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茶话》系列之五

说明:退休之后住进老年公寓,交了两位大陆来的新朋友。张文友来自广州,原为高级工程师;李孟先来自上海,退休公务员,都是来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属同代人,我们有许多共同经历跟共同语言。虽然有时观点有异,但心胸豁达,不伤和气。从春节开始,我们约好每周去当地粤菜馆茶叙一次,就国是说三道四。记得文革之初,邓拓先生因撰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杂文系列丢命。到文革中,台湾对大陆开播《自由中国之声》,其中就有一个“三家村夜话”节目,模拟江青、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对谈高层动态,尽管田早已自杀身亡。如今我们三个退休老人,也组成“三家村”,对谈中国动态,不是夜话,而是茶话。现把记录编成《三家村茶话》系列,不定期刊发,以抛砖引玉, 激发更多讨论。

                              —- 作者 谨识

公立医院和高校取消事业编制

程惕洁 《公民议报》首发

张: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正式宣布,要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将涉及上千万人的福利待遇。我想把这条新闻选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不知李、程二兄以为如何?

李:嘿,又是不谋而合!我国内有个亲戚,男的是大学教授,女的是主治医,还有五六年年才退休。他们在微信上跟我诉苦,说这件事闹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对未来没信心。我正想跟二位讨论这件事呢,没想到张兄就选了这个题目,不像戏文上说的“正合吾意”吗!

程:我也很关心这事。出国前,我本人就是高校讲师,我老伴是医院大夫。我们原来的旧同事,虽然如今多已退休,但少数还在返聘。家属院的人们,对这件事也是议论纷纷。老张这个题目选得好。有请张兄开场白,介绍新闻细节和讨论重点。

历史经验:软柿子总是好捏

张:中文媒体普遍转发了这条新闻,我是从《中金石油网》上看到的。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表示,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即将启动。最先开始的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也就是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性质,全面推行聘用制及按照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统一管理。

咱们过来人都知道,老毛年代的劳动人事制度基本两大块: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凡吃国家饭的,又分为干部和职工两大类,各按级别拿薪水,福利待遇差别不大。国家不管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民没福利可言。改革开放后,税务分灶,国力上升,但国家逐步压缩福利,工人下岗,职工买断,等级和差距拉大,劳动人事制度越改越复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吃香,薪水高、福利好,工作稳定;企业单位自负盈亏,编制外人员报酬低、福利差、说炒就炒,沦为“二等公民”。如今针对高校和公立医院的新一轮甩包袱,说白了,就是要降低上千万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由原来的“一等”降到“二等”。别看只差一格,资格待遇大不一样。我纳闷的是,当年老邓拨乱反正,曾经大幅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现在为什么又要拿他们开刀?目前先从教师和医生开始,下一步,很可能我们搞科研的工程师,恐怕也在劫难逃。

李:这事不难理解:党国根据不同形势,运用不同招数。当年老邓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急需治国人才,所以把老毛压制下的知识分子猛提一把,你我都沾过光。当然啦,这批人的确也为中国起飞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物换星移,形势不一样了。经济下滑,财政吃紧,国库供养人员确膨胀过度,政府机关13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3900多万,财政供养总数5000多万,供养比例超过历朝历代,国家背不动了。公务员占据权位,军警特维护安全维定,谁都不好动,相对而言,医院和高校是软柿子。读书人嘛,顶多发几句牢骚,掀不起大浪,不捏他们捏谁?所以呀,这回该轮到他们倒霉了。往后是否祸延其它行业?不好说。如果政府继续瘦身,我看连我们公务员在内,铁饭碗也悬!从上到下五套班子,吃闲饭的人太多了。

程:我觉得,压缩事业编制的原因,除了财政甩包袱之外,恐怕也有改革铁饭碗,减少滥竽充数的目的在内。咱们只要回忆一下自己工作过的单位,板着手指头数数,其中有多少编内人员是滥竽充数,不学无术?别看业务能力低,薪水待遇可不差。我原来教书的那个经贸大学,上千名教职员工,其中行政党务三分之一,后勤服务三分之一,能上课的教师三分之一。教师当中,多一半属于万金油,凑合上点公共课、政治课,管管学生思想等。真正能顶起专业课的人,比例更少。我老伴说,她们医院情况稍微好点,行政党务和勤杂服务大约各四分之一,医护人员占一半。有编制在,闲人很难裁。今后没有编制了,肯定不能再养那么多闲人。高校和医院,都应该业务挂帅,凭本事吃饭,否则难在竞争中胜出。当然,这需要强调校长治校,院长治院,有相应的配套改革才行。如果不突出业务,继续强调书记领导,政治挂帅,外行领导内行,听任滥竽充数者继续占据关键职位,我看仅仅取消编制,不但没用,反而有害。

“政治挂帅”还是“业务挂帅”?

张:我也有类似担忧。有媒体分析,取消编制的方案还在争议中,实施细则还没出台。据说有高校和医院的党政人员,已经闻风而动,要求继续保留自己的编制名额,或者改为公务员,隶属于高教局和卫生局编制,只有业务人员才取消编制。如果真这么干,那专业人员就更惨了。党政领导铁饭碗,管起你们专业人员来更无所顾忌,说让你走人,你一点招也没有。以前有编制保护,今后呢,专业人员干脆成了党的打工仔,真成了“吃共产党饭”。

李:我倒没有你俩那么担心。我看高校跟医院的党政人员,不会进入高教局和卫生局的公务员编制。那等于公务员编制继续膨胀,国家财政负担继续加重。万一真那么干,会成天大笑话。我看最大可能,还是保留在高校和医院内部,虽然干的活跟公务员类似,但薪水和福利的资金来源,主要还得靠高校和医院自己创收。否则,取消事业编制就没有意义,跟老程说的那样,反而有害。我看人社部还不至于那么蠢吧。

程:我的看法略有不同:这不是聪明愚蠢问题,而是体制性的痼疾作祟,是积重难返问题。不妨顺着老李的思路往下说。即便人社部初衷不错,想通过改革,一方面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提升高校和医院的服务水平,有利于解决“上学贵”“看病难”等问题,但最终改革能否实现原设想,并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还要取决于其它因素。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以往许多重大改革,比方三角债、银行呆账、医改和教改等等,有多少不是南辕北辙?哪一样实现了最初设想的目标?哪一样不是越改越糟糕?

张:请问老程,以你的看法,这取消编制的问题,还需要什么其它配套改革呢?

程:这得看如何界定“改革目标”了,是小目标,还是大目标?如果小目标,仅仅把一千万人的事业编制取消,任由他们进入市场淘汰,自生自灭,这个目标我看可以实现。虽然当事人不高兴,个别也许维权上访,甚至示威抗议,但慢慢也就麻木了。工人下岗,银行买断工龄,复转军干维权,天天有人上访,不也照样没乱吗?中国人的忍耐功夫,世界一流,不可低估,更何况温驯不过的知识分子?所以,这个目标不难达到。当然,如果目标更大,想同时改善高校和医院的业务水平,缓解“上学贵”“看病难”问题,那就需要改革内部结构,让庸才下台,能人上岗,实行业务挂帅。通过行业内的公平竞争,行业间的开放准入,逐步降低收费,改善服务,提高声誉,最终实现合理收费与供需平衡。

反之,如果做不到业务挂帅和能人掌权,则取消事业编制的负面后果立马显现:公立大学和医院的骨干,会迅速流失到野鸡民办大学和莆田系私人医院,最终导致“上学贵”和“看病难”问题更加恶化。

率先完成“拉美化趋势”?

李:以我对体制弊病的观察,老程说的后一种可能性更大。起码到目前为止,名声尚好的大学跟医院基本还是公立的多,虽然也有金钱挂帅倾向,但还没有堕落到莆田系医院跟野鸡大学的可怕程度。不过,因魏则西之死而引爆的莆田系丑闻,最近偃旗息鼓。官方似乎不想深挖,说不定有人在暗中保护。如果公立医院取消编制,最高兴的应该是莆田系的老板们,他们很可能乘虚而入,以更高的薪水和福利为诱饵,从公立医院挖更多人才,或者干脆向公立医院注资合营,改换名称,比偷偷摸摸承包某些科室更光明正大,把原本声名狼藉的黑医院漂白染红,办强办大。如果以上噩梦成真,则中国的高教和医疗两大系统的“拉美化”趋势,有可能率先完成。原有的信誉权威随之完蛋,呜呼哀哉!

张:我曾去巴西和阿根廷两国旅游,亲眼见识过那里的两极分化。高官巨富比美国更奢华气派,而穷人挤在大片贫民窟,甚至无家可归,到处都有乞丐和流浪汉,社会治安非常糟糕。我看中国现在的反腐败,对限制过度贫富分化有一定作用。在教育和医疗两大领域,应该不至于糟糕到拉美的程度吧!老李是不是有点过度悲观?

程:要我说,老李的悲观不无道理。中国的拉美化趋势其实已经出现,在农村土地兼并上表现比较明显。地方政府所鼓吹的“规模化经营”,不像台湾、韩国那样的东亚模式,即鼓励小农互助合作扩大经营规模,而是鼓励官商勾结,制造拉美式特大庄园和大批失地农工。至于教育医疗是否也走拉美模式,目前趋势还不明朗。这涉及前面说的改革目标,如果真想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同时也追求高效,那就应该有个综合改革方案,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跟文化,不但要取消高校和医院的事业编制,而且也应该取消其它行业的事业编制,砸烂所有铁饭碗、金饭碗、胶皮饭碗,全面精兵简政,改革公务员体制,取消“五套班子”臃肿机构,停止财政供养执政党和花瓶民主党派,以及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全面采用“政务官普选、事务官考聘”的现代公务员制度。如果事业编制改革的大目标,是上述综合改革的前奏,那么拿高校和医院开刀,还有一定意义。否则的话,现有体制会变得更趋复杂,又改出一个新等级,叫“没有事业编制,但有事业性质”。你们说,这种不伦不类的等级,算个什么东西?

编制问题是标,体制弊病才是本

李:据我亲戚说,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取消编制对三种待遇的影响:一是薪金待遇;二是医疗待遇,三是退休待遇。目前在公立高校和医院,其实早有编外和编内之分,只不过编外比例比较小,影响的人数不多。人人都知道,编制内外的区别,除了三项待遇高低有别,同工不同酬之外,还有就是编内有保障,只要不受处分,一般不会失业,但编外朝不保夕,不但待遇低,同工不同酬,而且说裁就裁。明明干的挺好,也可以借故辞退。中小学里的民办和国办(也叫公办)教师,就是这种差别。因此,我们经常见民办教师维权,没见国办教授上访。今后如果取消编制,等于把高校教师和医护人员,降低到民办的地位,维权上访的事情只会增加。这是造成人心惶惶的主要原因。

张: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美国的教师和医生,同属最受人尊敬的两种职业,人家就没有什么编制内外,民办国办之说?当然,美国教师,从中小学到高校,有私立和公立之分,人员招聘也是按照学区和校内自己的编制计划进行,没有执照难以进入。可是一但入行,薪水待遇都不错,职业稳定性也高。有些著名私校,待遇甚至好过公校。医生则没有公私立之分,即使州立大学医院的医生,也跟私人诊所的医生没什么两样,收入比较高,职业也稳定。教师工会和医师协会都有保护职业尊严的规章制度,所以无理解聘的事情很少发生。如果偶然因故失去聘用合同,教师只要没违法乱纪,转聘也不难;医生仍然可以在自己诊所行医,对饭碗不会有重大影响。

程:老张说的中美对比,点到两种体制的根本区别。美国社会普遍认为,教育和医疗,不是单纯的企业,而是涉及人才培养和健康维护的重大社会福利事业,绝对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操控,必须在政府监管下,严格按法律运作。此外,还要受到社会大众和传媒严密监督。内部是专家管理,政府不能随意干涉。所以人才选拔公开透明,也不会冗员充斥。从社会舆论看,教师和医生的薪水收入与社会地位,好过公务员。所以,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往往选择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只有成绩平平,学不专精的大学生,才会报考公务员,虽然薪水不高,但福利齐全,职业相对稳定。而党国体制,正好倒过来,不管什么专业,都以当官为荣,出现成千上万大学生,挤破头报考几十名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等怪现象。这其实显示了资源过分集中在党国之手,而分配制度,又是等级授权,任人唯亲,按权分配。看似编制问题,实质是整个人力资源体制的弊病。这就是为什么青年人要拼命当官,而当官之后,又像赛跑一样,迅速走上贪污腐败、外逃自杀之路的主要根源。

李:嗨!这也是我不看好目前编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我看呀,没有政治改革,只有行政改革,走不出恶性循环。其实这种体制,就像吸毒上瘾,欲罢不能,不但毒化中共,贻误国家,最后也害了官员自己和他们的家人,全社会跟着遭殃。这样一种腐朽落伍、害人害己的破制度,早已丧失反思能力。公然拒绝改弦更张倒也罢了,还自吹“三个自信”,你说奇也不奇!嗨,越想心里越沉重。

张:今天咱们到此为止吧,讨论了大家都关心的现实问题,确实比探讨枯燥的理论问题有意思。下次该老李做东,咱们继续认真读报,关注内地事态发展,希望找个同样有趣的话题。

李:你们放心好啦,最近报上中国新闻不少,我保准大家满意。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公民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公民议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7027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