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

  2015年9月18日

  序:反思9.18,我们还得从更深远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那些必然的、偶然的因素。看清历史,才看得清未来。

一、甲午戰爭的影響

  日清甲午戰爭後,1895年3月,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的簽訂:

  確認朝鮮獨立;

  中國向日本賠償軍費庫平銀三億兩;

  中國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遼東半島給日本;

  中國向日本開放北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處通商口岸;

  長江、西江、吳淞江及運河等內河航行權範圍;

  日本駐軍地點及所需軍費

  清政府通過各種外交努力,在德國、法國、沙俄、等國的干涉下對日本施壓。終於在1895年11月8日,日清兩國正式簽署《遼南條約》歸還遼東半島,作為歸還的代價,清國支付日本國庫平銀3,000萬兩(相當4,500萬日圓)。

  最終日本清朝放棄對朝鮮政局的干預,朝鮮逐步落入了日本的手裏。

  1896年,沙俄以聯德法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迫使清廷簽署了《中俄密約》、《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此段鐵路可從西伯利亞直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為下一步軍事入侵做戰略準備。

  1898年,脅迫清廷簽訂《中俄旅大租地條約》,從而搶佔旅順大連,但是租期是25年,從1898年算起是截至1923年。【這裏非常重要】

日俄戰爭之後果

  義和團運動後,1900年沙俄出兵侵佔了東三省。沙俄佔領東三省以後,對日本在朝鮮、中國東北的利益構成巨大威脅,日本於1902年與英國簽訂《日英協約》,共同對抗法德俄,並暗中積極備戰。最終於1904年對俄開戰。最終日本取得勝利。於是日俄在談判桌上開始簽署了瓜分東北利益的《朴茨茅斯條約》

  《朴茨茅斯條約》內容有:

  (1)沙俄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經濟及軍事特權,俄國不得干涉。

  (2)俄國將從中國取得的旅順口、大連灣的租界權及其附屬特權,轉讓給日本。【注:只有25年,截至 1923年】

  (3)俄國將其所獲之中國南滿鐵路及其支路、利權、煤礦等,無償地轉讓給日本。

  (4)俄國將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割讓給日本,並同意日民在俄國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經營漁業。

  (5)日俄雙方在各自的鐵路沿線駐紮護路兵隊,每公里不超過15名。

  自此日本獲得了在東北駐軍的權利。當然鐵路沿線15名/KM。

  日清簽訂了《會議東三省事宜》,清朝確認承認日俄協約,並接受日本附加一些其他權利。

  1.清政府承認日俄《朴茨茅斯條約》中給予日本的各項權利。允許開放奉天的鳳凰城、遼陽、新民屯、鐵嶺、通江子、法庫門、吉林的長春(即寬城子)、吉林省城、哈爾濱、甯古塔(今甯安)、琿春、三姓、黑龍江的齊齊哈爾、海拉爾、璦琿、滿洲里共16處為商埠。

  2.設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地方採伐林木。

  3.日本得繼續經營戰時擅自鋪設的安東(今丹東)至奉天的軍用鐵路至1923年,屆期估價賣給中國。

  4.日本得在營口、安東和奉天劃定租界。

  小結:事情到這裏,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佔領獲得了朝鮮的控制權以及臺灣澎湖列島領土割讓,遼東半島因德法俄的干預歸還了清廷;隨後俄國以干預有功為藉口,迫使清廷於1898年租借旅順、大連,租期為25年截至1923年期滿。隨後日本為了朝鮮利益不受沙俄威脅,發動日俄戰爭獲勝。獲得了南滿鐵路的築路權,旅順大連的延續沙俄合租借至1923年,並獲得一些實際的林業、礦業經營權。沙俄退縮到中東鐵路以北地區經營(北滿地區)。

袁世凱種下的惡果

  一、起因

  時間到了1913年3月20日,國會開會前夕,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被袁世凱所殺)。4月,袁世凱又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隨後開始發動戰爭,消滅南方愅掵力量。孫中山從日本回國開始二次愅掵,武裝討伐袁世凱。但是征討失敗,8月孫中山、黃興等人流亡日本。

  二、日德戰爭

  1914年,一戰爆發,日本乘德國無暇顧及中國局勢,著手向德國宣戰。9月中旬袁世凱看準時機向日本提出驅逐、引渡孫文、黃興等人的照會,30日,日本則向袁世凱提出按照日俄戰爭先例,將青島劃出作為日德“作戰區域”,撤出膠濟鐵路中國駐軍,袁世凱同意日本提議。

  三、稱帝準備工作

  1914年,解散議會、廢除臨時約法、改組機構,無限擴大個人權力。

  1915年,袁世凱為稱帝準備輿論工作,印發《孫文小史》、《黃興小史》等捏造材料,謊稱孫文想做中華國王、與日本犬養毅簽訂賣國協議。並於1915年4月底在上海《申報》刊載。為自己稱帝做輿論工作。

  四、日本的打算

  適逢一戰開打,日本野心乘機攻佔青島,歐美各國忙於歐洲事務,日本成為了遠東最具實力的強國,自1913年以來日本多次借款給袁世凱,同時也獲得南滿鐵路最惠國待遇、取得滿蒙鐵路修築權….日本就一直利用袁世凱乞求日本對他的支持,對袁世凱進行恐嚇和拉攏。日本看透了袁世凱希望稱帝的野心,於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向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

9.18的前因

  1915年,1月9號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中日雙方開展談判。

  1915年,5月9號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後,簽訂修改版本的《民四條約》,其中拒絕了一些條款。【此段時間申報正好印發孫文小史、黃興小史】

  1915年,12月7日,袁世凱稱帝。從5月9號到12月7好稱帝時間過去了半年,半年時間是匆忙稱帝還是早有預謀,這個事情是顯而易見。【袁世凱談判《二十一條》是為國談判、還是為稱帝談判。大家整理一下思路自然就明白了】

  《民四條約》

  1.在山東,日本不僅得以繼承德國的一切利權,還得到中國政府關於山東內地或其沿海島嶼一概不租讓於外國等許諾。

  2.在南滿,日本得到延長租借地及鐵路期限99年、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來並經營農工商業及租用土地等權利。【惡果】

  3.在東蒙,日本得到其臣民與中國人合辦農業和附屬工業等權。

  4.漢冶萍公司可與日本資本家商定合辦,中國不將該公司充公、收歸國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資。

  5.在福建,中國政府答應不允許外國在沿岸地方設造船所、軍用貯煤所及海軍根據地,也不借外資自辦。

【袁世凱種下的惡果】

  通讀全文,你會發現,本來日本從沙俄手裏繼承過來的南滿租借期只有25年,只到1923年,由於《民四條約》延期條款的簽訂,致使日本在東北駐軍期限長99年。使得日本有足夠時間在東北準備對華戰爭。使得日後為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發動9.18,創造良好的政治、軍事條件。

  同時,由於袁世凱自就任大總統一來,不停的通過內戰來消滅異己,通過各種手段來擴大自己權力。使得1913-1916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民國的黃金10年,足足遲來了10年時間,使中華喪失了走向共和的良機。

  日本,覬覦我中華之野心,也是隨著我中華之國力衰弱而逐漸膨脹起來的。這其中有必然性,也有一些歷史的偶然。

  看清歷史,只為看清未來;歷史只會向前,任何逆時代潮流的行的人,只會被歷史拋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孫文”。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612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