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先知书店的微信公号 时代的稻草人 


东北野战军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一种是后来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认知。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也就存在着我们所说的“历史真实”,同样也就存在着历史学家努力探索、考据和通过研究向今人呈现历史真实的可能性。

历史已经发生了,成败是非已成过去。即使牵扯到祖辈、文化、或是党派、国家、民族感情,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尊重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也理应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

如果戴着有色眼镜,无论看过去,还是看现在,其实都没有办法弄清历史事实。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抛开历史中的恩怨是非,我们要发现历史真实并非没有可能。

以上节选自杨奎松作品《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前言。


▲《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前言

◎历史还原了,大家都是人

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除了需要知识和见识,往往更需要胆识。这通常与天生的性格有关。

1976年,因为愤恨“四人帮”所作所为,杨奎松连写几首诗贴到广场上,结果成了被缉拿的对象,并因此下狱。

这段监狱岁月,让杨奎松很快有了两个发现:

一,他发现:“我这个人真的不怕死”,即便是监狱里面,他很快能学会泰然处之。

二,在和一个死刑犯的相处过程中,他真切地体会到了犯人善良的一面。这对杨奎松触动很大,他认识到仅仅从表面上把人分成好坏,是多么肤浅。

及至后来做研究,他一直竭力避免凭一己印象来取好恶,否则很容易把历史人物或政党脸谱化。

杨奎松反对脸谱化,更反对学术对政治的献媚,他认为现在的历史研究歌功颂德太多,应有的批判意识太少。

杨奎松坚信他研究的问题,是许多国民一直很想弄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尊重真相。

他只想要把事实弄清楚,把真相交代给读者和历史,自己不下任何定论,给后人留下自己的思考空间。

◎ “读史就是读人”

历史上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才会有历史的复杂跌宕,恢弘壮阔。

民国人物尤其精彩。那个时代,紧跟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涌入了更多传统中国不曾有过的波澜和壮举——他们身上,既有古代遗风,也有现代观念,他们的选择与命运,对当下,也颇有启发意义。

随着“民国热”的流行,人们的民国知识,已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杨奎松先生的《民国人物过眼录》,带给人们的震撼,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杨奎松先生对民国档案的了解,有着惊人的广博和深刻,在同辈学者中几乎罕有其匹。其作品,既在国内广受欢迎,又得到诸多海外学者推崇,这在当代中国很是罕见。

杨奎松

但在本书中,他却并不致力于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以轻松的语言,把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随手钩起,信手拈来,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幅历史沟壑中的别样峰峦图。

逐鹿中原,成败在人还是在天

近代中国,刚刚走出帝制,到底该向何处去?

对当时中国走向影响最大的三股势力,莫过于国共两党和苏联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就变得尤为重要。

《民国人物过眼录》中,很多人物都涉及这三方,既有国共的领导人与前领导人,也有苏联派往中国的特使,像瞿秋白、蒋介石、张学良、罗申、孙中山、陈立夫、向忠发、蒋经国、王明……

通过杨奎松的叙述,我们会发现他们背后各方势力的消长,以及一个个政治力量的覆灭和兴起。各方之间的斗争,固然激烈,其内部之间的分歧,也同样触目惊心。

更让人感慨的是,有时候,影响近现代中国史上的关键一步,竟然是缘于某个人的一念之差;有的看似必然的进步,中间又有多少尴尬与偶然。

探寻史料深处,重寻历史拐点

因为种种原因,近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长期被忽视。有些细节,看似琐碎,实则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比如:

1)中共第三任总书记向忠发是因为嫖娼被抓、而后叛变吗?

2)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发布全民族抗战讲话时,其内心实际上惴惴不安?

3)毛泽东的外向型性格和蒋介石内向拘谨性格对两党成败有什么影响?

4)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其实只是一时冲动?

诸如此类问题究竟是如何影响近现代中国走向的,其答案都能在《民国人物过眼录》中清晰获得。

面对中国近现代艰难且复杂的转型,很多历史学家还在参与“大合唱”,他们看似学识渊博、立场客观,实际上却是在堆砌名词,读者根本无法从庞杂的概念中汲取教训与见识。他们的眼光是向内的,所以只能看到此时此地的影响因子。而杨奎松研究历史,眼光是向外的,他从全球范围出发,从国际大背景的角度书写中国近现代史。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解决某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而研究,因此他的著作带有浓重的问题意识,读完往往能有所感悟、警醒。

因此,他总能见别人所不能见,回答一般学者回答不了的问题,也受到一般学者所不能得到的荣誉——他是被国内国外都高度赞誉的历史学家。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47536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