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兵:听说武汉“胜利了”,这次不是“假的”

金仲兵

一、传说中的胜利

这几天国内疫情好转,各地利好不断,有人已高喊“胜利了!!”

武汉作家方方3月9日的文章:“引咎辞职,从中心医院的书记和院长开始”

“收到医生朋友发来信息,从字面便能看到乐观情绪。新增确诊病例进入低位运行期三天,而且持续下降;新增疑似病例一直都处在低位运行中。省市换帅后,确有一系列铁腕手段,使疫情得到迅猛控制。在武汉病人多的时候,曾计划要建19家方舱医院,现在显然不必了。医生朋友说,已休舱11家方舱医院,剩下的3家也将在今明两天休舱。现在武汉的抗疫战,已经处于收尾阶段,类似在打扫战场吧。重症病人持续减少。当然,人数减少来自两个原因,一是治好了,二是去世了。现在的重症病人尚有四千七百多人。这仍是不小的数字。医护人员也正以最好的方案进行救治,期待他们能坚持下去,尽快好起来。”

紧接着是3月10日,领导看望慰问火神山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

从历史经验判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官方视角下,可能认为疫情向好的拐点已经到来,故有此行。

大家都在准备庆祝,网上网下、衙里衙外,一片喜气洋洋。

于是,还出现了一场场盛大的临时医院闭院的告别庆祝场面(视频)。

此情此景,忽然发现之前本来想要写的很多反思类的东西,好像瞬间变得多余,没什么必要了。

不给喜庆添晦气,这是我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但出于狗屁的情怀,忍不住还是将想法写下来—万一能警醒点滴呢?

二、该抚慰伤痛,还是该欢庆”胜利”?

1、未到胜时庆何来?

生与死的距离很远也很近,核心疫区没被死神叫走的人实属劫后余生,需要一些庆祝和仪式来冲喜。所谓的“胜利”,其实只是庆幸苟活下来而已,而且目前看也只是阶段性的,并不是彻底战胜了病毒。这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是,一是数千亡者尸骨未寒,除绝户外的残破家庭仍痛不欲生;二是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很大(有出院者已发生二次传染、另有复工者、外出者);三是可能会发生病毒变异并出现新疫情;四是国际疫情形势紧张,谨防“出口转内销”引发新一轮疫情轮回。如此种种,如果只是稍微缓一口气尚可,但远未到庆祝胜利的时候。

战疫尚未成功,疫区尚需努力。

2、往事不堪回首明月中

对武汉,对中国,对全人类而言,这真是一次历史性的伤痛。自我设计的喜庆过后,是痛定思痛,还是往事如烟,必将再次考验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就我族而言,极可能是喜庆过后,人为地慢慢淡化了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当事者不愿提,事外者没动力,主事者不让说,里外上下完美地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三角稳定遗忘系统。极有可能,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有朋友说:历史不会忘记。这话说的真够文艺和煽情:历史肯定会记住这一笔,但那是历史的事情,与现实无关。等待历史的结论,对当代人来说其实与自慰无区别,是一种耻辱。如果后代们真的有进化的可能,一定会像我们天天骂曾经的太监一样,当代人的无能也会被骂出狗血来。

 三、追责不了了之,反思无从谈起

作家方方提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当然是从基层医院—武汉中心医院下手。找一个办事的人算账而回避其指挥策划者,这个角度和突破口对建议者来说比较安全,而且也是焦点单位。当然希望不是最后的结局,而是追究的开始。其上上下下的大老虎们遍地开花,能不能追下去,天不知道,但人皆共知。

追责建议合乎道义,但不符合现实。向善的方向推演,找几个无关紧要的替死鬼予以法办,平复一下活着的和死者家属们的情绪,算是胶带。

最佳的追责节点是在事中,但都没把握住—前后40多天,哪怕是在李医生驾鹤仙去的当时,笼中疫民也保持着正能量,秩序井然齐唱“义勇军”。在利好不断涌现的近日,才发生了一个喊“假的”的个体,还是女性,然后,除了满眼的“加油”、“感恩”,再无其它。如果事中都没喊出“假的”,淡化之后更难,最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像上面的历史论一般扯。

李文亮们,群体名气足够大,但名誉是用性命换来的,每个个体注定是这场闹剧中的悲剧性的小人物,不过将来进入新一代的“伤痕文学”是铁定的。反观那些默默死去的平民们,当庆祝胜利和精神疗伤开始压倒一切时,多数已经往事如烟了。

 “追责和反思是两位一体的”,问题是双管齐下难度太大,而仅限于理论层面的追责,意义大打折扣。事后+理论,亡羊补牢,于事无补,但反思的课题还历历在目:

1、花费巨大成本建设的疫情直达预警系统,为什么在中层管理者的干预下马上失灵?

2、旧领导班子不用说了,对尚未履新的新领导班子,人们为什么依然报着青天老爷般的期待、祟拜和歌颂?

3、新班子上任后,为什么仍然出现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基层造假、民众喊“假的”事情?

4、为什么李医生的调查组之调查组迟迟没了下文?死后被追授先进同时,《训戒书》怎么处理了?

5、1月31日各主流媒体共同报道的10万个高级口罩新闻,为什么内容不一?指定一线专用的捐赠物品,为什么被东西湖区政府截留,用在二三线社区人员?

6、武毒所和上药所联合《人民日报》,联手推出双黄连引发抢购和传染风险的闹剧,为什么没有任何追究和担责?放在普通民众身上,这是什么法律性质?

………..

这恐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悲剧再次以喜剧收场,虽然利官利党利政,只是将来国人免不了还要再哭几回。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日星期二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8482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