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成为海内外媒体热议的话题,打黑在硕果累累之后已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但是,随着中共建党90周年的临近,唱红却已经有广泛蔓延的趋势,不仅仅是重庆,在北京等地,唱红也是如火如荼。

中共自称自己是红色政党,所以,那些对中共歌功颂德的歌曲都被称之为红歌。唱红歌在文革期间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所以,只要是经历过那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没有谁不会唱几首。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及港台的“靡靡之音”开始流行到了中国大陆,红歌的命运从此一蹶不振。

当然,即使红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地位大为下降,但在很多学校里,依然会有音乐教师向学生教唱红歌。每逢中共建党日以及建政日的时候,都会有不少师生争唱。在“六四”以前,虽然很多人并不是真爱红歌,但还不至于对红歌太反感。在“六四”之后,红歌的影响力更是江河日下,很多人听到红歌的第一感觉就是肉麻。

一首好的歌曲,不仅仅歌词要优美,而且还应该有优美的曲调。文革时期产生的那些红歌,从歌词上讲乏善可陈,除了吹捧中共就是吹捧中共领导人。从曲调上讲也非常粗糙,完全谈不上有什么艺术价值。

当然,对于那些参加过中共革命的人而言,他们在听红歌时大概还是会心潮起伏,甚至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可以肯定的是,在文革时期,虽然很多人唱红歌是出于无奈,但在当时的确有不少人对红歌情有独钟。

随着中共老党员的逐渐作古,到21世纪的今天,继续喜欢红歌的人可谓寥若晨星,在中共党员里面,同样是这种状况。很多贪官在和情人一起去唱卡拉OK的时候,从来不唱红歌,而是唱流行歌曲,因为流行歌曲才适合表情达意,听起来也更让人舒心。

中共现在的党员数量已经接近8千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可以肯定的是,中共是世界第一大党。不过,在这个唯利是图、唯权是尚的时代,在这么多党员中,真正的共产党员却没有几个,对绝大多数党员而言,党员身份只不过是一架可以升官发财的梯子。

中国的媒体或者教科书上会冠冕堂皇地称中国是多党合作,的确,名义上的民主党派不一而足,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时候,中国的媒体在描述和中共有关的会议时,都不会说出中共的全称,而是以一个“党”字代替中共。显然,在中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党,否则的话,媒体为何不担心这样的描述会引起人们的歧义理解?

在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中共当局在不遗余力地为这一纪念日造势,不仅仅大力唱红,而且还拍摄了电影《建党伟业》。《建党伟业》甫一上映,网上就恶评如潮,在豆瓣上,网友对该片的评分可以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其口碑甚至还不如曾经的史上第一烂片《三枪拍案惊奇》。

《建党伟业》的拍摄者原以为可以利用这一影片展现中共建党的光辉历程以及抹黑当年的民国政府,殊不知,该片实际上却向观众泄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民国时期的政治环境远比现在优越。有网友调侃地说:“《建党伟业》太可怕,应该禁播,因为该片用生动的镜头、精彩的案例、温馨的细节,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时代:报纸可以私人控股、新闻可以批评政府、大学可以学术独立、学生可以上街示威、群众可以秘密结社、警察不能随便抓人。”显然,面对这样的片子,中共自己最应该感到羞愧。

不管是唱红还是拍摄《建党伟业》,对于中共当局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其文化意义,而是其政治意义。在官方的组织下,估计唱红活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这个活动会达到高潮。而《建党伟业》虽然饱受批评,但在官方的组织下,也会实现史无前例的票房目标。

不管红歌唱得多么响亮,也不管《建党伟业》的票房收入有多高,中共不得人心的这种现实却无法改变。在社会不公日益加剧,政治空间日益缩紧,民众怨声载道的今天,一切的涂脂抹粉宣传都只会让人对当局更为反感,而那些歌功颂德红歌就更是让人觉得恶心。

2011年6月25日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hinaeweekly.com)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4646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