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智斌
 
今天世界上有太多的媒体正在把公众带进沟里。而谬误的新闻与欺诈的宣传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有意或无意地把人带进沟里,而后者则是明明知道你已经掉进了臭水沟,它还死命地踩在你身上把你当垫脚石。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是“无畏无私的新闻”(Journalism without Fear or Favour)。其实“Fear”和“Favour”这两个单词,是有很广泛的释义的,翻译成中文的“无畏”和“无私”,也未必能够完整地包含这两个单词的原意。今年由于COVID-19大流行,不论身处哪个国家,要说“without Fear”,从灾情的程度来看,感觉好像有点困难。而要说“without Favour”,则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更是难上加难。

在世界新闻自由日这天读新闻,觉得感想颇多。通常早上浏览新闻,我一般先看中国新闻门户网站上发布的消息,再看国际上各个国家报道的新闻,包括中文和英文的报道。我保持着这种阅读新闻的方式,有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这种阅读新闻的方式,就好比在玩一盘拼图游戏,只有读了各方的新闻后,才能够基本看清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注重的利益各不相同,各国或各方在报道新闻(包括自媒体发布的新闻)时,有时会出现非常耐人寻味的情况,即使这条新闻本身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政治或经济效果,甚至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但日积月累,却如同水滴石穿,就很有可能会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果来。

世界新闻自由日这天,我看到全世界许多媒体都在刊登一条内容几乎相同的新闻(当然,这些新闻不一定都是在5月3日当天发布的),这些新闻都是根据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接受《太阳报》专访时,谈到自己感染病毒后的情况和为了感谢拯救自己生命的两位医生:尼古拉斯·普莱斯(Nicholas Price)和尼古拉斯·哈特(Nicholas Hart),约翰逊把刚刚出生的儿子命名为威尔弗雷德·劳里·尼古拉斯·约翰逊(Wilfred Lawrie Nicholas Johnson)。

这条消息,“网易新闻”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不到12小时的时间内发布了三篇来源不同、内容相近的新闻稿,我从“网易新闻”上看到的标题、发布时间和来源分别是这样的(“网易新闻”报道时已对原来源的标题略做改动):
《约翰逊透露抗病细节:医生曾为我制定“死亡预案”》(发布时间:2020年5月3日,09:44:57,来源:海外网);
《英首相:曾极力否认病情的严重程度 因为不想去医院》(发布时间:2020年5月3日,10:40:14,来源:澎湃新闻);
《约翰逊为儿子起名致敬医生 英国本月不会恢复常态》(发布时间:2020年5月3日,21:34:35,来源:新京报)

而国际上(包括港、台)的中、英文新闻报道中,这条新闻的内容大多也是根据《太阳报》的专访写成,但采用的标题几乎都是《约翰逊以两名曾救治他的医生为儿子命名》,当然偶然也有更狠的标题,如“德国之声中文网”就把标题写成《约翰逊自曝曾到鬼门关:医生已着手准备死讯》。

或许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些标题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但从这些标题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媒体即使在报道同一新闻内容时也是存在不同的着眼点的,是有不同的“Favour”的。报道新闻要真正做到“Without Favour”,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同样的内容,在同一网站上就有多篇报道,并且还有丰富多彩的不同标题,这正是新闻自由的最好例证。同意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不用争辩,请随便去找一条本国的重要特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看一下,为什么在有些国家各家媒体都要采用某某社的通稿呢?再去找一条关于自己国家领导人的新闻看一下,为什么在有些国家各家媒体报道的内容,会是一个字不差呢?

也是关于约翰逊。四月初时,“网易新闻”有一篇报道,标题是:《外媒:英首相约翰逊的怀孕未婚妻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来源:海外网);再看“新浪网”也有篇报道,标题是:《中招了?英首相怀孕女友自曝出现新冠症状 称已卧床一周 无需检测》。看这语气,这用词,嘿嘿,无需多说。

对一个接受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而言,这样的标题读后会产生什么感觉?英国首相→未婚先孕→女朋友→新冠肺炎→一周没有医治→连怀孕孩子的健康也不管吗?读后不禁觉得这个首相真是什么东西啊?英国也真是乱透了,中招了也不检测,不治疗,说好的人权呢?英国公布的感染数据还能相信吗?怪不得,鲍里斯·约翰逊感染新冠肺炎后,新闻报道下面点赞的中国网民会有几十万。

图一、4月5日,“新浪”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女友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新闻标题:《中招了?英首相怀孕女友自曝出现新冠症状 称已卧床一周 无需检测》,不知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感觉到那么一丝幸灾乐祸的味道?(图片为“新浪”网新闻的屏幕截图)

以上说的是真新闻,还有假新闻的问题。上个月,加拿大的媒体就发生过一起新闻事件,还导致了外交纠纷。4月20日,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安德鲁·谢尔(Andrew Scheer)在众议院提问了加拿大去中国装运医疗物资的飞机空载飞回的事件。有媒体报道称,加拿大派遣三架包机前往中国运回向中国购买的医疗物资,但周日(4月19日)却只能空载返回加拿大,打乱了魁北克和安大略省医疗物资的供应计划。加拿大公共服务与采购部通讯主任艾米丽·哈里斯(Emily Harris)说:“由于上海机场航站楼货运航班激增,引起地面交通拥堵,结果,原定的货物无法在规定的飞机起飞时间之前运达货运飞机。”为此,谢尔两次向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询问关于加拿大派遣三架包机前往中国却空载返回的事件。

21日早晨,特鲁多在每日媒体发布会上对此澄清了细节。他说,并不是三架,只有两架飞机是空机飞回来的,另一架是省政府包租的飞机。他还称中国在地面上的严格限制是飞机空机返回的原因。

加拿大媒体的报道显然是一条有瑕疵的新闻,明明是两架飞机空着飞了回来,但原来的新闻中说有三架,或许还有其它细节上的一些出入,这算不算是一条假新闻?4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此事件时表示:外媒相关报道不准确。耿爽称,至于加方包机空机返回的事情,经向有关部门了解,有关媒体报道并不准确。他表示,中方有关机场和空管部门均未对加方货运包机过站时间进行限制。

对于双方的说法,哪一方说得更正确、或更准确些?新闻的准确程度又应该怎么衡量?假新闻的边界该怎么界定?一条真实的新闻,就一定比一条有瑕疵的新闻更有价值、更值得信赖吗?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对于从外媒翻译而来的新闻,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三月初,有一条新闻在中国的新闻网站上走红,称:“美国疾控中心确认,首例冠状病毒来自于美国。”这条新闻还贴出了美国CNN的电视新闻报道图片,电视画面上写着:“CDC confirms the first US coronavirus case of ‘unknown’ origin.”看,连美国的疾控中心自己都承认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国!但是,这句英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这样的:“美国疾控中心确认了第一例‘不知’(感染)来源的冠状病毒病例。”后来有不少网友指出这条新闻翻译错误,随后有些中国的新闻网站也刊登了正确的翻译并对翻译错误作出了澄清。

图二、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网易新闻”发布的一条新闻,其中的中文标题表达的意思与英语原文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一致,或许还有待有识之士去探讨、商榷。(图为“网易新闻”网页屏幕截图)

但是,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一般也不会引起公众太多的关注。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网易新闻”发布了一条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新冠病毒不可能从实验室泄漏 美专家给出四个理由》。在该新闻的配图上,美国财经网《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刊登的英文原文是这样写的:“A US researcher who worked with a Wuhan virology lab gives 4 reasons why a coronavirus leak would be extremely unlikely”,这句英文的正确翻译是:“一位与武汉病毒实验室有工作关系的美国研究人员给出四个理由,为什么冠状病毒外泄的可能性极小”。在此我只是探讨新闻在翻译上的失真问题,并不是说这条新闻的内容是否真实。对这条新闻的内容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是无能力去分辨的。这条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原来使用的标题是:《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泄漏?怎么可能!看美国病毒专家的四大理由》。央视新闻用“怎么可能!”来代替“可能性极小”,可谓是运用文字游戏打了一个擦边球,不能说是错误,但感觉确实有些误导的倾向。但“网易”将标题改成了“不可能”,这与“可能性极小”已经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吧?

图三、大家经常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来源于“海外网”的新闻,“百度百科”告诉我们,其实“海外网”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平台,并非是真正的“外媒”。(图为“百度百科”关于“海外网”字条的网页屏幕截图)

我们在中国的新闻网上经常看到“外媒”、“海外网”这些字眼,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这些新闻采用了国际媒体发布的权威消息。但“外媒”到底是哪家外媒?这就好像街头巷尾那些经常说长道短的好事者,他(她)们在传话时往往喜欢使用“听人家说……”、“他们都在说……”这样的句型来引出他(她)们自己真正想说的那些故事。

现在再来谈谈“Fear”这个话题。在今天的世界上,报道新闻确实还是需要无畏的勇气和勇敢的精神的。保护记者委员会(Co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CPJ)发布的报告称,2019年是一个难得的好年份,全球殉职记者总人数降至17年来最低的水平,已知有10名记者遭到报复性谋杀,是CPJ从1992年开始年度调查以来保持的最低记录。全球已知有25名记者殉职,是2002年以来保持的最低纪录。但即使这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已知殉职的记者就已达25人之多,而被关在监狱里的,那就更多了。

什么是无畏?其实世界上确实还存在另一种无畏。这个故事来源于自媒体,还是发生在今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为了纪念这个世界新闻界的节日,有人在自媒体上特意翻出了大约十年前的一条关于“新闻”的旧闻,真是亮瞎了看官的眼睛。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硕士研究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是《戈培尔宣传政策对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由于题目实在太刺眼,许多人看了都说不敢相信,以为又是一场恶作剧。

但这篇论文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我记得曾经在网上见到过。其实这篇文章本身只是一篇涂脂抹粉的议论文,在这位学生所处的环境下,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在理论上也确实并没有明显的不妥,具有这样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作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指导教授也愿意做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写标题时也用了当下“标题党”的手法,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搞得实在有点太吓人了。

有趣的是这篇文章提出的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新闻事业没有了底线,也用像戈培尔那样虚假的宣传去欺骗自己的国民,那么这样的新闻宣传,就与戈培尔之流的宣传政策没有什么区别了,是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这个观点,却真真切切地在当今世界上套住了许多人,但又有谁,敢出面反驳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图四、2010年6月发表的一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硕撰写的论文《戈培尔宣传政策对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在2020年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被网友晒出后,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图片为该论文的网页屏幕截图)

尽管在2019年度全球记者报道新闻的风险是减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读到的新闻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更有价值。至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来判断,我的感觉是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对新闻的写作、发布和传播都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改变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通,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推动了世界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的进程。但是,这样的改变,如果被不恰当地加以利用的话,同样也能起到一个完全适得其反的作用,让读者在阅读和判断新闻事件时,更难分辨出新闻中被大量预设的似是而非的内容,更容易被淹没在无边无际的垃圾信息的海洋之中。

2020年5月,卑诗省温哥华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8594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