的真正发源地是西班牙。1926年,在西班牙作家、编辑、巴塞罗那塞万提斯出版社社长维森特·克拉维尔(Vicente Clavel)的倡议下,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签署法令,将每年的10月7日(塞万提斯的出生日)定为全国图书日,以发扬西班牙语文学和西班牙文化传统。
为了能使图书日更具有传统内涵和文化包容性,从1931年起,西班牙的全国图书日从起初的10月7日变为4月23日,因为这一天既是加泰卢尼亚地区沿袭了将近600年的圣·霍尔迪节(La Diada de Sant Jordi,也叫玫瑰节),也两位世界文学巨人(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与尘世告别的日子。从那时起,书籍与玫瑰在西班牙的读书日里就再也不曾分开。
至于圣·霍尔迪节和玫瑰花的习俗,那就要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和传说。霍尔迪是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一名骑士,因为捍卫基督信仰而被罗马法庭处死。在西班牙的加泰卢尼亚,霍尔迪被尊奉为守护神,他的生平在也逐渐演变成为神话故事。在西班牙的加泰卢尼亚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个恐怖的年代,一条恶龙强迫人们祭献活人供它食用。人们用抽签的办法决定每天的牺牲,王室也不例外。某天,国王的女儿被选中。为了解救公主,霍尔迪孤身前往杀死巨龙。一朵红玫瑰从巨龙流出的鲜血中绽放出来。霍尔迪把那枝象征胜利与爱慕的玫瑰献给公主。为了纪念颂扬霍尔迪的英勇和浪漫,加泰卢尼亚人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圣·霍尔迪节,红玫瑰则成为节日的重要妆点。这一习俗从15世纪开始渐渐固定下来,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讲完了历史与传说,再回到世界读书日和读书本身。
读书日虽然只是一年中的一天,但是养成读书的习惯不仅是自身的坚持,还需要社会层面的投入和鼓励。为了更好地推动人们对阅读的持续热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发起世界图书之都的倡议,表彰每年为促进全民阅读而持续开展图书推广活动的城市。对参选城市的资格要求之一,是遵守和保护出版和表达自由。迄今当选世界图书之都的城市有:仁川(亚洲),贝鲁特(中东),瓜达拉哈拉(美洲),阿克拉(非洲),阿姆斯特丹(欧洲)等。
这些城市的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中国式读书带来的伤痛。他们可以选择不读书,但是更多的人选择自由自在地阅读。在公园,在海边,在公交车上,在咖啡馆,看书的人随处可见。他们中有学生,有职员和生意人,也有旅行度假者。我也多次看到把钱罐放在面前、自己静静看书的行乞者。对于他们,读书不是痛苦,在他们身上也看不到读书带来的兴奋。他们就那么静静地看书。读书仿佛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既不多,也不少。
(三)
人们到底为什么读书?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人们读书的理由大概同样多元。这几天互联网上热传一段来自中国的短视频。视频里的老师问一排5、6岁的孩子为什么上学。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为挣钱的,有为学知识的,有的孩子怕变成没用的人,也有的说是老师的要求。最叫好的回答是“为了长大不想在中国住了要去英国”。
但是我最欣赏的回答是“喜欢写作业”。其他所有孩子的回答,包括“要去英国”,其实都是出于功利,都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才上学。唯有这个孩子,看到了上学能带给他的快乐。如此纯真的孩子和他对读书的喜爱在今天因难得而愈加宝贵。
这个视频使我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学龄前的我特别盼望早日上学,因为上学就能有寒暑假。虽然上学后的寒暑假比起上学前的全年假期要短得多,可我从没因为上了学而后悔。上学不光给了我假期,更让我在读书中不断发现新的快乐。
发现快乐大概就是人们读书背后的真正动力吧。
后记
世界上仍有许多地方还没有被工业化和现代文明惠及。在喜马拉雅山脉不丹一侧,有一个名叫卢纳纳的村庄。它是最偏远的人类自然聚居地之一,到最近的长途汽车站还要走一个星期的山路。每年有六个月的时间,这个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被大雪阻断。在另外的六个月里,村长会从城里请来教师,教孩子们语文、算数、英语和科学。书籍和纸张是如此稀缺,一只小小的木箱就能装下乡村小学的全部课本、教具、文具和收藏的图书。村民们没有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没有放弃艰苦的学习。他们知道,只有知识才能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文化传承,帮助他们把快乐的生活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这些孩子们有机会来到世界图书之都,看到数不清的书籍随手可得,他们一定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