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芸芸众生为了生活,每天在公交车上挤上挤下,来往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公交车乘客虽然不能囊括社会各阶层的所有成员,但是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与公交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公交车上的一些现象,可以管窥社会大众的心理。

由于住家距公司较远,我每天差不多要在公交车上渡过2个小时。为了打发这漫长而且无聊的时间,我开始观察公交车上的乘客,并对公交车上发生的一些乱象进行了思考。我发现,现在乘公交车的,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女性又占多数。类似我这样的40多岁的中年男子,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但是确实很少,一辆车上也就三、五个。中年妇女也不多,但比中年男子稍多一点。这种现象说明现在的中年男子要么当了老板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每天上下班都开着自己的小车。要么就是窝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而打工的主体,则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大多数人都住在二环路以外,因此每天早晨从郊外通向市区的公交车都挤得像装沙丁鱼的罐头一样。而下班后,从市区通往郊外的车又被挤得密不透风。水一样的青春就这样慢慢被挤干,花一样的美女最后一个个都被挤成干瘪的老太婆。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几个典型的公交车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当众人翘首等车时,如果这时候一前一后两辆车(同一路线)同时进入站台,人们会一哄而上涌上前面一辆车。而后面那辆车,虽然比前面那辆空得多,有时候甚至还会有空座,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跑向后面的车子。对这个现象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公交车上同一个陌生人探讨这一现象,他想了一会儿说:“大概都没有注意到后面那辆车吧!”确实有这种因素。我以为,这一现象也透露出国民性格中的几种劣根性:一是对环境不仔细观察,反映出国民的懒惰性;二是见大家都在朝第一辆车跑,也不由自主跟着跑,反映出国民凡事都随大流的从众性;三是不假思索拼命往前挤,生怕晚一点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反映出国民强烈占有的贪婪性。

另外一个现象也很意思。上下班高峰期,每辆车都塞得满满的,而每个站台都还有一大堆人等着往上挤。车上和站台上的人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心理也截然相反。车上的人希望公交车迅速越过站台,再不要放一个人上车。虽然市区里没有乘客公开叫嚷不要停车,但开往郊县的远郊车这种情况却时有发生。而站台等车的人,无论车上有多挤,都希望挤上去拥有一席之地。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人一脚跨过车门后,他的立场立即会发生180°的转变。跨过车门前,他会拼命叫车上的人再往里挪一点,腾出一点空间让他容身。一旦跨过车门后,他再也不希望车下的人往上挤,有的还会大声喊叫司机关车门。一个人的立场为什么会在瞬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无他,仍是所处位置决定的。共党闹革命时,主力都是一帮泥腿子,那时候他们恨不得杀光城里“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革命成功后,不但泥腿子们自己变成了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还将昔日与其地位相同的农民变成二等贱民,对他们进行残酷盘剥。共党如此,生活中,最歧视农民朋友的,不是那些从小生在城市的人,而是进城几年后混成所谓城里人的农民工。

还有一个现象我就从理论上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一般来说,一辆车不管有多挤,车尾部分都相对空一些。人们上车后,一般都挤在车的前半部分,特别是上下门附近,更是挤得前心贴后背。但是不管司机怎样喊叫,说后面还很空,人们就是不肯往后挪半步。我想,大家都挤在前半部分和车门口,可能潜意识里觉得这些地方逃生更容易一些吧!如果不是这样,我真的很难从理论上解释这样做的道理了。

最后一个现象与理论思考无关。我住的地方距公司较远,每天7点以前必须出门,步行10分到最近的公交站台,赶7:10发车的324路车,然后在猛追湾换乘8路车。作为一名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我发现,一些在家闲得无聊的老人,每天也是赶着点与我们这些上班族争抢公交车。特别是324路,除了上班族,每天的早班车上竟然有三分之一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我搞不清这些老人家这么早乘着公交车要到哪里?如果确实有事,也不可能天天都有事啊!可能是人老了睡不着,或者闲得无聊,拿着免费的公交卡乘车瞎逛吧!据说在国外,老年人和居家人士以及带孩子的一般在上班高峰期过后才会出门,在下班高峰期来临之前回家。但是在中国,老年人完全没有这样的自觉性。不但没有这样的自觉性,还倚老卖老,在车上强迫年轻人给他让座位。如果不让,就会发生争口角和争吵,某地甚至发生一老头强坐在如花少女腿上的闹剧。说真的,与国外那些老头老太比起来,中国老人一点都不可爱。

小小的公交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生、旦、净、末、丑的各色表演,折射出国民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大家习以为常了,因为已经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hinaeweekly.com)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4479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