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异议人士所整理形成的《零八宪章》,这也许是人类普世价值的终极目标。根据中国现状,中国虽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此境界,但只要坚持循序渐进路线,一往无前奋斗的精神,就一定会有这样美好的一天。

  因此,可以这样说,眼下政改的最关键就是修改宪法,首先取消党的领导不可动摇一说。

一、胡锦涛了解华盛顿吗?
二、胡锦涛为何不敢仰望华盛顿?
三、胡锦涛又该如何效仿华盛顿呢?
四、政改最应该改什么?
五、我们为什么对中共领导人如此期望

(《零八宪章》月刊首发,欢迎转载)


  作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当时的很多人认为,他无疑就是皇帝。但华盛顿自己却不这样认为。虽然他在民主理论上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或创新,他的政治决策却为美国和人类民主的发展做出了空前的贡献。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总司令,华盛顿受到了全体人民和其他政治家的拥护和崇拜。华盛顿两次竞选总统都是全票当选。当时有许多人拥戴华盛顿做国王。但是,华盛顿不但拒绝考虑当国王的主张,并且在担任两届总统后,坚决拒绝三任总统。这种超越时空的远见卓识,使得美国的民主领先世界,为美利坚民族日后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华盛顿本人的英明远播全球,永载史册。——赵心树著《选举的困境》

一、胡锦涛了解华盛顿吗?

  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为专业是理工类的水利工程,与文史科不搭界,也许在上学期间,胡锦涛对华盛顿确实不是很了解。但由于从政这么多年,一点也不了解历史,尤其是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全球人民共同仰望和崇拜的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人物,如果他也不了解,这也根本就说不过去。即便中共历代核心领导人多么痛恨美式民主制度,但对这么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人物,我想一定多少都有所了解吧。尤其看毛泽东当年狠批国民党蒋介石的许多文章,可以从中看出,毛泽东本人对美国民主及其华盛顿本人还是有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的。作为其继承人华国锋、邓小平与江泽民等,也许所了解的未必就很深刻全面。

  作为已经当了民选大总统,后来又千方百计硬要当皇帝的袁世凯,他在当时未必也一点都不了解华盛顿。因为,1912年2月,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如此致电袁世凯:“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但由于其顽固职守,坚决要当皇帝,结果在做了83天皇帝美梦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时,却后悔不已——据1916年6月美报记者采访袁世凯的手记记载:

“我问他当了皇帝之后,有哪些事情是意想不到的。袁的脸看着由灰变黑,然后变青,嘴唇有些颤抖:“没想到全国各地的劝进声变成了声讨和反对,我最亲信的参谋长陈宦最先在四川宣布独立,接着湖南汤芗铭独立……克定害我,克定害我!”

  由此可知,中国人期盼在中华大地上能够诞生一位像华盛顿一样永载史册、万世公认的伟大人物,是从孙中山先生首先开始的。可凡是到了权力之巅的人,基本都是要当皇帝的料。比如自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接了班,蒋介石本人未必真的全面效仿并学习华盛顿,否则,在实现国家统一的早期,就不会过于使用武力,对还在幼芽时期的共产党那么忌恨,直至后来果真就杀出了一个毛泽东的共产党,而独裁专制中国半个多世纪。

  早期陈独秀的共产党根本就没有这么专横暴戾,实际也没有成立属于自己的任何军事组织。何况陈独秀本人也是同盟会的一员,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之一,其在受马克思思想影响之前,早已受西方成熟民主思想和理念的直接熏陶,由此可知,陈独秀对华盛顿的了解一定是非常深刻而又极其详尽的。

二、胡锦涛为何不敢仰望华盛顿?

  在如此国情下,即便胡锦涛后来也全面深刻地了解了华盛顿的全部故事,他也未必就一定会效仿华盛顿,这是因为:

他确实没有如华盛顿的丰功伟绩和丰厚的实践经历,毕竟他不是开国元勋。无任何创业时的功劳和苦劳。而且作为继承人,也已经轮了好几代了。当在这种体制下的所谓领袖人物的权威不可避免的开始递减时,胡锦涛的影响力也就很小了。

2、本来从十年小媳妇的位置上苦苦煎熬就很不易,一旦熬成婆婆之后,因为前任在卸任前的故意布局,设置强力制约、监管、束缚的重重障碍和羁绊,量他这个没有任何背景和根系的人上去,即便掌握最高权柄,也无论如何折腾,绝不可能折腾出什么有效的名堂出来。所以,他自己也会这样考虑,与其在位期间不断折腾而一无所获,还不如干脆不折腾,就做好自己任期内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而落得个非常圆满的结局,一身清闲自在岂不更好。

3、只有这种布局也许也无妨,毕竟制约监管他的人都很腐败,可以说都是罪犯,如果没有江泽民这个太上皇的健在与凝聚人心,他还是有办法对付他们的。可是,这老江就是不死,总是那么健朗,所以,这便让他更加没有丝毫机会了。因为江泽民成为真正的核心,也是从邓小平一命呜呼后才开始的,否则,如果老邓多活一天,老江就绝不会那么洒脱清爽的。偏这好运就让老江给碰上了,胡什么都没遇到,真是太倒霉了。

4、亲眼目睹胡耀邦与赵紫阳的下场,把他吓坏了,更不敢有丝毫奢望与任何幻想了,抑或就把这种情绪全部隐藏起来,绝不轻易让其有所表露。根据胡锦涛拿下陈良宇与薄熙来这类高官我们可以看出,胡做事极其冷静沉着,一般都是万不得已万无一失时才敢出手的。只要一旦出手就稳捉稳拿,绝不会出现任何偏差和失误。由于政改本身风险太大,触及所有当权者的根本利益,所以他轻易不敢尝试,但允许温家宝不断放空炮,自己幕后观察风向,看到反对者势力太强大,他之表现也跟着左一下,否则,也许他会有所跟进的。由此说来,他是专制官场政治极成熟城府极深、且非常老道的一个人。否则,只凭邓小平一句话的钦点,他也不可能稳操胜券,直接混到今天这样一个位置上。也难怪孤家寡人的温家宝,只能不断唱独角戏,连最起码的搭档都不能给予他非常有力的支持与声援,这政改的启动又谈何容易?

三、胡锦涛又该如何效仿华盛顿呢?

  根据如此国情和现状,胡锦涛绝对做不了完全的华盛顿,但只要有心,也可以做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的华盛顿,可他似乎连这么一点心意也没有。毕竟,即便是向前迈进一点点,他也必须只有誓死的精神,以此专门用来冒很多的风险和压力。犹如邓小平彻底否定“凡是”的智慧、策略和胆识他更不能少,实际这对于他来说也等于零。他有的就是一丝不苟,按部就班,甚至偏左地守天下保位子。否则,如果他确实具备为了大义甘愿冒风险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并且还确实很有智慧、谋略和胆识,他就可以借助政改的东风,以彻底依法治国、根除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契机,大力倡导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并修改宪法取消党的领导,允许人民自发联合强力监督执政党及其政府和所有官员。

  当然,在开放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前,官员及其家属公布财产必须首当其冲,先要全面铺展开来。并加紧制定配套的“监督法”。另外,党内必须首开民主先河,通过民主竞选产生党的各级书记及总书记,更是势在必行、众望所归的最佳抉择。

四、政改最应该改什么?

  温家宝一再主张要政改,而真正的政改究竟要改什么?那就是一切为了普世价值打开广阔的视野和路径,循序渐进进行改制,让其道路无限宽广,以致达到最完美的根本目的。

  作为中国异议人士所整理形成的《零八宪章》,这也许是人类普世价值的终极目标。根据中国现状,中国虽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此境界,但只要坚持循序渐进路线,一往无前奋斗的精神,就一定会有这样美好的一天。

  因此,可以这样说,眼下政改的最关键就是修改宪法,首先取消党的领导不可动摇一说。因为,中国社会所有问题,都是由于党权至上,皇权复辟,强盗和流氓行政执法所直接导致的。党权至上,权大于法,党委书记和官员个人意志高高凌驾于国法之上,党委书记和官员悍然充当皇帝角色,他们利用公权让一切罪恶假党而行之,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祸根吗?

  也就说,只有取消党对一切的领导,才能真正加强对党官本身的强力监督和制约,使其首先依法,在法治的轨道和框架下正常运作。而不是借助公权和公器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胡作非为,故意制造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

五、我们为什么对中共领导人如此期望

  因为自上而下的变革成本最低,转型最稳定,社会环境最和谐。绝不会误入歧途,让历史再次反复。比如眼下,假若由于暴力革命,一下推翻中共现政权,在野者,谁又会服得了谁?还不是又沦落到袁世凯死后的乱局,军阀割据,拥兵自重,疯狂抢地盘,都在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且还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你死我活血拼着。如此中国,如果打的也是民主的旗号,就毫无意义了。

  所以,无论如何说,用好笔和思想,长期坚持如此幻想和期盼,并想方设法,启蒙民众,下功夫敦促之,才是最稳健的。

  按照中共现有任期规定,胡锦涛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期已经越来越少,逼近完全零的时候。即便胡锦涛作为军委主席再延续上一年半载,实际幻想他从现在开始马上就做华盛顿,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进步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意淫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可以给胡锦涛本人看看,第二也给其下一任看看,醒醒他们的脑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当他们自己一直蒙在鼓里,根本就不知道华盛顿的故事时,这种提醒就更为重要而极其迫切了。这是因为:犹如当初指望胡锦涛一样,让我们继续幻想习近平的从良,假如习近平还是这样,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尤其当一切根本无法预知时,谁还会继续把赌注押在幻想上,而白白浪费自己有限的青春和生命呢?

  假若胡锦涛确实对华盛顿一点也不了解,看了此文之后,突然想全面了解并些许效仿一点,这岂不也是十四亿人的福祉。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进,也比继续倒行逆施、背道而驰强一万倍。因此,当此文快结束之际,我还依然希望胡锦涛本人在这最后的半年里,能够为推动政改的切实行动,多少做一点有益的工作,比如对温家宝政改的强烈呼应,而让政改具体化,并实实在在地实施起来,这肯定是再为美好不过的了。

2012-5-6于深圳贫民窟
《零八宪章》月刊首发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4942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