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2019 年 6 月 29 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G20 峰会期间会面。来源:白宫官方照片 摄影:Shealah Craighea
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国际策略正是他宣称的主要敌人——习近平领导的中国——一直在玩的游戏。
来源:外交家(The Diplomat)2025 年 3 月 20 日
作者:加布里埃莱·曼卡
译者:李靖
在第二任期的最初几个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遗余力地宣扬他好斗的“美国优先”国际政治愿景——抛弃联盟、瓦解机构、用胁迫取代外交。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几乎完全解散,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很好的代表。几十年来,这个联邦机构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同样重要的是,自冷战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基石。虽然前几届政府——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将对外援助视为战略影响力和人道主义承诺的工具,但特朗普认为这是对忘恩负义的国家的浪费补贴。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方针以公开敌视传统盟友和机构为特征,这种敌视比他第一任期期间更加明显。上任仅几周,特朗普就让美国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并(再次)退出了《巴黎协定》,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协议。他对盟友和对手都征收了越来越高的关税。他的做法不仅仅是交易性的,还是故意对抗的,是一种霸凌式的外交,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蔑视战后国际秩序曾经的基础规范,而美国在前线为建立这些秩序做出了贡献。
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国际策略正是他宣称的主要敌人——习近平领导的中国——一直在玩的游戏。多年来,北京一直被指责使用“锐实力”——经济胁迫、外交压力和信息控制的结合——来削弱西方影响力,并以更符合中国利益的方式改革国际秩序。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似乎不再抵制建立全球新秩序的想法。相反,他的政府正在拥抱中国的国际策略。
正如在椭圆形办公室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对峙所表明的那样,相比于其前任的自由国际主义,特朗普的世界观与习近平的威权实用主义更为接近。两位领导人感兴趣的不是道德价值观而是实际利益,他们都将全球治理视为零和游戏,毫无歉意地使用国家权力来确保战略优势,试图让小国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是通过说服或合作而是通过影响力和恐吓。
目标不同,结果相同
这种战略逻辑的融合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是否无意中为北京做了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掏空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并破坏联盟的合法性,特朗普正在削弱多年来支持美国提升世界影响力并使西方与独裁挑战者区分开来的体系。他实际上证实了中国的观点,即自由主义正在衰落,民主效率低下,权力是全球政治唯一真正货币。
习近平提出了一种植根于主权和发展而非民主的秩序愿景,特朗普则制造了披着民族主义外衣的混乱。然而,两人都说着同一种统治语言。在拒绝战后共识时,特朗普可能正在为另一个世界铺平道路,其愿景更像北京而非华盛顿——至少是我们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华盛顿。
尽管特朗普和习近平追求的目标不同,但他们的行动却朝着同一个结果靠拢:重塑国际秩序。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不断破坏多边主义,退出或削弱联合国、北约和《巴黎协定》等主要国际机构,转而采取单边或双边方式。这种退却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创造了空间,中国表面上支持多边机构,实际上却在重塑其规范,以更好地迎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通过有选择地遵守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并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平行机构(与习近平的标志性倡议“一带一路”[BRI]紧密相关),中国逐渐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标准,使其对自己有利。联合国也是如此,中国的做法包括让本国公民担任关键领导职务、增加工作人员,以及增加对多边机构的非指定用途财政捐助。
软实力转移
虽然特朗普确实在挑战多边主义,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他正在全球范围内侵蚀美国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建立至关重要,在与崛起的中国争夺本世纪领先超级大国的竞争中,它也发挥了重要的比较优势。
正如“软实力”一词的创造者约瑟夫·奈所指出的那样,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已经侵蚀了面临长期衰退的美国软实力,而拜登政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调保护民主和联盟的必要性来恢复这一点。
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混合发展导致中国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的形象严重受挫。 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弗拉基米尔·普京决定入侵乌克兰并让欧洲再次陷入战争之后,中国站在了俄罗斯一边,这促使欧洲对中国采取了更为批判的态度。其他重要因素是北京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这促使欧洲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以保持技术、经济和军事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也给欧洲和美国的市场和产业带来了压力,导致与北京的关系更加紧张。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软实力,至少在西方世界是如此,而多年来,北京与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联系交融日益紧密。
但现在,随着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显示出比第一任期更具侵略性,美国软实力可能会经历不可逆转的衰退,为中国软实力的反弹留下一些空间。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突然解散,导致重要的人道主义项目、医疗保健计划、疫苗接种运动和教育计划停止,直接伤害了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这一真空为北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通过全球卫生外交扩大其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球南部和非洲。中国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定位为可靠的卫生合作伙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援助、疫苗和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在非洲,中国大量提供医疗用品、培训当地卫生工作者并派遣医疗队,加深了北京的外交关系,增强了其务实可靠盟友的形象。
特朗普削减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的经费也是如此,这些举措受到了中共领导的小报《环球时报》的好评,反映了随着美国放弃其传统的软实力角色,北京获得的地缘政治优势。这些削减大大削弱了美国反击中国言论的能力,尤其是在北京寻求没有西方干涉的情况下施加影响力的地区。中国自己的国际广播和媒体平台,如中国环球电视网和新华社,现在在塑造全球认知方面面临的竞争较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非洲,美国媒体以前在这些地区提供不同的观点。美国媒体影响力的减弱使北京能够更有效地宣传其以国家为中心的叙事,强化中国作为可靠合作伙伴的形象,并减少与侵犯人权或独裁统治有关的批评的共鸣。
因此,特朗普的脱离无意中赋予了北京权力,使其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在现有机构中的影响力,同时在日益脆弱的国际体系中推广其多边主义的替代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