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10月10日离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革命,刚刚100年,这是很大的事情。因为这个辛亥革命把中国几千年的皇帝制度推翻了,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在亚洲是第一个国家这样做的,像日本就没有经过这样大的改变,把皇帝制度都取消。所以这件事情是两岸三地、包括国外的学者都很注重的。
但整个大陆讨论辛亥革命,又有另外一层意义。因为许多情况都是觉得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而没有能够进行君主立宪的改革,这样可以平稳地过渡到现在,他们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但是问题他们关心的不是辛亥革命本身,只是从他们自己处境讲的。他们现在事实上就把中共看成是一个满洲的专制王朝一样。怎么样能够把中共的制度不经过很大的暴动、不经过很大的动荡或者流血,而变成一个合理的社会,这是国内许多史学家关心的问题。
所以讨论集中在改革呢,还是革命。照他们说法,事实上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清朝末年已经有意识要改革了,慈禧太后有想改革,但是革命爆发了,让改革没有成功,所以造成这100年来中国不上轨道。所以换一句话说,这里多少有点抱怨辛亥革命的意思,就觉得现在要变动的话,最好是采取康、梁所建议的一种缓和的改革、君主立宪,不要推翻它这个王朝,但是从基本上换成现代的一个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系统。
这是现在许多人的想法,所以许多记者也在这个问题上特别关心,我就被访问过至少两次,都讨论过。但是在国内讲这些话是非常含蓄的,不能公开讲,不能讲得太明白。所以我现在就重新讲一讲我的看法,我不愿意用影射的史学,就是拿辛亥革命做一个表面的文章,而实质上讲的是中共。但是在国内那个情况之下,记者写出来的就变成那样一个方式,所以我现在专就清朝讲清朝。
我觉得辛亥革命是不得已被逼出来的,逼出来的原因就在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掌权掌了50年,这50年之内她都是以太后来作主的,光绪30几年,都是从小孩长大;长大以后,光绪自己受到甲午战争、就是1894年被日本人打败、割去台湾,这个惨痛打击,想进行改革,刚好康有为乘虚而入,要提倡改革、中国不要为列强所瓜分,把他心打动了,所以才有决心要进行改革。
这一进行改革,就有权力的问题。这个权力就是慈禧太后在他长大了以后,不能不把权力交给年轻的皇帝,可是还是想在背后牵动,要这个皇帝听她的话。但是皇帝慢慢已经不肯了,并不是不孝,而是觉得非照康有为的办法,用君主立宪的方式,采取明治维新的办法,把中国变为富强、变成一个强国,不被欺负的强国、不被人家瓜分。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他要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完了以后,皇帝被囚在瀛台,康有为、梁启超都逃到海外,另外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六个人,杀头了。所以改革到那个时候就停顿了。在后面的十几年中间,戊戌政变是1898年,它亡的时候是1911年,相去是13、14年,严格地讲没有真正的改革可言,只有行政上的调整是有之,但是没有改革。
没有改革的原因就是慈禧太后越来越不相信汉人、越来越怕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所以像训练新军的袁世凯,到了戊戌政变以后她也慢慢地不信任了,把他军权夺过来了。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满人是越来越有势力。在1906年的时候吧,有一个新的内阁出现。她很寄希望,以为会焕然一新,事实上相反的。结果是让汉人在13个内阁之内只占4名,其他9个都是满人。换句话说,保大清、不保中国,这是她既定的政策。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戊戌政变以后,她就运用义和团,希望用这个方式来对付外国人,结果造成更大的后果。跑到西安,在西安一呆一、两年,回来以后就讨好外国人,但是另外一方面还是不肯改革,这才逼出辛亥革命来。所以严格地讲,孙中山也不是一开始就要推翻满清的,他最早《上李鸿章书》大家都知道,而且是很合理地要改革。满洲人绝对拒绝改革以后,革命才起来。
所以1905年科举的消灭,好像是改革,事实上是行政的调整。学校的设立,我们以南方为例,像上海、无锡这一带,都是当地的商人,事实上是中国社会自己要改进的。所以辛亥革命一方面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变动,换句话说,只在袁世凯出山以后,打了一仗,胜利了,但是南方的革命势力还是在增长中,各省都宣布独立,所以清朝没有办法,只有委托于袁世凯,袁世凯就乘这个机会,把这个总统搞到自己身上来。
但是社会的变动,社会变动是中国工商界的人,尤其像上海到无锡这一带,新的学堂非常多而且很有名,那现代化是从社会开始的、是从工商界开始的,而不是从政府。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一点,有些改革是社会改革、教育改革,但是力量来自社会,不是来自中央,不是来自政府。
所以换句话说,清朝的辛亥革命完全是慈禧太后晚年一手逼出来的,所以辛亥革命确实可以跟现在情况加以比较,不过比较结果我们要分别看,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一回事情。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