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释放哥哥王炳章请愿日记(连载)

王玉华


  2013年6月27日,王炳章被中共绑架入狱11周年,由王炳章家人及中国海外民运协调会、各地营救王炳章大联盟等众多群体在全球各地组织集会、示威和请愿活动,要求释放王炳章。这里是在中共驻加拿大使馆前请愿的王炳章妹妹王玉华请愿日记的第(3)至(9)篇。……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3)



  6月29 阴

  今天阴天,自从炳章入狱我的心情就没有晴天,后来常看中国的网站发现一个新词“难属”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为中国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如今王炳章的家属全成为了难属。

  今天去大使馆门前请愿,得以有时间好好看看大使馆,我觉得渥太华大使馆威严有余,特别是铁栅栏更显冰冷。唯有门前飘动的国旗让我心动了一下,想起儿时每天向她敬礼,从小队长升到中队长,而后是团支书,在大学成为党员。而现在却成为难属,从敬礼变为请愿,这真是极大的讽刺。

  王炳章不象我这样要求“进步”。他就是读书,因为家里孩子多,只有小小的一居室,无法住得下4个孩子,他便到爷爷奶奶家常住,每天用纸挡住电灯泡以免影响爷爷奶奶睡觉,读书到深夜。没有学问的爷爷奶奶甚是担心他会读书读傻了。高中毕业前3年
连年得北京金质奖章,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北京医学院就读。

  正想到这,突然看到使馆开出一辆黑色奔驰车,豪华气派,车上2男一女,看了看我便驶出了使馆大门,原以为是到访使馆的外人,但一看车尾是红色的牌照,正是使馆用车。没想到使馆用奔驰车。顿时觉得怪怪的,想了好一会才明白应该开自产的红旗车才与国旗匹配。

  我要将车的事情告诉炳章看看的意见?哈哈!


王玉华

6月29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4)



  6月30日,晴

  今天如常去使馆外上班。原本并没有预先勘察地形,但自请愿开始发现地形极其有利于请愿。首先,对面是个学校,用网状的围栏拦着,横幅一挂就好。其二,对面使馆出入必可以看到释放王炳章的大幅标语,除非闭眼。但是闭眼无法开车也无法行走,只能睁眼。横幅是中英文兰底白字,非常醒目且大。

  今天共有4辆车出入,第一辆出来的是银灰色日本丰田吉普车,第二辆是银灰色美国道吉中型卡车,半个小时后卡车回来,正好一辆银灰色丰田面包车出来。一会儿两个年轻人开着白色的日本日产家庭车驶入使馆。4辆车有3辆银灰色,看来使馆的人是偏爱灰色车。

  在驻外使馆工作令我羡慕,因为那曾是我的梦想。大学我学了日语又任班长,本没有任何数理化天赋的我,外语学的倒是有声有色,出席与日本外宾的联欢会和外校同学的联谊会我总可以得到展示我外语发音标准的机会,这使我常常发外交官的梦。还找了一个外语学院英语系的先生,心想如果我无法当外交官,英语是大语种,出国的机会多,总可以依靠我先生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坚持我妹妹报考了国际学院英文系。当年红极一时的英语教授申葆青担任我妹妹的班级任课教师。

  不久外交官的梦随着中国之春结束了。王炳章在纽约宣布弃医从运的第二天,我单位领导找我谈话“小王,你哥哥被台湾用美人计收买了,背叛了祖国,你不可以在外事处工作了,不可以接触外宾了”。自此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4年后的1986年我在加拿大见到了这位美人,她就是我的嫂嫂宁勤勤。


6月30日

王玉华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5)



  7月1日,阴转晴

  被成为教师后,我生活里发生了有趣的一件事情。因为国内是混不下去了,出国成了我的唯一。首先是我先生申请出国学习,他是英文系毕业的,去加拿大留学名正言顺。可护照等了3年也不批。我也没心情上班,隔三差五跑北京市公安局,自行车都快骑烂了。每次都是那两三个警察,进门还没站稳,他们就已经在摇头了,态度挺好,就是不給护照。实在没办法,有一次,我直奔公安部去了,门卫问:“你找谁”,我答:“找你们部长”。门卫看看了,理都不理我。看来是没辙了。

  事情拖到1985年的冬天,我妹妹怀孕,要我妈妈去英国照顾她。我们又开始申请我父母的护照,一样没了下文。

  她先生年轻气盛,带着我妹妹回来亲自与公安局交涉,公安局答应向上级请示,但总回答没有消息。眼看假期将至,他们就要回去了,事情还没进展,真是心急。我被当教师,除了教护校的学生外,还教授出国培训班。因为中日友好医院是日本赠送中国的,又会派去日本学习,所以培训班里高干成堆。我悄悄找了一个学生向他要了当时总书记的家庭地址,晚上,我和妹妹就去了胡耀邦总书记的家。开门的是个年轻小伙子,将我们的信收下,并答应转给总书记。他说他是胡书记的儿子,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儿子(当时也没敢问是哪个儿子,也不知道胡书记有几个儿子,好像那时这事算是国家机密吧)。

  总书记家不在中南海里边住,我们才得以顺利找到。过了一天,电话来了,是总书记秘书打来的,说:“事情已经转给公安部解决了,护照很快就可以批准”。第三天,按照公安部要求,带着我的妈妈去拿护照,还接受了1个小时的出国培训。

  接下来,我先生的护照是由北京市公安局发的,还是那两个警察,态度极其友好的接待了我们。

  送信时并未抱太大希望,真没想到得到总书记的特批。今年看到胡耀邦书记的女儿满妹写的《思念依然如旧》一书,我又想起这段往事,特地补上。

  当我坐上飞机出国的那一刻,心中并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快乐。虽然得到胡总书记的特别批准,但这是不正常的程序。

  我将这件事告诉炳章,他说:“中国是有希望的,因为有一位极其开明的总书记”。这之后,炳章干的更来劲了。

  炳章哥哥,你还记得这件事吗?这篇文章我会给你寄去,让我们一同怀念!

王玉华
7月1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6)



  7月2日,雨

  时间真快,今天已经是第6天了。今天刚挂好横幅,一转头,一辆红色车从使馆出来。见到红色车第一个反应是国产红旗车,但又一看,是丰田车,顿时觉得挺纠结。总希望看到一辆国产车。但遗憾的是,又开出一辆白色的奔驰车。红旗车的事情一直纠结到请愿结束。

  天在下雨,一个朋友开车来看我。又得到一个新故事:1989年天安门学生运动高潮时,王炳章决定去北京支援学生。乘飞机到东京后,转乘日本航空去北京,但被日航人员从飞机上请了下来。他们说“接到北京政府通知,不许王炳章乘日航去北京。”无奈之下,王炳章想转到泰国、新加坡等航班,结果,登机口就有牌子写着:“禁止王炳章登机”。

  这件事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中国在新闻节目中打出王炳章的画面,并将王炳章说成境外反动势力的代表。这个朋友今天告诉我,他在中国的电视上认识了王炳章,知道了《中国之春》杂志。

  6.4后他被抓,被判刑,后亡命天涯。最后在加拿大安家立业。24年无法回家,不能看到自己的父母。说到父母,他转过脸去,我们两个都沉默了……。

  请愿结束后,他一定要请我吃饭,并将我送回驻地。临离开,他硬塞给我300元。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一做地摊生意的山东硬汉,从未后悔参与了6.4,那是他一生的骄傲。


王玉华
7月2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7)



  今天又发现几辆豪华车出入使馆。一辆是宝马吉普,两辆VOLVO,计数下来使馆共有两辆奔驰,两辆VOLVO,一辆宝马,其余8辆基本上是日本车。够奢华的车辆配备。尽显大国的气派。

  1986年8月终于到了加拿大,数月后炳章来蒙特利尔看望父母和他的二儿子TIMES也顺便看我。听到汽车响我连忙到门外接他。

  看到一辆破旧的汽车停在门口。王炳章穿的很随意,同来的还有我的美女嫂子。原以为成为民联主席的人了怎么也得开辆新车,但就这破车还是他们按月付钱租的。以后王炳章向我要过几次钱,另外我爸爸妈妈帮助他们带老二也常常倒贴钱。我看出他们过的是穷困潦倒的日子。我嫂子的大姐在中国之春最初期去纽约看他们时才知道他们是住在与蟑螂为伍的地下室。地上放着几个塑料盒子,连个正经八百的碗都没有。我的嫂嫂真是罕见的女人竟然敢跟着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我佩服!!!

  2002年正是中国之春20周年,炳章被抓,开始漫长的牢狱生活。炳章不是完人,但是我亲爱的炳章哥哥不是爱钱的人。

  使馆外出的宝马驶入使馆后,我也结束一天的请愿回到住地。

王玉华
7月3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8)


  7月4日晴

  今天天气闷热,使馆门前晒了一会便感觉口干舌燥,很快便将带来的水喝光了。心里突然感到非常难过,眼泪不经意间流下来。这是请愿第8天,可是炳章哥哥已经被单独关押了11年,近4千天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孤独、寂寞、无奈、悲凉,一个人苦苦的熬着,期盼着几个月与家人见面的20分钟时间的到来。期盼着见到日思夜想的儿女,期盼着有朝一日可以见到可爱的孙子、孙女,与他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以爱国之切的忠诚举动推动中国民主的进程,但却不幸身陷牢笼11载。这是王炳章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在一次来信讲到:他的牢房中出现了一只小蜘蛛,他便每天观查他,因为它是一个生灵,给炳章带来一点点其他生命存在的愉悦。因为他单独关押,除警官外他见不到其他的人。他观察它是如何爬,如何停,如何过夜,如何扑食,何时醒来,这信使我们家属真正知道了他孤独寂寞到了可怕的程度。

  我拼命给他买书,还向他推荐我看过的好书,每次去韶关看他都会跑去东方宾馆傍边的书店买他喜欢的杂志和报刊。后他订阅了南风窗,南方周末等许多报刊杂志。我还从网上打印文章邮寄给他,比如刘亚洲、储时键的文章,洪晃的成名书“名门痞女”,王朔的小说,余秋雨的回忆录,动物学,植物学,易经,中国文字起源等等,五花八门的什么书都有,就是想逗他开心,充实地生活忘记孤独。每月的家书我坚持至今。后来做牢有经验的徐文立告诉我,写信别担心罗嗦,在牢里的人就爱看罗嗦的信,而且百看不厌,照片也是他们的最爱。这次我们请愿活动,天安有心将20年前三个孩子和爸爸的照片翻出来,我马上给炳章哥哥寄去。看到这张照片炳章肯定会开心的。同时将其制成大标语牌每天放在使馆前效果甚好。

  使馆前面是双行的汽车线,我今天细细的数了几遍,每5分钟的车流量是80-100辆,细算可不得了,每小时就是2400辆汽车经过。一个月时间便是几十万辆车经过。凡有请愿活动发生,大家就会想到冤案。所以这几天时时有汽车鸣笛助威。过路人会驻足看我们标语牌和照片,向我微笑点头以示支持。看到这些我心里甜滋滋的。

王玉华
2013年7月4日于渥太华

◇ ◆ ◇ ◆ ◇ ◆ ◇ ◆ ◇ ◆ ◇ ◆ ◇ ◆ ◇ ◆ ◇ ◆ ◇

请愿日记(9)



  7月5日,晴

  盛夏的渥太华高温闷热,请愿回来只想吃凉食物,马上跑去超市买了面包,香肠和蕃茄自己做了三明治吃。吃完后冲个凉感觉好多了。坐下来想想这三明治这么简单易做,中国怎么就没有想到做三明治呢?

  时间倒退到1961-1963年自然灾害时期,炳章已是个大小伙子,每天回家总喊饿,我妈妈将玉米面和野菜混在一起做窝头吃,因为没有油水我们一放学就都喊饿。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炳章和我马上出动去河边踩榆树花,榆树在北京很普遍,春天开花又早,花呈白色有淡淡的甜味。它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宝贝。每天一放学炳章和我的工作就是去采榆树花。一到河边炳章总是爬到最高的地方先折断一枝丰满的榆树花枝丢下给我,让我先吃,他坐在树上吃。我们两个先填饱肚子再开始干活。运气好时可以满满的装一蓝子带回家。全家的晚饭就可以吃饱了。稍后榆树花吃完了,我们就盼者柳树开花后吃柳树花。这柳树花味道就差远了,首先它是苦的,要用开水煮,后放入凉水中,这样可以减淡苦的味道。另外它没有榆树花的粘性,与玉米面和在一起蒸窝头它站不住。我妈妈后来干脆将其摊在蒸笼上成为一大饼状但是做熟后都无法拿起来,只能是拿小勺一勺的挖着吃。到加拿大第一次吃PIZZA马上想到我妈妈的柳树花大饼。

  柳树花开败到秋天这段时间只能是吃野菜。马尾菜,苦苦菜,野茴香都是经常吃的。秋天时在爸爸的带领下去昌平郊区挖红薯,拣红薯叶都是乐事,因为这些比野菜好吃多了。可每天都吃红薯这胃就造反了。直到现在我一吃红薯就反胃,应该是那时落下的根。

  那时我姐姐上高中住在学校,爸妈上班,爷爷奶奶照顾5岁的弟弟和2岁的妹妹。我和炳章自然成为从事副业的劳动力。直到3年后生活才开始好转。因为共度过那段艰辛的日子,我和炳章哥哥的关系是最亲近的。几十年过去了,但想起来仍然感到很温馨。


王玉华
7月5日于渥太华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5647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