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连侬墙及艺术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作者:张智斌

随着香港“反送中”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连侬墙”这个曾经对大部分人来说很新鲜、也很陌生的名称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全球。不但香港、台湾各处建起了连侬墙,就连远隔半个地球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都有人建立起了连侬墙,来表达对香港青年为争取自由、民主而抗争的支持。伴随着来自中国大陆自认为是“爱国人士”的“小粉红”对世界各地的连侬墙进行破坏和对建立和保护连侬墙的青年学生发生多起人身和语言攻击事件,与连侬墙和这些破坏、攻击事件有关的新闻也不断被世界各国媒体广泛报道,“连侬墙”一词在世界多国语言中成了2019年度耳熟能详的新鲜热词。可是,关于连侬墙,您可曾知道她的来历?她其实并不是起源于香港,更不是起始于“反送中”运动,但连侬墙倒是确确实实一向与自由和抗争相关联。

说到连侬墙,不得不先说John Lennon,一位英国歌手、歌词作者和自由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主唱和吉他手约翰·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1980年12月8日晚,他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对面自己的住所“达科塔公寓”(The Dakota)前被一名当时才25岁的“披头士”歌迷、狂热分子马克·大卫·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连开五枪,约翰·列侬不幸身中四弹,被射杀时年仅40岁,世界摇滚乐坛顿时失去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世界级巨星。

在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一位无名的艺术家为了纪念约翰·列侬的不幸离世,在离法国大使馆不远处的大修道院广场(Grand Priory Square)医院骑士团(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一面墙上画上了列侬的肖像和他曾经创作的摇滚歌词,引来了更多的捷克青年在此涂鸦纪念列侬。后来这里逐渐演变成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共产暴政发泄不满的场所,而这堵墙也因此渐渐成名,被称作“列侬墙”(Lennon Wall)。在香港,由于港语与大陆中文在写法上略有差异(此处并非指繁体和简体之间的差别),“列侬墙”在港语中被写成“连侬墙”。

 

 图一、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列侬墙上纪念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涂鸦(图片来源于网络,拍摄时间不详)。


从约翰·列侬看艺术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艺术通常充当着自由和和平的使者,而真正的艺术家则往往是封闭、禁锢、不公、奴役、压迫、专制和暴力的强烈反叛者。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政治观点,让受众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由此在艺术上获得成功,并深刻影响公共政治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约翰·列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约翰·列侬的艺术魅力让他的个人专辑在美国的销量就突破了1400万张,他创作和参与演唱的歌曲中,有25首成为百强单曲榜冠军单曲。1987年,他过世七年后仍荣登词曲作者名人堂(Songwriters Hall of Fame),1988年,约翰·列侬以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的身份入选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1994年又以个人身份再度荣登摇滚名人堂。2002年,在BBC举办的一个票选活动“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100 Greatest Britons )中,约翰·列侬名列第八,仅与女皇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一位之差。2008年,他被美国权威的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 Magazine)评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第五位。

约翰·列侬拥有如此杰出的艺术才华,他把艺术和政治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将政治变成他艺术走向更加成功的“功放”。列侬让广大受众在分享他精湛演艺的同时,也把热情注入到单调乏味的公共政治领域中去,与当时公众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意愿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种政治上强烈的共鸣,又增强了他以艺术作为工具、政治作为媒介的能力,扩展了他的社会参与度和知名度。列侬在事业和商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使得他的公共影响力和号召力又得到进一步增加,他的政治观念伴随着他的歌曲成功地影响了整整几代西方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列侬的政治理念和见解也不断逐步趋向于成熟和理智,1968年8月26日,28岁的约翰·列侬和搭档、26岁的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共同创作的单曲Revolution(《革命》)出版发行,从中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年轻的列侬其政治观念和倾向已经逐渐开始走向这样的目标。

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在Revolution(《革命》)中这样唱道:

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你说你要来一场革命)
Well, you know
(好吧,你知道吗)
We all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其实我们都想要改变这世界)

You tell me that it’s evolution(你告诉我说这将是一场演变)
Well, you know
(好吧,你知道吗)
We all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其实我们都想要改变这世界)

But when you talk about destruction (可是假如你抱着毁坏的目的)
Don’t you know that you can count me out
(那就请别把我算在里面)
Don’t you know it’s gonna be all right?
(你难道不知道这世界将会好起来)
All right, all right
(好起来,好起来)

You say you got a real solution (你说你找到了解决的好办法)
Well, you know
(好吧,你知道吗)
We’d all love to see the plan
(我们都乐意来听听你的方案)

You ask me for a contribution (你说你想让我也做点贡献)
Well, you know
(哦,你知道吗)
We’re all doing what we can
(我们都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But if you want money (可是假如你想要金钱)
For people with minds that hate
(理性的人们都憎恶这样)
All I can tell is brother you have to wait
(我只好告诉你,兄弟,那你就等着吧)
Don’t you know it’s gonna be all right?
(你难道不知道这世界将会好起来?)
All right, all right
(好起来,好起来)

You say you’ll change the constitution (你说你想要改变宪政)
Well, you know
(哦,你知道吗)
We all want to change your head
(我看先得改变你自己)

You tell me it’s the institution (你告诉我说那是制度的问题)
Well, you know
(哦,你知道吗)
You better free you mind instead
(其实最好还是先来解放你自己的思想)

But if you go carrying pictures of chairman Mao (就算你举着毛主席的画像走遍天下)
You ain’t going to make it with anyone anyhow
(你也无法去改变人们的思想)
Don’t you know it’s gonna be all right?
(你难道不知道这世界将会好起来?)

All right, all right, all right(好起来,好起来,好起来)
All right, all right, all right
(好起来,好起来,好起来)
All right, all right!
(好起来,好起来!)

1968年,在美国,以非暴力公民抗命方式开展公民运动著称的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8月4日)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运动(Poor People’s Campaign)。此刻越南战争正陷入泥潭,美军在越南阵亡的总人数已经达到16,508人,受伤92,817人。南越军队阵亡30,375人,重伤70,969人。在美国国内,战争的残酷现实引发了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反战情绪,1968年10月31日,约翰逊总统宣布暂时全面停止轰炸北越。而这个时刻在中国,毛泽东的个人权威已经达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他一手发动的疯狂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狂热、暴力、仇恨、杀戮正成为每个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一部分。

一年之前的1967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纽约河畔教堂(Riverside Church)公开发表了反对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演讲《越南背后:打破沉默的时候》Beyond Vietnam: A Time to Break Silence,并指责美国政府将大量的税金用在战争中,从而削弱了国民的福利待遇和对贫困人口的救助。整整一年之后的1968年4月4日,年仅39岁的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馆(Lorraine Motel)二楼阳台上被暗杀身亡。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导致了美国全国范围内出现种族骚乱,此时的美国对外陷入越战的泥潭,对内面对着动荡的危险。

而在英国,同样在这一年里,2月14日,英国奶制品商与农业、渔业和食品部(The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od)的涉宪争端在上议院作出裁决,上议院推翻了上诉法院的裁定。3月12日,毛里求斯宣布独立,脱离了不列颠的统治。3月17日,反对美国参与越战的示威者在伦敦格罗夫纳广场(Grosvenor Square)与警方发生了大规模暴力冲突,91名警察受伤,200多名示威者被逮捕。6月7日,福特汽车公司达格纳姆工厂(Ford Motor Company Limited’s Dagenham Plant)的缝纫女工进行了大规模的罢工。6月10日,国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宣布对处方药又重新实行收费制度……

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从国民经济到社会民生,从政治思想到伦理道德,似乎一切都变得失去了头绪,这个世界所发生的每件大事仿佛都在刺痛人们的神经。这一系列的问题深深刺激了约翰·列侬,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政治取向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这些影响从他在1968年8月发布的《革命》一曲中,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认为对于美国和英国的现状,抱怨制度、要求改宪,不如从自己开始,让每个人先来改变自己。怎样才能让人重新振作起精神,抱着积极的态度把世界变革得好起来?在《革命》一曲中,列侬已经给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

1969年3月20日,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Yoko Ono)在直布罗陀结婚。蜜月期间,俩人于3月25日~3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酒店举行了一周长的“床上争取和平”(Bed-Ins for Peace)的行为艺术活动,来呼吁停战和和平,活动吸引了无数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目光。

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原来准备在纽约举行第二场“床上争取和平”的活动,但由于1968年列侬的“大麻事件”导致他无法入境美国,最后只能将活动改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的伊丽莎白女皇酒店举行,整个活动引起西方世界的轰动,吸引了巨量媒体和名人前来采访报道和参与其中,整个活动还被拍摄成长约一小时十一分钟的纪录片Bed Peace(《床上和平》)。

这部影片,至今都可以在小野洋子制作的“Imagine Peace”(想象和平)的网站上去观看。活动举行四十五年之后,81岁的小野洋子在影片下面的留言中写道:“1969年,约翰和我竟是如此单纯,还以为‘床上和平’会改变世界。的确,它或许能够改变,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好的一面是,我们当时把它拍成了影片,这部影片至今还是如此有力,而当时我们说过的话,我们今天还会这样去说。事实上,当初我们在影片中说的一些事,给予了今天的异议人士激励和鼓舞。祝每个人好运!让我们记住《战争过去了》,这取决于我们,而非他人——约翰总是这么说的——《给和平一次机会》、《记住爱》、《想象和平》:思考和平、争取和平、传播和平。爱你们的小野洋子·列侬 纽约,2014年5月26日。”

  Give Peace a Chance(《给和平一次机会》),在蒙特利尔伊丽莎白女皇酒店的“床上争取和平”活动期间,列侬创作了这首歌曲,1969年6月1日,在酒店1742号房间现场录制了这部作品,列侬和洋子在床上激情四射地与一房间参与其中的宾客齐声高唱了Give Peace a Chance (《给和平一次机会》):

One-two, one-two-three-four! (一、二,一、二、三、四!)

Ev’rybody’s talking ’bout (每个人都在谈论)
Bagism, Shagism, Dragism, Madism, Ragism, Tagism
(手袋主义,蓬乱主义,拖拉主义,疯狂主义,戏弄主义,跟随主义)
This-ism, that-ism, is-m, is-m, is-m
(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主义,主义)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Hit it (敲击一下)
C’mon, ev’rybody’s talking about
(算了吧,每个人都在谈论
Ministers, sinisters, banisters and canisters
(首相,恶人,栏杆、瓶罐)
Bishops and Fishops and Rabbis and Popeyes and bye-bye, bye-byes
(主教,鱼铺,拉比法师和大力水手,都统统的再见,再见)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Let me tell you now (让我告诉你吧)
Ev’rybody’s talking ’bout
(每个人都在谈论)
Revolution, evolution, masturbation, flagellation, regulation, integrations
(革命,演化,自慰,鞭笞,规则,整合)
Meditations, United Nations, congratulations
(冥想,联合国,祝贺)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Ev’rybody’s talking ’bout(每个人都在谈论)
John and Yoko, Timmy Leary, Rosemary, Tommy Smothers, Bobby Dylan, Tommy Cooper
(约翰和洋子,蒂米·利里,露丝玛丽,汤米·斯玛泽斯,鲍勃·迪伦,托米·库珀
Derek Taylor, Norman Mailer, Alan Ginsberg, Hare Krishna, Hare, Hare Krishna
(德勒克·泰勒,诺曼·麦勒,艾伦·金斯伯格,海尔·克利须那, 海尔·克利须那)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们要说的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

1971年8月,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移居纽约。1971年11月11日,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美国发布了以“和平”为主题的专辑Imagine(《想象》)。这一次,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一改以往激情澎湃的演唱风格,采用深情感人的旋律,隽永动人的歌词,典雅优美的歌喉,歌曲一发布便在全世界被疯传,受到了听众广泛的好评和喜爱。歌曲《想象》达到了他们艺术创作生涯的巅峰,这首曲子被美国音乐广播公司(NMI)誉为20世纪被演播次数最多的100首单曲之一,在美国唱片工业协会(AIAA)本世纪最著名的365首歌曲榜单上排列第30位,并被称作“最具历史影响力”的歌曲。《想象》赢得了“格莱美名人堂奖”(Grammy Hall of Fame Award),还进入摇滚名人堂500首定型摇滚音乐歌曲的榜单。约翰·列侬在Imagine(《想象》)中唱道: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想象如果没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一切将会变得简单)
No hell below us
(脚下没有地狱
Above us only sky
(头顶只有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所有的人们)
Living for today… Aha-ah…
(在当下真实地生活…………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象如果没有国界)
It isn’t hard to do
(这将会变得容易)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没有杀戮,也不会有死亡)
And no religion, too
(如果也没有宗派)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所有的人们)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在平安中生活…………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或许你会说我痴人说梦)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这并不只是我一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真希望有朝一日你也加入)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整个世界就会如同一家)

Imagine no possessions (想象如果没有占有的欲望)
I wonder if you can
(人间将会出现奇迹)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没有贪婪,也不会有饥饿)
A brotherhood of man
(人人都成为兄弟)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所有的人们)
Sharing all the world… You…
(共享整个世界…………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或许你会说我痴人说梦)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这并不只是我一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真希望有朝一日你也加入)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整个世界就会如同一家)

Imagine(《想象》)发行仅仅20天后,12月1日,在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圣诞节前夕,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塑胶小野乐队”(Plastic Ono Band)又发布了新的反战单曲——虽然此刻越战仍在进行中,但他俩却以Happy Xmas (War is Over)(《圣诞快乐(战争结束了)》)作为曲名,通过现实中战争的无比残酷强烈反衬出歌曲所表达的和平之美好祥和,在西方传统节日里激发起了无数美国人心中强烈的和平愿望,与列侬的作品产生出强烈的共鸣,让Happy XmasWar is Over又一次征服无数的人心。他在歌中表达的词句“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寓意着“只要人人心中都有了决断,什么样的战争都能了断”,更是成为列侬的经典,如果你有所关注,至今还可以在许多场合看到这句名言。

约翰·列侬通过情真意切的演唱将温润而泽的摇滚艺术演绎成钢铁般坚强的力量,即使是在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在YouTube上重温这些当年的MTV金曲,仍能感受到其感召力依然震撼世界,其感染力仍然征服人心。

为什么列侬主义能够战胜列宁主义

如果说约翰·列侬用政治作为杠杆,撬动了大众反战的情绪,同时也实现了他的艺术成就的话,那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则是用艺术作为杠杆,撬动了专制和暴力的铁幕,用“列侬主义”(Lennonism)战胜了“列宁主义”(Leninism),最终实现了他们民主政治的诉求。

列侬被害后,一位无名的画家将列侬的头像连同他创作的一些歌词画在布拉格老城大修道院广场的一面墙上,以纪念这位摇滚巨星,无意中引来无数捷克斯洛伐克青年(注:主要是捷克青年,下同)到这面墙上涂鸦。当时,无论是生前的约翰·列侬,或是这位无名艺术家,还是捷克斯洛伐克当局,都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列侬卓越的艺术魅力会与他所象征的自由、和平和西方文化的形象一起,竟会在如此不经意间在这片共产主义僵硬、专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最终形成蝴蝶效应,在1989年11月发生的天鹅绒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影响作用。

几乎就在约翰·列侬和搭档保罗·麦卡特尼在英国发表单曲《革命》的同时,1968年8月20日,由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ček,1921年11月27日—1992年11月7日)领导的“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改革——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被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在20万武装力量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下,用毫无人性的手段镇压了下去。1969年4月,古斯塔夫·胡萨克(Gustáv Husák,1913年1月10日-1991年11月18日)接替杜布切克就任捷共第一书记,在布拉格之春中短暂出现的言论和艺术的自由化被捷克斯洛伐克当局在所谓的“正常化”政治运动中全面取消。这面“列侬墙”的前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60年代开始出现,被捷克斯洛伐克青年写上表达爱情的诗歌和短句,来表达对以古斯塔夫·胡萨克为首的捷共政权压制自由的不满。

1987年12月17日,米洛什·雅克什(Miloš Jakeš,1922年8月12日—至今)接替古斯塔夫·胡萨克担任捷共总书记,企图开展经济和政治改革,但为时已晚。1988年,列侬墙上爆发出了捷克斯洛伐克青年渴望和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汹涌民意,用“自由”和“爱”在潜移默化中呼唤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捷克斯洛伐克当局几次涂抹去列侬墙上所表达的内容,并派警察日夜值守在列侬墙前监控和阻吓涂鸦的青年,但这都无济于事,无法阻止捷克斯洛伐克青年对自由和文明的向往,列侬墙上不久又涂满了美丽并富有人性的内容,而且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关注和参与其中。

“何时?——如果不是现在?是谁?——如果不是我们?”(Kdy, když ne teď? Kdo, když ne my?)1989年11月17日国际学生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终于爆发出了以捷克青年和学生为主的约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游行活动。活动被捷克斯洛伐克当局的防暴警察用武力暴力镇压了下去,但这场暴力镇压却引发了捷克斯洛伐克更大规模的和平抗争,11月19日,首都布拉格发生了约有20万人参加的抗议活动,11月20日,聚集在布拉格抗议、游行的人数达到50万之巨(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人口约1563.8万,11月20日参与抗议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2%。相比香港2019年6月16日“反送中”游行抗议的参与人数,据报道香港民阵称当天游行抗议人数达到了200万,香港警方称最高峰时有33.8万。按照香港2018年统计的人口总数748.25万计算,香港参与游行抗议的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26.7%(按民阵的200万计算)和4.5%(按警方的33.8万计算),都远高于当年布拉格的比例3.2%)。与此同时,布拉格还发生了零星的罢工和罢课活动。

1989年11月21日,由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领导的公民论坛(Civic Forum)正式开始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拉吉斯拉夫·阿达麦茨(Ladislav Adamec,1926年9月10日-2007年4月14日)谈判,阿达麦茨以个人名义表示可以停止暴力镇压,但同时又强调必须“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对此绝无讨论的余地”(”protect socialism, about which no discussion is possible”)。阿达麦茨的讲话不禁让民众回想起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情形,引发了更多的市民来到布拉格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进行抗议。11月22日,公民论坛号召捷克斯洛伐克全民在11月27日星期一举行两小时的全国总罢工。与此同时,斯洛伐克的首府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市中心著名的赫维茲多斯拉夫广场(Hviezdoslav Square)上,抗议与呼吁罢工的群众同样人山人海。

1989年11月24日,在巨大的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米洛什·雅克什带领捷共领导班子宣布辞职。次日,新组成的共产党政权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对人民的诉求只字不提。该日,布拉格市的反政府示威人数达到800,000人,布拉提斯拉瓦的抗议人数也达到了100,000人。11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国范围内从中午12:00到下午2:00成功举行了两小时的总罢工,据报道,罢工的参与人数罕见地达到了全国全体工作人口的75%,并发出强烈要求改组政府的号召。

1989年11月29日,联邦议会正式删除宪法中关于“共产党的权力垄断地位”条款,12月10日,由古斯塔夫·胡萨克担任总统的新政府宣布就职,非共产党人士进入政府参与执政,结束了41年来捷克共产党在捷克斯洛伐克垄断执政的专制局面。1989年12月28日,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当选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主席。1989年12月29日,在多党竞选中公民论坛获胜,捷克著名异议人士、人权倡导者、剧作家瓦茨拉夫·哈维尔当选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捷克斯洛伐克在共产党政权长期执政后,在1989年11月17日至12月29日仅仅43天的时间内就从专制政体平稳过渡到民主政治,并避免了党派与党派、种属与种属之间的暴力冲突,真正体现出了列侬所说的“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只要人们心中真正有了共识,什么样的争端都能够终结)。

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过渡如同天鹅绒般平稳柔滑,堪称真正体现了以“和平”和“爱”著称的“列侬主义”完美地战胜了以暴力和血腥闻名的“列宁主义”。

势单力薄的“列侬主义”为什么最终能够战胜看似强大的“列宁主义”?其实从列侬墙在捷克斯洛伐克街头出现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已经不存在任何悬念。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由从来就不会输给专制,争取自由的一方或许会有暂时的失利,但从争取开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会赢得未来。“列侬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战斗,其本质就是自由和专制的战斗,这样的战斗,在任何地方其胜负都不会存在任何悬念,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2014年11月17日,在天鹅绒革命发生25周年之际,一群捷克的艺术青年学生在捷克列侬墙原址上用纯白色颜料喷写了一组巨大的字母:“The War is Over”(战斗结束了)。而事实上,这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直到今天,在捷克,布拉格的列侬墙从某种程度上说依然还是表达自由和维护专制的战场。布拉格查理大学汉学系(The Department of Sinology at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和促进学术、媒体和公众对重要社会问题进行讨论的非盈利组织“学媒”(AcaMedia)所办的一个刊物在2019年10月4日发表了中国事务专家菲利普·吉偌斯(Filip Jirouš)撰写的论文:Lennon and the Leninists: Prague’s Lennon Wall repurposed to celebrat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The battle for Lennon walls spreads from Hong Kong to the original in Prague(《列侬和列宁主义者:布拉格的列侬墙被用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列侬墙的战斗从香港蔓延到其诞生地布拉格》)。文章说道:

“列侬墙成为象征自由和民主的符号,不仅仅是在它的诞生地捷克共和国,而且在香港2019年的抗议活动中,也复制创建起了列侬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前夕,一队中国的“爱国人士”将捷克列侬墙上光复香港的标语抹去后喷上了庆祝中共赢得内战70周年的涂鸦。”

  

图二、中人民共和国建政70周年前夕,捷克首都布拉格市的列侬墙原址被中国爱国人士绘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标记。(图片来源于网络)

“布拉格坎帕岛(Kampa Island)上的这面‘抗议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但它真正出名是在1980年约翰·列侬死后,这面砖墙上(现在这面墙属于医院骑士团)顿时出现了无数的图像和句子,在铁幕上爬满了列侬关于“爱”和“和平”的歌词,来纪念这位英国著名的歌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几次试着刷去墙上的内容,但都无法阻止政治艺术在这面墙上不断出现。”

“2014年,在雨伞革命期间,列侬墙的概念在国际上开始得到应用,由彩色粘帖纸构成的马赛克上写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各种政治宣言。”

“列侬墙成了今年香港抗议的象征(艺术家丢把草甚至将它画成了旗帜,这在香港街头可以经常看到),香港式样的列侬墙甚至还传播到了其它许多国家……”

“在捷克列侬墙的原址,香港抗议者也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今年夏天以来,那里不断出现用英语、广东话和中文写下的涂鸦和句子,号召支持香港,并要求香港政府尊重五大诉求。几个月以来——根据现有的资料保守估计——列侬墙一直没有中国‘爱国人士’的留言,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变。”

“当地一个旅游部门称,9月29日,一个不知名称的团体制作了两个香港式样的粘帖式‘连侬墙’张贴在捷克列侬墙的原址。几个小时后,另一个团队撕下了这个‘连侬墙’和有关香港的信息,喷上了一个大大的金、红色数字70,在后面的‘0’中还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旁边喷上大大的红色字母‘CHINA’……”

捷克列侬墙上意识形态的战斗远没有就此结束,有捷克当地的“爱国人士”在中文博客上大力颂扬以上行为的同时,还声称:“与此同时,一些不好的事情随即发生,某些‘港独’分子大肆喷涂‘乱港’言论,给当地华人舆论造成不小的波澜。当地华人及留学生团体均表示,要趁早‘扫除’这个毒害……”

而一幅由捷克中国事务专家菲利普·吉偌斯在10月3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一条用简体中文书写的、捷克著名异议人士、天鹅绒革命后当选总统的瓦茨拉夫·哈维尔的名言已经出现在捷克列侬墙原址上:“爱大于恨,诚重于伪”(“Truth and love must prevail over lies and hatred”),来回复来自中国“爱国人士”的一些仇恨言语,列侬墙终于又一次体现出了真正的“列侬主义”。

 

图三、2019103日,捷克中国事务专家菲利普·吉偌斯(Filip Jirouš)在捷克列侬墙原址拍摄的照片显示,一条用简体中文书写的捷克著名异议人士、天鹅绒革命后当选总统的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的名言出现在墙上:爱大于恨,诚重于伪“Truth and love must prevail over lies and hatred”)(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年又将过去,在我生活的温哥华地区已经到处洋溢着圣诞的欢歌,不知今年香港的圣诞节和即将来临的新年又会怎样?其实不论如何,正如约翰·列侬在歌中所唱的经典名句一样: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 不管多难,天会再蓝,让我们再次共同分享约翰·列侬在四十八年前演唱的那首曾经打动过亿万人心的圣诞歌曲“Happy Xmas (War is Over)”,同时回顾一下一年来我们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做了些什么,并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So this is Christmas (这就是圣诞)
And what have you done
(我们都做了什么)
Another year over
(又一年过去了)
And a new one just begun
(新的一年将要来临)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这就是圣诞)
I hope you have fun
(但愿你能快乐)
The near and the dear one
(那些最亲近的人啊)
The old and the young
(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

A very Merry Christmas (真心祝愿圣诞如意)
And a happy new year
(并且祝福新年快乐)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但愿这是个好的年头)
Without any fear
(不必再去心存恐惧)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这就是圣诞)
For weak and for strong
(不分强弱)
For rich and the poor ones
(也不分贫富)
The world is so wrong
(这个世界已经如此谬误)
And so happy Christmas
(所以要说圣诞快乐)
For black and for white
(不分黑人、白人)
For yellow and red
(不分黄人、红人)
Let’s stop all the fight
(让我们停止所有的争斗)

A very Merry Christmas(真心祝愿圣诞如意)
And a happy new year
(并且祝福新年快乐)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但愿这是个好的年头)
Without any fear
(不必再去心存恐惧)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这就是圣诞啊)
And what have we done
(我们都做了什么)
Another year over
(又一年即将过去)
A new one just begun
(新的一年将要开始)
And so happy Christmas
(因此让我们圣诞快乐)
We hope you have fun
(希望你们都能幸福)
The near and the dear one
(那些最亲近的人啊)
The old and the young
(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

A very Merry Christmas(真心祝愿圣诞如意)
And a happy new year
(并且祝福新年快乐)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但愿这是个好的年头)
Without any fear
(不必再去心存恐惧)
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
(战争终会过去,只要你想让它结束)
War is over now
(战争现在就可以结束)

la, la, ah, ah (啦,啦,啊,啊)
Happy Christmas
(圣诞快乐)
Happy Christmas (happy Christmas)
(圣诞快乐)(圣诞快乐)
Happy Christmas (happy Christmas)
(圣诞快乐)(圣诞快乐)

201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三十周年之际和约翰·列侬逝世三十九周年前夕。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8334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