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则认为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不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市场经济有着其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一,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与自给自足经济相区别。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相分离,每一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不是自己消费,而要通过交易转变为他人的消费,同时自己的消费也依赖于他人的生产,交易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是生产进步的产物,它表现为生产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可以采用专业技术和专用机器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使社会财富成几何级数增加。有人说,市场创造财富,此论并不准确。市场并不创造财富,由生产专业化带来的高生产效率,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财富。生产专业化带来生产分工,生产分工带来交易,所以没有交易,便没有生产专业化,当然也没有由专业化的高效率带来的财富增长。

 

生产专业化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如农业生产耕作与管理(水利除虫等)的分离和专业化,生产工具(机器)生产的专业化与消费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二是生产的多样化。如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工业产品的多样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及服务的多样化。三是生产的地域专业化。如煤炭生产集中于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由某一技术为主干的企业群,集中于主干企业所在地。地域生产分工和地域生产专业化。会由小范围地域逐渐向大范围地域扩展。当这种扩展突破国界时,出现生产的全球范围分工。这一生产分工突破国界的扩展过程,便是全球化过程。

 

建立于机器化专业化基础之上组织化生产才能产生规模效益。组织化生产如果脱离机器化专业化,并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把十艘千吨轮船组织起来形成万吨运量规模,与一艘万吨轮运量规模相等,前者并不能产生规模效益。我们以前通过行政力量把农业生产集体化当作是发展农业的途径,现在把国企在组织规模上强行“做大”,当作是企业发展途径,都是错误地把规模经济理解为组织规模的结果,如果组织规模不是建立于机器化专业化基础之上,并不是经济进步的体现。

 

事实上,生产组织不是越大越好,因专而精的小型企业,可以做出高质量而又低成本的产品,比如日本专做螺丝的工厂,比如美国高度机器化生产的家庭农场等。把大工厂中不能形成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活动分离出去,形成独立的生产单元,象苹果公司把技术设计管理与生产环节分开一样,不但可以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是市场广度的扩展。非专业化基础之上的组织化生产是反市场经济行为,因为它将减少交易主体数量,遏制交易广度的发展。生产组织规模越巨大,吸纳员工越多,则市场中交易主体数量越少。如果这种组织化发展为行政性生产垄断和自然性生产垄断,则是市场经济的大敌。

 

二,市场经济是私有的经济

 

市场经济既是交易的经济,交易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有私有产权。产品全部为公有而不是分属于不同的个体,如何进行交易?在公有制社会中,人们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不是通过交易,而是通过权力分配。公有制社会中的货币,也不是交易媒介而是一种分配凭证。既有私有,又有公有的社会也可产生交易,但必须私有与私有的交易占据主要地位,否则私有与公有的交易便可能被扭曲。所以私有经济、或私有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我国现在的改革号称为市场化改革,民进国退才能称作是市场化改革,国进民退则是反市场化行为。

 

市场经济以社会个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为经济发展主体。每一个人用自已的劳动和技术,并借助资本和资源,去讨生活,求富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内生于个体的求富裕,而非政府的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果归个体,而非归国家,先民富,后国强;发展成什么样,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并通过市场需求表现出来,而非官员的规划;怎么样发展,是千百万个体创造性的发挥,而非政府的教导。市场经济既是自然的经济,也是以千百万个体为发展主体的经济,所以,市场经济就是私有经济。

 

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的计划或准计划经济相区别。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每一社会个体或生产经营组织,或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但从整个社会来说,并没有具体的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千百万有着不同目标,不同利益的社会个体(企业),它们独立自主的决策和自由经济行为,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体现。什么叫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千百万有着不同利益的社会个体,在完全自由基础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经济运行规律。没有千百万个体的自主与自由,便没有市场机制。所谓市场配置资源是千百万不同个体自由意志的体现,没有千百万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主决策,便没有市场配置资源。所以,市场经济不能有强制,不能有垄断,不能有统一。

 

政府对市场的任何干预都是反市场化行为。这种干预包括政府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通过补贴优惠等措施支持部分市场主体;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等。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据是中国存在大量国有企业,而且政府对市场干预大多。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国家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的矛盾。

 

三,市场经济的广度与深度

 

专业化机器化的生产是生产进步的体现,它使传统产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由此带来生产人员减少,即失业人员增加。比如农业机器化的生产,带来大量农业人口剩余。但社会同时又有新的产业出现,比如工业生产的出现,它可以吸纳农业剩余人口。同样,当工业生产的先进性不断获得发展导致劳力剩余时,社会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获得快速发展,以吸纳工业剩余劳力。这种传统产业不断进步,新的产业不断出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因而不断拓展交易广度的过程。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规模大大超过第一第二产业,进入后工业时代。而第三产业具有非组织化或弱组织化的特征,因而成几何级数的增加直接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使市场经济的广度获得空前发展。

 

市场的发展不仅在广度上即商品与服务的多样化上体现出来,还表现在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力日渐市场化之上。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及股票市场的建立,是资本市场化的体现;专利保护及技术交易的出现,是技术市场化的体现;劳力流动自由程度的加强,是劳力市场日渐成熟的标志。这种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向深度发展的过程。这种深度发展不仅表现在一国之内,而且表现在国际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正由简单的商品交易向生产要素的跨国界自由流动转变。全球化也从商品流动的低级阶段走向生产要素流动的高级阶段。

 

市场经济广度与深度的发展,改变传统资本主义的分配结构,促成了大量中产阶层的形成。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大规模的增加了直接交易主体(老板)数量,他们比之在工业组织中的工人拥有更自主的定价权,因此率先进入中产阶层。而第三产业从业者的更高收入,通过劳力的自由流动会传导至企业之中,增强了工人在工业组织中的议价能力,使马克思认为受到资本家剥削的工人也进入中产阶层。刘易斯拐点是工业生产能够完全吸纳农业剩余劳力时,工人收入会进入上升通道。同样,当第三产业能够完全吸纳工业剩余劳力时,工人收入也会进入上升通道。所以,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工业组织中的劳资矛盾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工人罢工事件,到现在几乎消声匿迹。显然,正是市场广度与深度的发展,营造大量中产阶层,并缩小了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

 

成熟的资本市场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它加快工业经济扩张阶段资本的筹集速度,大大缩短工业经济扩张过程。第二,它使资本持有人广泛化,中低收入阶层的人群,也有机会进入投资领域分享资本利润,所谓“人人都是资本家”,正是资本持有人广泛化的通俗说法。第三,它建立了一个运用资本价格来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市场机制。当经济扩张对资本需求增大时,资本价格上升,人们为了追逐资本利润,会节衣缩食,通过资本市场把消费资金转变为生产资本;当社会资本总量超出经济发展需求时,资本价格下降甚至为负,人们就会通过资本市场兑现,把生产资本转变为消费资金。资本市场的这种功能,给现代经济带来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资本市场的建立带来资本盈余,资本已不是企业发展三要素(资本技术劳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削弱了企业中的资本权力。股份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相分离,正在解构传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控制一切的权力结构。技术和管理智慧正在取代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比尔*盖茨的财富,恐怕更多来自于他的创新性能力与知识,而不是他的资本。从宏观上看,后工业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曾经有一种形象的说法,说在美国硅谷,只要有人在路上说一声我有创意,路边的树上立刻就会跳下七八个投资者,争相投资。这当然只是一种说法,却反映了一种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四,市场经济是突破国界的经济

 

前面已经说,在市场作用下的生产分工会从小范围地域向大范围地域扩展,当这种分工超越国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是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力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则是全球化的高级阶段。

 

现在世界上,没有那一个国家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除非这个国家不想发展经济,回到农业经济时代。A,任何国家不可能拥有构成现代生产所必须的全部要素。因而不可能形成满足本国全部需求的所有生产。B,任何国家不可能所有的产业与其他国家同样产业相比都具有高效率的生产优势,如果追求一国主要生产的门类齐全,高效率的产业难于做大,低效率的产业无法淘汰,将影响这个国家整体生产效率提高。C,任何国家所有生产,不可能在技术方面都具有独特专长,有的国家某一生产有技术专长,另外的国家则可能在另一生产中有技术专长。比如中国的瓷器生产,瑞士的手表生产。美国技术创新产生的高科技企业,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高质量制造企业。在全球化有着长足发展的今天,“自力更生”如果包含有自给自足的思维,是一种自我封闭意识的体现,由于其反市场化,必然给国家带来落后。

 

实行生产的跨国界分工,既可发挥和促进不同国家,或效率或技术或资源的专业生产优势,又可通过交易实现消费水平提高。热带地区的香蕉,进入北方的家庭,提高了北方人的生活水平;沙特依靠石油富裕,世界缺油地区却也依赖沙特的石油发展经济;美国率先发明并生产出手机,迅速到达世界各国人民的手中,带来世界人民通讯的方便。所以,所有阻碍商品跨地区跨国界流动的措施,都会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必然会要求拆除阻碍商品流动的国界藩篱,这个国界藩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全球化过程就是拆除国界藩篱的过程。

 

如果说,在全球化的商品流通阶段,国界藩篱只是表现为对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那么,在全球化的生产要素流通阶段,国界藩篱则表现为体制差别。支撑市场经济有两个体制条件,一是私有产权的保护,二是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脱离这两项体制基础,都将阻碍生产要素的流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与非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之间,不可能实行资本技术劳力的完全自由流动。没有私有产权保护,包括技术产权保护,便不可能有资本技术的充分流动。没有在法律面前商品资本一律平等的法制体系,便不可能有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也不可能带来长久稳定的生产要素流动。显然,不符合自由经济的体制,很难提供这种保障机制。因而是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藩篱。

 

对等原则是实现全球经济自由化的有力手段。现在世界上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复盖所有国家,极权威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仍然大行其道。由于没有一个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世界政府,自由市场体制虽然为世界主流,威权体制便会以各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主权来对抗自由体制,从而妨碍经济全球化过程。缺乏世界政府的现实,迫使自由经济体制国家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中采用对等原则,这被认为反全球化。但没有对等原则,便不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形成压力,迫使他们改革经济体制。对等是走向自由的重要手段。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手段,来达到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就是以对等原则促进全球经济自由化的范例。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8079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