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记忆如沙,远去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消散。时值中华民族抗日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外又兴起对历史的叩问,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而我想说:血染江山数十载,今日战事仍未平。我们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到底赢得了什么?

  这一场规模超前,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罕见的“倭寇”侵略,在中国被普遍称为抗日战争,而在海外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卫国战争”。从此名中不难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中华民族求民族独立、主权完整的反侵略战争。简单来说,便是民族战争。因为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保存民族的独立。

  笔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场伟大的抗日卫国战争不仅仅在争取民族独立,也在争取政治上主权的独立,人权的完整。而此战争最直接之目的在求民族之独立,本文也侧重于说明这场民族战争之重大意义。

  这场民族战争,几乎耗尽了自中华民国建立,尤其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以来举全国之力建设和发展的国力。一幕幕的厮杀与血战,一句句血淋淋的尸体,被无数次地复制在这片原本膏垠的土地上。年少时的我,最喜爱看荧屏上的抗日战争。而今天,我再也不愿用哪怕一分钟,去关注荧屏上被塑造的英雄。不止是因为那些抗日神剧不符合历史,我真正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还要把我们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用于这场民族战争呢?

  不是我对先人不敬,不是我对苦难无感。而是:昨日的我们赢得了民族之战,而一个现代的国家,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民族,我们还有更艰苦的战争路,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卫国之战时的豪情壮志与勇猛去走。

  这场卫国战争,我们赢了什么?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赢得了民族之战的胜利,成效我们都看到了——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存了民族的独立。但是,历史的齿轮容不得沉迷过去,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是把我们推到另一场战争中。

  1945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结束了这场民族之战,中国也将按照规划进入宪政时代。于是在1947年颁布了标志着行宪开始的《中华民国宪法》,这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更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成果。按理想状态来讲,国家的独立与稳定只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开始,接下来便是政治生活的培养,人民权利的实现。所以,这场紧接着的战争,便是民权之战。

  70年来,这场战争悄无声息地发生着,他少有炮火的硝烟味,却悄悄地以更巨大的牺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周围爆发。有人统计过,1937年—1945年八年的卫国战争中,因战争死亡人口达1000多万。而在1949年—2015年的今天,非战争、非正常死亡人口超过5000万人口。除去大跃进时期统计死亡人数2000万,和其他性死亡,也有3000万人在这场争取人民权利,建设民主自由国家,走向共和的战争中死去。不知你是否还在对这场战争无动于衷?

  这场民权之战以多种形式存在这,比如:上访维权、民主倡导等。这些战役,就在你我身边,还怎能有心思去看荧屏上的历史。我们缅怀抗日先烈,铭记卫国之痛。目的不在于单纯地告诉世界—我们没有遗忘。而在于继承先烈们为民族未来、为人民福利、为国家前途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争取民权之战的胜利。

  我们没有时间再去沉沦,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世界;我们没有时间停留,因为岁月在飞速流逝;我们没有时间伤感,因为我们还有下一场战争。

  我是一个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在我看来:民族独立于完整是国家和民主前进的基础,有了民族,才有民权的实行,而民权的争取与建设,最终目的在于民生。因为,民权之战后,我们还将迎来民生之战。民生之战,在于如何建立福利社会,如何扶持弱小,如何保障生活,如何实行教育,如何有效医疗等等。我们中国人,更不能停留的是,民权之战与民生之战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

  抗日卫国战争,我们赢得了民族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开启了民权之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继承与学习、发扬历史精神。因为,民权之战、民生之战,还在等着我们,随时迎战。

  血染江山数十年,今日战士仍未平。壮怀革命先烈志,力挽中华崛起时。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紀念徵文啟事:http://www.yibaochina.com/FileView.aspx?FileIdq=6263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658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