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东海
【编者按】人性问题是很多社科理论的基础。比如经济学有“经济人”的假设。(西方)政法学说没有那么明确,但是也基本上假定人是需要外来约束的,尤其是建构派理论实际上暗含了人性自利的假定,以此论证某种制度的合理性。但是儒家对人性有自己的独到理解,这对西方的学术和宗教对人性的解释构成了补充。这不代表儒家对人性的理解就更加正确,只是对人性的理解多了一个角度。
有一个著名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是经不起任何的考验和试探的。这与性恶论一起,几乎成了自由派不证自明的定论。甚至有人认为,刻意去考验和试探人性本身就是恶的。同时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圣贤君子有没有恶念,还会不会产生恶念?
这是东海客厅的思考题,见仁见智,略述东海所见如下。
人性是否经得起考验试探,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德性因人而异。小人习性未定,可善可恶,容易恶化,一般善人正人诚正有限,确是经不起考验和试探的。唯圣贤善习已深,良知大定,与天地合德,德性绝对稳定,经得起任何考验试探。君子略逊,可能仍会出差错。盖圣贤无过,而君子仍然难免有过。
君子不同于小人和一般正善人士者有二:一、能够及时察觉和修正过失,过而改之;二、君子有过但无恶。
注意过与恶的区别。过指过失,过错,恶指罪恶、邪恶。行为、言论、意念、思想各方面或“过”或“不及”,都属于过,明显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思想言行则属于恶。过是微不善,属于非礼。恶是大不善,落实到行为,往往非法。
君子没有恶行恶言也没有恶意恶念。恶言恶行,伤己伤人,两败俱伤;恶意恶念,虽不伤人,却能伤己,伤害自己的天性,天性即良知慧命。故居心发心很重要,居心不良发心不善,会逐渐内伤自己的慧命,并且恶化自己的命运。积恶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此之谓也。君子慎独,居心发心无有不善也。
慎独指谨慎于独处时的作为,深一层说,谨慎于内心的意念。慎独关键是慎念。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东海补充一句,非礼勿思。诚其意而无一念之妄;正其心而无一动之邪。视听言动非礼,是过失;思想意念非礼,也是过失。当然,这个要求很高,只能完全针对自己。非法勿念,君子足以做到;非礼勿思,非圣贤不能也。
注意,要依据中道标准正确分辨善恶正邪,不可将无记念、无记欲视为恶念邪欲。无记念、无记欲的概念脱胎于无记习。佛教将习性分为善、恶、无记等三性。无记指性体中容,非善非恶,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七情六欲中很多意念欲望是人之常情常欲,或为善,或无记。这方面佛教非中道,不足为训。
有不少人误认利己之意欲和追求为恶。殊不知,利己利他都是良知心所发,只要不损人,利己既是善。不知此不足以言利他,不知此不足以论道德。反对利己的道德,利他主义的道德,纵然真,也是无根的。至于圣贤君子惩恶罚罪、义杀义战之思想,不仅非恶,而且是大善大正、大仁大义之念。
“刻意去考验和试探人性本身就是恶”的说法是错误的。儒家以仁为本,道德上善善恶恶,政治上贤贤贱不肖、选贤与能,都需要对他人的品德进行观察评判,这就不能排除对他人进行刻意的考验和试探。
诸葛亮“知人之道”提出识人七法:“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德才并重,其中变、识属于才智,志、勇、性、廉、信都属于德性。
不仅领导人和政治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选择生活、工作和合作伙伴的时候,也常会对他人进行刻意的考验试探。某种意义上,天道也在无意识地为人类提供种种考验。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成为圣贤君子,就必须努力通过这些考验。
2020-10-25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