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实施一项三个圈层计划:巩固国内战线、加大对美国的施压力度以及重新定位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来源:外交官(The Diplomat 2025年4月15日)
作者: Lizzi C. Lee(李丽姿,音译)
译者:John Lawsenyibaochina.com
中美关税战升级进入又一个阶段,随着特朗普2.0提议再次上调关税,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负担推高至惊人的145%,而北京方面则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25%,中国政策制定者已经不再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快速解冻抱有任何幻想。新闻头条或许聚焦于报复性关税和航运放缓,但在表面之下,一个更重要的转变正在展开:这是一场长期的战略调整,其目标并非超越华盛顿,而是要承受其带来的冲击。yibaochina.com
除了应对华盛顿针锋相对的攻击之外,中国在谨慎而刻意地管控风险、减轻损害并重新在全球定位自己。这项新兴战略由三个同心圆层级的应对措施组成。其核心圈是全力稳定国内经济。中间圈层则侧重于对美国施加有针对性的压力,既要有节制,又要兼顾成本效益。最外圈层面向更广阔的世界,中国正在努力对抗外交孤立,并在日益两极化的全球秩序中开拓空间。yibaochina.com
提振中国经济
当务之急是增强内部弹性。中国政策制定者并不幻想本次关税升级会很快平息。因此,他们加倍努力,持续转向内需——如今,已从经济目标提升为战略要务。原先长期讨论、断续推行的转向国内消费的政策已不再是可选项:它已成为抵御外部胁迫的唯一有效手段,且整个体系正在积极行动并应对。yibaochina.com
在政策方面正在施行一揽子广泛的措施。诸如对弱势家庭的直接补贴、加快发放消费券、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激励措施、税收抵免以及财政和货币支持措施正预备快速部署。已指导地方政府优先考虑家庭支持。将在数十个城市放宽抵押贷款限制。将扩大针对儿童保育、教育和养老领域的补贴和税收抵免。yibaochina.com
更广泛地说,北京正在将引导经济增长转向了服务业,因为服务业受贸易中断的影响较小,而且更能吸收劳动力。受签证政策放宽、数字支付基础设施改善以及针对高端消费游客的精心策划的旅游活动的提振,入境旅游正悄然呈现出新的紧迫感。yibaochina.com
财政和货币政策也正以更大的力度发挥作用。央行已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并扩大了中小型企业的信贷渠道。在财政方面,北京方面已预先设定了赤字支出,并且可能进一步增加赤字支出,具体取决于贸易战的影响。yibaochina.com
这种经济政策制定的转变——从长期愿景到迫切需要——已经改变了内部讨论的基调。这是否会带来持久的改革仍不确定;许多观察人士仍然怀疑政府提出的措施能否转化为有效的实施。毕竟,宣布政策是一回事,为政策提供资金并大规模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但这一次,各种激励措施正在协调一致,最终可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yibaochina.com
与这些政策努力相辅相成的是一场紧密协调的攻宣战。习近平强调经济自力更生和“国家复兴”。官方媒体重提外国压力和历史斗争的主题,将当前的紧张局势定位为更长历史弧线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戏剧性的断裂。其目标很明确:在动荡中掌控公众预期,同时强化政治必胜的信念。yibaochina.com
反击美国
第二圈层中,要关注中国对美国的态势。北京方面在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25%后,暗示来自华盛顿的进一步举措将会被“忽视”——这并非因为这些举措无关紧要,而是因为在目前的关税水平下,美国产品在中国已经失去了经济可行性,反之亦然。超过这一关税点后,针锋相对的报复就失去了其战略价值。yibaochina.com
不出所料,中国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报复措施。虽然这些针对性打击并非新鲜事,但其部署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以往的报复行动。海关当局加强了对美国航空和半导体零部件的审查。美国农产品进口再次面临物流障碍。美国公司正遭遇新的监管瓶颈——与此同时,华盛顿方面正着手取消对Shein和Temu等中国快时尚平台的最低限度豁免。yibaochina.com
尽管北京尚未正式将这些举措定性为报复性举措,但它们向美国商界发出了战略信号:中国市场的准入是可以调整的——而且将会调整。yibaochina.com
此外,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已分阶段实施,其中包括针对向美国及其盟友市场出口镓、锗和石墨的限制。然而,北京尚未完全部署其最具破坏性的措施。对稀土、电池前体材料和药物成分的出口限制已在政策讨论和官方媒体中提出,但目前仍然只是选择性地实施。其理由是务实的:中国力求避免扰乱全球供应链,以免对国内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果华盛顿不听从警告,政策制定者希望美国官员考虑全面实施该限制措施的后果。yibaochina.com
增加美国升级局势的成本,同时保持外交大门的敞开,已经成为北京的默认模式。话虽如此,中国已不再指望通过谈判取得突破。但是低级别的中美外交接触仍在继续——通过商业代理、智库对话和多边论坛——但收效甚微。在高层的接触已停滞不前。北京认为特朗普的做法——世界各国领导人预计会向他恳求解决方案——与习近平展现自身实力的愿望格格不入。中国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外交,在习近平介入之前敲定实质性内容。在没有明确保证的情况下举行高调会晤可能会带来政治冲击——而这是北京不愿承担的风险,尤其是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yibaochina.com
特朗普的个人主义外交策略——受舆论导向、影响力和戏剧性场面的驱动——让中国很难相信任何协议能够持久。即使是精心设计的协议,也可能因为后半夜的社交媒体上的一条帖子、一次随意的交谈或一时兴起的情绪而化为泡影。这绝非战略互信的基础。因此,北京正在消化这种震荡(volatility),并为长远打算——这并不是因为它喜欢对抗,而是因为它看不到可靠的出路。尽管目前僵局未决,但美中两国仍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重回到谈判桌前。yibaochina.com
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现的姿态
中国应对措施的第三层圈子展现在全球舞台上。北京正努力扩大其政治和经济优势,加倍投入区域外交,并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更可预测、即便并非总是更简单的合作伙伴。yibaochina.com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关于周边外交的会议——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召开的此类会议——这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将重点转向巩固与区域邻国的关系,以此作为抵御大国压力的缓冲。习近平在其主旨演讲中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描述为“正处于关键阶段” (a critical phase),并呼吁在合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一信息如今也体现在习近平本周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访问中——北京在这些国家将自己定位为合作伙伴与制衡美国影响力的一个力量存在。yibaochina.com
知易行难
当然,这个“三环战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yibaochina.com
中国转向内需的进程遇到了根深蒂固的障碍:严重的收入不平等、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高昂的医疗和教育成本,以及——最为关键的——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乃是对所赋予消费者权益的优先管控。这些是结构性障碍,而非表面性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需要重新思考基本优先事项,从对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到国家主导型的投资冲动。长期以来,这些领域的改革一直被承诺,但很少有兑现。yibaochina.com
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既是一种力量,同时也是一种制约因素。在国内,政府成功地将贸易战描绘成对民族毅力的考验。“外国欺凌”的叙事在受历史记忆和民族自豪感塑造的民众中产生了深刻共鸣。许多公民似乎愿意忍受苦难,如果这意味着让他们扬眉吐气的话。yibaochina.com
但民族主义也带来限制。它压缩了妥协的空间,提高了本应灵活的政治上成本。如果公众情绪变得过于强硬,领导人可能会发现自己被自己构建的民族主义叙事所困——尤其是在经济状况恶化或全球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yibaochina.com
如今,中国向公众传递的信息是一种坚定的自信:“我们经历过更糟糕的时期——我们也一定能挺过这次。” 这句话依然重要。但要保持这种自信,不仅取决于韧性,还取决于领导层管理预期、避免反弹以及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稳步前进的能力。yibaochina.com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渴望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化的守护者——这是一个崇高的抱负。然而,它在参与这些对话时,却背负着尖锐的外交上的历史包袱。澳大利亚、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在采取与中国利益相冲突的政治立场时,都感受到了北京的胁迫。那些历史令人难以忘怀。yibaochina.com
更广泛地说,许多国家并没有选边站队,但特朗普的回归只会强化这一趋势。他们只是在左右摇摆,而不是结盟。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为中国开辟了有附加条件的新空间。它必须提供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项目或市场准入,它必须证明即使在意见有分歧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个稳定、公正的合作伙伴。这意味着更多的倾听、更高的可预测性以及真正互利的安排。yibaochina.com
欧洲就是本次挑战的一个典型例子。布鲁塞尔对中国的产业政策日益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国家补贴、强制技术转让和缺乏透明度方面。然而,许多欧洲经济体仍然与中国的制造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如果北京能够表现出灵活性——尤其是在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上——它或许可以重建更具功能性的商业纽带。虽然这条路依然崎岖。yibaochina.com
东南亚也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吸引力强劲,但它引发的焦虑也同样强烈。该地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大国摊牌的附带损害。如果北京想要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首先说服对方。而这始于保证,而不是展现武力。yibaochina.com
北京还必须彻底改革其法律和监管体系以解决长期以来对其他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担忧,以及对这些市场出口激增带来的新的担忧。这些市场出口激增已促使布鲁塞尔和东南亚采取防御性贸易措施。如今,这些地区担心,如果美国市场进一步关闭,流入的资金将进一步增加。yibaochina.com
归根结底,中国的“三环战略”并非为了智胜,而是为了持久。中国官方并不指望恢复到2018年前的常态,也不指望通过全面的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其目标是保持持久力:争取时间、查漏补缺并调整预期—无论是国内、双边还是全球层面。yibaochina.com
这种做法能否持续仍不确定。逆风频现:经济放缓、外国投资者警惕、与邻国的悬而未决紧张关系。但就目前而言,北京的逻辑是,贸易战并非一种异常现象,而是新格局的一个特征,并正在相应地调整和塑造其姿态。yibaochina.com
原文链接:https://thediplomat.com/2025/04/the-art-of-not-dealing-inside-chinas-3-ring-strategy-for-a-prolonged-trade-war/yibaochina.com
特约作者Lizzi C. Lee是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中国分析中心(CCA)的中国经济研究员。她是总部位于纽约的独立中文媒体华尔街电视台的主持人。她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yiba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