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为什么三峡大坝非拆不可之五

——“高峡出平湖”和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

 

网路图片:在中共的宣传下,许多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们相信: 高峡出平湖

 

在《为什么三峡大坝非拆不可之四》一文中谈到2010年7月19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每秒69000立方米,尚没有达到二十年一遇洪水的水平,重庆寸滩的水位达到海拔185.4米,重庆朝天门的水位达到海拔188米,而当时三峡大坝处的水位只有海拔146米。三峡大坝处的水位与重庆朝天门的水位相差42米,两地的距离为六百多公里,平均水力坡度为万分之零点七。这个平均水力坡度万分之零点七,正好就是三峡工程泥沙组提出的在遭遇二十年一遇洪水时的三峡水库的平均水力坡度。

按照“高峡出平湖”的理论,三峡大坝处的蓄水位为海拔146米,三峡水库库尾处的水位也应该是海拔146米或者说只比海拔146米略微高出0.4米。为什么此时三峡水库不是一个水力坡度为零的平湖泥?

 

今天是2018年6月26日,三峡大坝处的蓄水位为海拔145.75米,重庆寸滩的水位为海拔168.53米,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每秒19700立方米,三峡大坝处的水位与重庆寸滩的水位相差22.78米,三峡水库也不是一个平湖。

 

有人会说,“高峡出平湖”是毛泽东的一句诗句,是浪漫描述的手法,不必追究高峡平湖是否是工程科学上的水力坡度是否等于零。此话不错。可惜,就是毛泽东的这句诗句,成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科学依据,成为了确定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科学依据。

 

一、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科学依据

 

1956年5月,毛泽东在视察故乡湖南省后,于6月1日来到了湖北省省会武汉,紧接着在长江中三次游泳。6月1日第一次游泳后,毛泽东写下《水调歌头 游泳》,诗词中提及已经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与正在规划之中的三峡大坝工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雨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乎!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游泳》中的有关三峡大坝工程几句,竟然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科学依据。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写、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在《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一章中的第二节(2)“为什么必须以三峡为主体进行流域规划呢?”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未来三峡水利枢纽的歌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几句概括地说明了这一伟大河流上主体工程的前景。这是因为三峡枢纽在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等主要综合利用方面是指标优越和对全江有显著影响的工程。”

“高峡出平湖”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三峡建造大坝后,大坝后面出现一个面积很大的水库,湖面平平,水力坡度为零。

“高峡出平湖”这一诗句为很多人引用,如1994年12月李鹏在乘船去三峡工程开工典礼的途中写的《大江曲》中有“截断波涛高峡平湖”一句。

 

三峡水库,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水库不同,不是湖面很宽、长度不大的湖泊型的水库,而是湖面很窄、长度很大的的河道型水库,水库平均宽度只有1.1公里,水库长度超过600多公里。如果读者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30厘米长的细线,这大概是三峡水库1:2百万的缩影。面对这条细线,是不会再有“高峡出平湖”的感觉。

 

二、周恩来从重庆朝天门码头最后一个台阶水位海拔200米出发,确定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200米

当毛泽东在1956年6月写下“高峡出平湖”这一诗句时,三峡工程的蓄水位应该多高,尚未确定。毛泽东与周恩来请来的苏联专家建议,三峡工程的蓄水位为海拔265米;林一山任主任水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方案,三峡工程的蓄水位为海拔235米。无论是蓄水位海拔265米还是蓄水位海拔235米,都比现在三峡工程蓄水位175米高出许多。为什么当时两个方案的蓄水位都比现在高出许多?这是因为,毛泽东要利用三峡工程把长江洪水在三峡卡住,这就需要三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库容,可以把长江洪水拦蓄起来。

 

下面是长江宜昌站的洪水流量:

洪水频率

日平均最大流量
每秒立方米

三天洪水量

亿立方米

七天洪水量

亿立方米

十五天洪水量

亿立方米

三十天洪水量

亿立方米

万年一遇

113000

282.1

547.3

1022.0

1767.0

五千年一遇

111000

278.2

540.5

1009.6

1747.4

千年一遇

98800

247.0

486.8

911.8

1590.0

五百年一遇

94600

236.6

467.5

880.3

1524.1

二百年一遇

88400

221.0

442.8

833.2

1449.3

百年一遇

83700

209.3

420.8

796.5

1393.0

五十年一遇

79000

197.6

401.5

759.8

1327.7

二十年一遇

72300

180.7

368.5

702.2

1234.0

十年一遇

66600

166.5

344.6

656.2

1158.1

五年一遇

60500

151.2

316.4

603.8

1070.4

 

长江洪水的特点是流量大,持续时间长。1954年宜昌站全年流量超过每秒40000立方米的时间达45天。1954年按计划扒口分洪和自然溃口总量达1023亿立方米。所以要求三峡水库要把这一千多亿立方米的水装起来,这就有了蓄水位海拔235米的方案。水库的库容和蓄水位有直接关系,蓄水位越高则水库库容越大。蓄水位海拔235米,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达1100亿立方米。按照高峡出平湖的原理,三峡工程坝址处的蓄水位为海拔235米,水库尾部重庆市的水位也是海拔235米。这样,重庆市大部分市区都被三峡水库淹没,只剩下市中心很小一个范围逃出了一劫。

 

如果要达到毛泽东在三峡把长江洪水卡住的目的,那么林一山的235米方案有110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应该最低的限度。但是这个方案的淹没损失很大,遭到许多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质疑。

 

因此,林一山先把三峡工程的蓄水位高度降到海拔220米,然后又降到海拔210米,最后降到海拔200米。这根本不是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可选方案的比较评价,倒像拿到考题的一个小学生,对解题一无所知,看着老师的眼睛在猜答案:“235米!?”“220米!?” “210米!?” “200米!?”

 

降低三峡工程的蓄水位高度,从海拔235米到海拔200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三峡水库的总库容变小,防洪库容也跟着变小。235米方案有防洪库容达1100亿立方米,据说可以容纳1954年长江洪水期间的大约一千亿立方米无法消纳的洪水量,200米方案的防洪库容就已经无法完成毛泽东提出的防洪要求。

 

1958年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周恩来放弃了苏联专家的265米方案和林一山的235米方案等多个方案。周恩来说:“三峡大坝正常高水位的高程,应当控制在200米,不能再高于这个高程。”其实,周恩来确定200米这个高程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海拔200米是重庆朝天门码头最后一个台阶的高程。周恩来以为,三峡水库在大坝处的蓄水位为海拔200米,6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的水位也是海拔200米,能保住重庆市区的大部分。高峡出平湖嘛!

 

为此国务院同时做出规定,今后在三峡地区和重庆市,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不准搞基本建设项目,因为三峡水库的蓄水位为海拔200米,未来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都是三峡水库的淹没区。如果在这个地区投资搞基本建设项目,就是向水里扔钱。这个政策从1958年一直持续到1970年。

 

在周恩来确定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高度海拔200米后,林一山的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三峡工程三个方案的比较。参与方案比较的是:蓄水位海拔200米方案;蓄水位海拔195方案;蓄水位海拔190米方案。方案比较的结果是,200米方案最优,195米方案其次,190米方案最次。通过三个方案比较,林一山要向中央传达一个信息,低于蓄水位海拔200米的任何方案,都是没有意义的。林一山从海拔235米开始退,退到了海拔200米,这是他的最后底线。

 

三、李鹏: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80米,重庆水位也是海拔180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认为“高峡出平湖”,是由他们的知识缺陷所决定的。但是李鹏不同,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海归,是高级工程师,而且学的专业就是水力发电,从1955年到1960年任丰满水电站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文化大革命期间李鹏任北京供电局革命委员会主任。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和陈云达成共识“看来还是我们的孩子可靠,不会掘自己的祖坟”,并制定中央领导人一个家庭至少出一个后代参政,“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因此继承这个江山也应该是我们的后代” 。李鹏是这个政策的最大受益者。1979年李鹏得以三级跳,出任电力部副部长,1981年任电力部部长。水利部和电力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后,李鹏担任部长级的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排在钱正英之后。1983年李鹏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84年出任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组组长。

 

1984年,国务院组织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审查,原则批准三峡工程上马。这个三峡工程的方案不是周恩来1958年确定的蓄水位海拔200米,而是1980年邓小平确定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方案。

 

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其生日那一天批准了在长江干流上建设第一座水库大坝工程,叫330工程。中共中央在批复同意武汉军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兴建宜昌长江330工程的报告”中指出:兴建330工程是实现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宏伟目标。330工程这个名称来自毛泽东于1958年3月30日乘“江峡”轮路过长江一个叫葛洲坝的江心岛。330工程就是毛泽东梦中的“高峡平湖”,330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66米,坝顶高程海拔70米。

 

在毛泽东批准330工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撤销了在1958年制定的三峡地区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不准搞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定。重庆市的基本建设项目马上在海拔180米以上的地区展开。三峡地区的基本建设项目已经在当地的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线以上的地区展开。

 

330工程决策过程中,已经靠边站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表示坚决反对,因为这已经突破了林一山的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200米的最低底线。葛洲坝所在的湖北省宜昌市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林一山反对毛泽东。

 

330工程的建设进展得并不顺利,开工不到两年,1972年11月9日周恩来宣布暂停330工程的建设。周恩来不得不请出林一山来收拾残局。林一山复出之后,把1974年10月复工的葛洲坝水库大坝工程作为建设三峡工程的准备。林一山从全国各地调来了二十多万水电建设工人,在长江边的宜昌市安置下来。后来这二十多万水电建设工人的就业问题,就成为林一山手中最大的王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华国锋上台。华国锋有个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十个鞍钢,十个大庆等等。水利部长钱正英等看到是个机会,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建设三峡工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用电需求。但是由于重庆市和三峡地区的许多基本建设项目已经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展开,所以钱正英等提出的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50钱正英等还有一个后备方案,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28

 

1980年7月邓小平从重庆到武汉,坐船视察了三峡地区。邓小平听取了林一山的原秘书、时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廷铮关于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汇报。到达武汉后,邓小平就召见胡耀邦、赵紫阳、宋平、姚依林等中央和国务院的负责人,谈了他视察三峡后的意见。邓小平表态说:“三峡搞起来以后,对防洪作用很大。”“发电2000多万千瓦,效益很大。1100亿度,合全国上半年的全年发电量”等等。从邓小平表态中可以看到邓小平上当受骗的事实。现在实现的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2014年发电量达到最高,为988亿千瓦时。邓小平说,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年发电量为1100亿,比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的方案更高。这怎么可能做到?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防洪库容只有100亿立方米,而林一山最早提出的235米方案的防洪库容有1100亿立方米。1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的防洪效益能够取代11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的能力?防洪作用怎么可能很大?

 

由于邓小平表了态,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150米方案,为此国务院于4月28日成立了三峡工程筹备组,由李鹏出任筹备组组长。1984年11月8日到14日李鹏以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组组长的身份,率领李伯宁、陆佑楣、宋健等考察重庆和三峡地区。1984年11月20日李鹏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考察报告提出:把三峡工程的蓄水位从海拔150米提高到180米,增加30米。三峡工程蓄水位海拔180米,重庆水位也是海拔180米。李鹏在报告中指出:“重庆汛期水位经常到180米,1981年最高到达193米。自1958年以来,重庆的主要建设项目都安排在180米以上。”

 

1986年开始的三峡工程论证一共有六个可选方案:蓄水位150米;蓄水位160米;蓄水位170米;蓄水位180米;一次建成;分次建成(无论哪个方案胜出,都是建设三峡工程)。1992年全国人大审查批准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

 


网路图片:全国人大批准三峡工程后,三峡库区各地都在海拔175米处标出红线,称“移民红线”。海拔175米以下的居民为三峡工程移民,海拔175米以上居民无须搬迁。

 

四、从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失败看高峡是否出平湖

 

中国三个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和李鹏都认为高峡出平湖,三峡水库坝址处的水位多高,三峡水库库尾处的水位也是一样高。换句话说,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为零。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和李鹏的这个观点是错的呢?

 

中国人喜欢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先来看看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是否是个水力坡度为零的平湖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与西安的关系和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工程与重庆的关系十分相似。

 

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正式动工,之前走过和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工程一样的决策过程,是中国唯一的两个经过全国人民代表投票表决通过的工程。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360米,海拔360米正好是三门峡水库上游西安市的洪水位(西安市东北端渭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是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三门峡大坝处的蓄水位海拔360米,水库库尾西安市的水位也是海拔360米,三门峡水库的水力坡度为零,三门峡水库就是一个平湖。当三门峡水库蓄水位为海拔360米时,相应的水库为647亿立方米。根据20世纪60年代的数据,黄河在坝址处的平均年径流量为575亿立方米(现在仅为424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库可以容纳黄河一年多的水量,水库调节河流流量的能力很大,防洪能力也很大。当然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整个关中平原基本全部被淹没,淹没二百万亩良田,移民90万。而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依赖的就是关中平原的经济。

 

当年水库主要淹没区的陕西省坚决反对三门峡工程,认为三门峡水库蓄水至海拔360米时,将威胁古都西安市的防洪安全。习仲勋也支持陕西省的要求。1958年,在工程开工一年后,周恩来被迫召开会议重新讨论工程问题,最后达成妥协,“确保西安,确保下游”。在周恩来主持下更改了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设计,将设计的蓄水位从海拔360米下降到海拔335米。当三门峡工程水库的蓄水位在海拔335米时,相应的水库只有95亿立方米。

 

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一年半后泥沙淤积即达17.5亿立方米;从1962至1966年,又淤积了37.2亿立方米。五年半时间一共淤积了54.7亿立方米。所以人们说,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占了水库库容的一半以上,这是指95亿立方米水库库容的一半以上。但是对原来的设计的647亿立方米水库库容而言,这54.7亿立方米淤积量只占了8.45%,而且还都是在设计的死库容内。

 

三门峡水库蓄水不久,1961年10月,水库蓄水尚未达到正常水位海拔335米(水库最高蓄水曾达到过海拔332.5米),水库后部地区的水位就溢出淹没红线(海拔335米),渭河两岸及黄河朝邑滩区5000人受洪水包围,淹没耕地25万亩。三门峡水库蓄水威胁到中国古都西安市的防洪安全。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过:实在不行,就把它炸掉。

 

1962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要求国务院从速制订黄河三门峡水库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以减少库区淤积,并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

 

在各方的压力下,周恩来不得不下令对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进行改建,限制最高蓄水位不许超过海拔315米,蓄水位又下降了20米。1969年四省会议上又将限制最高蓄水位降至海拔310米。

 

如果三门峡水库是个平湖,如果三门峡水库的水力坡度为零,三门峡大坝处的蓄水位为海拔335米,几百公里之外的西安的水位也是海拔335米,三门峡水库蓄水怎么会威胁到中国古都西安市的防洪安全?三门峡水库蓄水怎么会威胁到在海拔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周恩来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降低限制最高蓄水位,最低至海拔310米,比最初通过的海拔360米方案整整低了50米?

 

五、结束语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在《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一章中的第二节(2)“为什么必须以三峡为主体进行流域规划呢?”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未来三峡水利枢纽的歌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几句概括地说明了这一伟大河流上主体工程的前景。这是因为三峡枢纽在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等主要综合利用方面是指标优越和对全江有显著影响的工程。”

当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成为建设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工程的依据时,一场人祸就开始了。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7837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