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在纽约纪念高耀洁的纪念会上的发言 ,首发于波士顿书评 10/12/2024
2016年,我們波士頓“北岸學社”幾個朋友,即《波士頓書評》前身,有幸結伴去紐約探望高耀潔。當時因為孩子年幼,我和先生不得不將孩子一起帶上,沒想到高奶奶見到孩子非常歡喜。
此行讓我們跟高奶奶結下了特殊的緣分。此後7年,我們北岸學社一直與高奶奶保持聯繫。在新冠疫情前,我們每年至少一次去看望高奶奶,經常通信,每逢她生日、新年我們或者郵寄或者親自去送小禮物表達心意。疫情之後我們沒有再親自看望,擔心給年過90的她帶來風險,但我們依然保持通信,直至去年10月13日。而高奶奶,幾乎每次見她都給我們贈書,通信時分享給我們她的文章,或有關中國艾滋血禍的資料,或講她的遺囑、身體、百年後的擔憂,或對時事的評論。去年7月她還說久病初癒,歡喜之情從文字之間可見,而我回信說疫情基本過去,我們找時間去看她。當時我是計畫在新年前,孩子寒假時去的。誰知,她在生日即將來臨前走了。
我們初見高奶奶,她虛歲90,正貧病交加,剛剛得過一場嚴重的肺炎,臥病在床還沒有痊癒,生活也非常拮据,但是她在年邁、病弱、貧困之中依然迸發出智、義、愛的光輝讓我驚奇,並在以後7年的交往中讓我感受更深刻,也為此而被激勵和感召。有許多細節,令人難忘。
一,她的小腳。第一次去她的公寓,她指給我們看她的小小的鞋子,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她原來是小腳。這雙小腳像個巨大的隱喻,無論舊制度的藩籬、還是新社會的國家機器,都無法阻擋她求真、行義的意志。
二,她堅決不收費。她每次贈送我們著作卻堅決不收取任何費用,不要書費,也不要任何形式的捐款,儘管她為防艾散盡家財,而且當時正生活困難。她問我們的名字,在書上鄭重地簽名、交給我們,囑咐我們自己看和贈送圖書館。疫情期間我們不能見面,高奶奶要來我家地址,給我郵寄來兩本新書,卻依然不肯收任何費用,我給她寄去的補貼生活的200元支票也分文未動。她唯一肯收的就是我們在她過生日或過年時給她帶去或郵寄去的麵條。縱然如此,她還不斷表達感謝和叮囑不要送了。
三,她在病弱中她依然發出義憤,說話擲地有聲。我們第一次去時她還臥床,扶著坐在桌前,說話有些費力,經常停頓,停頓的間歇發出絲絲喘息聲,但是談到河南艾滋血禍問題和對艾滋真相的封鎖時,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她內心火焰般的力量和憤怒。我們北岸學社的發起人四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寫成了採訪文稿《防艾鬥士高耀潔90歲了,為何仍怒?》
四,她思惟敏銳,行事謹慎,充滿慈愛。我們是在高奶奶暮年相遇,但她對人對事一直反應敏捷,明辨善惡是非,評論一針見血。她很小心翼翼,唯恐被人利用和詐騙,唯恐個人清譽受損,但一旦她信任你,便如親人一般相待,充滿慈愛。我相信與她相遇的很多朋友都感受到這一點。我們北岸幾位朋友和我的孩子們也這樣有幸和她如親人一般。我家雙胞胎早產,姑娘樂樂當時體重偏低,她關心她的飲食和營養;男孩天天疫情期間體重過重,臉上長了痘痘,她告訴我如何給他清淡的飲食,如何帶他運動減重,那樣親切而自然,既像一名專業醫生的叮囑,又像家裡老奶奶的愛護。有一次北岸學社又去看她,我們一家因事沒能成行,她除了托他們給我帶來書,還給孩子們帶來零食和漂亮的小包包。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不一一詳述。每一個細節,彷彿都在回應我未見高奶奶前的驚嘆和疑惑:她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究竟從何而來?如今我知道,她身外無物,心懷仁愛;她悲天憫人、勇猛踐仁。一切是那樣自然而然地生發於心,又彷彿不由自主地為天命驅使。她用全部生命詮釋了《論語》中的這句話: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所幸,德不孤,必有鄰。在這條防艾、救孤、求真、反封鎖的荊棘路上,高耀潔既遇到了一些勇敢的同道, 也感召了一些大德志士投入其中,如高燕寧教授、杜聰先生。即便孤身出走海外,她也得遇友人惺惺相惜、傾力相助,如希拉里、黎安友教授,完成了她說出真相的意願。而在高奶奶最後7年中,我們又何其幸運與她相遇,何其幸運,被她晚年的餘暉光照,不僅明白了她的勇氣之源,也被她所溫暖、感召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