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徵文

http://www.yibaochina.com/FileView.aspx?FileIdq=6263

给抗战老兵发五千元,意义何在?

—-为纪念抗战70周年而作

程惕洁

  据国内网媒(天涯社区)报道,为纪念抗战70周年,中国民政部决定向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人民币。发放对象包括下列四类人员:

  1.抗日战争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

  2.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离休干部、无军籍职工;

  3.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

  4.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看到这条消息之后,老伴颇为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们老家还有几位仍然活着的傅作义抗日老兵,多少年被压在社会底层,如今总算能抬起头,出口气了。”

  我理解老伴的心情,因为这曾经是岳丈生前的一块心病。他青年时代投考南京中央军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抗日,曾在国军骑兵第13旅任上校参谋。河套老家有十几位亲友,在他号召下也参军抗日,都混到一官半职。国共内战后期,这支部队随傅作义、董其武起义(投共),编入华北军区第36军。五十年代中期转业到地方,经历过“肃反”批斗。之后再发配到政协参事室赋闲。因为他的同班同学王升上将,升任台湾国防部长。中共统战部觉得我岳丈或许还有利用价值,所以继续给他饭吃。但他的一帮部队亲友,都被遣返农村监督劳动,几十年夹着尾巴做人。如今健在的,还剩三位。

  据官方报道,许多原国民党抗战老兵,都对民政部这次发放五千元反映热烈,亲属子女当然兴高采烈,庆幸共产党终于对他们“一视同仁”了。

  于是,我们打电话回老家询问,顺便向三位受惠亲友及家人表示祝贺。出乎意料的是,拿到钱的人态度冷漠,并不显得高兴。其中一位年近九十的杨姓长者,还在电话上发了一通牢骚和不满。他的言辞相当激烈,显然有点情绪化,但寓意深刻,道理讲得都对。因此,我把他说的话略加整理,投书媒体,希望读者在纪念抗战的时候,不要偏听官媒一面之词,要加以对比,参考并反思。

  杨老从傅作义的陆军官校毕业,抗战期间,在骑兵13旅当少校团副。据他说,他对民政部通知所用的措辞反复推敲,还专门跑到县民政局当面询问,又找老战友分析琢磨,终于“参透了”了发放这5000元的用心:其实说穿了,就是用统战费“笼络人心”,显示共产党在抗战史上有“主导地位”,既对台湾国民党统战,又对大陆的国民党后代统战,还向海外华人和洋人统战,以便宣示,从今后“国共宿怨”不再,有利于台湾的“和平统一”。

  杨老希望大家首先注意,发放对象中谈到了两种人:“老战士”跟“老同志”,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共产党的语汇当中,“老战士”往往是指普通士兵或下级军官(连排长之类),他们退伍之后的出路,多数复原回乡当农民;少数转业到国营的地方厂矿企业当普通职工。另外,老战士一般是指共军士兵,很少包括国军士兵。不过这一次似乎概念放宽,或者“政策放松”,好像连参加过抗战的国军士兵也“一股脑儿”包括在内了。

  “老同志”的称谓就不同了。那往往特指中共一定级别的中上层领导干部,也就是13级(县团级)以上的领导人。而且,仅仅限于共军共干,绝对不会包括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人员,无论给他们的官衔有多大,级别有多高,比方傅作义本人,官至水电部长,也不会被称为“老同志”。这个区别非常明显,不容混淆。

  明白了两类人称谓的不同,接下来再看接受补助金的四种人又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其实是指些参加了部分抗战过程的共军共干,因伤残等原因中途退出,复原回乡务农,不再隶属于后来中共建立的干部和职工体系(又称“公家人”系统)。

  第二种是说,原先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又经过中共自己的组织安置程序,而继续属于国家干部或者国家职工的一批人。对于这两类不同命运不同处境的人,都一律发放5000元补助金,杨老认为“有点滑稽可笑”。因为谁都知道,对于长期在体制内的共党干部,无论党政军哪个系统,国家向来没亏待过他们。特别那些离休干部,如今每月上万元离休金,外加公费医疗、旅游、用车等特殊待遇,现在给他们再多发5000元,不过相当于“抹抹眼药”而已。相反,真正需要生活补贴的困难户,是那些沦为农民身份的抗战老兵(第一类),以及多年前退休下岗的普通职工(第二类当中的部分人)。抗战距今已经70年,当年十几岁的青年,到如今也都八十多岁,硕果仅存,数量已经不多,给他们多发十万八万也应该。平均分配区区五千,有点不像话。当然,话又说回来,抗战时期的共军共干,名义上说都跟抗日粘边,至于主要精力是真放在对日作战上,还是放在“假抗日”“真反蒋”上,老毛地下有知,心里应该清楚。

  杨老对第三类人谈的比较多,因为他自己就属于这一类。在绥远抗战中,他多次立功受奖,连升三级。1949年“9.19和平起义”后,继续在解放军第36军当参谋。1953年被开除军籍,遣返河套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实政策,勉强给他“摘帽”,不再当阶级敌人对待,但从来也不提恢复他原来的军人待遇。现在给他发五千元,对于安度晚年,不蒂杯水车薪,反而勾起他多年牢骚。

  他说,“别看我穷,我不缺这五千块。我缺的是一个公道。谁不知道我们在绥远抗战中打的惨烈?牺牲的弟兄要用车皮拉,他们的姓名都刻在傅作义题字的抗战纪念碑上。到老毛的文革年代,硬是砸了纪念碑,挖了烈士墓,发给家属的“烈士证”,勒令上缴,当众烧毁。国民政府颁发的金质勋章一律充公,还给我们戴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帽子。所以我跟民政局说,这钱我不要,我只要民政部给我们这批抗日将士,不论死活,每人都发个抗日勋章,叫纪念章也行,总之,回复历史真相,这样才能安慰抗日弟兄的在天之灵!”

  说到此处,杨老情绪有点失控,大声斥责道:“我还跟民政局当面要求,光给我们这些抗战老人安慰一下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讨还历史公道,公开承认你们共产党杀害我们国军抗日将士有罪!你们要承认自己的罪恶,要有气度和胆量,追认那些被你们处死的国军抗日英雄为烈士,你们有这份勇气吗?”

  我知道他在说谁。那是旧话重提,指他的老朋友和老上司高理亭将军。高理亭出生在土默特旗高泉营子村,抗日时期曾任第八战区纵队副司令、骑兵第13旅旅长,功勋卓著,远近闻名。1949年9.19起义之后,曾任解放军36军副军长,是杨老的上级。1951年镇反运动中被枪决,“莫须有”的罪名,是所谓在国民党骑兵13旅的旧部中,“秘密组织地下武装”。虽然这个冤案到八十年代获得某种平反,说是“罪不该杀”,但再也没人提及他当年的抗日功勋。

  记得岳丈生前讲过,类似高理亭这样的冤假错案,在他知道的起义人员中还有十几宗,被冤枉杀害的近百人,遭到株连的家属和部下,更多达上千人。

  无独有偶,记得我2011年去四川大邑参观刘文彩的“地主庄园”,以及邻近的“樊建川博物馆”,对刚刚开放的“川军抗日展览”记忆深刻。一方面,川军在抗战中的艰苦卓绝令人敬佩,特别是刘湘、刘文辉家族中的许多优秀子弟,率领川军转战南北,战功赫赫。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川军抗战中的出色将校,英雄模范,在随同刘文辉和平起义之后的岁月里,先后遭到历次政治运动的清洗与镇压,有许多被判处死刑。现场展示的死刑判决书,阴森恐怖。因此,杨老发出的不同声音,绝不仅仅是为一个冤死的朋友和上司呼吁,他是为成千上万类似的冤假错案和严重的历史扭曲而发出呼吁。

  因此,如果这次发给抗战老兵的区区五千元,能引导国人对抗战历史做更深刻反思,那么,它的意义还应该肯定。

  否则的话,五千元价值十分渺小,不值一提。

  2015年8月15日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紀念徵文啟事:http://www.yibaochina.com/FileView.aspx?FileIdq=6263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57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