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于脸书上读到曾慧燕写的一则帖子,题目便是《我的“反革命”家史》,深受震撼。yibaochina.com

曾文忆述其父曾匡南(1919-1996)在所谓“新中国”的惨痛经历。无独有偶,笔者一家在“新中国”的遭遇便与曾慧燕之家颇为类似。故扼要为文,以一吐胸中块垒。yibaochina.com

第一章 民国达人 家破人亡

先父张拔超(1898-1951),广东东莞县篁村长头巷人。祖父张励南,年少时因家境清贫随父与乡里同赴南洋群岛谋生,途中遇海难父亲死亡,他返乡与寡母相依为命,以加工烟花爆竹谋生。多年后景况渐有好转,靠积蓄在篁村旧墟开办前店后厂式的烟花爆竹小作坊。yibaochina.com

励南共有三子。长子尔超,三子拔超两人在篁村皇溪小学毕业后,继续上东莞中学到高中毕业。yibaochina.com

先父于族谱排行十一,1898年8月7日(农历)出生,公历为1898年9月22日。1918年于东莞中学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政治系(当年该校共有9人考上北大,他们是陈奇英,何作霖,黎仰枢,卢瑞,陈璠,翟瑞元,黎国材,麦应昌,张拔超。入学后,他们先读三年预科,再升入三年制本科)。yibaochina.com

其时,东莞明伦堂规定,邑人在北京读大学的每年发给100银元助学金,家境不富裕者如张拔超,主要就靠这笔助学金。yibaochina.com

先父在莞中读书时非常勤奋,年年考第一,同班同学麦应昌每次考试后都回家向其父,清朝秀才麦朴农夸赞他,麦朴农遂将其第五个女儿(闺名三多)嫁给拔超,并予良田百亩作嫁妆。于是,先父一下子从小作坊主之子成为地主(麦朴农为东莞厚街人,有大量田产和多家商铺,在莞城最旺地段彭屋大街购买一大宅院,举家从厚街迁至东莞城内居住)。yibaochina.com

先父肄业北大时,校长是蔡元培,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是陈独秀,图书馆张是李大钊。毛泽东岳父杨昌济是他伦理课的教师。1924年先父毕业后被举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1926年由同乡李章达委任为广州市公安局秘书(李时任局长,他是厚街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任孙中山先生警卫团团长,大元帅府参军。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仍坚持“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国民党的“左派”。1949年广州易帜后,他作为民主党派代表,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州市副市长)。yibaochina.com

1927年5月,先父由李章达举荐,被李济深委任为东莞县县长,系民国成立后该县第46任县长(民国时期之1949年10月止,东莞共有70任县长)。同年11月16日,因驻军兵变他出走香港,兵变平息后于1928年1月复职,至同年6月卸任。此后他赋闲两年馀,至1931年被举荐给新任广州特别是市长程天固,任市政府秘书。数月后程改任广东省建设厅厅长,他随之转任该厅秘书。未几辞职从商,与北大同学台山人朱家藩等合作,先与朱在广州浆拦路开设天泉银号,不久银号歇业,转到现在的北京路开设金华银行,同时又在中山四路开白新华戏院。嗣后复于第十甫开办广州首家有空调的金声戏院。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时,他虽已身亡,名下还持有上述两间戏院的股份。yibaochina.com

早于金华银行开业前,先父考取了省司法厅律师牌照。银行开业后,他除出任董事长外,还挂牌当律师。此外,还充分利用陈济棠治粤期间广州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繁荣,物价低廉的良好社会环境,与友人共同投资房地产,工业(如广州农业机械公司)文化体育业(两所戏院和广州西郊游泳场),多元经营,获利不菲。yibaochina.com

1938年10月日寇侵占广州,他举家逃往香港,在穗各项事业被迫中止,他再度赋闲。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他重返广州再任律师。因内战影响百业萧条,他无法于商业领域再展鸿图了。yibaochina.com

1949年10月中旬广州易帜后,先父一度避居香港。后被广州当局派员游说返穗。1950年曾被委任为广州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但1951年夏即被关押于广州时公安局,未几遭押送回原籍交农民批斗。当年11月被镇压,罪名是所谓“抗缴馀粮”(“馀粮”者,指昔年佃户交给地主的田租超过其应交(?)的金额,故须将此金额吐还佃户/农民)。当时我家已将1948年购置的位于汉民路(后易名为北京路)的一所近800平米的豪宅出售,所得款项尚不足农民所估定“馀粮”之零头!yibaochina.com

先父被处决前当局张贴死刑榜文,榜上共43人,榜末署名是一位区长!如此这般就添了四十多名孤魂野鬼了!yibaochina.com

按说,当局将先父个人成分定为地主兼工商业者,不应对其开杀戒;何况昔年提拔他的李济深在新政权中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章达亦属省市首长。但在劫难逃。土改时期岂容双李说话?!yibaochina.com

先父生前与天文学家张云交好,彼乃国际知名的留法大学者,曾三度出任中山大学校长。笔者曾以之为“干爹”,周末前往其家中度假。先父另一知交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广东省长,后任国府司法行政部长的谢瀛洲。张谢二位若非及时分别避居于香港与台湾,则势必与家父同运矣!yibaochina.com

此外,先父与同乡容庚,容肇祖昆仲亦为莫逆,堪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谓“无友不如己者”。
只此一斑,可见先父之为人。yibaochina.com

念亡父yibaochina.com

蒙尘半纪现曙光(1),莞中早年露锋芒(2)。
负笈京华荣乡里(3),掌印桑梓意昂扬(4)。
新华金声今犹在(5),摩托农机事泡汤(6)。
宏图未展空惆怅(7),孤魂漂泊乱葬岗(8)。yibaochina.com

注:yibaochina.com

(1)2008年秋,东莞中学为筹备其110周年校庆(1902-2012),征集有关校友资料。作为亡父的幼子,以为当局此举蕴含某种平反意味。现在看来,乃一厢情愿矣!yibaochina.com

(2)学业成绩屡拔头筹。yibaochina.com

(3)与莞中同窗共8名被北大录取。yibaochina.com

(4)29岁任东莞县县长。yibaochina.com

(5)上世纪30年代初于广州新办的这两间首轮电影院至今还在。yibaochina.com

(6)抗战胜利后筹办之两公司因时局动荡终未成事。yibaochina.com

(7)被处决后骸骨无存。yibaochina.com

土改结束后,先母麦三多(1902年-1973)获当局放回广州,1954年移居东北我大哥工作处,后转容庚教授胞妹,北大讲师容媛处。1959年即改变地主成分而获公民权。但1966年文革狂飙一起,彭真被打倒,家母唯恐祸及我三哥,遂主动办理注销北京市户口,返回原籍农村接受监督劳动。火车未到郑州,她被红卫兵发现,当即被剃去半边头发,跪于走道上面向北方向毛主席请罪。抵达广州后她迅即购票回篁村,独居于一残破小屋,每天无偿替贫下中农洗衣缝补。全靠我三哥每月寄去人民币十元维生。1969年身为摘帽右派的笔者,侥幸获准回原籍探亲,在一位身分特殊的表叔协助下,得以偷偷会见将近二十年没见面的母亲。短叙不足二十分钟就要分别。那次是我这个“孻仔”唯一的一次孝敬了一张“大团结”(十元人民币)。详情可参阅拙作《梦里依稀慈母泪》(附后)yibaochina.com

三年半之后,先母与世长辞。享年71岁。后事由她在东莞的一个侄子操办,尸骨无存。当时我大哥已先她而去,我们馀下五兄弟姐妹天南地北,无一人在场送别。所谓国破家亡,毛将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弄到崩溃边缘,我们岂能避免家破人亡的惨剧?yibaochina.com

我爷爷长子张尔超(1892-1955),族谱排行第九,笔者兄弟称他“九伯爷”。他毕业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曾任广东河源县长,后长期供职于广东省政府,位居主任秘书。1946年获国民政府颁赠抗战胜利勋章。中共建政后1950年考入南方大学第四部肄业,1953年毕业后居家赋闲至1955年病逝,算是寿终正寝。不过,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婿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都入了另册。yibaochina.com

第二章   在劫难逃   坠入深渊

笔者本人在父亲罹难之际尚未满12岁,老实说当时绝无抱著丝毫“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念头。但正如笔者在广东省立珠江中学就读时,那位政治兼历史科任老师,又是学校人事秘书所谆谆教导的那样:“你不理政治,政治会理你!”意即我党绝对不会放过你!yibaochina.com

果不其然,在本人以优异成绩和操行甲等的纪录免试直升广州市六中(1953年8月由原省立珠江中学改称)高中后,即被列入黑名单,受校内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秘密监察,直至高中毕业。这是文革后一位当年的青年团员告诉我的。yibaochina.com

可是,原珠江中学/广州市六中的一众恩师待我如同子侄,关怀爱护有加。高三毕业前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位原西南联大教育系毕业的校领导(非党员)特地对我二哥说:你弟弟在本校最优秀的学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yibaochina.com

那时我还追求“进步”,一直申请入团。1956年秋以较高分数考取第一志愿第二所大学—交通大学(数,理,化,中文加政治五科总分387分,平均79.35分。另英语约90分,但因报考理工类而非外语类专业故不计入总分)。yibaochina.com

当时交大一,二年级学生在西安新校址就读,我在班中一如既往是最年幼的一个,又是学业成绩最好的一个。但当广州市六中团总支把我的入团申请资料转达交大团委时,班里的团支书代表校团委找我谈话称:对你这种情况,组织上需要长期考验。我还傻乎乎地问道:长期是多久?答曰:就是不短的时间!显然,意味著共青团的大门对我是永远关上了!yibaochina.com

1957年秋,因交大绝大多数教授不愿离开上海,在周恩来主持下决定把1896年创校的交大一分为二,我所在的运输起重机械制造系一,二年级学生悉数迁回上海徐家汇老校区。其时私心大慰。不料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1960年9月下旬,我以“留校察看的右派学生”之身分,从上海法华镇路交大分校被“志愿支援边疆建设”,集体发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监督劳动。yibaochina.com

此前的1958年春,我在上海交大反右补课中,被打入另册。不过旋即因病获准休学回广州养病。1960年2月病愈,申请复学竟如愿以偿。当然仍是“右派学生”,直接受班团支部组织委员—来自工农速成中学的一位原为火车司炉的骆某监管。yibaochina.com

自1960年10月2日抵达新疆乌鲁木齐起,至1982年8月12日在中学同窗叶某大力协助下千方百计调回广东,其间二十二年于西陲结婚生女,贫贱夫妻百事哀,饥寒交迫苦煎熬;1961年10月1日意外获农七师党委“摘帽”,成为“摘帽右派”,“回到人民行列”;1979年5月获上海交大党委通知“改正”而成“改正右派”,恢复干部待遇。悠悠岁月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真不足为外人道也!yibaochina.com

物极必反。“天可怜见”,我于1988年10月29日,凭一纸香港出生证,经过先父早年“马仔”“柏哥”(陈柏)奔走陈情一年馀,终获“入境纸”回归出生地。此前,于1985年调任南海县唯一重点中学—石门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后调县教育局任教育志编辑。当年10月27日由南海县人事局发给一次性离职费共三千五百四十九元六角,另发给国内旅途费共一十四元。此金额等于我二十八个月的工资(一年给一个月的工资,我最后离职那个月工资为126.77元,较校长为高,属全校最高工资者之一)。yibaochina.com

2005年我曾跟当年那位监管我的骆通电话,他向我道歉不迭。我倒认为无需如此。只是对彼已成教授,我则只是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相当于大学本科刚毕业的教师资格,因任教英语时间只一年半,实在太短也),为此颇为感慨!yibaochina.com

不过,深想一层,名利如浮云,何需介怀?笔者现时已出版著作二十四种,包括长篇小说,文艺随笔集,传记,电影剧本等,其中十八种获美国国会图书馆东亚部收藏,本世纪内我的后人均可前往查阅。虽则时移势易,另有三种可于本港公共图书馆外借,两种可于参考馆内借阅。yibaochina.com

更何况我的四个女儿均曾赴欧美留学,两人获硕士学位
后服务社会;一名外孙在港大MBA毕业,另一名混血儿外孙成了大提琴手兼独唱歌手,后辈卓然有成,夫复何求?!yibaochina.com

对比之下,我的大哥和大姐实在太不幸了!yibaochina.com

第三章   长兄瘐毙   大姐脑残

大哥张成学(1924,4,10-1969.11.29),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旋赴台湾发电厂工作。未几因与其友人(中共党员)通讯被捕,经家父请托国民党高层并缴付十两黄金获释避居香港,1949年9月间乘船潜赴东北一心为“新中国”效力。初任沈阳橡胶厂工程师,至韩战发生对中共参战表示异议,遭调任技工学校教数学年馀,再调哈尔滨电工学校任教。1958年被下放回原籍东莞篁村劳动。1960年夏调返哈尔滨电工学院,改任图书馆员。1968年1月16日以特嫌问题被关押,4月逮捕。1969年11月29日于狱中病逝。1979年8月26日中共哈尔滨电工学院委员会讨论决定为之平反。yibaochina.com

大哥的母校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最高学府,蒋介石兼任校长(四十年代末由物理学家吴有训接任。)作为该校毕业的高材生,大哥在“新中国”长期任教技工学校的初等数学。由于教学得法,且性情开朗,善拉手风琴,深受学生拥戴。当局遂将其调离教学岗位,改任学校图书馆员,独自负责为外文书刊编目。纵使如此,因其在师生中广有人缘,文革中竟诬指他是什么“特务集团”魁首,以致其身陷囹圄。他平素体健,却被一场普通的感冒夺去性命,年仅45岁。yibaochina.com

1979年秋,哈尔滨市公安局曾召开万人大会宣布为一众受株连者(主要是大哥的众多学生及同事)公开平反。yibaochina.com

笔者曾作如下七绝,纪念大哥:yibaochina.com

名师名校育英才,两陷囹圄至可哀。
香江避祸诚良策,花旗负笈更善哉。
书生报国披肝胆,忠良蒙难化尘埃。
英年早逝魂何寄,太阳岛上望乡台。yibaochina.com

诗中首句说的是大哥的恩师乃1948年第一届中研院院士萨本栋(1902,7,24-1949,1,31)教授的高足。第4句说的是:1949年8月,家父曾专程自穗赴港,劝说大哥跟当时与之同住的三哥成志一起留学美国,遭其婉拒。末句说的是,哈市松花江上的太阳岛或可供其于天国眺望广东家乡。yibaochina.com

大姐张小达(1929,9,29-1991),高中毕业于广州著名女校执信中学,旋即考入岭南大学1950年北上铐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国际贸易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中央财经干部学校修完剩馀学分。毕业时与姐夫谭杰华(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双双分到鞍山钢铁公司,从事一般的财务工作。1958年大跃进,大姐夫妇被南调到毛的家乡湘潭刚兴办的钢铁公司,依然未能展其所长。尤其是姐夫在清华得名师栽培,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yibaochina.com

1966年文革狂飙兴起,大姐夫妇饱受惊吓(姐夫他家是广州老字号“敬义信”饼家),素昔体弱的大姐竟罹患脑神经萎缩,恍若几岁小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直至去世。yibaochina.com

缅怀大姐的一生,得七绝两首如下:yibaochina.com

念大姐(之一)yibaochina.com

广寒宫中夜探骊(1),未名湖畔夜披衣(2)。yibaochina.com

矢志学成文武艺(3),国际商贸展雄姿(4)。yibaochina.com

鞍钢湘潭无所用(5),浩劫临头叹孤寂(6)。yibaochina.com

“返老还童”宁非福(7)?浮沈苦乐浑不知!yibaochina.com

(1)大姐在岭南大学所居女生宿舍名为“广寒宫”,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宫殿式楼房。yibaochina.com

(2)指当时燕大宿舍,及所谓湖光塔影。见朱自清散文。yibaochina.com

(3)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志向。此处是借用。yibaochina.com

(4)大姐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yibaochina.com

(5)鞍钢湘钢她都只是在办公室开开发票之类。用非所学。yibaochina.com

(6)文革风暴中她注定形影相吊。yibaochina.com

(7)晚年脑萎缩有如孩童,也许并非全属坏事?yibaochina.com

念大姐(之二)yibaochina.com

姊弟情深永难忘,夜谈娓娓扣心房(1)。
未名湖畔书声朗(2),清华园内影成双(3)。
用非所学长嗟叹(4),“返老还童”实更伤(5)。
德言容功无所缺(6),蹉跎岁月憾绵长(7)。yibaochina.com

(1)1949年初她在家中给我讲《基度山恩仇记》的故事,“我是爱德蒙.邓蒂斯!”此情此景,毕生难忘!yibaochina.com

(2)在燕大刻苦攻读。yibaochina.com

(3)与姐夫谭杰华俪影双双。yibaochina.com

(4)毕业后一直未能用其所长。yibaochina.com

(5)脑神经萎缩自属恶耗。yibaochina.com

(6)大姐完全契合旧时代所谓女子“四德”。yibaochina.com

(7)一生蹉跎,遗恨绵绵。yibaochina.com

第四章    二哥蒙冤    三哥侥幸

二哥张成达(1926,9,3-2021,3,14)1946年夏在广州市中大附中带头参加学运,1947年秋自香港达德学院潜往惠州一带,加入粤赣湘边纵队东三支队,未几在一次战斗中只身夺得国军一挺轻机枪,旋即入党提干。1949年10月中旬广州易帜,他随军入城,担任太平南路公安分局指导员,后转任中南军区公安政治部助理员,从事公安部队文化教育工作。1953年夏与我二嫂(时任广州市电业局线路管理所所长,正团级干部)王修竹结婚。1955年夏肃反运动中被打成反革命特务集团要犯,隔离审查半年后被开除党籍军籍,转业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局负责省属大专学校基建及物资管理工作。1980年平反后担任该局物资站站长兼教学处副处长。1990年代离休后返聘直至新世纪初为止。yibaochina.com

念二哥(之一)yibaochina.com

胞兄去世最伤情,堂棣之花叹凋零。
享年九五岂无憾?父兄遗恨永难平。yibaochina.com

三四两句意指虽以95岁高龄驾鹤西去,一生岂无憾事?其中包括父亲及长兄的含冤逝世,相信他尽管从未吐露过丝毫怨恨(他的一位来过我家的老同学,称我父亲为“世伯”的汤文志,就是篁村土改工作组成员,估计曾现场目击先父遭处决的场景)但心中到底会遗恨难平的吧!yibaochina.com

念二哥(之二)yibaochina.com

当年学运冲向前,勇夺机枪佳话传。
肃反沈沦廿五载,才华未尽非偶然。yibaochina.com

以二哥的才华与资历,晋升至正处级(团级)担任更高职位应属实至名归。事实上,1980年代深圳大学筹办过程中,校长兼党委书记罗征启教授(1934,3,20–-2022,4,12,梁启超哲嗣梁思成教授高足)对他极为欣赏,有意请他到校负责基建工作。幸好因故作罢。罗本人由于在1989年六四风波期间以校党委名义上书中央,对血腥镇压表示异议;同时纵容学生上街游行,之后被免职,成为三无人员(无党籍,无公职,无单位)。1995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事业欣欣向荣。yibaochina.com

另据万润南回忆:罗征启“是第一批到中央党校集训的干部班班长。第一期十人,其中有田纪云和尉健行,老罗是他们的支部书记。他被安排去接任韩英的团中央书记。”其时胡耀邦对之赏识有加,特别提名欲予以任用。但1979年因上书陈云,劝阻其子夺去他人自清华赴美留学的名额,而遭报复贬往深圳。(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罗征启”条)yibaochina.com

我二哥与之萍水相逢而成莫逆,惺惺相惜。可见二哥为人之一斑。而罗夫人(也是清华毕业的建筑学教授)造访本港时,也曾与笔者一叙。yibaochina.com

悼念二嫂王修竹(1922-2013)(之一)yibaochina.com

偃师巾帼勇从戎,青史留名抗战中。(1)
鹣鲽情深逾半纪,天国之上再相逢。
飒爽英姿运动场(2),两番负笈清华园(3)。
拍案而起东瀛伏,折冲樽俎美名扬(4)。yibaochina.com

注:yibaochina.com

(1)抗大总校第六期女生连连长程克、指导员王修竹刚二十出头,副指导员郝治平才十八岁,1940年反“扫荡”斗争中,一天晚上,她们带领全连一百多人翻越一座大山,突然下起大雨,为甩掉敌人,她们冒雨踩着泥泞的山路往上爬。背包、粮食袋被雨水打湿越来越沉。这几个女干部的体质都较差,每向上爬一步,都要费很大劲,但她们想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们有的背着几个背包或几条粮袋,有的搀扶着走不动的同志,以顽强的毅力冒雨向顶峰攀登。在她们的带动下,在频繁的反“扫荡”中全连没有掉队的。抗大的党组织就是许许多多像女生连这样的战斗集体,所以,它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群众去战胜一切困难,挫败一切敌人。(资料来源:志愿军司令李志民上将对延安抗大的回忆,见维基百科有关条目)yibaochina.com

郝治平(1922年5月12日-2024年1月4日 ),女,河北省邯郸市临漳西南城角村人。罗瑞卿第二任妻子,1955年授衔上校,原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正军级),育有三子五女。yibaochina.com

(2)二嫂擅打排球。yibaochina.com

(3)1950年代上半叶,两次进入清华大学进修电业管理课程。yibaochina.com

(4)1990年代在担任广州市电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期间,曾代表广东省有关部门与日资东芝企业集团谈判,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对方不得不为之折伏。yibaochina.com

三哥张成志(1931.2.26-2021,4,12)1948年自香港前往惠阳地区参加粤赣湘边纵队东三支队,1949年夏奉命到香港采购时与我大哥同住一斗室。家父前往劝说他们赴美留学不果。当年10月中旬他随军进穗后转业到广州市劳动局工作。1950年8月考入北大医学院,1955年夏毕业时被怀疑历史有问题而遭审查,数月后解脱,获分配到北京市积水潭医院皮肤科担任住院医生。1961年晋升为主治医生。文革中曾一度被下放到北京玻璃厂当工人。后调往北京市朝阳医院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并担任其恩师,北京医学院首任院长,皮肤性病学家,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胡传揆教授(1901,4,1—1986,3,17)私人秘书,兼中华全国皮肤科学会秘书。本世纪初离休。yibaochina.com

三哥为人潇洒不羁,在部队时连步枪也请别人代为配戴。平日散漫放荡,口不择言。以致肃反运动中被审查。结果因祸得福,一直留在首都工作。文革中他经人介绍认识中共高干张光年,时相过从,并义务为张之两子一女补习数理化,助其先后考入大学。他是笔者一家两代人中唯一没有吃过苦头的幸运儿。yibaochina.com

他直到文革后才结婚。三嫂(1942-)出身于教师世家,是数学副教授。yibaochina.com

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其独生子自幼对数理化颖悟过人。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新世纪获英国约克大学提供奖学金,携第三任妻子至彼攻读博士。2024年末获美国某电脑集团公司安排,前往美国西海岸工作定居。yibaochina.com

笔者认为,此乃造物主对于吾家诸多不幸的某种补偿和恩赐。上天有眼也!yibaochina.com

最后略谈我的二姐张上达(1932,8,1-2024,9,3)。她自中学时期即受长风中学左倾影响,秘密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末弃学参加征粮队工作,1950年代初任职于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前身)的人事科。1954年结婚,次年产下长女,以两位苏联英雄古丽亚和丹娘(卓娅)的中文译名命名。但因家庭出身问题,直至文革后才成为中共党员!此前因其工作表现出色,已获提升为科长。新世纪之初离休。先后育有五女。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侥幸平安渡过,乃吾家兄弟姐妹六人中的异数。yibaochina.com

笔者的六姨麦凌霄(即容庚教授的续弦),曾以“六亲同运”概括我们众多叔伯姨母及表兄弟姐妹(首两代总计五十人,连同配偶共九十八人),在“新中国”的遭遇。本人的“反革命”家史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yibaochina.com

临末,谨以拙作长篇回忆录《六十馀年家国〈后记〉“结束语》(2006年3月初版)作结:yibaochina.com

鲁迅先生《我的节烈观》(1918年7月)有一段话,虽然过了八十七年(此刻已逾一百零六年——张注),依然发人深省:yibaochina.com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yibaochina.com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玩赏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yibaochina.com

这篇文章发表于“五四运动”前约一年,事縁当时有人慨叹“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提出表彰节烈以救国。鲁迅很不以为然而撰此,其主旨在反封建。窃以为上述那段话至今仍具振聋发聩之效,反封建的任务远未完成。yibaochina.com

我的出身被定为地主兼工商业,也就是说,家庭有一半属于反封建的那场革命的对象。如果因为反封建,我家(父母和兄弟姐妹)至少有一半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做出来巨大牺牲,甚至献出生命,但可以此换来大多数人“正当的幸福”,那么,我觉得我们经受过的,并非“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我们不可避免的牺牲还是值得的。yibaochina.com

然而,从四九年十月十五日到八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我亲力亲见和亲闻的一切。不乏“虚伪的脸谱”,“害人害己的昏迷和强暴”,以及“制造并玩赏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的亲人白白牺牲了。我的青春被葬送,所受“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更是不足为外人道。yibaochina.com

俱往矣,惟望“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首先是希望我的同胞如此。yibaochina.com

(全文完)yibaochina.com

2025年3月21日yibaochina.com


【议报首发,转载时请务必在正文之前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55528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