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为什么三峡大坝非拆不可之六

——三峡工程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重复计算及防洪库容计算出错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75米的方案,大坝坝顶高程海拔185米,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这个防洪库容是按照“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计算的。2000年张光斗给中央领导写信,告知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计算出错,但建议不能在社会上把这件事公开。按照此法计算的正确结果应该是180亿立方米,误差高达百分之二十。防洪库容作为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工程数据,该数据出错,必然导致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其他的结论出错,必然导致三峡工程决策的错误。现在改用“高峡出斜湖”即三峡水库有水力坡度的事实来重新计算防洪库容,挽救决策者的面子。虽然新的计算证实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存在。但是此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已经非彼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通过考虑水力坡度而增加的40多亿立方米的库容所增加的水库淹没范围和淹没范围内的居民,还是一件不能在社会上公开的事情,因为要增加三峡工程移民人数和巨量后续投资。

三峡工程防洪库容计算都出错了,难道还要保留三峡大坝的必要吗?

 

一、防洪效益是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出发点

 

在《为什么三峡大坝非拆不可之五》一文中谈到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在三峡把长江洪水卡住,林一山提出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235米方案,相应的防洪库容有1100亿立方米。1980年邓小平表态支持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50米的方案,并说三峡工程对防洪作用很大。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75米的方案,坝顶高程海拔185米,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邹家华在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代表做三峡工程议案说明时特别强调,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是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出发点。邹家华说:

“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能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控制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上游各支流水库以下至坝址约三十万平方公里暴雨区所产生的洪水。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三峡工程是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措施。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显著,可以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一百年一遇;配合分蓄洪工程,可以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可以减少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和防洪负担,延长洞庭湖的寿命;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中游的分蓄洪损失;可以减轻洪水对武汉地区的威胁,对下游地区也有一定防洪作用。为了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南北两岸一千五百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社会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及早兴建三峡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出发点。”

 

林一山听到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议案后表示,三峡工程175米方案是用西装的料做了一件马甲。他相信萧规曹随,三峡工程的蓄水位最后还是会再提高。林一山认为自己是萧何,三峡工程200米方案是萧何定的规矩。后人是曹参,必然会回到200米方案上来。

 

二、水库工程中的最重要技术数据:水库库容与年平均径流量之比

 

林一山之所以认为三峡工程的蓄水位最后还会再提高,就是因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这样的规模是无法实现毛泽东的中国梦:把长江洪水在三峡卡住。林一山生前曾主持蓄水位海拔200米、195米和190米三个方案对比,结果是200米方案效果最好,190米方案效果最差。笔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曾阅读过三个方案的比较。说老实话,这个方案比较比1986年开始撰写的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要好许多。

 

来自长江上游和三峡地区的洪水有洪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若是遇到百年一遇洪水,三天的洪水总量达209.3亿立方米,七天的洪水总量达420.8亿立方米,十五天796.6亿立方米,三十天1393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以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如何来担负如此重任?

 

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大小,不取决于邹家华的书面描述,而是由技术数据所决定的。水库调节河流流量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库(活动)库容与坝址处年平均径流量之比;水库防洪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库防洪库容与年平均径流量之比。这个比例数值越大,说明水库调节河流流量的能力越大或者防洪能力越大。由于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座超大型的水库大坝工程的第一工程目标是防洪,所以着重点在水库库容与年平均径流量之比,而没有做水库防洪库容与年平均径流量之比这个数据的。

 

埃及阿斯旺水库的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其中死库容300亿立方米,活动库容1389亿立方米。尼罗河到埃及后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09亿立方米。阿斯旺水库的总库容大于尼罗河在坝址处的年径流量,水库的活动库容也大于年径流量。

 

1937年开始建设的丰满水库大坝工程,总库容达107.8亿立方米,坝址处年径流量136亿立方米,水库的总库容与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为0.79。

 

1937年开始建设的鸭绿江上水丰水库大坝工程总库容146.41亿立方米,坝址处年径流量256亿立方米,水库的总库容与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为0.57。

 

1951年开始建设的北京官厅水库大坝工程总库容21.9亿立方米,坝址处年径流量14亿立方米(按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4.6立方米计算),水库的总库容与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为1.56。后经扩建,官厅水库的总库容增至41.6亿立方米,两者比例为2.97。

 

1957年开始建设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总库容647亿立方米,坝址处的平均年径流量为575亿立方米,水库的总库容与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为1.125。

 

大坝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总库容290.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两者之比为0.74。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坝址处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水库的总库容与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仅为0.087。所以三峡水库调节水流能力很小,其防洪能力也不可能大到哪里去。

 

三、水库总库容、死库容、活动库容、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

 

水库的总库容由死库容和活动库容组成,而活动库容又由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组成。

 

水库库容组成示意图

 

阿斯旺水库总库容1689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83米);其中死库容310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7米),活动库容1379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7米至183米)。在活动库容1389亿立方米中,兴利库容900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7米至175米),防洪库容479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75米至183米)。阿斯旺水库的兴利库容是用于发电、灌溉和供水目的。

 

死库容310亿立方米,加上兴利库容900亿立方米,再加上防洪库容479亿立方米,等于总库容1689亿立方米。

阿斯旺水库库容组成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75米);其中死库容171.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5米),活动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5米至175米)。在活动库容221.5亿立方米中,兴利库容16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55米至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45米至175米)。

三峡水库库容组成

 

在三峡水库中死库容171.5亿立方米,加上兴利库容165亿立方米,再加上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等于558亿立方米,远远大于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在三峡工程中,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16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155米至175米)是重复计算的。真如中国科学网上赵建民的《三峡是一个奇怪的水库》一文指出:“三峡是一个奇怪的水库,没有独立的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防洪库容等于兴利库容等于结合库容,都在145米与175米之间,因此,三峡本身蓄水、防洪、发电的矛盾一直存在。”

 

三峡工程的防洪和发电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工程目标。为了防洪目标,三峡水库的蓄水位必须保持在低水位,保持在工程可行性论证制定的汛时限制低水位海拔145米,保证洪水到来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库容可以用于拦截洪水或削减洪峰。但是为了发电目标,三峡水库的蓄水位最好保持在高水位,越高越好,最好保持在海拔175米,此时没有任何防洪库容。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的重复计算,就加剧了防洪和发电这个矛盾。虽然说,长江洪水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汛期一般在6月份到8月份。但是还是有例外。

 

2014年8月底,长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认为本年度的洪水期已经过去,开始提高三峡水库坝址处的蓄水位,有利于多发电,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至8月30日水位提高至海拔157米,比原定的海拔145米高出12米。人算不如天算,不料进入9月份三峡地区各地相续降大到暴雨,致使三峡库区的长江干流和支流水位迅速上涨,淹没移民城镇,引发滑坡泥石流,中断交通并造成人员伤亡,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为巫溪县、云阳县和奉节县,至9月5日,已导致20个县(区)2百余万人受灾,42人死亡,19人失踪,9万2千人紧急疏散;3万余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4万余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6亿。重庆朝天门最高水位达海拔185.77米,朝天门广场被淹,水上派出所被淹……三峡地区经历了三峡工程蓄水以来最大的灾祸,共计死亡、失踪人数七十余人。这七十多条人命就是为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重复计算付出的代价。

 

其实在历史上长江上游在枯水期也发生过大洪水。1860年夏长江发生大洪水,宜昌段洪峰流量达每秒92500立方米,这被认定是历史上的第二大洪水。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1860年11月还出现了一次一般年份罕见的后期洪水。根据四川《绥江县志》:(洪水)“淹至城中禹王庙后殿。……涨势迅速,迁避不暇,时值冬令,居民皆料不及,损失更大。”

 

如果再现1860年11月的洪水,三峡水库又应该如何应对?按照三峡水库的运行计划,在每年11月份,三峡水库在坝址处的水位应该为海拔175米,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全部被占用,有利于发电。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洪水,必须迅速将防洪库容全部倒空。假设应该在三天时间内将坝址处的水位降至海拔145米,当时坝址处的自然流量为每秒4000立方米,三峡工程必须以每秒89455立方米的流量向长江中下游泄水,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可是每秒89455立方米的下泄流量要比长江宜昌站的二百年一遇洪水流量的每秒88400立方米还要大。在洪水到来之前,三峡工程就已经制造了一次人为大洪水。

 

这就是三峡工程兴利库容与防洪库容重复计算所隐藏的大风险。

 

四、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时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个错误计算的结果

 

邹家华在做三峡工程议案说明时还说: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研究和论证程度之深,在国内外是少见的。它是成千上万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不辞辛苦、埋头实干的结晶,也是发扬民主,听取不同意见,反复论证的结果。

 

笔者想告诉读者的是,邹家华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三峡工程论证和设计是错误颇多,就连三峡工程最重要的技术数据——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也是错误计算的结果。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按照高峡平湖的理论计算(静态水库库容),坝址处蓄水位海拔175米,水库库尾的水位也是海拔175米。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证明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错误计算的结果。

 

A.李鹏1984年11月向党中央递交的考察报告

在当上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组组长之后,李鹏率领李伯宁、陆佑楣、宋健等考察重庆和三峡地区。1984年11月20日李鹏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考察报告。报告中提出: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80米,有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参见李鹏:三峡日记)。

 

李鹏考察报告

蓄水位海拔180

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

批准建设的三峡工程

蓄水位海拔175

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比李鹏考察报告提议的蓄水位海拔180米要低5米,而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却比李鹏的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大1.5亿立方米。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错误,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被夸大了。

 

那么,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起码被夸大了多少呢?

 

李鹏在考察报告中提到,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50米,有防洪库容100亿立方米。由于三峡水库是个河道型的水库,可以把它简化成一个垂直陡立的河岸。在150米方案和180米方案之间,水位差是30米,相应的防洪库容差是120亿立方米(220亿立方米减去100亿立方米)。相应于平均每米的水位差而产生的防洪库容差是4亿立方米。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75米,相比180米方案,水位差是5米,防洪库容差起码为20亿立方米。

 

按照李鹏1984年的考察报告,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75米,防洪库容最多为200亿立方。

 

B.最简单的框算

 

三峡水库长度按600公里、平均宽度按1.1公里,蓄水深度30米(蓄水位145米和175米之间)计算,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绝对不可能大于198亿立方米:

 

600公里× 1.1公里×30米=198亿立方米

 

实际上,坝址处的蓄水深可以达到30米,库尾的蓄水深会小于30米,防洪库容可能比198亿立方米更小。这种框算的办法多用在审查工程可行性论证时,用于发现错误。一旦发现错误,需要对方提供更多信息,以便做更深入的检查。

 

C.根据谷歌地球的分段计算

 

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后,其后人努力地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其中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指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计算中的重大错误。利用谷歌地球的功能,将三峡水库长江干道分切成220个断面,在每个断面上他们测量出水库的截面,然后再测量两截面间的长度,最后计算水库防洪库容量。得到的结果是三峡水库长江干道的防洪库容为152亿立方米,比官方公布的小许多。

 

在这个计算中,未对长江支流所形成的防洪库容进行测量计算。如果考虑支流所形成的库容,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应该在170亿立方米至180亿立方米。

 

D.张光斗给郭树言的信

 

2000年4月1日参加三峡工程论证,负责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清华大学水利系张光斗教授给国务院写信,谈到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计算出错的问题。5月17日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郭树言与张光斗做了长时间交谈。张光斗在信中写道:“三峡的防洪库容问题可能你们知道了,没有那么大。这个研究是清华作的,钱副主席(指钱正英)知道后,把长江水利委员会找来问,他们也承认了。这也可以解决,无非把水位降到135米,影响几天航运。但这件事在社会上公开是不行的。”

 

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郭树言把张光斗的信上报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朱镕基阅后转批给当时的人大委员长李鹏。

 

在工程规划中是允许有一定的计算误差,一般允许的误差为百分之五,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的误差可以为百分之十。误差超过百分之十则被认为是计算错误。此次张光斗给国务院写信谈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计算出错,可见问题一定很严重,误差肯定超过百分之十,甚至更高。张光斗在信中提出了的解决办法,将三峡水库的汛期限制水位从海拔145米降低到海拔135米来弥补防洪库容的不足。那么通过降低汛期限制水位10米,能够增加的库容量约为40亿立方米。而三峡工程防洪库容的差错应该在40亿立方米左右。

 

但是张光斗在信中说得很清楚,这件事在社会上公开是不行的。因为三峡工程最重要的技术数据——防洪库容出错,对张光斗、钱正英来说是不光彩的,对党中央、国务院来说也是不光彩的,对于三峡工程本身更是灾难性的。但是,错误就是错误,重要技术数据的出错必然导致决策错误。这种错误,今天不在社会上公开,明天人们也会知道。

 

E.周铁军教授证实三峡工程防洪库容计算出错

 

2016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水利系周铁军教授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证实了三峡工程防洪库容计算出错。原设计按照静态库容(即三峡水库没有水力坡度、高峡平湖)来计算的,三峡工程防洪库容应该为180亿立方米。如果按照动态库容(即三峡水库有水力坡度、高峡出斜湖),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依然有221.5亿立方米。

 

按照动态库容,三峡水库的淹没线就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一条向上翘的曲线。在海拔175米水平线和这条曲线之间形成的库容有40多亿立方米,弥补了静态库容计算的错误,但是在海拔175米水平线和这条曲线之间生活的居民,他们也是三峡工程移民,今后还是需要搬迁。中国政府敢把这件事情向社会公开吗?

 

五、防洪专业组要求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应该在250亿立方米到300亿立方米之间

 

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防洪组顾问并拒绝签字的陆钦侃先生早就指出,对长江洪水进行分类,才能确定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陆钦侃先生将长江洪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第二类是上游很大而中下游不大的洪水;第三类是上游不大而中下游较大的洪水。

 

第一类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如1954年的洪水,是近百年实测水文记录中最大的,主讯期七、八两个月长江干支流洪水总量为4587亿立方米,超过堤防泄量的超额洪水量为1032亿立方米,当时实际受灾人口1888万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损失是很严重的。但经过30多年来长江堤防多次的加固加高和按1980年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规划方案实现后,长江泄量扩大,再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时,超额洪水量可减至一半。兴建三峡工程,仅能控制上游川江的洪水,对中下游的湘资沅澧和汉江赣江等众多支流不能控制。按“防洪”报告上所说的,它对1954年大洪水500亿立米所需分蓄洪量,仅能替代城陵矶以上的一部分,长江中下游仍需分蓄洪300~400亿立方米;仅能减少分蓄洪区淹没的农田177~327万亩,中下游还要受淹670~820万亩。而且对“头上顶着一盆水”的武汉市,既不能降低洪水位,也不能减少其附近的蓄洪量,对下游江西、安徽更是无能为力了。

 

第二类1981年长江上游发生的严重水灾,在重庆寸滩实测洪峰流量达85700立方米/秒,至宜昌因江槽储蓄而降为70800立方米/秒,中下游没有洪灾,因此对这种类型洪水没有必要兴建三峡工程拦洪。相反,工程建起后蓄洪拦沙,回水曲线将壅高重庆本已很高的洪水位,会加剧四川的洪灾。

 

第三类是上游不大而中下游较大的洪水。如2016年6月底7月初的洪水。三峡工程对这类洪水没有任何防洪效益。

 

作者认为,在第一类是大洪水中,应该再增加一个分类,就是单独列出长江支流洪水,如清江、汉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赣江、抚河、信江等等,三峡工程对长江支流洪水没有任何作用。如1935年洪水,死了14万人,其中8万人死于汉江洪水和汉江大堤溃决;6万人死于澧水洪水和澧水大堤溃决。纵然有了三峡工程,也于减灾救灾没有任何效益。

 

三峡工程论证防洪组提出的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的要求,不是221.5亿立方米,而是250亿立方米到300亿立方米。防洪组提出的论证报告都是按照防洪库容250亿立方米到300亿立方米来进行的。防洪组的专家是在防洪库容要求为250亿立方米到300亿立方米的防洪组论证报告上签的字。将来问责起来,棍子是打不到签字专家的屁股上,因为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尚未满足防洪组的最低要求。

 

五、三峡河槽自然蓄洪能力

 

在自然状态下,河流的河槽都有蓄洪能力。三峡地区长江河段在洪水期间,水位可上升三十──四十米,由于河段有六百多公里长,所以河槽自然蓄洪能力大,沿江城镇受洪水威胁小。

 

下面一张照片是1917年三峡奉节依斗门的彩色照片。这是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的。1984年在他逝世之后,人们在一个鞋盒里发现的彩色照片中的一张。

 

西德尼·戴维·甘博:三峡奉节依斗门

 

许多读者都知道江姐,据说江姐丈夫的头颅就是被挂在依斗门上的。照片中记录的是长江枯水位时的情景。如果洪水来时,洪水水位可以上升到依斗门下的台阶。这就是河槽自然蓄洪能力。从枯水位到依斗门下的水位,就形成了河流河槽的自然蓄洪能力。

 

陆钦侃先生谈到1981年长江上游发生的严重水灾时指出,在重庆寸滩实测洪峰流量达85700立方米/秒,但是到了宜昌,洪峰流量下降为70800立方米/秒,就是通过三峡河段河槽的调蓄,达到减小洪水灾害的效果,证明了三峡河槽自然蓄洪能力大。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写的《三峡工程水文研究》一书指出:根据水文计算,长江干流(重庆)寸滩至宜昌区间河槽蓄量大。如1981年洪水最大槽蓄量达102.1亿立方米;1982年和1954年分别为58.5亿立方米和51.5亿立方米。当三峡水库建成后,在库区回水范围内,天然河道被淹没,原有的河槽调蓄作用消失。

 

三峡水库所净增加的防洪能力,本应该是三峡水的防洪库容减去损失的河槽自然蓄洪能力。但是三峡工程只计算了增加的防洪库容,而没有计算减少的河槽自然蓄洪能力。在三峡建造水库,是鸠占鹊巢,用人工水库来取代河槽自然蓄洪能力。正所谓,杀敌九百,自伤五百。

 

六、为什么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而三峡大坝坝顶高程却为海拔185米?

 

2000年4月1日张光斗写信,谈到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计算出错。郭树言把信上报给朱镕基,朱镕基转批给李鹏,便没有了下文。李鹏没有把它当回事。因为李鹏在三峡工程设计中留下了通过增高水库蓄水位或者增高大坝高程而加大防洪库容的伏笔。林一山说的萧规曹随,今后蓄水位还会提高,就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而三峡大坝坝顶高程却是海拔185米,比正常蓄水位高出整整10米。在一般情况下,大坝坝顶高程比水库最高蓄水位高出2米到3米,主要是考虑风浪的高,在特殊情况下,大坝坝顶高程比水库最高蓄水位高出5米。

 

三峡工程公布了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但是没有公布最高蓄水位。为什么三峡工程不公布最高蓄水位呢?这是因为确定水库移民的出发点应该是水库的最高蓄水位,而不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隐藏最高蓄水位,三峡工程移民的出发点只能是已经公布的正常蓄水位。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三峡工程移民人数,减少三峡工程上马时的反对意见。至于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在将最高蓄水位透露出来,固然会增加移民人数,但也认为是在政府的维稳控制之内。

 

三峡工程的最高蓄水位为海拔180.4米,据说相应的水库总库容为450.44亿立方米。在不加高大坝高度的情况下,三峡水库的蓄水分分钟可以上升到海拔180.4米。只是在海拔175米到海拔180.4米之间的居民(库区各地还需增加水力坡度影响),必须再次搬迁。

 

再说,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这种大坝的加高,是不难实现的事。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开工,到1974年建成,大坝坝顶高程海拔162米(正常蓄水位海拔157米)。2005年丹江口大坝开始加高至海拔176.6米(正常蓄水位海拔170米),大坝加高14.6米,2010年完工。可见混凝土重力坝的加高并非一件难事。

 

三峡工程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这是在李鹏、林一山的计划之内。

 

第一,三峡工程的目标之一是南水北调,实现从三峡水库向丹江口水库调水。而要实现南水北调的目标,必须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

第二,三峡工程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从规划的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增加到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23%。如果说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是蓄水位海拔175米时最佳配置,那么蓄水位海拔175米就使得32台水轮发电机的

利用率很低。只有通过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才能改善三峡工程发动机的利用率,提高长江电力股份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三,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不足,无法实现在三峡卡住长江洪水的目标,需要通过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来扩大防洪库容。

 

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三峡水库的淹没面积,增加移民人数。这个巨额投资又需要中国百姓来承担。所以,拆除三峡大坝是对中国百姓最好的解决办法。

 

目标之一是南水北调,实现从三峡水库向丹江口水库调水。而要实现南水北调的目标,必须增高大坝高程和增高水库蓄水位。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7841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