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六都大選結果,雖然尚未決定整個中國國民黨的命運,但是卻似乎可以去定以馬英九為代表的「革新保台派」,在傳統藍綠板塊即將崩盤的今日台灣政治生態下即將難以避免的走向終結。

  簡而言之,就是那個延續蔣經國路線的中國國民黨,在這一次的選舉中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全軍覆沒,未來的台灣將不會再有任何一個捍衛傳統中華民國立國精神的政黨存在。

  然而在討論這一個問題以前,我們還是要先瞭解一下到底什麼是「革新保台派」,乃至於從1971年開始,「革新保台派」在台灣乃至於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發展史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什麼是「革新保台派」?

  「革新保台派」誕生於風雨飄搖的70年代,也就是中華民國先後歷經釣魚台事件、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以及中美斷交等一系列外交挫折的時代。

  隨著中華民國作為中國合法政府的代表地位,在國際社會上遭到了全盤否定,傳統中國國民黨的國家論述無論是在海外華人社會,或者是在台灣島內都遭遇到了全面性的挑戰。

  首先,在以美國與歐洲的海外華人社會裡,出現了以推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且推動台灣「回歸」大陸,接受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統一運動」,主要參與者為信奉毛澤東思想的台灣與香港「左派」留學生。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批反對國民黨,但是也不想接受中共統治的台灣本省籍留學生與知識份子,也開始在日本與美國推動以讓台灣走向與中國大陸永久分裂為目地的「台灣獨立運動」。

  面對此一腹背受敵的情況,曾經與「左派」還有「獨派」一同舉辦保釣運動,但是在信仰上卻仍舊追隨中華民國的留學生們憤怒了,開始組織起各種行動起來捍衛國家的尊嚴。

  這一群支持政府的「右派」學生,於1971年12月2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召開了「反共愛國會議」,並且通過決議組織「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以與「左派」還有「獨派」進行鬥爭。

  許多先後在中國國民黨、新黨與親民黨等泛藍政黨擔任要職的人,包括馬英九、沈君山、李慶華、蘇起、張京育、關中、魏鏞、陳長文、焦仁和、趙少康與郁慕明等人,都曾經是這個「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的會員。

  自從這個簡稱為「愛盟」的團體在美國誕生後,「右派」學生們便順應著時代的潮流,在保衛釣魚台與聯合國席位的爭奪戰中與「左派」學生們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雙方時常在美國的街頭上演全武行,不打到對方頭破血流誓不罷休。

  接下來,面對首要盟友美國與中共建交的趨勢,參與過「愛盟」的歸國學生們又在島內發起「團結自強」運動,以提升國人對政府的認同與向心力,幫助台灣人民渡過了那一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階段。

  做為政府的靠山,「愛盟」的學生也針對台獨人士發起了「愛鄉更愛國」運動,呼籲台灣同胞們在熱愛鄉土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榮譽與責任,應該堅決擁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策。

  然而,由黨國大老第二代,乃至於中層還有基層眷村子弟所組成的「愛盟」,在台灣的政治發展史上扮演的角色,並絕對不是,或者至少不只是中國國民黨在海內外的「打手」而已。

  儘管「愛盟」成員們堅決的與中共還有台獨站在對立面,但同時他們也絕對不是類似於宋美齡與沈昌煥等黨內老一代的「保守主義者」,因為這一群有海外留學經驗的知識分子,也非常明白國民黨的傳統意識形態已經跟不上時代。

  比起親身經歷過國共內戰的父母輩而言,「愛盟」世代們顯然更知道隨著中共日益走向改革開放,乃至於美國在外交上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漢賊不兩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親眼目睹南越政府因遭到美國拋棄而覆滅,並導致大量越南人民淪為船民的他們,更加瞭解一個政權的統治者若要是不能夠與自己統治下的老百姓站在一起,就難以避免遭到唾棄的下場。
在這樣的思維主導下,他們雖然嘴巴上仍喊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內心卻早已經知道保住台灣這塊「復興基地」,才是維繫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根本道理。

  而若想要已經承認中共的美國,繼續堅定的依循《台灣關係法》的精神守護台灣,國民黨就必須要進行大幅度的政治改革,由原本的列寧式剛性政黨路線往歐美國家的自由主義柔性政黨路線調整。

  也就是在這些黨內青年世代政治精英大力推動下,蔣經國才於1986年6月的國民黨12屆3中全會中提出了「革新保台」的戰略,等同於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國策由「光復大陸」轉變為「固守台灣」。

  一年後,蔣經國總統宣告台灣、澎湖、金門與馬祖地區解除戒嚴,開放了黨禁與報禁,並且允許老兵返回大陸探親,開啟了中華民國的民主轉型之路,這在筆者看來,毫無疑問是「革新保台」派對國家發展最大的貢獻。

  隨著時間的發展,1949年隨蔣中正到台灣,還念念不忘「反攻大陸」的黨國大老們逐漸凋零,由「愛盟」成員所組成的「革新保台派」成為了中國國民黨內外省精英的主要代表。

  走向分裂的「革新保台派」

  儘管「革新保台派」獲得了國民黨的重用,然而蔣經國於1988年去世的時候,卻還是因為年紀還太輕,乃至於政府方面更重視接納本土精英以延續中華民國在台存續正當性的原因,他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獲得總統職務。

  隨著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的成立與《國家統一綱領》的制定,以陳長文、焦仁和與蘇起為主的「愛盟」成員,都在李登輝的領導下,直接的或者間接的為兩岸政府的重新接觸立下大功。

  若要是沒有這一批當年在海外,直接與「左派」學生互相嗆聲的「愛盟」學生努力付出,就不會有1990年的《金門協議》的簽署,也不會有1992年的香港會談與1993、1998年的兩次辜汪會談。

  換言之,海峽兩岸之間能夠在台灣提出與中國大陸所默認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下,展開接下來一系列的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從而不至於脫節於後冷戰時代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潮流。

  不過,這一切的光景都在李登輝於黨內挑起「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後而宣告結束,因為原來走「革新保台」路線的國民黨中生代精英們,也開始出於不同的考量,而選擇與「主流」或者「非主流」站在一起。

  包括郁慕明與趙少康在內等意識形態上,比較傾向國民黨傳統路線的「革新保台派」而言,李登輝出於黨內鬥爭的目的而向民進黨與分離主義妥協的行為,早已違反了其身為中華民國總統與中國國民黨主席所應有的民族主義立場。

  因此,在1993年新黨脫離了中國國民黨以後,追隨「非主流」的「愛盟」人士也跟著脫離了「愛盟聯誼會」,另外在台北成立「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以延續其當年在海外對抗台獨的精神。

  然而,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大多數「愛盟」人士仍然選擇留在「主流」的「愛盟聯誼會」,效忠李登輝政府,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瞭解,在後冷戰時代的台灣,去過度強調民族主義對於維繫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的。

  畢竟,隨著中共不再追尋共產主義的路線而改走市場經濟,想要讓台灣人民持續支持國民黨政府的方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凸顯他們與大陸人民的「差異性」,而不是「相容性」。

  本來在保存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就已經比大陸還要良好的台灣,若還要持續推動中華民族主義的教育,並且讓台灣老百姓產生與大陸人民「同仇敵愾」心理的話,只會讓70年代海外留學生大規模「向左轉」的情況在國內重新上演而已。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當時山姆.杭廷頓(Samuel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Clash of Civilization)對美國決策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所以一個強調中華民族主義的台灣,將落入遭到重要盟邦拋棄的下場。

  出於這些考量,「革新保台派」雖然大多數都來自於外省籍家庭,而且也都有濃厚的中華民國情節,然而為了讓這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國家繼續存在,也只能持續對李登輝的「去中國化」與「本土化」政策視而不見。

  可惜的是,他們對李登輝的容忍,最後還是讓台灣因為在1999年搞出的「兩國論」而同時與中共跟美國的關係陷入緊張,同時也讓國民黨因為分裂而輸掉了2000年的總統大選。

  重新整合的「革新保台派」

  伴隨著陳水扁的上台與李登輝辭去黨主席,「愛盟」的成員們又重新在「泛藍」這一個新的共識下團結在一起,一同與以民進黨、台灣團結聯盟還有建國黨為首的綠營爭奪台灣的執政權。

  表面上,這些分別為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工作的「革新保台派」因為反對民進黨的台獨路線而走在一起,甚至與過去的頭號大敵人,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都暫時放下了意識形態的差異,攜手合作抵制分離主義。

  可實際上,「革新保台派」的初衷並不是要推動所謂的「第三次國共合作」,因為他們深知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中華民國的滅亡,因此「革新保台派」在海內外所參與跟推動的「反獨促統」運動,從頭到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對於「革新保台派」而言,他們所最害怕的仍然是中華民國的滅亡,尤其更害怕陳水扁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大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甚至於直接促進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

  自從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發布了「四不一沒有」的宣言後,這位民進黨出生的總統透過展示北京方面寫給他的紙條,乃至於不斷提出想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見面的方式,希望加強海峽兩岸的接觸與和解。

  然而,對於「革新保台派」而言,他們所最害怕的其實並不是民進黨走激進台獨路線,因為留學美國且熟悉國際事務的這批精英比任何人都瞭解,台灣如果真的走法理台獨路線,會遭遇到來自於美國的壓力。

  事實上,他們所最害怕的,是台灣在民進黨的領導下成功的與中國大陸實現和解,無論其最後的結果是台灣在獲得中共的默許下取得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與國際地位,或者是在「一國兩制」的條件下走上統一。

  「革新保台派」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們無論在中國大陸還是台灣都是屬於少數的「西化派」,無法如同共產黨或者民進黨那般,與來自基層的草根取得太大的社會共鳴。

  所以假若民進黨真的與共產黨取得了和解,這首先意味著他們這一批「外省精英」在兩岸談判中扮演的角色會因為中共領導人不需要他們而被犧牲掉,同時他們在未來台灣的一切民主選舉中,也可能會遭到選民的全盤唾棄。

  因此,這段時間他們的任務,就是極力避免民進黨政府與中共達成任何的和解與接觸,以確保中華民國這個「革新保台派」費盡一生心力所捍衛的國家同時在台灣與大陸失去存在的價值。

  在許歷農與梁肅戎等經歷過國共內戰,並且與許多老一代中共「建國元老」們有「共同語言」的國民黨大老們的來回奔波下,意圖說服大陸相信以陳水扁還有呂秀蓮所代表的民進黨,是頑固抗拒統一的死硬台獨份子。

  這一招對於參加過青年軍的江澤民,乃至於許多早年曾經走過「第二次國共合作」,有過與國民黨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記憶,並且渴望「第三次國共合作」的中共老幹部非常奏效,很快的就讓大陸做出了疏遠民進黨的選擇。

  遭到了對岸的疏遠後,感受到自己遭到「泛藍」陣營聯合中共出賣的陳水扁,也只剩下了最後一條道路,那就是回頭去擁抱「深綠」的台獨支持者,開始與中國大陸還有島內的「統派」勢力進行針鋒相對的對決。

  考量到當時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已經在計劃包圍中國大陸,「革新保台派」自然不會讓民進黨利用這個機會,去取代昔日的國民黨成為自由世界在亞洲圍堵中共的戰略夥伴地位。

  於是,中國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利用了在立法院席次上的優勢,多次的杯葛了美國向民進黨政府建議的「六千一百零八億」軍購,其目的並非真的要停止台灣對美國的軍事採購,而是要阻礙民進黨與華府建立起有效的軍事合作關係。

  從美國人的習慣來看,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顯然比作為在野黨的泛藍陣營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確保軍購案的推行乃至於建軍計劃的實施,因此「革新保台派」的做法,也確實很成功的降低了小布希政府對陳水扁政權的期待。

  也只有留學過美國,深深瞭解美國人邏輯思維的「革新保台派」,能夠在確保華府不至於完全拋棄台灣的前提下,成功的讓美國政府減緩了對民進黨政府在國防建設上的支持。

  走過冷戰時代的蘇起,抓住了華府恐懼台灣擁有核子武器的心態,透過公然在立法院指控陳水扁正在研發核子武器,以作為與美國談判並爭取其遭受貪污指控的親屬獲得政治庇護的籌碼,近乎瓦解了華府與台北之間一切的政治互信。

  失去了北京與華府這兩大外力的支持,驚慌失措的陳水扁唯一的選擇,就是更激進的走台獨道路,發起各式各樣的統獨與入聯公投,以鞏固「深綠」基本盤的支持,從而讓民進黨政府的格局越走越小。

  在2007年,也就是民進黨政府即將下台前的一年,原本在李登輝時代代表「非主流」與「主流」的「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與「愛盟聯誼會」終於達成了和解而重新走到了一起,為「革新保台派」的重新執政做最後的準備。

  從執政到瓦解的「革新保台派」

  2008年,以馬英九為代表的中國國民黨重新獲得了執政,象徵著「革新保台派」擊敗了台獨基本教義派,取得了空前的勝利,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勝利,卻也因為「革新保台派」與台灣基層社會脫節太久,而逐漸退色。

  「革新保台派」的人,絕大多數都是70年代到美國留學,80年代回到台灣擔任公職,然後於90年代負責主導兩岸事務的政治精英,他們身上有著老一代國民黨本土派,乃至於任何一位民進黨人都不可能擁有的國際觀。

  由於在「革新保台派」接受教育,乃至於返國出任公職的時代,正是美國再冷戰中憑藉著意識形態的優勢戰勝了蘇聯的時代,因此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歷史終結論」對他們的思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多數「革新保台派」都相信,只要台灣能夠在他們的手中繼續深化並發展普世價值,進而建設為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口中「自由民主的燈塔」,最後勢必會以優越的政治制度,吸引大陸人民的支持而成為國共鬥爭的最後勝利者。

  自從2005年連戰訪問大陸以來,越來越多厭惡中共一黨專政制度,並且嚮往中華民國的年輕一代大陸「國粉」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也確實讓「革新保台派」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一點。

  然而,他們同時也深知2008年與1978年的時空環境已經不同,畢竟大陸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與日本的第三大經濟體,台灣若想要避免在逐漸走向統合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求生存,就不可能不與中共打交道。

  所以,馬英九還有蘇起等在李登輝時代追隨「主流」路線的「革新保台派」與包括胡為真、馮寄台、袁健生、李大維以及沈呂巡在內的外省二代少壯派,為台灣打造了「不統、不獨、不武」,在政治上以維持現狀為訴求的兩岸路線。

  對外,他們則走「親美、和中、友日」的路線,明確的告訴華府、北京與東京的決策者,台灣將會在經貿與文化上加強與中國大陸的來往,但是在政治與國家安全事務上,仍然會緊密的追隨美國。

  從外交路線的角度來看,「革新保台派」與李登輝的外交路線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日本在兩岸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對降低了許多,這可能與他們的父執輩參加過抗戰,乃至於本身組織過保釣運動的歷史有關。

  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政府在執政初期,都曾經因釣魚台主權爭議乃至於台灣的主權地位與日本產生過激烈碰撞的原因,不過出於維護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雙方仍然沒有全面鬧翻。

  然而,馬英九這套在大方向上正確的兩岸、外交與國防戰略,卻無法彌補「革新保台派」對國內事務的陌生與無知,自然而然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與台灣社會,尤其是中南部的草根階級還有年輕族群產生隔閡。

  傳承了父執輩靈活外交手腕的「革新保台派」,同時也遺傳了許多老一輩的「大老心態」或者「貴族心態」,對待被他們視為「精英階級」以外的人,尤其是年輕族群,呈現的都是一種十足的傲慢姿態。

  若「革新保台派」是以傲慢的姿態,對待年輕一代的綠營支持者的話也就算了,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對待支持國民黨的年輕人反而更為疏離,甚至沒有想過培養接班人的問題,也就難以讓「革新保台派」最後變得一點也不「新」。

  一個同時是「革新保台派」優點,也同時是他們缺點的問題,就是在於這批精英太過於重視西方人那種「一切按照規則來」的處事模式,所以並沒有利用自己掌握執政優勢的機會,去大幅度調整教科書裡面的「去中國化」教育。

  所以,在馬英九執政的七年多時間裡,年輕族群所接受的教育,可能比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所接觸的歷史教育還更貼近所謂的「本土史觀」,這也很自然的讓「八年級」與「九年級」世代的青年與國民黨的思維越走越遠。

  隨著美國因推行「重返亞洲政策」,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日益緊張,原本希望以《東海和平倡議》來打模糊戰的馬英九政府,也終於面臨到被迫在釣魚台問題上,選擇與中共或者日本站在一起的問題了。

  馬英九政府從「革新保台派」在「保台重於統一」的思維邏輯下,藉由與日本簽署《台日漁業協議》的模式表態與美國還有日本站在一起,但是卻因此得罪了島內的「深藍」族群還有大陸的「國粉」。

  大陸的「國粉」支持國民黨的原因,就是在於國民黨提供了他們一個反對共產黨的同時,不至於去背叛中華民族主義與維持國家領土統一的選擇,而馬英九在釣魚台主權問題靠攏美日的選擇,在這些人看來是背叛民族大義的。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馬英九雖然讓大陸人民有了來台灣觀光旅遊乃至於求學,學習台灣民主經驗的機會,但是卻沒有在行動上根本遏止有台獨傾向的群眾歧視對岸來台人士的歪風,從而讓「國粉」們對中華民國由原本的擁護走向唾棄。

  同時,許多的「深藍」人士,包括以新黨主席郁慕明為代表的原「非主流」系統的「革新保台派」,在目睹大陸自1979年取得的各種軍事與經濟成就後,也慢慢調整了昔日的「親美反共」思維,主張走「國共和解」的路線。

  畢竟不是每一個「革新保台派」的人,都如同馬英九一樣把民權主義主義看的比民族主義還要重要,尤其是看到美國的民主制度在小布希時代所經歷的一系列衰退與台灣的政治亂象以後,更是加深了他們「中國人不適合民主」的看法。

  所以,以新黨為代表的「國共和解派」,雖然沒有與「革新保台派」正式撕破臉,但是卻也開始頻頻對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還有「親美、和中、友日」戰略提出挑戰。

  與此同時,馬英九又因為想要實現「黨內民主化」的目的,而於2013年9月向立法院長王金平動刀,從而得罪了以連戰、江丙坤與吳伯雄為首的國民黨「本土派」人士。

  從這些角度來看,馬英九政府其實早在2014年3月份的「太陽花」學運爆發以前,就已經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界,哪怕過去曾經跟著他一起在海外與「左派」還有「獨派」鬥爭的同志都已經與他翻臉。

  因此,當蔡英文暗中所推動,由林飛帆與陳為廷所主導的學生運動佔領了立法院與行政院時,沒有太多的藍色政治人物出來為馬英九護航,反而還是要靠來自於美國方面的支持與維護,才讓政府暫時穩住陣腳。

  儘管馬英九政府在以包道格(Douglas H. Paal)為首的一批前美國駐台官員與學者的支持下,暫時壓制了「太陽花」的學生,但是卻同時也凸顯了「革新保台派」到了這個時候,背後也只剩下美國人支持的尷尬局面。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在於過去「革新保台派」在阿扁時代,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曾經無所不用其極的阻礙民進黨政府推行針對大陸以及美國的政策,給予了蔡英文利用民粹主義打擊馬英九政府的一個正當性。

  過去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內,「革新保台派」曾經大力反對民進黨政府的六千一百零八億軍購,然而到了馬英九執政的前四年,台灣就已經對美國購買了近五千億軍購的武器,難免讓理性與客觀的人士質疑起這些精英的「雙重標準」。

  因為民進黨沒有什麼手腕去離間這些「革新保台派」與美國的關係,而且他們也沒有在立法院內掌握席次上的優勢,因此採用民粹手段去離間國民黨與中共政權的關係,成為了他們唯一的選擇與做法。

  雖然「太陽花」學運最後沒有成功的推翻馬英九政府,而且這也並非蔡英文號召此一學生運動的真正目的,然而民進黨所採用的這個手段,還是在最後瓦解了台灣民眾對國民黨政府最後的一點信任。

  台灣人民開始相信,兩岸的交流不是不可以推動,《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不是不能夠簽署,但是就是不能夠讓代表權貴而且又不知基層疾苦的國民黨政府去推動與簽署。

  這樣的一個思維,充分的反映在2014年的六都選舉上,其結果不只是造成主張「親美反共」路線的「革新保台派」被殲滅,就連主張與大陸擴大交流的「國共和解派」與本土派,都一同遭到了重創。

  進入「後革新保台」時代

  馬英九,連帶胡志強等眾多國民黨第二代外省精英的失敗,象徵著國民黨「革新保台」路線的徹底失敗,雖然還有一個郝龍斌能夠在黨內發揮一些作用,但是想要在2016年贏得選舉幾乎已經不可能。

  王金平雖然看似在選舉中毫髮無傷,但是他所領導的國民黨「本土派」,乃至於整個中國國民黨是否還能夠生存,端看其2016年的立委選舉表現,若要是連立法院都失守,這個華人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恐怕將正式宣告終結。

  然而,無論中國國民黨是否會滅亡,至少可以確定「革新保台派」在這一場選舉中已經全軍覆沒,並且隨著第三代外省青年走向「本土化」的發展路線而永遠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平心而論,「革新保台派」毫無疑問是中國自19世紀末展開洋務運動以來,素質最高,能力最強而且又手段最靈活的一批政治精英,有許多主觀與客觀的原因讓他們得以有機會超過自己的前輩。

  首先,中華民國政府雖然已經於1949年因失去大陸而退守台灣,但是在「革新保台派」成長的歲月裡,卻仍舊保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且是世界所承認的中國正統代表,因此他們顯然較清朝末年的洋務派更有大國的自信。

  其次,美國出於其建國的理想主義精神,乃至於吸收外國學生為其本國服務的現實主義目的,對於由國民黨派送到美國的第二代外省精英進行全方面的培養,讓他們能夠在一個比歐洲更自由、多元與開放的環境中學習新的知識。

  儘管在「革新保台派」歸國服務後,還有許多國民黨的年輕幹部或者支持者前往美國就學,但是隨著中華民國再國際上的地位日漸滑落,乃至於美國將重點培養對象轉往大陸學生,台灣想要繼續產生這類精英的機會已然減少。

  而隨著馬英九的「革新保台」路線走向失敗,未來的國民黨就算還能撐過2016與2020年的挑戰,可能也不會再像過去一般如此重用有留美經驗的外省青年了。

  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至少在經貿與文化交流上的影響力超越了美國以後,擁有在對岸留學經驗的新一代青年,將可能取代過去的「革新保台派」,成為台灣各大黨派的「當紅炸子雞」。

  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西化派」,「革新保台派」保衛中華民國,並且希望以台灣作為向華人世界輸入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等普世價值的實驗基地,出發點絕對是良善的。

  從台灣的角度出發,推行政治靠美國,經濟靠大陸,乃至於走「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政策,也是沒有錯的,然而「革新保台派」卻在推行這些戰略的手段上完全失敗。

  「革新保台派」之所以失敗,就如同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一樣,在於過度的迷信西方的政治體系與價值,而忽略了自己腳下所踏著的土地,無法與基層還有草根的群眾發展出相互依存的關係。

  他們並不是沒有百般嘗試讓那些國家立場上與自己南轅北轍的綠營青年接納自己,然而不懂如何與基層草根打交道的「革新保台派」,採用的手法卻極為笨拙,最後不僅沒有拉攏到敵人,反而還把朋友給通通得罪光了。

  就連對「第三次國共合作」一度抱有深切期待的中國共產黨,也逐漸發現原來國民黨高喊了那麼多年的「反台獨」口號,不過就是想要讓自己能夠繼續賺大陸的錢去購買美國高額武器的一種手段而已。

  共產黨逐漸的發現,只有透過把民進黨塑造成死硬台獨份子,想方設法的讓共產黨與民進黨無法接觸,國民黨才會基於大陸的「統戰需要」而有生存的機會,進而在大陸的官員還有兩岸的民眾之間找到「左右逢源」的機會。

  有了這麼一翻新的體悟,習近平當局自然而然做出了對馬英九政府保持距離的機會,同時也更不願意給馬英九前往北京出席APEC會議,以消費大陸來塑造自己「歷史定位」的機會。

  儘管到了最後,民進黨是用極為卑劣與無恥的手法,在2014年的六都選舉中贏得勝利的,但是若要是瞭解在陳水扁執政時代一些「革新保台派」的作為,人們要用對這些精英產生同情似乎也有點困難。

  即便,「革新保台派」們存有一個延續自父執輩的一個最高貴理想,那就是讓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念再度回到大陸去,然而他們恐怕在客觀上恐怕無法阻擋中共的崛起,乃至於外省世代在台灣逐漸凋零與消失的政治現實。

  那麼,假若民進黨的蔡英文在2016年獲得總統地位,是否會繼續接替馬英九走「革新保台」的路線呢?或許蔡英文本身是有這個想法,但是各種主客觀的條件似乎不會允許她那麼做。

  客觀條件方面,現在的國際局勢與2008年又有了非常大的差別,中共似乎比當時又更強大了一些,而本來想要「重返亞洲」的美國又因為伊斯蘭國的叛亂而必須要回頭去處理中東事務,台灣的重要性也自然會大幅度的下滑。

  雖然馬英九在執政時代,為台灣奠定了一些經濟上的成就,但是這些成就在還沒有累積到讓台灣足以有與大陸分庭抗禮的能力時,就已經遭到了民進黨從中作梗而不得不半途而廢。

  陳水扁惡搞了八年沒有把國家搞垮的原因,在於他還有兩蔣遺留下來的一些老本可以吃,而未來蔡英文執政後,她則似乎只剩下馬英九的老本可以吃,讓台灣想要維持政治上的實質獨立國家地位更為艱辛。

  最後,則是蔡英文雖然有留學英國的背景,但是她背後的幕僚團隊的國際事務歷練還是遠遠不如「革新保台」世代,而「太陽花」學運的世代又是台灣教改下的犧牲品,更是沒有任何的能力與經驗協助民進黨發展外交與建設國家。

  所以,筆者的結論是整個「革新保台」的路線到了2014年已經正式宣告走到盡頭了,未來無論國民黨能否繼續存在,都不可能再依靠這個路線來帶領台灣,更何況是從來就與這條路線相背離的民進黨了。

  結 論

  人們可能會痛恨「革新保台派」的驕傲、自大、狗眼看人低與崇洋媚外,甚至難以理解這批人為何如此缺乏「世代交替」的觀念,但是卻不可否認他們在台灣是最後一批還算既有「中心思想」,又有政治手腕的一批人。

  與「革新保台派」同時間登上歷史舞台的民進黨人士,如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游錫坤與呂秀蓮等人雖然也有非常強大的「本土意識」,但是他們在外交與兩岸議題上的操縱,就顯得非常差勁。

  至於更年輕的「太陽花」世代,則是一群標準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虛無主義者」,因為直到今天都還沒有人知道這些人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麼,若要是筆者硬要找一個屬於他們的思想,可能也就是「打倒馬英九」而已。

  這些年輕人甚至也並不是所謂的「大福佬沙文主義者」,這點從他們為了想辦法瓜分本省人連勝文的選票,不惜以製造假歷史呼籲網路上的泛藍網友把選票投給外省人趙衍慶的行為,就可以看出倪端。

  「革新保台派」在海外參與保衛釣魚台運動,並目睹中華民國被趕出聯合國的畫面,並因而產生的「國破家亡」使命感,在「太陽花」青年的身上看不到,就連老一代黨外人士蹲國民黨苦牢的經驗,他們也不曾有過。

  就筆者來看,「太陽花」世代不過就是一群「被寵壞了的小孩」而已,「革新保台派」那種敢於前往海外擴充知識,並且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在外國人的土地上捍衛中華民國的勇氣,他們是絕對沒有的。

  相反的,「革新保台派」的各種缺點,包括驕傲、自大、養尊處優、愛鬥自己人、互不相讓,甚至於看不起基層草根的缺點,卻在「太陽花」世代的身上全部被展現了出來。

  當然,「太陽花」世代一樣也是崇洋媚外的,只不過他們所追尋的國家已經變成了日本,而且信仰的也不再是的自由主義,而是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的民粹主義。

  與大家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太陽花」其實在用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式,把台灣更為快速的與中國大陸推到了一起,並且極有可能在最後成為兩岸走向統一的幕後第一大功臣。

  畢竟無論是誰來執政,台灣在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會越來越加深,而失去了「革新保台派」這批代理人的美國政府,都難以繼續像過去一樣大規模的影響台灣島內的政局發展。

  假若蔡英文或者其他的領袖,真的腦子不清楚到要重走阿扁路線,那最後的結果也是迫使中共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對台灣出兵,到時候筆者可不認為這些只會在網路上嘴砲的「太陽花」世代,真的敢站出來與解放軍戰鬥。

  講完了「革新保台派」與「太陽花」世代,筆者要在這奉勸傳統上支持國民黨的網友們,要試著去習慣一個沒有「藍色」的台灣,因為「百年老店」這一次可能已經真的到了要打烊的邊緣。

  就算國民黨真的在2016年執政,那個國民黨也將是由王金平領導下,全面走李登輝路線的「台灣國民黨」而已,所謂繼承了孫中山與兩蔣路線的中國國民黨,大概也已經到盡頭了。

  未來的台灣,可能會要淪落到依靠像柯文哲一樣所謂「不藍不綠」的人物挺身而出制衡民進黨,而那些堅決希望走兩岸統一路線的「深藍」人士,則可能會提早揮舞起五星紅旗。

  居然這是筆者最後一篇關於2014年大選的文章,筆者就用一些近年來關於兩岸關係的電影,來描寫一下未來國民黨、共產黨還有民進黨關係的寫照吧,這樣大家看了可能會更明白。

  還記得海峽兩岸剛開放的時候,有不少描述老兵返鄉探親的電影,如由孫越以及江霞主演的《海峽兩岸》,都是描寫在台灣晉升到高位的國民黨軍官,或者家境相對富裕的外省基層老兵,如何回到大陸故鄉去接濟受難親人的故事。

  一直到於2011年上映的電影《麵引子》中,來自台灣的老兵所扮演的角色,還是經濟實力上比較雄厚,與「接濟」他人的男性,或者剛性角色,而大陸的親屬,無論是老兵的妻子或者兒女則扮演「被接濟」的女性或者柔性角色。

  從這些劇情中,我們不難發現比大陸早走了三十年市場經濟路線的台灣,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是以一種「勝利者」與「接濟者」的地位,去看待飽受文革摧殘的中國大陸,而那正是「革新保台派」們呼風喚雨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北京雖然對於台北的成功或多或少有些不服氣,但是卻還是選擇默認了這樣的事實,畢竟當時急需台商投資的中國大陸,也確確實實扮演著「被接濟」的角色。

  然而,在今年上演,同樣描述兩岸交流的電影《車拼》中,傳統上的外省老兵與其大陸妻子的角色,在故事裡面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陸的年輕男性與台灣女性。

  台灣籍導演萬仁在這部電影中,刻意的安排男女主角分別作為中共8路軍與台籍日本兵的後代,刻意以全新的「紅綠」對決視角取代昔日的「國共」鬥爭,以詼諧幽默的手法重新詮釋當下的兩岸關係。

  最讓筆者感到訝異的點,不僅是在於支持中華民國的「藍色」勢力被全面消音,台灣過去所扮演的「接濟者」,乃至於男性的「剛性」角色,也與大陸過去所扮演的「被接濟者」與女性的「柔性角色」有了完全的對調。

  這一次,我們看到的是穿著一身西裝綁著紅色領帶,或者胸口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勳章的老8路,大搖大擺又氣焰囂張的在台灣的大街小巷裡面揮灑鈔票的畫面。

  而台灣的老父親,除了能夠在嘴巴上用大陸同胞所聽不懂的閩南話去佔對方的便宜外,對於經濟實力遠比自己強,而且接觸過更多世面的對岸紅色家庭,顯然是難以招架。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台灣女主角那位當過日本兵的祖父,不只曾經以日本軍的身份參加過對抗8路軍的戰鬥,到了抗戰勝利後又被國軍收編,而在徐蚌會戰中與男主角的祖父兵戎相見。

  最後,女主角的祖父又遭到了解放軍的俘虜,又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身份參加了韓戰,直到後來因為被美軍俘虜,才以「反共義士」的身份回到了台灣,但卻還是免不了遭受白色恐怖的摧殘,在監獄待了將近十年才被釋放。

  從這樣的描述中,導演似乎隱隱約約的向兩岸的民眾傳遞一個訊息,那就是無論是支持共產黨的大陸人民還是支持民進黨的台灣人民,彼此之間會互相仇視,都是來自於國民黨的誤導與教育。

  要是再講的更白話一點,《車拼》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有能力決定台灣與大陸未來政治走向的,除了台籍日本兵或者所謂「皇民」的後代外,就是只有8路軍的後代而已,而絕對不會有國民革命軍的後代。

  在這個「革新保台派」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刻,筆者認為無論我們是否喜歡,《車拼》都非常能夠詮釋海峽兩岸現實與未來的政治發展,因為沒有國共鬥爭包袱的台灣「本土派」,可能真的會是促使台灣「回歸祖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4年12月3日 臺北

  轉載自作者FACEBOOK

2015/6/10 14:35:06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46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