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挑起核军备竞赛、推行“战狼”外交、将你的敌人推到一起,都是输掉冷战的好方法


一场非常震撼的中共100岁生日派对     摄影师: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作者:Hal Brands

译者:Amy

日期:2021年10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10-27/china-missile-beijing-is-make-the-same-mistakes-as-the-soviets

现在的美国对华政策是在历史类比中的繁荣时期。北京的轨道武器试验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等人比作 “斯普特尼克时刻”。包括我在内的分析家们一直在争论美国和中国是否处于 “新冷战”,以及美国可以从旧冷战中吸取什么教训。

然而,中国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并在解读其从美苏冲突中获得的一些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中国正在检验自己是否还能在战略上保持繁荣,而把那些对其有利的见解抛在一边。

中国共产党是在认真对待历史。中国政府赞助的研究报告研究了大国的兴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北京从这一事件——以及1989年的天安门危机——中吸取了教训,绝不允许党内分裂,强制执行意识形态的忠诚度,并在异议失去控制之前保持警惕。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说过,苏联解体的原因是,”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抵制 “而发展成致命的民主趋势。

习近平仍然认真对待这一教训。然而,还有其他的冷战教训,他似乎决心忘记。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要走进华盛顿政策的重心。中国学者拉什-多希(Rush Doshi)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早在1989年就将军事上占优势、意识形态上占优势的美国视为其主要对手。然而,正是因为美国的力量如此令人生畏,北京不遗余力地避免那种曾摧毁了苏联野心的所谓的美国敌意重心。

中共的领导人邓小平40年前的 “韬光养晦”战略侧重于培养与美国和其他关键国家的良好关系,以此来争取时间,获得全球贸易和先进技术的机会,并积累实力,使北京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取得自己的地位。邓小平说,一旦中国达到 “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实力和它在世界上的作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教训是要避免冷战式的军备竞赛。这种战略军备竞赛最终使苏联筋疲力尽,反而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提升。因此,北京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相对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并将其支出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旨在使中国在其海洋周边地区获得优势的常规能力。

这两个教训现在都被中国政府抛弃了。中国的言论和政策具有明显的冷战色彩。习近平认为,”东方正在崛起”,而西方正在衰落;他呼吁进行 “新长征”——这是共产党人在1930年代为生存而斗争的回声——以对抗敌对的美国。共产党的官员正在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军事威胁;“战狼”般的中共外交官公开责备美国官员,其语气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的言辞冲突。

中国正竞相在技术上实现自给自足,预计世界将再次分裂;中国正以二战以来闻所未闻的速度向海上投放船只。随你怎么说,但中国肯定不再回避美国的敌意了。

军备竞赛也在进行中。中国新的核导弹场正在各处涌现;北京正在推进高超音速武器。中国现在可能正朝着在2030年代中期成为美国的核近似对手的方向发展。至少,北京将满足于适度的威慑力的想法不再可信。

为什么中国正在做以前被认为是危险的事情呢?这有具体的原因,也有更广泛的原因。

中国的核建设是为了确保美国无法通过对北京的战略优势来逃避双方共有的脆弱性。这将使华盛顿在争夺台湾的战争中无法选择(总是不太可能)使用核武器,并使越来越倾向于北京的常规力量平衡成为决定性因素。“战狼”主义,就其本身而言,似乎是为了迎合中国国内观众——尤其是习近平。

更大的推动力似乎是乐观主义和宿命论的不稳定组合。习近平断言,中国已经上升到不再需要听命于美国的地步,它可以利用它所发展的经济和军事能力,使其他国家尊重它的利益。

同时,中国领导人似乎认为,美国的敌意——现在已经持续了两届总统——基本上已经锁定了,所以减少挑衅的意义不大。

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习近平关于自给自足的言论掩盖了中国在先进半导体等技术方面的巨大依赖性。北京仍然容易受到像莫斯科那样的战略包围。中国的行为正在引发从日本和澳大利亚到印度和英国等国家以及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小国的反击,而中国希望将这些国家纳入其经济影响范围。

中国的行动也有可能使美国的政策更加强硬。北京的高超音速试验和战略集结只会使乔·拜登总统更难履行其减少美国对核武器依赖的承诺。

中国最终会放弃旧有的见解,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指导弱国的经验对强国来说往往是不可容忍的。但中国最终可能也会后悔忘记它曾经对冷战的了解。

本专栏不一定反映编辑部或彭博社及其所有者的意见。

如需联系本故事的作者,请写信给 Hal Brands at Hal.Brands@jhu.edu 或者联系负责本报道的编辑,Tobin Harshaw at tharshaw@bloomberg.net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43727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