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这个系列共十章,外加“前言”“结语”,是我跟孙大午先生合作探讨的大概思路。说不上什么学术成果,顶多是个粗浅提纲。原本打算用一年时间完稿,出版一本供内部交流的小册子。如今,大午及集团高层突然二次蒙难,锒铛入狱,我们的讨论随之夭折。考虑再三,我决定将提纲先整理出来,公诸于世,做为大午事件的深层次注脚。它试图说明,孙大午的思想行为,非但跟“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煽颠”“寻滋”“涉黑”等罪名八杆子搭不着,反道证明他才是那种日见凋零、不忘初衷的共产党员和曾经的革命军人,是个充满理想的“社会主义”追求者。
—程铁军
第六章: “极大丰富”? 永无可能
通过前五章介绍,读者应该大致清楚了我跟孙大午探讨“资本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按说可以就此打住,应该对如何定义“资本社会主义”做最后的讨论了。但突然想到,还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从毛时代起,我们就不断听到对未来共产主义天堂的说教,且深信不疑。上中学赶上大跃进,我还在墙上刷过“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大标语。可是,经过大饥荒的痛苦洗礼,再见证改开四十年,重建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我跟大午一致怀疑马克思的预言,尤其按需分配的两大前提:“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和“思想觉悟空前提高”。极大丰富,要啥有啥;觉悟特高,不用竞争,自觉“各尽所能”。所以,不用货币手段和商品交换,经济活动也能按生活需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既不短缺也不浪费,于是达到理想境界。如此“理想国”真有可能吗?我们觉得不可能,先从“极大丰富”说起。
人类需求, 分为两类
有网友反驳,说我们是“井底之蛙”,用现在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觉悟,哪能预知几百年后的发展高度?反驳经不住推敲:既然老马170多年前,能够预测未来,在他之后的我辈,为何不能质疑?他不过经历了大机器时代,我们则见识了电气化、电脑化、信息化、全球化,比他更了解发展趋势,更何况,还可借鉴逻辑推理和历史方法。回首百多年的变化,高科技不用说,可深入探测宏观和微观世界,就算日常用品,其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幅度,已非当年可以想象。然而,贫穷和饥饿仍未解决。能怪生产能力不发达?那为何还有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放眼看看鬼城跟烂尾楼,再看看农民工和城市贫民的居住状况,不难一目了然。“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好像古今皆然。
其实,这不是时间长短问题,也不是生产能力高低问题,而是人性本质和社会规律使然。说到底,人类需求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或者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安全等等,相对容易满足,“广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按现有生产能力,做到人人温饱应无困难。另一类叫心理(或精神)需求,也就是攀比:不能比人差,争取比人强。这种精神需求永难满足,只要眼界和能力所及,人们会不断寻求新奇、刺激、奢华、气派、超群,由此引发无边欲望和贪婪。
先看基本生理消费。如果以维持健康的科学标准算,从古至今没有太大变化,最大不同也许是,因为污染和农药激素化肥过量,如今食品安堪忧,需要补充维生素益生菌之类,争取多吃有机食品,其实这里也包含攀比因素,但大体上跟古人的需求差别不大。至于说到广告泛滥、漫天要价的“保健品”,能掏光退休老人积蓄,那已不属于生理消费范畴,应该归入心理消费类。有人主张,坚持粗茶淡饭,不知保健品为何物的普通劳动者,反而活得更健康。统计学上有个“恩格尔系数”,以食品开支占家庭收入百分比,来比较贫富程度。欧美发达国家多数是一位数(百分之10以下),中度发展国家百分之30以下,穷国则占百分之40-50,甚至更高。换句话说,收入越高,则食品占比越低。说明食品是刚需,相对固定,其它开支占比越来越高,相当部分属于文化娱乐休闲等,心理成分更多。
比方吃饭。常有左媒渲染,美国多少人饿着肚子上床,穷人孩子营养不良等等,我感觉好笑。当然,跟北欧国家相比,美国福利不算好,只能说凑合。但决不像左媒说的那么糟,起码比中国好许多。有人说,“只要能在中国活下去,就能在美国爬上去”,这话有点夸张。我的感觉则是,在中国混小康(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不愁)并不容易,特别是城市贫民和农村人口。如果六亿人月入不到一千,九亿人不到两千,按联合国公布的贫困线(人均每天1.9美元)计算,不过刚刚脱贫而已,算不得小康。而在美国,混入上流社会不易,但小康不难。首先,尽管美国流浪者有增加趋势,但没有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因为老少都有国家福利,温饱基本没问题。其次,大多数美国孩子上的公立学校,从学前到高中享受免费教育,包括在学校吃饭。伙食标准不算高,但营养合理,能保证健康。第三,美国医保没有加拿大和西欧好,但比中国合理。总之,穷人和富人的生存压力都不大,最困难的是中低阶层。可以说,美国完全有能力做到人人安居乐业。没做到的原因,还得从制度分析。盲目全球化造成产业外移,失业率上升。反垄断力度不够,贫富分化加剧,都是原因。目前,美国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包括极左思潮出现,尽管我不认同,但理解它的原因。
有人反问:“你说人人争名逐利,难道就没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拒绝攀比之人?”当然有,但不足以推翻我们的结论。第一,欲望高低和贪婪程度,固然跟品德与信仰有关,会在价值追求上有不同目标,但在渴望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大方向上,并无不同。第二,就多数人而言,除了基本需求,还会追求名利地位,这个趋势,不因个别人反潮流而改变。有人甚至说,反潮流本身,其实是追求名利的另一种方式。就像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是因为还没遇到“知己”而已。三顾茅庐之后,他欣然出山,发表著名的“隆中对”,显然对天下三分早开始筹划。第三,如果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通过正当手段公平竞争,那么,追求名利非但不是过错,反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市场健康的体现,应该保护与鼓励。这个话题,下文还会细说。
就基本生理需求而言,别说美欧发达国家能基本解决,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从能力上看,也应该没问题。如果政策得当,不但能做到人人温饱,也能解决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基本保障。比方说,停止在海外低效投资,把资源用于解决国内民生方面,改变户口分割和地域歧视,改革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等,所谓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就能极大缓解,甚至全部解决。如果任凭权钱勾结,把资源投向少数权贵心理需求的无底洞,那么,无论国力再怎么强大,经济再怎么腾飞,贫富差距还会继续拉大,所谓“构建社会和谐”,仍是海市蜃楼。
资源有限,欲壑难填
明白了人的两种需求,我们进而讨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最近,官媒有所谓“供给侧”,“需求侧”改革之议,我们感觉隔靴搔痒,避谈市场调节还是计划调节的本质区别,只在枝节上打转,是玩文字游戏。经济常识告诉我们,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是市场均衡的前提。需求固然能拉动供给,但供给也能反过来促进需求。比方工厂订单,特别是来三来一补的外向型企业,无论品种还是产量,当然都根据需求生产。但是,有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却是厂家的独创发明,既来自设计者的想象力,也来自投资方的冒险精神。任何人都不可能需求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尽管卖方做过可行性论证,但最终结果如何,还得买方裁决。许多新产品以失败告终,另一些则脱颖而出,由默默无闻到市场热销。回忆电脑跟手机的普及速度,就知道供给是如何推动需求的。都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而不是计划官员拍脑门的结果。
还说马克思的“极大丰富”和“觉悟提高”。老马心中应该有两个假定:一是生产能力大到要啥有啥,要多少产多少;二是觉悟高到自觉劳动,不计报酬,轻松自在,成为“人生第一需要”,而且跟机器人一样,没有心理消费需求。先说生产力,老马此处忘了,生产力的高低,不仅受制于技术、设备和积极性,还受制于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就算部分能源和材料,可以人造,但无法相信,所有能源和材料都能摆脱自然局限,实现无限供给。比如珠宝首饰,女士们都爱收藏,为保值也为炫耀。如今经过高压高温等物理手段,现代“点金术”可让石墨“变成”钻石,那也是低档货,主要用于工业,做成首饰就不值钱。人们还是“物以稀为贵”,欣赏天然矿产。宝石如此,贵金属也类似,“无限供给”只是痴人说梦。
再比如汽车,你说它是必需品还是奢饰品?那得因人而异,在美国大多数地方,没汽车就没法工作生活;但对于生活中在传统农村的多数中国农民,它就属于奢侈品。去年回国探亲看到一桩怪事,兹介绍如下。如今农村姑娘出嫁,都向男方提两个条件:一是家中有车;二是城里有房,否则免谈。我问了本村几个姑娘,真有必要吗?她们都说“现在时兴这个”,否则被人“瞧不起”。明明在本村种大棚,有辆柴油“三马”就够了,根本用不着小汽车。可是有辆小车停在门口,哪怕很少开,也觉得“脸上有光”。在县城或市区买套房子,几十万元,很少去住(一年不过十来天),还得供楼交物业费。以目前财力,还仅仅是单元楼和经济车型,谁能担保,将来不升级换代成豪华车跟独栋别墅呢?所以说,心理消费是无止境的。
推而广之,就算人人都需要汽车,每人都分配给一辆。那汽车大小,新旧,名牌还是普通?价格可以相差百倍。其它诸如饮食、服装,化妆品等等,莫不如此。至于原本就稀缺,只能随时间减少、不可再生的名人字画和文物古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消费品,该按什么标准分配?归根结底,任何物质产品都是劳动与自然资源的结合(或者叫劳动物化)的结果。即使不计成本,以有限资源,填无穷欲壑,焉能满足?
再以住房为例。国内高校住房条件,四十年来大致升级换代了四次。我教书的那间大学,当时扩招,新聘教师多,住房非常紧张,校方只好在周边乡村租平房,按人口多少计算,平均每人四五平米,还要合用公厕,这算第一代。后来盖起家属楼,四口之家,分到一小套两室,五六十平米,厨房很小,厕所蹲坑,不能洗澡,属于第二代。到九十年代末,第三次升级,扩大为两室两厅,面积近百平米,自己安装淋浴,可以冲凉,相当满意。最近十年又有第四次升级,当了教授,面临退休,又换成一百五十多平米的大单元,浴室宽大,设备齐全,双阳台种花养鱼,比国外条件不差。同事们谈起住房的四次升级,很少有人往后看,反倒议论高官大款的独栋别墅,前后有花园如何如何。我不由想起“人心无尽蛇吞象”这句话。如此攀比下去,还会继不断升级,由小洋楼到大洋楼,小花园到大花园,室外网球场,室内游泳池,厨师做饭,仆人打扫,私人保镖等等。这些不但需要资源保障,还涉及到成本核算,大群服务员,是要支付薪水福利的呀!谁来买单,难道不是问题?说来说去,又转回到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离老马鼓吹的“无阶级”共产主义越来越远了。
反思老毛“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因为计划经济不相信市场,不懂成本效益,疏于核算,才导致计划经济的浪费低效。说到此,不由想起赵紫阳1972年的一段往事,当时赵任内蒙革委会副主任,主管农牧业。托克托县(时归乌兰察布盟,如今归呼和浩特市)有个麻地豪扬水站,靠近黄河,如果四级扬水,可用河水灌溉几万亩良田。县委向赵汇报,希望要钱施工。赵和县里人算账:四级扬水多少成本,渗透比例多大,水到地头合多少钱一立方,浇地打粮食又是多少,亏本还是盈利?最后他说:“如果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看这地不种要比种好。”老赵说的是常识,自耕农都会算这笔账。可在“以粮为纲”的“学大寨”运动中,计算成本就是政治不正确。所以,赵起草的“农牧业20条”,在内蒙遭到抵制。后调任四川一把手,才跟安徽的万里遥相配合,率先回归市场,终于开启惊天动地的农村改革。
听我提到老赵往事,孙大午感慨地说,“老赵知道农村实情,说话接地气。从苏东波巨变至今,和平竞赛的优胜劣败已经数十年,人心向背,昭然若揭。戈巴乔夫放弃共产,邓小平转向改开,都是向常识回归,向真理低头,敢为人民负责,是勇敢而非懦弱的表现。”
竞争博弈,利弊掺半
说完“产品极大丰富,觉悟空前提高”的不切实际之后,我们进而探讨,人为什么天生热衷竞争博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最后结论是:竞争来自人类天性,是人欲的自然表现,当然对社会发展有利有弊。
先说弊端。竞争会有输赢,激烈到一定程度,往往冷酷无情,你死我活,不择手段。商场、情场、官场、战场,莫不如此。但前文说过,人跟野兽的最大不同,是有智慧跟修养,所以才有“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基督信条。因此,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比方责任有限公司,把公司跟家庭财产分开,就算破产重组,也有条活路。世界市场,则有“世贸组织”规定,要求按国际准则,合市场经济要求,不能以国家垄断力量,搞低价倾销,强买强卖,盗窃知识产权,设置贸易壁垒,操纵汇率等等。
当然,世贸有它自身缺陷,结构相对松散,审理投诉旷日持久,缺乏执行手段。就算裁决某国违规,要是拒绝执行,世贸也干瞪眼。于是出来新问题:需要一个世界政府,和有强制执行力的世界警察(联合国常备军)吗?这个问题看似遥远,其实近在眼前。如果不能解决,欧美自由市场国家,有可能另组符合他们准则的经贸组织,最终把世贸架空,让它名存实亡。
再说好处。上文提到,人类本质上半野兽半天使,有博弈冲动也有理性思维,就看如何调动积极性,同时控制消极性。积极性表现在人的奋斗精神和创造能力。假如没这个本性,一切勤劳节俭都无从谈起,也不会有钻研精神和发明创造,遑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记得《人类学》专门有一章,分析智人如何超越其它灵长类动物,从而成为现代人类。当然还得重复一遍,我无意挑战人类来源的不同说法,对上帝创世说也没偏见,那毕竟属于宗教话题,我尊重任何宗教信仰。不过,目前各国通用的人类学教科书,还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流,因此,我们暂且还按进化论的观点说事。
按照进化论观点,大约百万年前,有三大因素促成了智人的成功进化,最终超越其它灵长类动物,脱颖而出,成为现代人类,并创造出了人类特有的高度文明。第一是火的应用,既防卫又煮食,极大改善营养状况;第二是由四肢爬行改为两腿直立,促进四肢分工和手的灵活运用,也促进女性骨盆变化和生育方式的进步。虽然女性因此付出高昂代价,比方出现许多原先没有的妇科疾病,但对儿童的呵护时间,大大长于其它哺乳动物,有利于大脑发育;最后是第三,制造工具。猿猴也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但只有人类,才能制造工具,从木棒树枝骨器,到旧石器,再到新石器,以至后来的铜铁金属,等等。后来陆续发生的技术进步,虽然也不乏革命性突破,但对于人类脱离动物状态的跨越性而言,都没最原始的“三大进化”那般关键。科学依据,来自一具名叫“露西“的女骨化石,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现存非洲某博物馆。
至于人类为什么有技术发明的冲动?我们想到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生存竞争法则,也就是达尔文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个规律处处可见,在商场特别明显。观察幼童为游戏输赢和规则争得面红耳赤,就不难明白博弈心理属于人的天性。当然,学者也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出警告:对“适者生存论”不可过度解读,不能动不动就说“落后要挨打”。如今“丛林法则”已经过时,不是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可以无由头地吞并它国。国际社会建立了相对合理的文明准则,不是谁拳头大就可以任意打人。不少小国寡民,论综合国力,在世界排不上号,但没有招谁惹谁,国民照样幸福安全。因此,上述说法可以改为“蛮横无理就要挨打”。第二个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授。通过教育,后人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可能举一反三,产生灵感,实现新突破。第三个是人类与生俱来并经后天熏陶的求知欲。既然与生俱来,为何还要经后天熏陶呢?与生俱来是指人的脑体发展潜能,后天熏陶是指对潜能的挖掘和发扬,两者缺一不可。观察幼童对玩具的认真专注,如何手脑并用,一丝不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通过后天教育熏陶,人能产生思想,提出疑问,并千方百计寻求答案。所以最成功的教育,乃是培育儿童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保护并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前人的结论,而不是压抑他们的独立思考,强迫他们规规矩矩死记硬背。
本章暂时谈到这里,下一章分析所谓“觉悟空前提高”,又是如何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