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放言(fountmedia.io)
本文首发于《锐传媒》,作者转载此处时有修改。yibaochina.com

《建造有时,拆毁有时:国军纪念碑消亡史》序

黄埔军魂,魂兮归来

民国109年10月,出身自中国大陆江苏省盐城市的香港城市大学徐全博士,在我国出版了他关于国民革命军军史的著作《历雨迎锋──国军抗战纪念碑考》。徐全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全国各地的国军抗战纪念碑几乎被人民共和国拆毁殆尽。他将在各地被推倒或覆盖的国军纪念碑断碑残碣下原本湮灭不彰的抗战事迹重新考掘出来和加以传述,我赞叹他有著为国民革命黄花岗起义72烈士收集英骸的潘达微一般的侠情,但他的胆气和视野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收集的是300万国殇在曾经是战场的神州大地上飘荡和呜咽的忠魂,试著让他们的事迹重回到被书写的历史记忆,和重新铭刻在人们的心版上。yibaochina.com

三年之后,徐全完成了他国军军史研究的续作《建造有时,拆毁有时:国军纪念碑消亡史》。这是他流寓台湾三年写作的重要成果。他将主题由抗战上下延伸到东征、北伐、剿共,以及抗俄、戡乱,从碑文考证、事件因果,到部队兴亡、人物沧桑。视野更加开阔、叙事更加立体、立场更加坚定,感情也更加炽烈。那些纪念碑所倒卧和军人鲜血流淌的大地,就在他的脚下,他比我们台湾的读者更有机会亲临战场,听野地朔风里千军万马的杀伐之声与英雄不甘受诬的哭号之声。──推倒国军抗战纪念碑的,不是侵略中国的日本人,是国军所要保卫的中国人。中国人不只推倒国军抗战纪念碑,徐全的新书进一步告诉我们,所有国军在中国大陆的纪念碑,不只抗战,连中国共产党人也参与的东征和北伐纪念碑,也都被推倒了。中国人为什么要敌视自己的英雄和历史?徐全追查每一道纪念碑背后延绵无尽的故事,打开了这一民族与时代悲剧的谜底,而在本书做了更全面的揭露:因为国军对抗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卫著中华民国、保卫著台湾。yibaochina.com

民族英雄,阶级敌人?

共产主义的初衷是要实现社会平等,透过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打破资本家及其统治的国家对财富与权力资源的垄断,将人解放出来,不再受贫穷和专制的宰制,而能够复归人的自由本性,实现自我、造福社会,使国家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终极的理想,则是国家与法律暴力消亡,人类社会的秩序依赖公民社会的多元自治来维护管理。yibaochina.com

但不幸的是,共产主义革命在东方国家的实践,竟以阶级斗争为名走向了激进暴力的镇压屠杀,始作俑者是俄罗斯的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在孙中山领导中国国民党联俄容共重振旗鼓后,阶级斗争的观念被引进了中国。1918年列宁起草《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Declaration of rights of working and exploited people adopted),主张无产阶级专政阶段,要无情地镇压剥削者的反抗,这一宣言成为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前言,而该宪法仅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确认人权不具有普遍性,而有阶级性。此一区别阶级敌我的观念为中国所继受,而1924年乃有共产国际指导下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革命民权观念的成形,而主张“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藉以破坏民国。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民国16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发动清党与分共,中国共产党于7月宣布退出政府,但要迟至民国20年,始于江西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宣告:“从现在起,中国疆域内有不同的两个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3条后段中规定:“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国民政府的清党分共,被中共认为是对于国民革命的背叛,国民政府也就变成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是无产阶级的敌人。中华民国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展开五次围剿,直到西安事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一度被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施压促成两中和解停战,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9月22日,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与新编第四军。yibaochina.com

国军共军系出黄埔

红军编入国军,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归国军。红军建军于民国16年8月1日南昌暴动,事实上,红军的前身即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第九军等部队。民国13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依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党军的决议,在共产国际与苏联军事顾问团指导下,于5月2日建校于广东省番禺县黄埔镇长洲岛,由陆海军大元帅府大元帅孙中山任命蒋中正为校长。6月16日,孙中山亲自主持开学典礼,亲颁“亲爱精诚”校训暨开学训词,此一开学训词即为今日《中华民国国歌》歌词。黄埔军校既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产物,创校师生当中便有许多共产党员,如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便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军稍后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党军,民国14年7月,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改组成立国民政府,8月党军改名国民革命军,以蒋中正为总司令,蒋中正并亲领黄埔军校校军改制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而该军政治部主任即周恩来。国民革命军系以国民党军为基础,不断纳编各地军事力量而扩大者。国民革命军成军后首役即东征定粤军陈炯明,平定后在当地设立东江行政公署管辖粤东各县,首任行政委员即周恩来,而他正是中共南昌暴动和建军的策动者。就此而言,共产党推倒东征纪念碑无疑自我否认在国民革命中的角色。yibaochina.com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得到苏联红军暗助,组织东北民主联军,抢进东北,内战复起。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议决《和平建国纲领》,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为重要结论,而此则意味著结束党国训政,实施宪政民主。共产党对于交出兵权深怀戒惧,加以东北坐大,形成气候,乃退出制宪,民国36年7月,共军全面退出国军,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辽西、平津、徐蚌三大战役,北平和谈破裂,解放军于38年4月21日发动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国军百万雄师,灰飞烟灭。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月底金门古宁头战役,国军背水一战,终于止住败绩,11月行政院长阎锡山率中央政府迁都台北,两岸乃以台湾海峡相隔,分裂分治至今。yibaochina.com

消灭国军,忘恩负义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明确主张将社会中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该文指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该文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自1950年3月起持续到1957年底的对所谓国民党残渣馀孽展开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依1996年中共中央党史续到研究室等4个部门合编的《建国以来历史政治运动事实》一书统计,镇反处决了87.3万人,信力建2011年〈1945年后中国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一文根据中央档案馆解密档案,则称肃反处决了2.2万人,非正常死亡5.3 万人。yibaochina.com

这些被镇压的反革命份子或称土匪,都是中华民国的文武官员与遗民,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政权对待敌人的手段竟是如此残酷和惨绝人寰,当中自然包括有无数刚刚打完抗战的中国军人,他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敌人,记载他们悲壮英雄事迹的文本,无论石碑或史册,都应当被消灭。yibaochina.com

这是世间最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事了。yibaochina.com

国军时代任务:抗共保台,护宪卫国

徐全以史家之识见、恻隐与悲愤之心,借由冰冷的碑记,写出一页页荡气回肠的故事,这是具有警世意义的。一百年前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国民革命军,之所以能在几年内扫荡各地精锐军事割据势力,北伐统一中国,正源自于他们的思想武装,对三民主义建国的信念和信心。不同的时代有它的历史使命,二次革命之后的时代,中国需要一支有革命主义的党军来重建共和;和平建国的时代,中国需要超出党派效忠国家与宪法的国军;而在今天两岸政治与价值对峙的新冷战时代里,徐全敏锐地看到国军与台湾的连结,国军就是要抗共保台、护宪卫国。民国36年11月,陆军副总司令兼训练司令孙立人在台湾高雄县凤山镇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台湾训练班),这是台湾防卫所赖的自建新军之始;民国38年底,胡琏第十二兵团自广东省汕头港分三批出中国,怒潮军事政治学校师生迁台湾新竹县新埔镇,兵团以新埔寓意“新黄埔”;部队一出浙江省舟山群岛,以登步岛大捷稳住东海局面;兵团主力则登陆福建省金门县,以古宁头大捷扼守住台湾海峡,台湾得以安全,也为宪政民主在中国的实现保留住希望的薪火。yibaochina.com

今年是黄埔建校与国军建军一百周年,也许我们在徐全的书中读到的尽是历史无情、天地不仁,广东子弟今安在,校长蒋中正还暂厝海上无法入土。台湾全民皆兵,纪念国军建军,在强敌压境战争阴影下,国人似乎难全以庆祝的心情,毋宁而更要生聚教训,同心同德,立誓为守护家国、民主人权、两岸和平与区域安全,枕戈待旦,夙夜匪懈。yibaochina.com

民国113年2月29日作于台北
3月3日完稿于美国维州阿灵顿yibaochina.com

作者 曾建元yibaochina.com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
华人民主书院协会常务理事yibaochina.com


【议报首发,转载时请务必在正文之前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52634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