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茶话》系列之二十七

说明:退休之后住进老年公寓,交了两位大陆来的新朋友。张文友来自广州,原为高级工程师;李孟先来自上海,退休公务员,都是来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属同代人,我们有许多共同经历跟共同语言。虽然有时观点有异,但心胸豁达,不伤和气。从春节开始,我们约好每周去当地粤菜馆茶叙一次,就国是说三道四。记得文革之初,邓拓先生因撰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杂文系列丢命。到文革中,台湾对大陆开播《自由中国之声》,其中就有一个“三家村夜话”节目,模拟江青、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对谈高层动态,尽管田早已自杀身亡。如今我们三个退休老人,也组成“三家村”,对谈中国动态,不是夜话,而是茶话。现把记录编成《三家村茶话》系列,不定期刊发,以抛砖引玉, 激发更多讨论。

                              —- 作者 谨识

中美峰会余音缭绕  判断成果煞费周章

程惕洁

张:国航专机来去匆匆,川习峰会昨天(4月7号,周五)闪电般结束,想必大家感触不少。咱们上周曾对峰会事先猜测,今天回头来看,总结一下哪些地方没离大谱,又有哪些地方看走了眼。所以“雄安新区”的讨论嘛,只好推到下周。说到这次闪电峰会,我的感觉有点怪怪:万众翘首起,虎头蛇尾终,好像什么成果也没有,可两位元首又兴高采烈,正如《世界日报》所言“端不出牛肉”,只好“空谈气氛”。不知李兄感觉如何?

川普缘何“兴奋”?  应有“内里乾坤”

李:我的感觉跟你相反,我认为峰会比较成功,甚至“很成功”!为什么?双方都亮了“底线”,尽管难免各有保留也有退让,但许多重大分歧有望解决,至少拉近距离,所以双方都感到满意。至于落实细节嘛,只能委托工作班子细商,不是有个“百日谈判”吗?具体内容会形成文字。这次是“全面深刻对话”,包括外交安全、经济贸易、司法网络、以及人文社会等四方面,这就比以前假大空的所谓“战略对话”更加具体务实。咱们上次预测朝核、经贸、台湾和东海、南海争端等三大议题,现在看来,如今双方要解决的矛盾纠纷,不限以上三议题,而是全方位落实中美共同认可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十四字方针”,有论者据此认为,峰会结果超过预期,我看有道理。不知程兄怎么看?

程:我的观点跟二位有差别。如果说张兄属于悲观派的话,看来李兄你则属于乐观派。我的立场嘛,应该说是中间派,“审慎的乐观”?还是“有保留的悲观”?两者都差不多吧。综合各方报道,我发现许多论者忽略了当下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及神秘性。有鉴于中国社会转型处于最困难阶段,肯定不能把中美外交等同于一般国际交往对待。这次峰会前后的许多蹊跷安排,不发声明/公报,不开记者会等违背外交惯例的奇特做法,应该属于中方要求。了解双内幕的最好方法,当然是阅读现场记录,可惜所有录音和记录,估计都入了白宫和中南海绝密档案,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解密。但要知道,美国毕竟不同于中共,白宫必须考虑国会和公众的“知情权”,估计早晚也得有个提纲式的简报出来吧,否则议会和媒体都不依不饶。至于中国方面,党内高层也许在传达;普通老百姓嘛,也就只能看看央视,读读新华社了。嘿嘿,这叫“国情不同”吧。

补记:茶叙当晚,终于看到白宫发布《中美两国达成的协议简报》,共有8条,全文如下1、一致同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扩大合作领域;2、加强合作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一致认为朝鲜的核计划已进入严重阶段;3、中国同意保持中美贸易平衡,减少货币供应和控制通货膨胀;4、为了消除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就制定百日计划达成共识;5、地区和海洋安全,特朗普强调在东海和南海遵守国际规范的重要性,以及过去的非军事化承诺,保护人权和美国信奉价值观的重要性;6、建立磋商中美课题的新对话框架,包括外交、安全保障和经济等4个领域,特朗普同意访华;7、导弹攻击叙利亚空军基地,是川普经过审慎思考的决定,美国未来行动,要看叙利亚如何反应;8、中国对美国打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表示理解。中国那边,估计还在“内部传达”阶段,老百姓继续“瞎子摸象”。)

李:我说峰会成功,是指双方都满意。对习来说,他要的“中美关系平稳发展”,基本达到,就算“表面”或“临时”吧,对于稳定内部局势,特别筹备十九大,至关重要。至于“深层”或“长远”如何,我们目前难下结论,正如川普所言,要“让时间决定”。对川普来说,他的收获应该更大,最紧迫的朝核问题,看样子获得中方谅解,因为中国不再重复以往“克制”“和平”等废话空话,这已经够了。从习感谢川知会他“导弹打叙”,而且表示谅解来看,这种“中立态度”,显示中方的朝核立场明显改变。不久前联合国讨论制裁叙利亚,中俄两国是投反对票的。现在表示谅解,不是立场改变是什么?至于经贸争议,咱们上周已预言中国会让步,以投资美国基建来增加美国就业,也会进一步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首选是汽车和农产品。这些措施,能增加美国70万就业,应该比马云信口开河的那100万更靠谱,尽管细节还要等百日才能拿出。这些利好加到一起,能不让川普喜形于色吗?

中方“满载而归”,  目的基本达到?

张:你们说的那些表面文章我都知道,但是,我还是要反驳张兄的乐观。至于程兄的中立,我也不敢苟同。说错的地方,请批评反驳。还记得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温家宝怎么“耍弄”奥巴马吗?本来双方约好会谈时间,奥巴马如约去见,保安挡门不让进,一个多小时后,奥巴马径直推门,大喊“总理先生,你准备好了吗!”,原来温和另外三国总理,在里面开小会,商量如何抵制美国提案。你们想想,就连号称最开明的温总理,都如此敌视美国,更何况比他左的习核心?从毛邓到江胡,中共领袖都有仇美心态。可以说,所有对美外交,从老邓戴牛仔帽,到老江背诵林肯演说什么的,都有表演成分、统战技巧,不可当真。这是共产文化的本质特征,并非个人能左右。这次习在海湖庄园的做派,应该摆在这个大框架中考虑,才不会受骗上当。在我看来,习玩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可说“满载而归”,目的全达到了。而川普这头,也就捡了些“空头支票”吧,四川话叫“提虚劲”。至于能否兑现,如何兑现?那是以后的事,鬼才知道。

李:张兄说的共产传统和反美文化等因素,都有道理,我无可反驳。但能否就此判断,习在峰会的言行完全没诚意?我看不能这么绝对。这让我联想到某些海外论者,说话极端,恨不得中美之间马上打仗才过瘾。他们解读中美峰会,尽量把事情往坏里想,无视前一天晚宴和第二天会谈之间的重要转折,闭眼不看中方的明显让步,也不考虑川普的“兴高采烈”,自有他的道理。你要硬说他被习捉弄,不满意还假装高兴,那明显不合逻辑,也不符合他的个性呀,是不是?

程:当然,现在两国都还没有公布任何官方文件,大家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难免各取所需,以偏概全。不过,有种说法不无道理,那就是迄今为止,没看到中外媒体对峰会的负面报道,“既然没有坏消息,就间接证明是好消息”。就拿新华社的官样文章来说吧,他们一贯报喜不报忧,倾向于夸大对中国有利的新闻,掩盖甚至篡改对中国不利的消息。这次新华社的文稿,说峰会谈到台湾,好像“一中议题”有新斩获。可是外电仅仅提及,习要求美国对台军售延后,“推迟到十九大以后”,那也不过是推迟而已,算什么斩获?除此之外,新华社电稿全部充斥对“中美友谊”的赞歌,尤其对海湖庄园的情景描写,溢美之词非常多,让我联想到当年老邓南巡,新华社那篇通讯的通栏大标题“春到江南满眼绿”。莫非真像老邓南巡一样?中美关系也因本次峰会而进入“生机盎然”的春天?

张:我说二位老兄,你们的乐观情绪我理解,毕竟咱们身在美国,根在中国,希望中国民主,但也不愿意看到兵戎相见跟社会动乱。不过现实就是现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在看不到和平改良希望的今天,通过一次暂短的峰会,硬要扑捉跟本不存在的“中美关系大转向”,那就太书生气了。你们这种一厢情愿的盲目乐观,如通过文字向外传播,很可能误导读者,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困难估计不足。比方马永田等冒死拦车队的冤民,我都替他们揪心。他们会怎么想?气愤之下,恨不得以死相拼,同归于尽!你跟他们说中国“有希望,耐心等待吧”,他不扇你嘴巴才怪!

李:谢谢张兄提到“自杀式抗争”,他们冒死拦车,跟藏人的自焚抗议有类似之处,我从道义上同情,支持他们的选择,但行动上并不认同。以血肉之躯硬碰专制之墙,其高尚壮烈不容抹杀,但效果如何也需考虑。特别是抗争运动的领导者,不应鼓励受害人无视自身安全和生命价值,更不应挑战所在国的法律尊严,应该讲究策略,追求成效。回到峰会主题,我还是认为它有重大意义,很可能触发中国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因此,说它预示中美关系的历史性转向,也不过份。

中美关系“转向”?  时间才会证明

程:我不完全同意李兄的盲目乐观,对你的乐观估计半信半疑。先说乐观的一面,听说白宫最终要发新闻简报,咱们可以看怎么说,以官方文件为凭。就算文件百分百证实你的乐观判断,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当然是中方的明显让步,究竟是发自内心?还是策略花招?来餐馆之前,我收到国内一条微信,说内地盛传习近平一段讲话,认为以前的反美战略根本错误,责任在毛。(打开手机),请看斜体小字,这就是习的讲话:習近平已經把中美友好定為中國的基本國策。他總結歷史教訓說:“反美戰略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黨內有不少同志總認為搞好跟美國的關係,是對美國的屈從,是右傾機會主義,是投降主義,是賣國。這是站在狹隘的小集團立場上形成的思維。毛澤東時代這樣的思維很普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到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代,這樣的思維就行不通了。鄧小平顯然是主張跟美國改善關係的,而且,也正是在鄧小平時代,中美正式建交。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幾乎可以說就是跟美國關係改善的幾十年。看看這幾十年我們取得的成績,應該是很有說服力的吧。顯而易見,改善跟美國的關係,事實上就是改善跟世界的關係,就是改善我們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國際環境,就是為中華民族、廣大人民創造獲取巨大利益的機會。”

李、张:哎呀,这条消息可重要呀!可是出处在哪里?是真的吗?要是习真这么讲了,那在峰会上的让步应该是发自内心。

程:我为此在网上搜了搜,是辛子陵4月1日发表在《开放网》的文章,也就是习访美之前5天。可是影响不大。就连经常引证辛子陵的《大纪元时报》,也没见刊登,不知何故?就算是真,我也不认为习的外交转向容易成功,这就是我为什么还有悲观的另一半。

李:那又是为什么?既然习一言九鼎,大权在握,他要认可的大方向,还有谁能阻挡吗?

张:即使习本人想转向,我也觉得玄乎。毕竟习掌权以来,说了许多跟美国价值观针锋相对的大话狠话,什么“三自信”“七不讲”“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等等,如今要跟美国全面合作,彻底修改老毛的反美路线,那你说内政跟外交不是互相矛盾,阴一套阳一套吗?

程:是的,这也正是我的担心之处,也就是我的第二个问题。除了习本人的理念认知是否表里一致之外,还有他是否有能力推动配套改革的问题。在对美外交上,说到底,内政跟外交密不可分。以前推行的反美宣传、历史歪曲、思想教育等等, 要不要修改?多少人靠妖魔化美国吃饭,甚至升官发财,是不是要清查处理?又有多少人因讲真话而丢掉饭碗,遭受迫害?要不要平反昭雪赔偿?等等。不“拨乱”难以“反正”。可是真要利益调整动真格,那些既得利益者不起而反抗?闹不好,消极怠工、寻衅滋事,连策动政变的可能都有。总之,后继发展的种种变数,习跟他的智囊有无足够估计?能否未雨绸缪?稳操胜券?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我态度中立,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好抱观望态度了。

张:另外,回顾中共历史,向来都是反右容易反左难,没见过谁对左倾政策负责。这次要从根本上修改对美战略,会拿高层责任人开刀吗?我很怀疑。毛左势力可是盘根错节,遍布朝野的,军队地方,无处不在。全面清除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不清除、不反思,他们随时都会梦想复辟,要夺回失去的话语权和既得利益。不管怎么说,往后较量有得瞧啦。得失成败,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李:好了,今天茶叙到此为止吧。下周该我请客,咱们应该关注一下“雄安新区”的事了。据我观察,实际情况比较表面渲染复杂得多,开始几天的乐观情绪开始退潮,社会矛盾有可能激化。咱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提请舆论关注。

程、张:好,回家搜搜资料,下次咱们聚焦 “雄安”。周六再见!

(2017年4月8日星期六茶叙,4月10日星期一  完稿)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公民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公民议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7396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