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从来不曾有过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遭遇中国60年从未有过的与全球他国完全不同的挑战。

第1挑战:房地产业能否稳定发展

200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3689亿元,同比增长34.2%.截至2009年11月23日,全国70个城市仅土地出让金一项收入同比增加超过100%.排在前20名的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6210亿元,上海以821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名列全国第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房地产已达60年不曾有的最高热时期。

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重要一项,是不可复制、再生的资源,在中国各地方政府财政中占有很大份额,这是中国2009年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地方政府所做的一个“突出贡献”。成为中国楼市快速回暖带动土地、房市、消费市场升温的显著中国特色。

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7000亿元,2007年猛增到最热达1.3万亿元,2008年中国为市场降温,依然达9600亿元,到2009年10月分,有关专家估计就全国就超过1.2万亿元,全年可能超过1.5万亿之巨。

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的全国投资资金,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中国房地产业的超级大干快上,为2010年的中国经济蒙上了最可怕的第一道阴影。特别是2009年、在全球金融海啸下的中国经济复苏,中国房地产起到了排头兵的领先作用,而房地产业也带动了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这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在金融海啸和政策变更的双重扶持下,房地产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开发商和富人投资客则成为这场房地产盛宴的分享者,而大多数的购房者,却被高房价掏空了口袋里的所有积蓄。2009年11月25日迪拜爆发债务危机,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迪拜债务危机警示中国房地产业的不祥之兆,中国与美国金融海啸前的房地产业的“次贷危机”完全不同(美国房地产界不存在大干快上、从无到有这一现实),而迪拜房地产却更是从无到有的债务危机的爆发。中国房地产的今天正是这样,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新建。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速。在这种背景下,尤其要警惕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不祥之兆。迪拜当局11月25日宣布,受巨额债务困扰,“迪拜世界公司”将重组,公司所欠近600亿美元债务将至少延期6个月、能偿还否还是未知数。世界惊呼迪拜世界成为全球第二波金融危机发动机。

富庶的迪拜(据世界银行2009年5月估计,迪拜人年均收入为24500美元,但实际人均年收入达创纪录的12万美元)到底危机在哪里?原因何在?市场普遍认为,迪拜的盛衰全有赖于其地产开发为主导,迪拜的房地产已大大超量超速发展——迪拜几乎没有任何实业,生活必须品价格奇高,130万人口的城市何以生存?当地居民房屋几乎饱和,在没有产业之下,拥有迪拜房屋干什么用?现在是迪拜的经济发展载不住房地产的超量超速的大量投资资本。过去几年间,迪拜在海湾地区异军突起,走的就是高端地产和旅游开发路线。随着金融海啸深化,曾有传闻迪拜可能成为海湾地区受创重创、最深的牺牲品。迪拜危机给中国经济的最大警示就是,决不能重蹈在很多国家已经证明行不通的,过分依赖房地产来拉动经济产业的路子。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速。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警惕中国房市里只是大投机和大投资的原本需求,自住型需求被高房价挤出市场,居民收入长期没有同步提高。有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投机性和投资性已经占到了70%,硬是把房屋市场变成了滴溜溜转投注的色子……

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就是一个证明,研究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商品房的空置率最少的有30%,最大的已经超过了50%、达到了60%以上,有的城市完全是一场虚高。

第2挑战:消费能否拉动

消费需求增速下降,通货膨胀的急升——这有赖于中国长期缺乏消费的拉动,最起码中国超过5亿以上农村人口一直都没有消费拉动,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是中国长期的老大难问题。2009年中国消费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2010年政府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的经济效益不可能一直保持2009年的水平,而将逐步减弱消化。因此即使维持政策不变,所带来的消费增量也将下降。待金融海啸大投资逐渐淡出之后,中国经济还能照样健康成长吗?

中国从来没有享受过消费拉动——市场经济的美味佳肴盛宴。中国必须成倍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现在中国国家的富裕,有了绝大多数国家没有的强大财富和水平,但提高居民个人收入水平远比提高国家水平更难。

第3挑战:投资增长的金融风险

投资大幅度增长产生的金融风险。在2009年的拉动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出动的是国有、公共投资拉动策略,这一策略主要是在城市或发达地区之间,难免出现一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差的项目,未来可能造成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重提高;中国金融运行,依然与全球主要国家金融体制严重冲突,如2009年全球主要国家基准货币利率为:中元5.31%,澳大利亚元4.25%,加拿大元1.50%,欧元1.00%,瑞士克郎1.00%,英镑0.50%,美元0.25%,日元0.10%,中国中元成为全球利率最高、也是成本最高的主要国家货币。中国货币方略,有着与全球主要国家货币、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当然的悖论与冲突,然而怎样又“和谐”的继续走下去?

第4挑战:通货膨胀压力

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压力,是中国的一个老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一直与中国发展同行。但由于中国是第一次、大规模货币宽松,导致新一轮更严峻的通货膨胀,是中国难以解决的老问题。由于中国2009年货币宽松太多,造成货币大流量放大下的通货膨胀,中国前所未遇——电、水、煤、气、油等公共资源性大涨价正逼进2010年,加上这些公共国有垄断行业缺乏有效的竞争环境,中国社会只能吞下“苦果”。中国电、水、煤、气、油等公共产品 60年来一直都没有理顺,又在强化的垄断之下,又怎样走出“成本最高”这一误区?

第5挑战:美元贬值与中元升值

2010年及未来,不管是全球金融海啸能否得到根本遏制,美元贬值与中元升值都将历史性到来。在未来1—7年时间的周期里,中元将扮演一个阶段性升值的重要角色,美元则将自21世纪以来一直贬值下去,贬的值程度怎样、贬值的速度如何,要取决与欧元、中元国际化运行的进度和幅度。若是欧元真正起到了在全球与美元抗衡的角色、再加上中元的慢慢崛起,那么美元就一定要贬值到落花流水,美元、欧元、中元三足鼎立,是2010年之后全球在相当一段时期的新格局。中元自由兑换、跨区域自由使用,则是未来唯一的可行之路,但这个“路”可有时间表安排吗?因为欧美“市场经济地位”标准重点就规则了“货币自由兑换”的条款。换句话说:倘若没有实施“货币自由兑换”,是否永远都无法取得欧美规定的、中国迫切需要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还要玩多久、多远?中国何时才能进入欧、美“市场经济地位”之列?没有“市场经济地位”就永远在关税严惩之下生存。

与美元贬值相反的是中元升值,中国货币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周期性压力——未来10年间,中元升值的声音将成为美国、欧盟等一些主要国家中长期目标。自21世纪以来,美元与欧元、中元都已贬值了超过20%,随欧元区的复苏、中国经济的继续强劲增长,中元升值将成为一段历史时期无法摆脱的新目标。全球金融海啸时期是这样,一旦金融海啸终止了、全球经济正常运行之后更是这样——老美元贬值与新中元、新欧元升值,将成为全球性经济发展的第一议题。

第6挑战:巨额外汇储备

到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可能在2.4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末公布为22725.95亿美元),又是全球绝对第一,这为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寻求“平衡”中国经济提供了当然的口实。只要中国“出口创汇”“外汇储备”继续增高,发达国家就会整体与中国经济寻找“平衡”,且冠冕堂皇的进行“反倾销、反补贴”。

中国需要让绝大多数国家信服的“道理”:一是将多余的外汇储备适时的花出去,不要超过1.5—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上限;二是要在“反倾销、反补贴”上做“相反”的大文章,彻底改变中国“出口创汇”“中国制造”在如轮胎、油井管产品出口的覆辙。倘若全球金融海啸顺利过去,全球经济正常化运行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将再现两、三年就增加一万亿美元的高速度,将必然遭遇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斩钉截铁般的围追堵截。不管是它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一旦达到“反倾销、反补贴”的全球性围堵上限,还有什么“公理”可讲?中国发展的经济与贸易的“道理”,除了对自己中国人来讲之外,还要全球各国、大多数国家也能认可;像中国轮胎“双反案”,众矢之的,已经没有任何公“理可”讲了。除亚洲发达国家之外,几乎全球大多数高收入国家都加入到轮胎“惩罚”性关税之中,欧盟、美国、拉美、印度等甚至象委内瑞拉都等都强行在轮胎惩罚中分一杯嗟来之食。

第7挑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将成为其它大国与发达国家。不管是中国市场被外国占领、或是它国市场被中国占领,都将引起中国或它国的强烈反弹。2009年中国轮胎出口,遭遇全球主要国家包括,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世界各国经济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金融保护格外盛行。

2009年,是“中国制造”盛行、中国崛起的“分水岭”年份,也是中国制造遭遇全球性关税围堵最惨重的一年。以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为先例,中国遭遇了全球30多个国家、包括最发达欧盟、美国以及印度、拉美及亚洲以外所有发达国家甚至像委内瑞拉这样国家也从关税中分一杯羹的现实。如果中国不能杜绝和扭转象“轮胎特保”类的战局,那么中国以“出口创汇”“中国制造”型经济将难以从根源再续。

“中国制造”遭遇全球性特别是富国的围剿,需要中国在建立国与国的经贸机制上和环境上加以来以理清“道理”来服众人。2009年中国轮胎遭遇了来自全球超过30多个国家的围堵、中国油井管产品可能再步其后尘。随着中国崛起的深入,中国外汇储备再创新高,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新一轮对中国货币、中国制造、中国出口创汇的围堵也正在形成。(转载于《北京之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3496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