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摘要:在中國古代,先生是對老師的尊稱;民國對特別有學問的女性亦稱先生以示尊重;但,在隨便一個男人都能稱先生的時代,再把傑出女性稱先生就太不合時宜了。

  高富強 / 2015年10月6日

  虽然有些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但我还是觉得,所有的中国女性都应该狠狠地庆贺一把,昨晚,诺贝尔奖揭晓,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女士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历史,由一名八十四岁的中国女性书写。

  有些事情你是用科学无法解释的,譬如屠呦呦女士的名字,据说是她的父亲给她取的,语出《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而她的主要成就,就与那个“蒿”字有关,在青蒿中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中国当然有重量级的科学家,但总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屠呦呦女士能够获此殊荣,自然是振奋人心的事情,互联网上,屠呦呦女士的照片与新闻一波接着一波地袭来,用无以辩驳的事实说明,只要给妇女足够的教育与机会,让她们从繁琐的生育与家务中解脱出来,她们一定能创造出灿烂的天空。

  作家连谏(原名连淑香,著有《门第》《家有遗产》《别对我撒谎》等)在微博中说:“看着胖墩墩的屠呦呦先生,老连作为一个胖子,觉得特扬眉吐气。”屠呦呦女 士获得诺贝尔奖当然是一件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顺便自我调侃一下胖子也未尝不可。但我不能接受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非要在屠呦呦女士的名字后面加先生两个字。

  我当然知道先生是对一个人的尊称,在中国古代,先生是对教师的尊称;民国时期,有了女教师,自然也称她们为先生。再后来,好像在特别有学问的女性的名字后面也要加上先生俩字以示尊重,例如冰心先生,例如杨绛先生,例如资中筠先生。

  问题是,在随便一个男人都能称先生的时代,再把杰出的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女性划到先生的阵营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我不知道连谏女士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我知道,如果我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先生两个字,不了解她的人一定会把她当做是男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性是被整体想象成家庭主妇模样的,与这一规范不一致者,是要被踢出女性的范畴的。就像屠呦呦女士,当她以科学家的面目出现时,人们就把她想象成了一个男性,继而她的称呼就成了先生。其实,在我看来,这是社会有意忽略她的女性身份。

  中国的女性与男性根本就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都在接受教育,虽然上的是同一所学校,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授课,但两者受到的规训并不一样,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理科是女孩子的天敌,女孩子成不了科学家,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女性的生理结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屠呦呦女士用实际行动打破了魔咒,拆穿了谎言。

  我今天要特别指出屠呦呦女士的性别,性别是女性照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性别是女性同样可以翱翔蔚蓝天空,性别是女性一点都不比性别是男性的人差。我今天还要指出,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得主是屠呦呦女士,而不是屠呦呦先生!

  轉載自作者微博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658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