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喉舌以奇谈怪论著称的“环球时报”,日前一篇以“海外民运需吞下被边缘化的苦果”(原文附后)说:海外民运已经被边缘化了,并沦为最小的棋子,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掀起大浪。海外“民运”自天安门大屠杀,大批异见人士流亡海外,产生“海外民运”这一名号以来,无论高潮还是低潮,甚至滑落低谷,中共大小媒体均是一律不于置评,这几乎是中共的潜规则。今日“环时”忽然打破规则,高调评论,不知有何玄机。

  “环球时报”在文中提到海外民运“天下围城”,明年“六四”25周年要到天安门广场集结闹事,可见这篇文章是由此而来的。既然此文立论在先,海外民运已经边缘化了,又何愁“天下围城”,既然“环时”如此郑重其事,恐怕是不敢小觑这只“小棋”。其实“环时”倒没有说错,海外民运真干、实干的,大约也就二百来号人。但是人多人少,从来不决定胜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二百来号人也不算少,胜负在于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如果站在了历史的反面,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时代的对立面,纵有铁甲百万,一当时势到来,还不是摧枯拉朽,瞬间就完蛋了。秦二世而亡,今日中共按血缘继位,习近平正好是中共“二代”。

  海外民运25年,从盛极一时,到跌了低谷,一路过来,沉重、艰难、困苦、而又漫长,民运人士在西方确实已经被边缘化了。边缘化既有民运本身的问题,又有中共的分化瓦解,但根本上是整个西方“冷战”以后,集体性地放弃了对共产政权的遏制,为了经济利益把13亿中国人对民主自由的渴望搁在一边,置若罔闻,不惜与屠杀人民的专制政权中共结盟,使中国海外民运成为国际民主社会,不疼不爱的孤儿,在艰难时世中,饱尝世态炎凉,政治冷暖。

  人是要吃饭的,要生活的,海外民运人士除极个别的人士得到一点极可怜的经济来源以外,均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如果他们是一个单纯的移民,象许多移民的同胞一样,拼搏二十几年,自然打出一片天地来。但是他们不是移民,他们是一群政治流亡者,他们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家庭在海外开辟新天地,他们的事业在中国,在他们故乡的土地上,他们心心念念的是那块土地上受专制政治之苦的民众,是中国的政治势态何去何从。谁都知道在海外安身立命已经不易,肩挑一担,心挂二头,更是难上加难。专制社会的政治流亡者,从无有过象中国民运人士生得如此之难,活得如此之累。

  “环时”说:海外民运人士失去了和中国主流社会正面的互动能力,一些人甚至同“藏独”“疆独”搞在一起。如果说这个“主流社会”指的是掌控中国的利益主体,此话没错,但是如果指的是这些年来一直象地火一样涌动的民主力量,那么此话大谬。这些年来海外民运凭借互联网,与国内的民主力量结成了唇齿相依,生死相共的关系。其实海外本是没有民运,海外的民运就是中国民运被迫在海外流落的部队。海外民运,有一分钱了,就想掰一半给国内寄去,国内有事了,就在海外大声疾呼。从国内民主异见挺身抗争,底层维权抗暴,到访民上访喊冤,无一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共对此的策略是,海外的民运人士不让进,国内的民运人士不让出。至于说与“藏独”“疆独”搞在一起,藏独也好,疆独也好,都是中共暴政逼迫出来的,海外民运与他们在一起,根本上是化解因中共暴政结下的民族仇恨,根本上把西藏与新疆的民族反抗,看成是中国全民反抗暴政的一部分。

  “环时”的文章对“民运”的评论还有很多,但所持的观点只有一条,即不论是非,只说势利。在他看来,一个人也好,一个群体也好,不在于坚持什么,而在于得到什么。而“民运”看来却恰恰相反。二十多年来,是中国“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二十多年,海外民运一无所得。以“环时”看来当然是“走错了路”,要不然以流落到海外的民运人士的能力,与此前一些人士在国内的地位、学位,好歹也分它几斤银子。但是“环时”之类,在这些年的腐败堕落中,已很难理解,有一种比权势,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理念的坚持,对真理的追求。现在这些在权位,利益上的人,特别是掌控着舆论媒体的人,也是读过书,有过追求的,在这个世风日下,政治腐败的社会,本该为民立言、立德、立行,但却以歪理邪说为腐朽、腐败、腐化,涂脂抹粉,以此求荣求利。这样一种精神缺钙的利益之徒,哪里理解得了,铁骨铮铮,肩担道义的民运人士,为求中国民主大业的鸿鹄之志。以俗人的市侩人生观来说,只要有功名利禄,站着跪着都是一样的,但男子汉大丈夫的事业千秋,是非站着不可,是要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然之气。而海外民运这二十多年来,至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凭的就是这股浩然之气,这股浩气也是中华民族一脉尚存的精血之所在。

  民运在中国这盘大棋上,或许是一只最小的棋子,但他是一只勇猛前进,决不后退的卒子,卒子过河可吃帅,这个道理“环时”不会不懂。“八九、六四”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副总指挥封从德,说得好,“我们只要赢一次,他们就永远输了”。海外民运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他们输得起,而中共政权因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他们只要输一次,就全完了,中国社会将不可逆转地走向自由,走向民主,走向宪政。

  “环时”最后以嘲笑奚落的语调劝说民运人士,“继续折腾或纠集下去不如随遇而安”,“否则他们就是时代风中刮过的沙尘”。我们倒要反劝,“环时”那些手上掌着一点权,口袋里捂着一些银子的利益既得者们,不要颠倒妄想,为眼前利益所迷,你们依附在中共权贵集团上,得来的那点荣华不过是虚荣浮华,如过路烟云,到头来只能成为一段家人朋友不愿提及的耻辱历史,被千万万人所唾骂。而民运人士虽然是风中的尘沙,但颗颗都如金子般的闪光,在民主纪念碑上,将刻上他们骄傲的字样。

2013年8月18日
原载于《博讯》网站

附:

环球时报:海外民运需吞下被边缘化的苦果


  多名海外民运人士近来在网上联络,扬言要在明年的某一天回国闹事,或者到中国政府驻世界各地的机构门口“围城”。一些几乎被中国人忘记了的名字,或者本来就不为人知的名字,又像流星一样划过媒体。

  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大陆学者几乎有着同样的第一反应:民运人士在西方已被边缘化了,这是他们证明自己存在、抓取媒体关注的一种方式。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掀起什么大浪。

  在学者看来,海外民运作为一个共同体已经不复存在。有人统计说,各种海外民运组织有多达几十个,但总人数只有大约200人。他们彼此联系不多,很不团结,相互竞争在海外的影响力和越来越有限的物质支持。1989年出走的那批人大多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新加入者参差不齐,他们都越来越“实际”,很多人现在谈政治成了维持生存和影响力的一种手段。

  海外民运人士在西方对华博弈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边缘化,逐渐成为“最小的棋子”。由于民运人士长期脱离中国社会,既毫无行动力,也已经不再是撬动中国国内舆论场的杠杆,中国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西方社会中的反华力量已把大部分精力从这些人的身上移开。这让民运人士饱尝政治上的世态炎凉。

  从部分民运人士的利益上说,他们急需“干出点事”,至少在舆论场制造出一些动静。这对涉华政治能造成实际影响的几率很小,但这对他们个人在西方重获一些重视,改善他们目前备受冷落的情况却很重要。这也可以满足部分人的政治表现欲。

  很多在国外与民运人士有过接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印象:由于长期隔绝,这些人已对中国近20多年的变化缺少最基本的切身感受,他们对国家现状的认识甚至不如部分西方人士。他们在利益上同祖国断了,因此不少人很希望中国“出大事”,幻想这会为他们的人生转折带来机会,或者证明他们的人生选择是对的。

  他们大多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人,有些逢中必反,其中不少人连语言风格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已经失去了同中国主流社会正面互动的能力,出于某种目的,他们中一些人甚至与“藏独”、“疆独”搞到一起,想从西方对那些分离主义势力的支持中分一杯羹。这使他们进一步走进死胡同。

  海外民运人士的人生轨迹具有标志性意义。他们的经历证明了极端政治对抗在中国没有前途。中国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中国体制的反思精神和改革意愿都很活跃、真实,在中国搞政治对抗会将自己推向极端,从而盲目反对中国的进步和成为普遍共识的一切。这必将把自己逼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对立面。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海外民运人士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深刻影响了中国大众舆论,当时他们左右人们看法的能力,直到今天中国的舆论领袖无出其右者。出走国外后,他们一度组成联盟,对“推翻”中国体制充满信心。他们之后政治上的失败和人生空耗如此没有余地,令人长叹。

  大概没有人能比民运人士自己更清楚他们走错了路。他们需要思想上痛切反思的能力,以及向社会展示这种反思的勇气。否则他们就是时代风中刮过的尘沙,继续折腾或者纠结下去不如随遇而安了。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5755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