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世界,焦灼的人们,把目光全都聚焦在那里: 欧洲,欧罗巴。
此文开篇正副标题,连着几个炸弹形状的符号,想表达什么呢?是惊讶?感叹?无奈?欣赏?赞美?还是愤怒?
“欧罗巴”一词,她是一个地理名词,但是有着深刻的寓意。她是人类经历了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先进文明,先进精神信仰,先进社会治理理念的象征。一说到精神,她便不再仅仅是一块版图,一方田野土地了,她被人格化了,文学修辞叫做拟人化。
那么,如今的,二十一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若赋予她人类的品格特征,她更像谁?
是雅典卫城的守护女神,古希腊的战神雅典娜?她不仅手持橄榄枝,也高举盾牌与长矛;
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文明之火,他触怒了众神之王的宙斯。因此,他被囚禁在蛮荒的高加索山脉,这个被后来斯大林修建起古拉格的地方;
是马其顿的英年统帅亚历山大?他挥师东扩,攻下古巴比伦,直达印度河流域。在他的地中海文明里,超前地出现了“民主”“议会”“陪审团”“司法”“投票选举”这样的词汇。他们掌握的知识,已被逻辑地科学地分门别类: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医学、艺术、文学、戏剧、哲学……。他的老师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是苏格拉底。而在几乎和他同时期的遥远的东方,二世而亡的大秦官员们,还在指鹿为马地测试忠诚;
是圣女贞德?一个十七岁的乡村女孩儿,她起兵抗敌,勇气与战绩令男人们汗颜。就是因为,她亲眼目睹了,侵略者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奸了她的姐妹。……..却有人诬陷,说她是女巫;
是北美殖民地大陆军的法国盟友?为捍卫独立宣言,八年的苦战与血战,美利坚败局已现:一面是装备优良,气宇轩昂的皇家骑兵、战舰、职业军人与将领。一面是来自十三个殖民地州的农民兵,放下犁锄的红脖子们。新大陆冰天雪地的东海岸,一片狼籍,疾病蔓延,缺少武器弹药食品药品,奋战几年下来,许多士兵们仍然赤脚,衣衫褴褛,没有军装棉衣,手中的武器,竟是大刀长矛的冷兵器。由此,“换帅!”“罢免华盛顿!”的呼声开始躁动………。怎么能不士气低落?美利坚的至暗时刻呀!
忽然大西洋的海面,隔洋相望的另一端,传来战鼓声伴着军乐进行曲,那是来自欧洲的法国盟友,他们的舰队来了!那是法国国歌马赛曲的雏形,她的灵魂,她的主旋律就是:不自由,毋宁死!是自由平等博爱!
美利坚从此站起来了。的确是这样,没有法国人的出兵,便没有北美的独立!而法国人并没有讨价还价索要回报。他们赠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是,长岛之上,高高耸立的自由女神雕像。
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人们,是否清楚,美国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呢?
具有历史荣辱感的澳洲人后来弄明白了。库克船长的奋进号,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英王应召调遣至北美东海岸参战,这个历尽传奇功勋显赫的老军舰,被美法联军击沉,至今还睡着罗德岛外海的深水底下。澳洲人没有再去打捞他的想法。如今,悉尼港向游人展示的奋进号,是复制的赝品;
是二战老英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为捍卫自由民主价值观,他宣称:民主制不好,可你找不到比民主制更好的!我捍卫的,就是人民罢免我的权利。
他是一个文科生。一战烽火线上的随军记者。二战之初,他诗一样的战斗宣言,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篇章:
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
我们将在空中战斗!
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
在敌人登陆的地点战斗!
在山区战斗!
在田野和街头战斗!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都被敌人
占领,并陷于饑饿之中……。
我们也将继续战斗!直到奇迹降临。
新的世界,用其回天之力,向着解放旧世界前进!
可是……,在面对诺曼底时,他犹豫了,硬汉也有软肋:
那里是盟军反攻胜利的起点呢?还是年轻士兵们的坟场?……都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最优秀的小伙子呀。不难想象,在他的耳边会有蚊蝇之声四起:不要再死人了。不要再让平民的孩子们去送死了!多么艰辛地抉择。
最终,他不仅是个好统帅,也是一个好家长好父亲。他知道,做为先辈应该留给后人们,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遗产。
可以设想,若当初老一辈人不选择战斗,不跨越英吉利海峡,让纳粹分子、国家社会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独裁专制主义者、军国主义者们获得优势地位,那么这个世界必将遍佈奥斯维辛、古拉格、夹边沟……一个老大哥监控下的1984。那可不可以说是前人的失职,一个难以弥补的历史过错呢?
但愿,今天的欧洲不是他,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他人品高尚,受臣民爱戴。他智慧聪明,洞悉了一切阴谋诡计:杀父夺母,撺得王位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叔叔。他满怀正义,立志复仇,却迟迟没有行动。只见他在城堡里转来转去,喃喃自语,忧郁地和自己的影子探讨人生哲理:……生存还是毁灭?!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留给朋友一句遗言:去向世人讲我的故事。
欧洲的历史有那么多的辉煌,当然也难免教训。俄乌开战以来,看见欧洲领导人们,表情庄重,衣冠楚楚,声援真切,但是左一个会议,右一个会议,圆桌会议,长桌会议,大的会议,小的会议……乌克兰人在流血。所以,我曾有过疑问:他们会不会是哈姆雷特?
现在看来,不是。有一种天生在丘吉尔基因里的东西,依然顽强。一时行动迟缓,不是因为胆怯,是因为对盟友的过分信任,产生了依赖感不设防,因而被动。当他们看见:盟友也可能背叛,盟主不愿再担当责任,那个崇尚骑士风度的,人类现代文明发祥地的欧洲,会重新振作,再次复兴。自由世界的领袖,更不必终身制。历史在呼唤新人。全世界都看着你们,欧洲人!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哈姆雷特已经老化,应时应运而生地,出现了一个新版本:小《狮子王》,辛巴的故事。先后两个形象,身世、遭遇相同,个性大不相同,结局也就完全不同。
那么谁是历史舞台上的新星,辛巴呢?是金头发约翰逊?他把个人资产捐献给了乌克兰。是斯塔默?在关键时刻,他对泽连斯基说:你在白宫的表现没有毛病,完全正确。是马克龙?他曾被人讥笑为变色龙,如今英雄般地被称为戴高龙。如果你看过童年的他,和他的老师,他后来的第一夫人合作的双人现代国标舞,火暴、激烈、热情四射,你不会怀疑,这个人,什么事情只要他想做,就能做到底。是冯德莱恩铁娘子?是金牛座般的默兹?欧罗巴人才济济。
当白宫椭圆形的历史舞台,幕布拉开,他出场了。他披着战场的沙尘,三年来,每日不变的,是橄榄绿色的戎装体恤衫,他举止得体,不卑不亢,非西装领带,愈加自然地恰到好处,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正义者受欺凌时,内心的高贵。他并不是学戏剧的,他大学主修专业是法律,为了尊重父母意愿,他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戏剧艺术。在白宫世界级大舞台的聚光灯下,他也并没有演戏,或者说,他是艺术心理学家归类的本色演员,他表现的就是他自己。这反而让白宫的主人,也都本色地难加掩饰,因而显得没有教养,傲慢无礼。
他,泽连斯基。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没写出这么精彩的台词:
我要的是武器弹药,不是搭便车!
当时俄国人的空降伞兵,已经包围了总统府,他的夫人孩子也在里面。
后来白宫变脸,乌克兰腹背受敌时,他面对世界发声:
敌人兵临城下我们都没有投降,如今攻入了俄国本土,我们为什么要投降!?
如果乌克兰能加入北约,我可以辞职!
这样的胆识过人,这样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格魅力,在当下招摇过市的各国领导人阶层里,能有几人?
我从没怀疑过,乌克兰最终将获得胜利。我说的胜利,不仅包括收复乌东四省和克里米亚,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发动战争的战犯们,也必须受到法庭审判。不然,就没有公正的持久的和平。
也许,欧洲领导人的犹豫不决,是顾虑核弹。我标题的符号竟是几枚核弹!对于核武器,我这个文科生是外行,我有几点不解之处:1、俄国捉襟见肘的经济,是否有能力维修他们生锈的过了保质期的核弹头?2、看看地图,俄国人的宿敌基本都在他的心脏莫斯科彼得堡周边,核弹往哪里扔?太近了就等于自毁自爆。3、核弹发射场地,即是万恶之源的潘多拉盒子。已经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被侵略一方,道义在先,为什么不可以对它定点清除?顾虑何在呢?
话题从欧洲说起,深入下去,将无法避开美国。视频所见,生活在那里华人们,许多相当年轻还是学生是孩子,他们那种近乎绝望的眼神,令人心疼。他们说:我们千难万险,投奔自由而来,没想到这里也坍塌了,也要修宪,也要“定于一尊”,也高呼“万岁”,“再干第三任期”,也王权可以比法大……我们还能再往哪里去呢!
有这种心情的人,不少还是把票投给共和党的,说明你是有良知的。相反,人在西方,也不一定就能明白什么是民主宪政体制;也不一定明白对强权锦上添花是危险的;也不一定明白批评监督一个强势政府是公民的权利义务。
举个例子说明。一百多年前,一股“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潮,把几个中国青年带到了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和蔡畅还带上了他们的老母亲。可是他们对马赛曲自由的灵魂旋律,入耳而不入心,与她擦肩而过,最终选择了《东方红》。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有这样一段朗诵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他们错了。一代人的错误,贻误了几代人。糟糕的就是,直到如今仍不认错:不该改的就是不该。
原以为,在华人的基因里先天地缺失一种东西,缺少现代民主意识。现在看来,已经民主制的西方社会,也仍然有一个如何完善、健全、守护和捍卫她的问题。不必妄自菲薄,一段悉尼华人的故事,也许能引起世界各地华人们的自豪感:
十多年前,悉尼街头出现了红彤彤的演出海报,几乎就是《东方红》的翻版,主办单位是大陆的,叫做红色文化传播公司。首先警醒的是当地华人。许多人投奔自由世界,就是为着躲避红潮,平时忙于生计并不多问政治。可这些在大陆都隐匿了的东西,在悉尼出现了。华人们立刻组织起来,成立了《捍卫澳洲价值观联盟》,去和政府交涉,取消那些演出。
顾虑两国关系,当时的外交部长说:澳洲是个民主国家,有言论自由。而且场地已经租出去了。
华人代表们说:如果是一台纳粹法西斯的演出,你们也放任他自由吗?如果讲自由,那好,我们就在他们的剧场对面,也搭台子,演对台戏。
怕激化矛盾,影响社会治安,红色文化在悉尼和墨尔本的演出,最终被宣布取消了。
有趣的是,大陆媒体宣传报道说,我们南太平洋的演出如何如何轰动,如何如何成功。
对于纷乱的美国,之所以绝望或失望,也许是因为你以前把她想得太好了。地球上没有哪里是乌托邦。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得而复失;宪政民主的美国,也能出现宪政危机。怎么办?除了分析思考,更要行动,像悉尼华人一样行动。这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存在的意义。
我是乐观的,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新陈代谢。许多已有的事物,比如“国王万岁”“不许妄议”“再给我二十年”之类,早已不得人心:
凭借大革命反君主制起家的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当他在巴黎圣母院,从大主教手里夺下皇冠,扣在自己头上时,就决定了他在欧洲被孤立,滑铁卢Waterloo, 必然失败的结局;《东方红》里的红太阳,曾在窑洞里大谈民主,一登上天安门就山呼万岁,谁能料到,他会晚境惨淡地在中南海里嚎啕大哭。
美国会不会再次伟大?
如果今天的美国人,传承的是国父先贤们的优秀基因,而没有退化;如果他们善恶分明,知道谁是敌人,谁是盟友,而不是唯利是图只认金钱;如果他们还相信世间有公理,而不是觊觎别人的土地资源,出言不逊:我们需要格陵兰,我们要拥有格陵兰;如果他们人性善良,是个好父亲,不仅把自己的儿子扛在脖子上,对乌克兰被掠走的上千儿童,也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如果Doge没有特权,真是公仆,不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能认清莫斯科和北京的本质关系,不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能够打一个拉一个;如果不仅仅两党制,尝试多党制,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如果一个思维紊乱,喜怒无常,具有明显老年病特征的总统,对国家对国民负责任,到点退休,而不贪恋权位;……美国还是我们热爱的美国。
至于科技天才,如果说因为有了几项发明,是世界首富,就可以收买选票,收买民意,收买一切,就可以把自己当成神和上帝,对这种“伟大”的火星神话,我深表怀疑。
真正高智商的大脑,牛顿,爱因斯坦,面对科学知识的海洋,他们这样看待自己“我不过是一个海边拾贝的儿童”“我唯一清楚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和一位生活在美国的老同学探讨:什么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我想,就是那只小船。她长度仅三十多米,船舱三层,是一只三桅帆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启航时102人,到达新大陆仅剩50人。他们没有土地,没有钱财,赤手空拳没有武器,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思想者,探险家,难民,流浪汉。
但是,她,五月花号,载着欧洲和世界最勇敢智慧的大脑,在没靠岸之前,在马萨诸塞的鳕鱼湾躲避暴风雪时,41个人在狭小的船舱里,制定了《五月花号公约》———这是一百六十年之后的《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美国宪法》的初稿。是美利坚的灵魂。
美国,不是先有土地和美元,是先有灵魂!
五月花号,全人类的诺亚方舟。
别忘了,她扬帆远航的起锚之地,在欧洲,欧罗巴!
2025、04、02 于 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