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不是知识,良知不离知识

—–兼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

 

余东海

 

儒家修身,一忌空谈,二忌狭隘。例如,将修身功夫落实到日常生活方式中去,是必须的,但若局限于此,既无格致能力,又无社会关怀,就是狭隘。故《大学》围绕着修身展开八条目。格致诚正是内圣修养,齐治平是外王追求,包括政治关怀和社会实践,内外两面同归于修身。

 

外王追求从齐家开始,内圣修养以格致为先。致知的知,包括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以德性之知为主。德性之知,就是关于德性、源于德性的正确的道德知识观念和意识形态。佛教喜欢讲正知正见正法,儒家的德性之知可称为仁知仁见仁法。

 

建立德性之知,即确立仁本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有坚定的信仰和一定的明辨功夫,可以明辨一切是非、善恶、正邪、义利、华夷、人禽等等。如此才可以笃行,可以踏踏实实地付诸于实践而无误。不明仁观(仁本主义五观),没有贞观,不能明辨,勿谈内圣,遑论修身。

 

故良知不是知识,良知不离知识。把知识等同于良知,把有知识等同于有良知,固然大错;把知识与良知割裂开来,认为致良知不需要知识,甚至把知识与良知对立起来,认为致良知必须弃绝知识,同样大谬。

 

良知不离知识,意谓良知离不开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知识,即正知正见。正知是通往正智、正德和中道的桥梁。只有先致知,才能诚意正心致良知。

 

《论语》开宗明义,强调“学而时习之”;《中庸》诚之五法,首揭“博学之”。学什么?当然是学知识。学什么知识?当然是德性之知为主。

 

程颐先生言:“学以知为本,取友次之,行次之,言次之。”(《二程集》)这里的学是学习的学,学以知为本,道理很明确,也很正确。只是容易让人误以为大学以知为本或儒家以知为本,不如将这个“本”字改为“先”或“始”字。

关于本末,程颐先生有言:“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

 

我以为,关于大学之本,《大学》已明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是本,格致应该属于末。一方面知为先,一方面知为末,不矛盾也。知其不矛盾,可以入儒门矣。

 

程颐先生又言:“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出,彼将流宕而不知反。内不知好恶,外不知是非,虽有尾生之信,曾参之孝,吾弗贵矣。”代改曰:君子以识为先,行次之。后面都说得好,知识不足,就不能辨别异端外道,不能正好恶是非,即使能信能孝,不得其道。

修身必须知行并重。不行之知,口头禅也;不知而行,胡乱行耳,都有问题。知行都很重要,都不可缺,然有先后之别。《大学》八条目,格致为始;《中庸》修养五法,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

 

某些儒者,只知知行合一,不知有所先后,动辄不知而行,就像没有指南针而在沙漠中乱行,就像盲人骑瞎马,一不小心就堕向异端邪说而不自知。危险也。

 

仅有德性之知,而无践履之实,仅有仁义之言,而无仁义之行,那就是缺乏道德自觉,就是口头禅和伪君子。然复须知,伪君子即使能说一些仁义之言,也是非常有限、说不到位的;即使掌握了一定的德性之知,也是浮皮潦草、似是而非的。

 

真知德性之知,必有德性之觉;真懂仁义之道,必有仁心义行。这就是道德真理的力量。因为道德真理直接诉诸于天命之性、天性良知。真有正知见,就能树立正确的信仰,产生相应的觉悟。君子道德不退,就是建立在正知见基础上。举例,真吃透了儒家因果律,想不相信都不可能,想不自律都不容易。二程云: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尤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二程集·遗书二上》)

 

中行必有知,真知必能行,此之谓也。伪君子虽有所知,必然不真不中不透。

 

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都属于知识的范畴。区别在于,见闻之知与物有关,相当于现象知识和科学知识。张载《正蒙·大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物是形而下,包括宇宙万物和一切现象。

 

德性之知是关于德性的知识,指向形而上,可称为本质性、道德性知识。程颐先生说“学以知为本”,这个知就指德性之知。德性之知直通智慧和道德。德性之知的建立,意味着正确的信仰和立场观点方法的树立。这又必须诉诸于道德自觉。

 

有厅友问:“东海先生把知识区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很有见地。是否可以认为,见闻之知是有关事实的,德性之知是有关价值的?”

 

东海答:有理。然事实和价值的区别也是相对的,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具有相通性。一切正确的知识都属于真理,各种真理具有相通性。道德真理、政治真理和科学真理,到了一定高度,可以相通。如我《儒学,最智慧的哲学》一文所说:科学的尽头,西哲的尽头,宗教的尽头,佛道的尽头,都有儒学在等着。

 

注意两点。其一、德性之知覆盖政治之知,儒家真知真理,包括道德真理和政治真理,所谓《春秋》大义,《尚书》大义,王道大义,指的就是政治真理。

 

其二、以德性之知为主并非排斥见闻之知。孔子讲学诗的好处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典型的见闻之知。

 

有儒生将一切知识包括道德知识都划入见闻之知的范畴,将德性之知等同于道德自觉,就取消了德性之知和德性的区别,相当于将致知等同于致良知。这是陆王之学的流弊,不足为训也。

 

人世间各门各派的知识都会产生所知障,障碍上达性与天道。唯独儒学没有所知障。儒学提供的是最正确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即真理性特高、最高的道德真理和政治真理。学儒者不能上达,原因不在儒学,而在学儒不到位,或方法不正确,或学习实践不深入,下学下行功夫不足。

 

有德者必有其知,有德者必有理,有德者必有言,言之成理,思想通达,理论中正,辩才无碍。这是一条东海律:思想和行为、理论和实践有别,思想正确并不意味着行为也能一一无误,但两者关系密切。

 

一种学说,理论错漏百出而欲求实践无误,不可能也;一个人言论颠三倒四,却宣称能将身修好,将德修圆,不可能也。故思想和行为、理论和实践虽然有别,却又不二。

 

儒家以德服人,包括以理服人。理即真理真知,德性之知。知见不正,明不了理,讲不成理,遑论修德。修德明理,相辅相成。有其德必明其理,明其理必有其德。

当然,儒者的目的主要是修德明理,能不能服人,别人服不服,非所虑也。儒之学者行者为己,不为人也。别人心悦诚服只是德修理明的副产品。

 

这种副产品,在非正常、逆淘汰时代属于稀缺品。孔子时代礼崩乐坏,心悦诚服于孔子的尚有七十子;孟子时代学绝道丧,心悦诚服于孟子的就少多了。孔孟如果置身于马邦,还有几个人真能心悦诚服,殊不易言。

2021-7-8余东海造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首发于民主中国https://minzhuzhongguo.org/default.php?id=90510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44119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