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民黨政府強行推動〈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及社會課程綱要〉特別是歷史課程大綱的所謂「課綱微調」,引發了臺灣社會的激烈爭議。以高中生為主體的學生團體,掀起這一場「反洗腦課綱」的全面抗爭,而且是在個別學校學生在網路上串連,逐漸匯聚成以校園為基地的小太陽花運動。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二零一二年九月的香港金鐘,香港中學生團體帶領了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數以萬計的民眾包圍政府總部,最終逼迫特別行政區政府擱置課程指引。

  在臺港不同的歷史脈絡中,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抗爭意識。臺灣經歷近四十年的漫長戒嚴,在民主先進與公民社會的不斷抗爭下,終於迎來民主轉型的新階段,任何執政者試圖重新塑造威權舊價值,必然遭遇公民社會的激烈抵抗。而香港在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中,也發展出根植人心的法治精神與自由理念,這是港人共同珍視的核心價值,斷不容執政者強橫踐踏。

  臺灣新課綱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歷史課程,特別是如何看待臺灣主體性之史觀問題。國民黨政府意欲透過「課綱微調」強化大中國意識,相關人士甚至聲稱教育本來就應為政治服務,以沒有真正的教育中立為辯解,或以臺灣民主化以來的課綱調整意欲證成政治力的干預,要求抗爭者就史觀實質辯論,不要躲在程序正義的帽子下,而悍然不顧社會之反彈,強行植入國家教育體系之中。然而,課綱之制訂與調整,教育部依〈高級中學法〉之授權,本來就訂有一套程序,此即〈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課程審議會組成及運作辦法〉,這是屬於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課程審議會的專屬權責,但國民黨政府捨此不為,竟另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成立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小學社會語文領域檢核工作小組進行課綱檢核,而提出新課綱,此已公然違法,因為檢核小組非法定組織,亦無課綱調整的法定權限,頂多只有向課綱審議會的建議權而已,而且檢核小組由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蚟曉波召集,其成員之選任任憑當局好惡,且至今未正式公布,不若課綱審議會有一套由下而上納入各高中專業課程領域教師以及家長會的公開透明選任程序。正是因為臺灣存在史觀爭議,所以教育部才在馬英九領導國民黨政府執政期間由蔣偉寧部長完成〈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課程審議會組成及運作辦法〉之頒布,以實現教育中立之價值,如今教育部吳思華部長不依自訂之行政命令調整課綱,護駕者還指摘異議者執著於課綱程序問題,更否定教育之中立性,則真是倒果為因,橫柴入灶,既辜負了前部長蔣偉寧的一片苦心,也無疑毫不掩飾亦忝不知恥地承認政府當前的粗暴措施,目的即為洗腦。

  如此一個由少數人黑箱作業、充滿政治算計的課綱,不僅無視於臺灣當前民智廣開的社會環境,更剝奪了學生由多元和本土觀點認識臺灣之權利。

  臺灣經歷漫長掙扎,終於走出中原霸權宰制下之中國史觀,突破大一統帝國的思想奴役,發展出本土活潑而多元的自我認同,這是極為重要的經驗與典範。而今,臺灣正處於民主深化的關鍵歷史時刻。當權者自縛於本身僵化的「歷史感」框架中,又想透過教育把相同的模式複製到下一代身上,這種舊價值的政治思維,無異開民主倒車。

  本人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啟迪民智、思索人本價值,進而指引人類文明的進化,不是型塑順民的政治工具。於此,我人誠懇呼籲:臺灣社會或國家領導人,應回歸教育的本質,不應以政治算計,毀壞教育的百年基業。此外,臺灣民主對於華人世界具有深厚的示範作用和責任,應以真誠負責的態度,來尋找和凝聚臺灣共同體之共識,而以臺灣落實多元文化的經驗,為多元文化主義在華人世界開出新路。

  2015年8月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575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