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儒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一、前言

研究兩岸關係的中文文獻已經汗牛充棟。中國大陸的學者自然要維護中國官方的「一個中國原則」,對兩岸的統一大多表達出歷史性的期待和嚮往,而臺灣的學者,不管是藍綠陣營,承認與對岸同文同種的同時,或多或少也要維護臺灣的主體性或中華民國的正統性。兩岸學者各有立場,也算無可厚非。研究中國問題的西方和日本學者也對兩岸關係多有著墨,但是他們大多畢竟不諳中文,對兩岸關係的論述也多少會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慮,很難做到真正的中立、客觀。

而馬來西亞是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外中文教育保存的最完整的國家。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受過中文教育,華人社會也以中文為主要溝通媒介語。馬來西亞華人以中文為母語和第一語言,能說、能讀、能寫中文,深受中華文化薰陶,但又不成長於中國大陸和臺灣,是真正的海外華人,故馬來西亞華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和觀點勢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能為兩岸關係的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協力視角。另外,本文也將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因為這將影響到他們如何看待兩岸問題。


二、研究方法

由於本文題目的特殊性,查找文獻方面將會著重在比較知名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公開言論和論述。這些人都在自己的領域有一定的成就,在社會各界有一定的名氣,他們的言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參考價值。

而為了更深入地瞭解一般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和對兩岸關係的看法,筆者則通過《臉書》、《微信》訪談身邊十幾位馬來西亞華人。他們都是筆者的親人、朋友,因此都很願意跟筆者暢談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大部分的訪談者是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都是80後、90後),也有三位是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中青年華人(60後)。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筆者將不會在這裡公佈他們的個人資訊。
再由於筆者本身是馬來西亞華人,長年也在思考華人身份認同等問題,也將在本文附上個人多年的觀察和思考。


三、代表性的觀點

王維興王維興的〈淺析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臺海兩岸的觀點〉是筆者目前找到的唯一一篇以比較全面性的角度探討馬來西亞華人在兩岸問題的觀點的相關文獻。王維興目前是馬來西亞政改研究所(KPRU)的研究員。他在2005年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的亞洲華人文化論壇上發表此論文時,是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案組高級記者。他基於短短兩年多的新聞工作經驗,對有關議題作了初步觀察和粗略分析,雖非嚴謹的學術論文,卻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

這裡介紹王維興的幾個主要觀察。

第一,王維興指出,在馬來西亞,所謂華社的領導人,包括主要華團領導機構、鄉團組織、華基政黨等的領導人,都是傾向支持一中。他們年齡五十歲以上,主導大馬華社的主流看法。這一點,筆者是同意的。比如,馬來西亞華總總會長林玉唐跟多位馬來西亞華社及華團的領導人在2004年成立了馬來西亞一中促進會,公開支持中國統一,反對臺獨。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陳凱希、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總秘書黃振仲也都公開支持兩岸統一。不過,如王維興指出的,他們主要在中國有經商,他們的商業利益也許使他們不得不支持一中政策。2009年1月14日,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舉行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各華團領袖紛紛發言,熱切期盼中國早日統一。當時的中國駐馬大使劉建也出席參加了這場活動。

第二,王維興指出,支持臺獨的立場,至今還未在主流媒體曝光。

筆者自小看馬來西亞本地中文報刊長大,確實從未看過任何公然支持臺獨的言論。這是因為具有親中思想的所謂華社領導人主導了報章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要順應官方的一中政策。而且,一國的報紙公開支持臺獨本就不應該,有「干涉他國內政」的嫌疑。

第三,王維興指出,在年齡50歲以下的青年一代和新生代,對臺海的觀點明顯分化,除了支持一中的立場,也有傾向支持保持現狀、由臺灣人自決,抑或立場不鮮明等。

筆者認同一般馬來西亞華人對臺海不可能持有相同觀點。如前所述,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過深度訪談等方式來解析馬來西亞華人在兩岸問題上的看法和觀點。

謝詩堅

謝詩堅是馬來西亞資深報人,著名時評政論家。他畢業於韓江中學、南洋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文學碩士、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廈門大學文學博士。當過《星洲日報》記者、《星檳日報》總編輯兼總主筆、聯合報業集團社長兼總編輯。他先後出版九本著作,包括《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巫統政治風暴》、《林蒼佑評傳》、《柬埔寨的悲劇》,《以巴千年恩怨》及《大馬50金風雲人物》等著作。 學術論文有:〈馬來西亞檳城州華人主導政權的研究〉、〈“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對馬華新文學的影響〉及《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1926-1976)》。算是馬來西亞少有的華人學者兼媒體人,著述頗豐,他對兩岸問題的觀點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謝詩堅寫過兩篇文章,即〈海峽兩岸的思潮鬥爭〉、〈解讀臺灣總統選舉〉,都有涉及到兩岸問題。他受過歷史學的訓練,儘量以客觀、中立的立場來談海峽兩岸關係。不過從他這兩篇文章來看,還是可以感覺到他內心中的大中國情結。

比如,他在〈海峽兩岸的思潮鬥爭〉中,含蓄批評李登輝分裂中國的企圖「不容易得逞」。

雖然李登輝在心理上是希望中國分裂,但也知道不容易得逞,而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把臺灣從中國大陸的陰影中拉出來。

  
又比如,他在〈海峽兩岸的思潮鬥爭〉中直截了當地譴責了陳水扁的「通敵」嫌疑。
但無論如何,阿扁如果忘了他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子民,狐假虎威借助外國撐腰(美國軍力)來耀武揚威,最後也許會落個「千古駡名」!

他雖然也跟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一樣避免在敏感的兩岸問題上表態,不過從他在〈解讀臺灣總統選舉〉的這段文字中還是可以明顯看出他認為臺獨是不可行的,內心還是看好兩岸統一的。這也間接應證了先前所說的老一輩華社領導人確實比較有「一個中國」情結。如果民進黨以這次選舉對其黨的政綱與宗旨作深刻的檢討與反省,認識到臺獨的困境,從而為臺灣人民尋找一條有保障的未來會更具現實導向。既然在昔日的1924年,孫中山尋求與中共合作是為了許中國人民一個和平與一統的願景,那麼今天,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為了臺灣人民和龍的傳人,而與中國大陸進行實質性談判與合作也是一個新的轉向。與其持續的對峙和一中各自表述,到頭來是什麼大事也辦不成,不如實事求是面對時代的大挑戰,這或者是臺灣所要考慮的動向。

鄭丁賢

鄭丁賢畢業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是馬來西亞知名時評人物、《星洲日報》的副總編輯。他寫的一篇文章〈大馬華人的未來,靠自己〉卻深深觸動了筆者的內心深處。文中寫道:「大馬的華人,乃至於所有海外華人,都應該瞭解自己的政治和法定身份,已經和中國切斷了,因此,也沒有了政治責任和義務關係。正如《下南洋》總導演周兵所說,不要把中國當作情感依託。否則,就是一廂情願,可能還要遭受夢醒後的打擊。大馬華人可以把中國看成是一個經濟市場,是一個文化的原鄉,但是,不應是希望和依靠。能夠寄望和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爭氣,自己努力。」

政治上,如鄭丁賢所說,我們大馬華人不能寄望於中國政府。中國政府的一切政策,都是為十三億中國人服務的,海外華人是不在範圍內的。中國政府對海外華人的問題是沒有責任和義務的。這是現代政治和國際秩序的現實。所以,嚴格來講,海外華人在兩岸問題上也是不宜有任何表態的。

由於大馬保留了尚算完整的華文教育,大部分大馬華人都能說中文、寫中文。文化上,大馬華人和中國的關係是無法切斷的。大馬華人的文化養分大致上來自於大中華區,比如中文書、中文歌、中文電視劇等等。所謂的馬華作品(比如文學、電影等)是有,但還是比較有限的。政治上,大馬華人有義務去認同自己的所在國,而大馬華人也在努力當「馬來西亞人」。不過不管如何努力和爭取,這麼多年以來,大馬華人還是無法在馬來人主導的政權下享有真正的平等對待。這種政策上的打壓,無疑加強了華人的華人意識,也是讓華人對華文教育如此堅持和執著的原因之一。保護華教,捍衛華教,已經成了一種民族和政治使命感,成了馬來西亞華人最後的一道防線。馬來西亞政府也可能納悶為什麼華人如此堅持華文教育而不願意融入馬來文的世界,但是放棄了華文教育是否意味著可以得到平等對待?而正如鄭丁賢所說,大馬華人的未來只能「靠自己」、「自己爭氣,自己努力」,因為即不能依靠本國政府,也不能寄望於中國政府。因此,筆者常有一種「心懷中華,卻不真正屬於中華」的困惑,處於兩邊都不是的窘境。這次選擇來中文世界讀研究生,其中一個目的也正是為這多年以來的困惑尋找一個答案。
另外,這裡也必須聲明,這些都是筆者個人的想法,應該是有別於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這是因為筆者有發現到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已經完全認同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這從長遠看應該是個正面趨勢。這就像泰國華人以身為泰國人為榮,已經完全融入泰國主流社會,在泰國的政界、商界均扮演重要角色。

李永平

李永平是知名的華人作家及翻譯家,目前定居於臺灣。1947年,李永平出生於英屬婆羅洲,是第二代華人,父親給他取「永平」這個名字,因為他出生那年,中國正陷入慘烈的內戰中。他高中畢業時,想到中國大陸念書,沒想到文化大革命爆發,他沒辦法回去了。他於是就申請到臺大念外文系,畢業後留系擔任助教,並任《中外文學》雜誌執行編輯。後赴美深造,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先後任教臺灣國立中山大學、東吳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著有《婆羅洲之子》、《拉子婦》、《吉陵春秋》、《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朱鴒漫遊仙境》等,並有譯作《大河灣》、《幽黯國度》、《紙牌的秘密》、《道德劇》等。

他熱愛中文,卻始終從未去過中國大陸。他心目中的中國是他兒時記憶的文化中國,是唐詩、宋詞的中國。他不敢回去,越靠近家鄉越感到害怕,擔心實際情況與自己的想像會落差太大,會受不了,這是一種複雜而微妙的心理。他在2010年接受《聯合文學》訪問時就說:「大陸經濟開放之後,變得有錢了,卻也沉淪了,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大五十倍的索多瑪城。」

他在2013年接受《外灘畫報》訪問時,又說了這幾段話:
「在臺灣生活,有些話還是不能公開講,有些情感還是不能公開表達的,因為你要尊重它,這裡的人有他們的想法和感覺。所以我在臺灣做得很好。」 「所以有人問我如果有一天我到了中國大陸,會不會寫書,我肯定會為此寫一本書,但絕對不會寫出一本像奈保爾《幽暗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或者《印度:受傷的文明》那樣的書,絕對不會。因為我父親會把我殺掉,我父親會變成厲鬼來要我的命,他是個民族意識非常強的人,我不曉得奈保爾的父親教了他什麼,我知道我父親教了我什麼:你不可以用外國人的眼光和態度批評你的國家、你的祖國。」「所以我很想寫一篇文章來聲援孔慶東,可是我又不敢,生怕會被罵,我香港朋友很多啊。所以你想想看,這四十幾年我在臺灣生活,很多事情沒辦法講,我不能講,因為我周圍的人對我太好,我要尊重他們的感覺,我不能忘恩負義,我是個感恩的人。」

從這三段話來看,可以感覺到他內心是盼望中國統一的,但是基於他身在臺灣,為了報答這片土地對他的恩惠,不便公開說出他支持兩岸統一或反對臺獨這樣的話。同時,他這種對於祖國早日統一的盼望也是糾結而複雜的,因為他心目中的中國是源自於自己兒時記憶的文化中國,中國的真實情況與自己的想像也許會有很大的落差。於是,留在臺灣嚮往神州,遙想神州,成了他的浪子宿命,到了晚年,發現自己想落葉歸根的地方竟然是婆羅洲,但是因為政治原因已經回不去了,只能通過寫作來回到想像中的故鄉。


四、年輕華人的身份認同和對兩岸問題的看法

在大部分年輕受訪者看來,兩岸維持現狀是好的。他們認為中國大陸和臺灣已經是兩個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是政治制度、思維方式等等。他們普遍欣賞臺灣相對民主自由的氛圍,對於中國大陸的威權體制持有保留心態。他們成長於正在逐漸走向民主化的馬來西亞,普遍會把民主當成普世價值。如果把民主套用在大陸和臺灣的話,臺灣就肯定比較符合他們的價值體系了。

總的來說,大部分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避免在敏感的統獨議題上有任何表態支持。他們是「去政治化」、「去中國大陸化」的一代。當他們被筆者訪問的時候,他們都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不少人明確表示他們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政治上,他們的國家認同是馬來西亞,他們會更多的去思考他們所在國的政治變遷與發展。有一位受訪者表示馬來西亞華人無法在兩岸關係扮演任何角色,也是沒有發言權的。

但是,他們畢竟從小受過華文教育,深受中華文化薰陶。他們高度認同自己的華人身份。他們的文化養分是來自於中港臺。馬來西亞絕大部分的書店,都有大陸的簡體書,也有港臺的繁體書。他們會聽周杰倫的歌,會追看香港的電視劇,而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娛樂圈也逐漸受到他們的關注。有三位年輕受訪者就說,他們很喜歡臺灣的獨特文化特色。臺灣的電視劇節目、娛樂綜藝節目、歌手偶像等等深受他們喜愛,這是臺灣的文化軟實力的展現。筆者身邊也有不少馬來西亞華人開始追看中國大陸的節目,比如《步步驚心》、《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等。毫無疑問的,隨著中國大陸各方面的崛起,中國大陸將會成為中華文明的中心,而港澳臺也將繼續扮演著促進中華文明多元化的角色。中華文明的融合和多元化,實際上更有重大意義。

不過,也有幾位馬來西亞年輕華人對兩岸關係持有比較不一樣的看法。這裡將逐一介紹。

H先生來臺求學已有快十年。他當年來臺主要是經濟因素,因為他能以僑生身份報考臺灣的大學,享有跟臺灣人一樣的學費,而中國大陸對留學生的收費偏高,他的家裡比較負擔不起。他目前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的歷史研究所。當被問及對兩岸問題的看法時,他認為臺灣問題是國共內戰的歷史遺留問題。他認為臺獨是不可行的,因為要獨立建國是要革命,要流血的,而臺獨人士根本沒有獨立建國的決心。兩岸走向統一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過,他也強調,由於兩岸的制度、價值觀有很大的差異,統一後如何磨合是對兩岸領導人很大的一個考驗。由於他的父親出生在中國大陸,他算是第二代華裔,因此他的祖國情結比一般的馬來西亞年輕華人來的濃厚一些。談到中國的近代史,他表現出一種民族悲情,認為中國大陸走到今天,也是被歷史逼出來的,不完全是中國自己的選擇。他希望中國可以變得更好。他也很感謝臺灣這些年來對他的養育和栽培,並希望臺灣寶島這樣的一塊地方還是能繼續存在。

K先生是另一位以僑生身份來臺念書的馬來西亞華人。他現在在國立臺灣大學攻讀藝術史碩士。他來臺前,就在中學時代接觸過不少中國大陸的學生,跟他們都能打成一片,相處愉快。他很喜歡中國,曾兩度想過要到中國大陸升學,不過都因為經濟因素而放棄了。他在臺灣讀書可以打工賺取生活費,而留學生在中國大陸是不允許打工的,也需要給較高的學費。當他被問及如何看兩岸關係時,他說他以前會覺得他身為華人,應該支持祖國的統一。不過他現在更感到自己只是個外國人,不應在兩岸問題上有支持哪一方的立場。他認為中國大陸還有諸多進步的空間,等大陸變得更好了,大陸和臺灣的統一自然會水到渠成。

T男生還是希望看到兩岸的最終統一,指出強大的中國對於海外華人畢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他指出中國大陸現在各方面還有待提升,統一依舊言之過早。也就是說,等中國各方面都變好了,尋求統一自然讓人心服口服。當被問及中國各方面的提升和進步是否包括中國政治的民主化時,他表示中國的一黨專政有其優勢,因為民主制度也可能選出糟糕的領導人導致國家民不聊生。

五、中青年一輩的華人的身份認同和對兩岸問題的看法

那麼,稍微年長的華人會更有大中國思想嗎?由於筆者只訪問了三位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中青年華人,本文將逐一分析他們的觀點。

陳先生和張女士,年齡分別是四十五和四十六歲,是受過中文教育的生意人,日常以中文和閩南語為主要生活語言。他們更多地以一種中華兒女的心態去看待兩岸關係,他們希望看到兩岸統一,不支持臺獨,是因為要尊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與傳統。他們懷有一種復興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不過,陳先生認為這種中華情意結跟是不是老一輩或屬於哪一個年代的華人沒有必然關係,而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華人,或更準確的來講是馬來西亞華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在民族意識方面的情意結的。筆者認為,這種大馬華人特有的民族意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馬來西亞政府長年以來在政策上傾斜馬來人,而華人的民族意識在這種環境下只能不斷加強。

不過,也並非所有較年長一輩的華人都具有親中情意結的。

J先生,年齡44歲,雖然受過馬來西亞的華文小學教育,不過中學在新加坡讀,大學是在英國劍橋大學度過的,深受西方教育薰陶。他現在定居新加坡,長年在上海經商,深知自己精通中英文的華人身份可以在大中華區商界發揮更大優勢,不過他的祖國情節相對淡薄很多。對他而言,新馬華人跟中國人是同文同種,但在文化上,兩者已經是不同的人群。他認為,兩岸最好維持現狀,尤其是維持「和平」的現狀,先專注於經貿和文化往來,直到絕大多數的臺灣人都希望跟中國大陸統一。他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兩岸關係,尤其當被筆者故意問及他在統獨議題的立場時,他用英文一針見血地指出:「It is not for foreigners to support unification or independence」,認為這輪不到外國人在統獨議題上有任何表態支持。

六、馬來西亞華人角度的觀察總結

筆者本身是馬來西亞華人,在這裡將以個人多年對周遭馬來西亞華人的觀察,加上這次的訪談內容,作出以下有關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和其如何看待兩岸問題的概括性總結。若有失偏頗,請予指正。

•老一輩的所謂華社領導人等確實有比較強烈的「一個中國」情結。他們大多是第二代華人,具有傳統中國思想,比較活在「歷史中國」的記憶中。

•中青年的華人,只受過中文教育的比較容易有所謂的中國情結,而同時有受過中文和英文教育的就比較不會。不過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筆者觀察到,越來越多馬來西亞華人開始追求一種「馬來西亞人」的身份認同,而跟政治上的中國撇開關係。這是因為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華人身為經濟上較為強勢的少數族群,意識到過於高調的民族主義可能引起他族猜忌。

•年輕華人,不管是受中文或英文教育的,大多以局外人身份看待兩岸問題。他們僅憑個人觀察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比較不會有鮮明的親中或臺獨立場,因為這畢竟是他國的內政。他們在政治上認同馬來西亞,而在文化上認同中華文化。他們對中文教育的堅持和執著,不亞於當年的華教人士,但是他們也同時熱愛關注眼下的這片土地。畢竟,年輕華人都是第三、第四代了,生活在一片土地久了,他鄉變故鄉也在所難免。

•馬來西亞年輕華人普遍對臺灣比較有好感。他們欣賞臺灣相對民主、自由的氛圍,而對中國大陸的威權體制持有保留心態。一方面,臺灣的僑務政策,也讓很多留臺生對臺灣留下美好印象和產生一定的感恩之情。筆者認為這是大陸可以借鑒臺灣的地方。大陸可以考慮讓一些海外華人以「僑生」這樣的身份入讀中國的大學。由於現在只能以留學生身份入讀中國的大學,而留學生在中國讀書期間不能打工,而留學生畢業後想留在中國工作又要有兩年工作經驗才能申請工作簽證,基本上是讀完了書就得走人的情況,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筆者身邊就有朋友抱怨說,就算自己多麼熱愛中華,但是到中國讀書還是完全被當外國人一樣,不能打工,處處受限。如果大陸未來可以有更開放的政策,讓一部分在大陸讀書的海外華裔能有留在中國工作發展的機會,將會是非常好的事情。

•筆者也接觸過一些比較「洋化」的馬來西亞華人。他們有的學過中文,也有的完全不會中文,但是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喜歡講英文,以講英文為榮。他們平日只看英文書,幾乎不看中文報章。這一類的華人通常會對馬來西亞有更高的認同感,或是比較嚮往西方國家。當然,如前所述,不少講中文的華人也是高度認同馬來西亞這個國家。

•簡言之,馬來西亞華人內部不是一個單元化的群體。由於不同的成長年代和教育背景,乃至其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變遷,都可能導致在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上的差異性,更遑論在兩岸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了。


七、個人感想

海外華人無法主導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但都希望整個中華民族越來越強大。畢竟,中國強大起來不是什麼壞事。中國的強大除了是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強大,還應該有文化方面的輻射力,能為世界提供一種普世價值觀和思考模式。中文是中華文明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中文變成強勢語言,可以讓以中文為母語的人活得更有自信。全球更多人願意學習中文,可以豐富中華文明的內涵與精神。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因素,兩岸之間的問題一時不能得到解決。兩岸的制度有很大的差異,如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這都考驗兩岸領導人的大智慧。兩岸現階段最需要的是雙方和平發展,頻頻進行有耐心的交流,互相瞭解,增進互信。

但也正是由於彼此之間的差異,兩岸因此有很多可以互補的地方,可以互相學習和交流。政治上,大陸有集中精力辦大事的高效率,而臺灣有更為開明的討論協商氛圍,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絕佳的平衡,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將有重大意義。經濟上,兩岸更頻繁的經貿往來有利於整合整個大中華經濟圈。不少經濟學家曾預測世界經濟中心將逐漸轉向亞洲,而大中華經濟圈毫無疑問將是最重要的一環。文化上,兩岸的文化產業各有千秋,合作的想像空間很大。近年來,不少大型電視劇製作等等都有兩岸四地的演員、工作人員參與,就是很好的趨勢。教育上,兩岸的高等教育有很多中國人共有的特色,比如嚴謹、紮實的學術訓練和積極向上的學風。大陸的大學有雄厚的學術資源和雄渾的歷史底蘊;而臺灣的大學有西方的教育模式和自由的學術環境。兩岸的大學可以有很多學術合作,兩岸學者、學生可以到對岸互相交流,交換思想意見,促進彼此間的感情。

兩岸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歷史趨勢。我相信兩岸領導人最終一定會找到一個最合理的制度安排,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最後,筆者將以習近平講過的一句話作為結語:「歷史不能選擇,但是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

參考資料

王維興,〈淺析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臺海兩岸的觀點〉,《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八期,2005年6月,頁191-203。

林永傳、陳添地,〈林玉唐:中國早日統一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心願〉,《中國新聞網》,2004年6月3日。http://news.sohu.com/2004/06/03/96/news220369655.shtml

趙勝玉,〈馬來西亞華人:陳江會對兩岸統一起積極作用〉,《中國新聞網》,2009年4月27日。http://news.sohu.com/20090427/n263652758.shtml

張慶華,〈大馬華總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中國新聞網》,2009年1月14日。http://www.chinanews.com/hr/yzhrxw/news/2009/01-14/1528381.shtml

謝詩堅,〈海峽兩岸的思潮鬥爭〉,《飛揚網路》,2004年9月24日。

http://seekiancheah.blogspot.tw/2004/09/blog-post_360.html

謝詩堅,〈解讀臺灣總統選舉〉,《飛揚網路》,2012年1月20日

http://seekiancheah.blogspot.tw/2012/01/blog-post_4394.html

鄭丁賢,〈大馬華人的未來,靠自己〉,《星洲日報》,2014年4月20日。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2360?tid=42

朱國珍,〈李永平──邁向大河盡頭的重生之旅〉,《聯合文學》,2010年12 月。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7-37-2487

韓見,〈作家李永平:最大夢想是寫武俠,由李安拍成電影〉,《外灘畫報》,2013年1月19日。http://www.bundpic.com/2013/01

公民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10/27 9:33:30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271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