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江泽民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撰写序言,其中号召党员干部、领导多读历史,“正确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序言还引述古人原话“述往事,思来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据熟悉北京政情的人士分析,此文有深刻涵义,是向全党发出的重要的政治改革信号。江泽民的需要发出的信号是:共产党人肩负振兴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应该顺应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勇于实时进行政治改革,不要再对世界潮流与中国人民的要求逆流而动,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分析人士表示,这个序言的高调发表显示党内包括江泽民、胡锦涛在内,在政改方向上达成一致。

  笔者是在博讯新闻网看到这则新闻的,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和分析人士恰恰相反,江泽民要求学习民族发展史,并非什么政改信号,也并不能说明序言的高调发表,显示党内在政改方向上达成一致。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从江泽民的个人履历来看,他并非开明的政改派。如果说,在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权力未稳,根基未固,还不敢有政改想法和决心,那么,邓小平去世之后的几年时间,江泽民大权在握,根基牢固,却从未提过要进行政改。这就说明,他对中国的政治改革一直在刻意回避,而政治改革必然触动现有的大集团利益,这也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从近期所发生的陈光诚事件、什邡事件,乌坎村事件等等事件的结局来看,中共统治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并没有如民运人士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相反,处理手法更娴熟,更具有欺骗性。既然在现有的体制之下,仍然能够把这些重大的危机事件处理得很圆满,江泽民又何必在退休多年后的今天来叫嚷着进行政改呢?中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一个小地方的危机时间,暂时是不可能蔓延到全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能拖一天就算一天。进行政改,后果如何,没有任何人敢打包票。

  第三、中国经济虽然最近几年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一直处于低谷,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两年,中国经济会重新回到上升通道。只要经济能够持续好转,人民要求政改的诉求便会降低,虽不会彻底消失,但给予政府的压力会变得渺小。从国外政治历史来看,政改的最大的动力应该是人民的要求和压力。中国人目前经济尚能维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并没有大幅度降低。所以,此时并非政改的良机。既然不是良机,江泽民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

  第四、薄熙来事件促使中央对极左派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从而使得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踢开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极左派一直对此颇为不服气,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偏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人民道德水平严重下降等等恶劣后果。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极左派一直在或明或暗对抗中央的经济改革政策。从而使得一些经济领域的改革变得极其缓慢,乃至最终停滞。对此,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所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是有过严厉的批评的。他高度警惕文革会否重来,表明了他对极左派的厌恶。现在,由于薄熙来的垮台,极左派失去了最大的后台与靠山,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会得以进一步加强。在这个时候,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进行政治改革了。

  那么,江泽民此次高调作序,到底意欲何为。笔者认为,其实不必对之进行过分的解读。纵观全文,江泽民并没有透露出要政改的半点意思,说得最多的,不过就是要大家以史为鉴。中国五千年民族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封建社会不管如何发展,都始终没有改变过皇权思想,独裁统治的根基。江泽民所要告诫的,就是希望未来的共产党领导人,应该继续保持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的地位不动摇,为共产党的长治久安提一次醒。或许,这才是他的深意所在。

《公民议报》首发
2012年8月16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5091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