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连载)

王金环


  2013年6月27日,王炳章被中共绑架入狱11周年,由王炳章家人及中国海外民运协调会、各地营救王炳章大联盟等众多群体在全球各地组织集会、示威和请愿活动,要求释放王炳章。这里是在中共驻加拿大使馆前接力请愿的王炳章妹妹王玉华、弟弟王炳武和姐姐王金环的请愿日记第(23)篇。……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23)



  今天的风特别大,挂在使馆对面释放王炳章的横幅被刮得哗哗响。横幅挂在使馆对面已经23天了。

  自请愿之日起,一个关爱的电话,一个声援的邮件,一声汽车鸣笛,一个V字动作,一次采访报道,一个电视节目都是极大的鼓励,使我们家属倍感温暖和亲切。

  twitter上更是活跃,跟帖回复,转发信息,阅读日记。众人还发起了给炳章写信的活动。朋友并肩一起请愿,单亲妈妈帮助租房,老外帮我修电脑,警察帮我捡起地上的横幅,加拿大航空公司特价改机票,更有多名国内律师主动请缨愿为王家出力。

  短短23天太多太多令我感动的事情。虽王家一家请愿,但万人支援;炳章一人坐牢,但万人关注。此时此刻,无关信仰,无关血缘,人世间的真情相助让王家永世难忘。

  写到此,我已流泪满面。心中默默地说声谢谢大家了!

王金环
2013年7月19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24)



  海外华人教会是寻找帮助的好途径,特别是出门在外,意外总会发生,这不意外就来了。周五就开始牙痛,脸也肿,教会的姐妹马上就安排我到她工作的诊所看牙医。另外一个姐妹拿来牛黄上清丸>给我。其实我才认识他们两天。周四晚上我去了渥太华的华人教会。我穿着释放王炳章 T-SHIR 走进教会,师母马上走过来询问我,我将炳章情况介绍后她马上说“今天来了一位姐妹她弟弟受难,我们要为他祷告。”林姐妹便大声带着众人祷告……

  我的好弟弟你知道吗,又有百余人知道了你受难的情况。如果他们转告100人,就是200人,再传下去就是无数倍。今天王家人放下各自的工作,特地赶到渥太华请愿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公开的方式向中国政府发出信息,希望中国政府正视你的身体情况,你已经坐牢11年了,再硬心肠的人也该动了恻隐之心。父母双亡,多次请求回家奔丧的申请被拒绝,未见最后一面,成千古遗憾。11年未能陪儿女成长也是极大缺憾,如今女儿已到出嫁年龄,她需要你的祝福,她要你亲自为她披上嫁衣。她在等你啊炳章。

王金环
2013年7月20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25)



  7月21日晴

  今天是周日,一早我去了教会与众兄弟姐妹再次为炳章祷告。祈求慈爱的天父怜悯狱中的炳章。让他早日回家与我们团圆。

  每天妹妹和弟弟都会来电话询问我身体情况,毕竟是70岁的人了。加之这几天牙疼,更让他们担心。我猛吃止痛药,将冰放在痛的腮帮子一边,感觉好些。我们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大家庭中,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兄弟姐妹。妈妈是家庭中的支柱,用现在的话说妈妈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特别在60-63的特殊年代,上下三代人要吃饱。每人几尺布票的配额要穿暖,衣服只能是大的传给下边小的。衣服,鞋子,袜子,手套,帽子,也全是自己做。白天妈妈上班,每晚都在灯下补衣服,补袜子,做鞋子。后来我大了,就和妈妈一起做。有了缝纫机,妈妈做得更快更好了。直到1979年最小的妹妹上了大学,妈妈才得以轻松下来。1.55米高,瘦小身材的妈妈,有着极其坚强的性格是其一,其二是做事一定坚持到底。这两点炳章真传了妈妈。

  大家庭的生活养成了我们互助依赖和扶持的习惯,记得一件大事是77年高考恢复,千万考生上考场,一考定终身的关键时刻,炳章赶回北京为弟弟辅导高考,为省钱半夜坐慢行火车来北京,在火车站买饭菜时,发现没有带粮票只好买了2两水果糖吃到北京。

  高考揭榜,弟弟上了重点大学,炳章笑了,之后王家又多了一个麦吉尔大学的博士。

王金环
2013年7月22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26)



  7月22日晴

  每天坐在使馆门前总是回想往事,特别是想念妈妈,炳章日夜思念的也是妈妈,每月一封的家书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照顾妈妈,偶尔看到治疗口腔溃疡的偏方也不放过,但可怜的炳章至今浑然不知妈妈已仙逝,请求让炳章回来奔丧的愿望未能实现。极度的失望和悲伤笼罩着我家至今已两年有余。我将妹妹玉华在妈妈追思会上的发言转发在此,希望炳章早点回来在妈妈墓碑前给她老人家烧香磕头,让我们兄弟姐妹对妈妈的承诺早日实现。


妈妈永远伴着我们;追思我们的妈妈王桂芳

  2011年11月17日晚上11:10我们的妈妈走了。她是那么平和安详地走了。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玉华我跟你回家” 我将妈妈抱在怀里我人都傻了。只会说“回家,回家,回家”妈妈到天国去了,那是永远的家。我们以后会在天国相聚的妈妈。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们的妈妈是个十全十美的勤劳善良的妈妈;

  妈妈用全部的爱和力量呵护我们5个孩子。使我们在中国穷困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成人。所有衣服鞋子帽子都是我们的妈妈自己做的,虽然穷,没有新衣服,但总是穿得干干净净。总是穿得暖暖的。几乎每个晚上我都看到妈妈在做衣服,做鞋子。拆拆补补缝缝洗洗年年不断。舔犊之情自不必多讲,但是作为儿媳她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善待我的爷爷奶奶,使我们终生不忘。中国1960-1963年灾害时,她自己舍不得吃饱也要让我们的爷爷奶奶吃饱,全家一起共度灾年,这使爷爷奶奶感慨万分。


我们的妈妈是个勇敢的妈妈;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民遭难,我的爸爸被怀疑是资本家被关押不得回家长达1年之久,爸爸一个1.8米高的魁梧大汉见到送衣服和粮票的妈妈和我就落泪。妈妈反而不哭,鼓励爸爸说“不哭,你没有罪,也不是资本家。”妈妈反反复复找领导交涉,穷追不舍就是不放弃,最终还我爸爸清白。


我们的妈妈是个有智慧的妈妈;

  从小妈妈要求我们好好读书,全社区上百户人家家家都知道王家的孩子读书好,即使家中生活最困难的阶段妈妈和爸爸也坚持我们读书,妈妈去做临时工,争取加班的每个机会赚钱,支持我们学习直到升入上学。多少人劝妈妈让孩子早工作,赚钱补贴家用,但是妈妈始终坚持着她的大计划。全社区只有我们家有了出国留学的学生,而且一下出了3个留学生。成了社区最大的新闻。只在私塾读了两年书的妈妈是个有大智慧的妈妈。

  大儿子王炳章弃医从运,我们的妈妈为他带着第二个儿子,在没有养老金之前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每天去捡啤酒瓶补贴家用,但从不抱怨炳章。当炳章身无分文,无奈儿媳勤勤带着孩子返回蒙特利尔生活时,妈妈把女儿买的房子转给勤勤住,她和爸爸搬到连厅都没有的小公寓。因为妈妈知道勤勤养育的是炳章的骨肉。勤勤生病医治期间妈妈悄悄给她钱,补贴家用,养孩子。但妈妈从不声张此事,她用智慧和爱帮助炳章维系这个家。

  妈妈走了,她把勤劳善良,勇敢,和智慧留给了我们。她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她将永远永远伴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妈妈永远在我们心中!
你的儿女和众子孙敬上2011年11月25日


  在那天的追思会上炳章的两儿两女替炳章给奶奶鞠躬,勤勤致辞缅怀婆婆。至今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令我永远难忘。妈妈您看到了我们正在为炳章的释放请愿呢。终有一天您的5个儿女会聚齐在您和爸爸的墓碑前,炳章会献上无尽的追思的。

王金环
2013年7月22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27)



  7月23日晴

  今天请愿后返回住处。在第一个路口等信号时一辆使馆车停在我身边,车上是一位40多岁中年男子,他注视我很长时间,我也看他。几分钟后他开车离开。这是请愿的第27天。第一次与使馆的工作人员近距离相望。每天我们在对面请愿,使馆汽车出出入入看得真切。他们可能很烦也很纠结。其实我也正纠结着。

  其一,我纠结的是使馆是否将我们家属归为另类。这个另类是贬义词。简单解释就是与中国政府作对的人。其实我们家属个个爱国。我的小弟弟炳武自2001年开始就在母校设立枫叶奖学金,资助国内家庭生活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已经12年了。母校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年年回国讲学,向同行介绍最新的环保方法和理念尽赤子之心。妹妹玉华每月资助国内两名残疾儿童生活费。汶川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我们家属都捐钱给加拿大红十字会支援中国灾民。

  其二,我纠结的是使馆是否将我们视为海外敌对势力。海外敌对势力听起来满吓人的。

  我已经退休,每天在自家院子种菜。妹妹玉华60岁,没有工作,因尚未到领取老人金的年龄,目前靠儿子生活。弟弟炳武属于专业人士,每天盯住电脑工作,连国内最火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都不知道。小妹妹正在专心养育12岁的小女儿。准备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小女儿让我妹妹忙得不可开交。看来看去我们家属这辈子想成为“势力”是不可能了。故请使馆不要将我们化为敌对势力。我们即没有势,也没有力,甚至连发展潜力都不存在。

  每天我坐在使馆对面请愿,只想通过公开的方式表达家属的心声,希望你们将这个心愿传回去,如果你们做了那就谢谢了。


王金环
2013年7月23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释放王炳章请愿日记(28)



  7月24日 晴

  今天我先生来电话高兴地告诉我,庭院中种植的扁豆开花了,而且特茂盛,预告今年会结很多扁豆。北京人叫扁豆,南方人叫四季豆。在北京看到的都是绿色的像手指头粗细的扁豆,但是加拿大还有扁的绿色和紫色两种,加热后也变成绿色。北方人多用来炒着吃,素炒加蒜蓉,荤炒加肉丝,百吃不厌。我小时候物质贫乏,北京虽然是首都,但蔬菜也按照时令季节供应,夏季吃夏季菜,秋季吃秋季菜。品种可数的几种时令菜要一直吃到季节结束。以菠菜为例,菠菜一下来满大街全是菠菜,炒菠菜,凉拌菠菜,菠菜汤,菠菜饺,菠菜包。最后宁可吃咸菜,也不想碰菠菜了。韭菜更恐怖,做法少且很快就烂,家家吃韭菜和满大街的腐烂韭菜味道混在一起,令人很难过。冬天更惨,只供应大白菜,萝卜,土豆。

  但是扁豆不一样了。吃的方法多,还可以做成咸菜冬天吃。做的方法简单,只要用开水焯熟后用盐腌上即可。我妈妈发明的方法,是用油将辣椒籽炒黄,倒在腌好的扁豆上,那真是香味无比。成了冬天的佳肴。

  炳章坐牢后多次来信讲想吃炒扁豆,但是监狱没有。我第一次去监狱探监时他就告诉我想吃扁豆,我马上上街给他买扁豆罐头,但监狱方面不允许家属送吃的。我很无奈。今天接到我家扁豆丰收的消息,我想告诉你弟弟,当你回到家人身边的时候,姐姐每天给你做扁豆吃……。

想你的姐姐
王金环
2013年7月24日于渥太华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5677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