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茶话》系列

说明:退休之后住进老年公寓,交了两位大陆来的新朋友。张文友来自广州,原为高级工程师;李孟先来自上海,退休公务员,都是来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属同代人,我们有许多共同经历跟共同语言。虽然观点有异,但心胸豁达,不伤和气。从春节开始,我们约好每周去当地粤菜馆茶叙一次,就国是说三道四。记得文革之初,邓拓先生因撰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杂文系列丢命。到文革中,台湾对大陆开播《自由中国之声》,其中就有一个“三家村夜话”节目,模拟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对谈大陆高层动态。如今我们三个退休老人,也组成“三家村”,对谈中国问题,但不是夜话,而是茶话。今把记录编成《三家村茶话》系列,不定期刊发,以吸引读者兴趣,关注我们讨论的话题。

                              —- 作者程惕洁 谨识

美怕华“崛起”,更怕她“衰落”?

程: 按咱们的君子协定,谁埋单谁出题。今天该我做东,我点了二位爱吃的虾饺、肠粉和蒸排骨,茶还是铁观音。咱们边吃边聊。今天我出的题目是“奥巴马谈中美关系”。2016年四月号的《大西洋月刊》,发表了记者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长篇专访,其中谈到美俄与美中关系。文章我已提前发给你们,今天请两位仁兄,就这个题目各抒己见。

含沙射影,旧话重提

李:我看了“澎湃新闻社”三月12号转发的消息,对奥巴马评价普京的说法颇感兴趣。看来他对普京的印象还不错,说他彬彬有礼,讲话坦率,不像多数美国媒体刻画的那般青面獠牙。还说他很守时间,起码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让他等上两个小时。这里我有点不大明白,难道还有什么人,能让美国总统奥巴马等两个小时吗?

张:哎呀,我说老李,这是奥巴马在含沙射影讽刺咱们的温家宝总理,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发生的事情。那时你还在国内等移民签证,中国官媒不可能报道这种丑事,难怪你不知道。当时那里召开一个国际气候变化峰会,我忘了具体名字。

:叫“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由丹麥政府主辦,來自世界192個國家和地区的代表參加,人數超過一万五千。大會同時舉行幾個重要會議,包括《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國會議,等等。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全部到场。中国总理温家宝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议期间(12月18号)发生过一些不愉快插曲,成为记者争相报道的花絮。

李:嘿!看来还是程兄记性好,不愧为大学教授跟新闻专业老手。

程:李兄开玩笑,我哪有那么好记性?只因今天要出题讨论,不得不上网做点功课,查查资料而已。至于那天老温头如何让奥巴马“坐山门老等”,还请老张接着说,他清楚。

张:是这么回事。那天中美两国就减排指标与如何监督发生矛盾。中方坚持信息保密,不能向联合国公开。奥巴马讽刺说,没有资料分享,等于没有监督,再好的协议也没用。于是老温头愤而离席。后经助理沟通,双方同意再次面商。可是,当奥巴马一行按时赶到会场时,保安不许入内,原来温家宝早在里面跟巴西、印度和南非三国领导人密谈,大概想建立“统一战线”甩开美国吧。没想到,奥巴马不睬保安,径直推门进入会议室,不悦地连声大喊大叫:“总理先生,你准备见我了吗?你准备好了吗?总理先生,你准备见我了吗?你准备好了吗?”据说当时没椅子给他坐。奥巴马说:“没关系,我可以坐在我的朋友鲁拉(巴西总统)旁边。”场面之尴尬可想而知。当然,后来谈判结束,宣布五国达成协议,总算有了一个遮羞的成果。这就是奥巴马说的“让他等两个小时”的故事。

李:哇!原来故事这么精彩!官媒不让国人知道,看来情有可原了。这事可真丢中国人的脸哪,实在荒唐!就算你温家宝不懂国际规则,外交部礼宾司那些随员干什么吃的!难道他们也不懂?当年周总理说过“外事无大小”,就是会见普通外宾,也得严守时间,甭说贵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了。你怎么能把人家挡在门外,偷偷摸摸跟别人订攻守同盟呢?简直不可思议!当然,这位黑总统也真够率性,一点面子都不留,架子也没有,坐半个椅子也干,就是要跟你们来个开诚布公,打开天窗说亮话。想把俺美国甩一边,你们私下开小会,没门!看来,这黑小子真窝了火,耿耿于怀,如今跟记者谈到普京的时候,不由得把温家宝再拉出来,出口鸟气。绝!绝!

虚情假意,自相矛盾?

程:我说二位,奥巴马含沙射影讽刺温家宝的事,咱们点到为止,往下转入正题。奥巴马说,尽管许多美国人希望总统有能力对抗中国,但是,话锋一转:“我们更应该惧怕一个衰落的、受威胁的中国,而非一个崛起的中国”。老李,你怎么看奥巴马这句话?

李:我的感觉只有八个字:“虚情假意,自相矛盾”!别看黑总统心直口快,那得看什么事。在美中关系这么重大的问题上,他可不敢信口开河,必须估计到对方态度和可能的反应。再怎么说,他本人也不是中国问题专家,对华政策应该是国务院和国安委的职责,是智囊们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结果。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自相矛盾”的说词?道理很简单:一方面众所周知,中美军事、外交、经贸全面对抗,要说美国不担心中国崛起,那是骗人的鬼话;但另一方面,美国又想装出一副同情和怜悯的姿态,说美国更担心中国衰落。既然衰落了,还跟你对什么抗?那不是虚情假意,自相矛盾吗?这麽说的意思,无非耍个障眼法,麻痹中国,不要跟美国太过不去。

张:嗨,李兄差矣!我的看法正好跟你相反:奥巴马说的话是“真心实意,互相辩证”。为何这么说?原因有三条:第一,美国原本并不担心中国崛起,如果担心,为什么要鼓励中国改革开放,而且给中国最惠国待遇,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等。真要遏制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中国闭关锁国,走朝鲜的道路,到现在还定量供应,省得跟美国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是不是?第二,担心中国崛起,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中国随着国力上升,越来越忘乎所以,摆出一副暴发户的嘴脸,以为可以用金钱收买全世界的人。人权状况不进反退,还要推广“中国模式”,挑战普世价值,争夺海洋霸权,不惜跟美日等国兵戎相见。这个时候,美国才开始反省,要不要制止中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是不是原来的对华政策有问题?第三,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社会不稳日趋明显,也促使美国思考假如中国衰退下去,会对亚太地区安全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后果,所以他才说“我们更应该惧怕一个衰落的、受威胁的中国,而非一个崛起的中国”。就我的理解,这里说的受威胁,主要不是中国外部的威胁,而是自身社会动乱的威胁。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与不对,请二位批评。

李:张兄说的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比方说改革开放这件事,不是美国帮了多大忙,而是咱们自己穷得招架不住啦。明摆着台湾、韩国、新加坡等所有搞市场经济的地方都富有,就咱们计划经济吃不饱饭,逼得邓、胡、赵一帮开明老人,不得不支持农民自发单干,于是才有了改革开放。至于美国从旁促进,当然也得感谢,但是,他们主要还是想打开中国市场,赚中国人的钱。所以呀,你不要把资本家都想象得那么仁慈,没那回事。

程:老张说的那三条是事实,老李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需要补充。世界经济是我的老专业,不妨从经济规律上入手分析。老李的话不假,资本家的出发点都是从利润着眼,你看中国的廉价劳力让沃尔玛赚了多少钱?美国消费者能享受比中国还便宜的商品,这都得归功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当年日本跟德国都是战败国,二战当中让美国人吃过苦头。可是美国不计前嫌,仍然大力扶植它们经济崛起,也是同样道理。当然,除了市场经济的原因,也有政治结盟的动机在内,他们需要共同对付来自苏联跟中国的共产扩张嘛,政治盟友的作用不可小看。

张:老程从经济规律的高度看问题,比较深刻。就说战后几十年的的和平竞赛吧,竞赛结果,证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要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更有优越性,所以赢得民心,最终导致马列主义破产跟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因此,说到底,经济跟政治难以分家,因为即使按照马克思《资本论》宣扬的观点,市场经济跟民主政治是一体两面,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有民主政治的配套运作,有社会的自由度,否则的话,不能自由迁徙,不能组织工会,没有罢工、集会、游行和选举自由,工人就不是自由人,而是某种程度的奴工,其劳动力就不能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无法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价格。

同理,如果银行等大企业都是国企,政策向他们倾斜,那私企和外企就难以生存,资源的合理配置跟商品的合理定价都没法保证。所以说,中国搞一条腿的改革开放,归根结底行不通。至于信息自由流通、智慧产权保护,这些因素对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不是老说要提高“软实力”吗?没有信息流通和自由创作,甚至不能自由上网,你的“软实力”怎么提高?就靠新华社自吹自擂?

“崛起”“衰落”,一念之差

李:两位仁兄一席话,让我开了窍。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比我来美早很多,对两种制度的比较观察更深刻。我在体制内当公务员久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说这信息流通跟市场经济的关系吧,我最近还真有比较深刻的观察。我女儿工作的那家律师楼,因业务扩张,需要派人去北京,主持分公司业务,处理中美之间的经贸纠纷。可是,因为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原因,谁也不愿意去。最后,老板鼓励我女儿去,因为她在北京念过本科,业务和语言沟通能力强,给她薪水加倍。她去了没半年,发现问题很多,首先上网有困难,谷歌邮件收发不畅,看新闻更难。有些需要签字的文书原件,必须通过特快专递。东亚地区本来一周可达,但北京就得两三周才行,据说因为公安拆检。速度一慢,常影响案件进度,甚至赶不上法庭规定的呈递日期。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凡属重要文件,干脆先快递到香港或台北,然后再由专人乘飞机,当天送北京,绕过大陆的快递公司。为此,总公司跟中美两国的司法部提出交涉,如果北京老是人为影响通信速度,他们将考虑关闭北京的办公室。

程:老李举的这个例子,恰好说明一个关键:中国究竟想不想融入世界体系?如果想融入,就不能不守国际规范。如果不想融入,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就难以提升,国防外交也处处受阻,内部的社会稳定也越来越难维持。你维稳经费再多,也难抵挡社会矛盾的持续积累与发酵,最终结果,也就是奥巴马说的那样,中国将变成一个受威胁的衰落国家。既然衰落下去,为什么奥巴马更加担心呢?这个逻辑又是怎么回事?不知张兄有什么意见。

张:昨天晚上读了何清涟女士一篇新作,题目是“关于中国,奥巴马这次说对了”。她对中国的衰落10年前早有预言,说随着中国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将高达三亿多,政府与人民的“面包契约”,或者叫“温饱契约”,将难以履行,就业与吃饭问题,将会威胁社会稳定。她的这些说法,的确有先见之明。不过,她下面这段话,我就有不同看法了。她说“国际社会的真正隐忧其实只说了一半。奥巴马说‘以民族主义为组织形式’,而另一半话藏在舌头下面,那就是中国通过对外军事扩张,转嫁过剩人口危机。”这种说法,等于在重复王力雄的“黄祸论”,有恐吓西方的味道。我的看法是,即使军方鹰派有军事扩张野心,其动机也主要是维护一党专政,而非向外输出过剩人口,属于“红祸”,而非“黄祸”。再说了,即使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也还不至于威胁到吃饭问题。原因有两条:第一,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普遍贫穷和饥饿,而是财富分配的极端两级化。如果贪污腐败和收入不均稍加纠正,社会保障问题并不难解决,老百姓吃饱肚子不是问题。第二,如果社会不公继续恶化,对外扩张也是空话。军队腐败影响军心,当兵的谁还愿意替你卖命?第三,粮食也是商品,只要是市场经济,不可能吃不上饭。说吃饭困难和输出人口,纯属杞人忧天!

程:何清涟还谈到军方鹰派的“持剑经商”观点,那跟百多年前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类似,用武力扩展世界市场,强买强卖,不同意就打。现在哪有靠武力经商的事情。就算移民,绝大多数也都是走合法途径,靠投资、技术、劳务输出,家庭团聚等正规渠道,非法移民和战争难民的数量毕竟较少。至于以武力为后盾的海外殖民,也早已成为过时的观念。因此,我认为即使军方鹰派的思想,还停留在鸦片战争时代,但真想在21世纪付诸实践,没有什么可行性。

李:你俩的反驳我也同意。奥巴马说的句子很长:“如果未来中国的发展无法满足其人口需求进而滋生民族主义,并将其作为一种组织原则,而中国自己又无法承担起构建国际秩序的责任,那么,美国将不仅要考虑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美国自己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一大段话中间,有五个重点,前三个是前提:一是民族主义;二是组织原则;三是国际秩序。后两个是结果:一是冲突的可能性;二是美国自己的困难与挑战。关于民族主义,我也有切身体会,比方说,国内有些邻居和朋友,本来关系都挺好,听说我们拿了绿卡要移民美国,一下子变得冷淡起来,好像我们成了汉奸,有一种警惕跟敌对。这种不健康心理,跟官方的有意误导分不开。关于组织原则,我觉得那是美国对中国法西斯化的警觉,担心官方利用民族主义挑起排外风潮。关于国际秩序,是希望中国变成负责任的大国,多点建设性,少点破坏性。如果中国继续跟普世价值挑战,那当然要跟西方冲突。而一但冲突不可避免,当然会成为美国的困难和挑战。如此说来,老美对中国衰弱的担心,还真是忧心忡忡,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般虚情假意。

程:咱们仨老头,午茶摆摆龙门阵,对中国也不会有丝毫影响,无非是一种感情寄托,聊表乡愁而已。说到底,中国崛起也好,衰落也罢,都不能简单看国力升降,百姓穷富,而要看整体社会状况,是健康还是病态,属于良性发展,还是恶性发展。如果回归普世价值,遵重经济规律,构建和谐社会,则中国发展的后劲还有的是,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不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也不是问题。反之,如果死抱马列毛那套僵尸理论不放,决心把共产破旗扛到底,那么,一时暴富难以持久,全面衰落指日可待。不但中国百姓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文革用语),可能还要祸害亚太地区和全世界,让中共变成世界公敌。

张:所以说,具体到中国的现状,崛起和衰落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全在一念之差。只要当局不再惧怕言论自由,敢让人们开口讲真话,真理会越辩越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用不着御用秀才挖空心思,更不需要五毛党胡搅蛮缠。还不如省下大把维稳经费,用在医疗、教育和养老金的缺口上。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下周该我埋单、出题,等我考虑好了,会把题目电邮给二位,预先征求你们的意见。

編者按:本刊所發表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觀點;本刊鼓勵各種正反意見熱烈爭鳴。

《公民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公民议报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35968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