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11月鄱阳湖再次湖底朝天
2021年11月16日新华网以《江西鄱阳湖水位下降 落星墩“水落石出”》为题,报道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再次露出湖底。报道说:“近日,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水位迅速下降,位于江西省庐山市的千年石岛落星墩也再次露出全貌。落星墩是一座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的石岛,位于庐山市紫阳堤南二里鄱阳湖中心,是庐山市的地标性建筑物和象征性文物古迹。丰水期,小岛大部分浸入在湖水之中,枯水期湖底露出时,落星墩才会完全展现出来。”落星墩是鄱阳湖湖底朝天的标志物,鄱阳湖湖底朝天、周边地区干旱的现象将持续几个月,到明年雨季来临时才能化解。
图1:2021年11月鄱阳湖再次湖底朝天,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最大的打击末过于河流断流,比如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到1997年这一年,黄河断流一共226天,黄河河流生态系统奄奄一息,进入急救病房。对于湖泊生态系统来说,最大的打击末过于湖底朝天。从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运行以来,由于三峡水库的逆向运行,大坝下游的鄱阳湖不时不时地出现旱季湖底朝天的现象。最初,中国媒体对此给以相当篇幅的报道,比如鄱阳湖湖底成为大草原,鄱阳湖湖底跑汽车等等;鄱阳湖所在地的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对于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视,提出要建造鄱阳湖拦湖大坝,解决鄱阳湖湖底朝天的问题。尽管鄱阳湖拦湖大坝的措施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商榷,但是毕竟是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此为中央政府也给予一定的正视,把旱季长江下游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的问题悄悄地纳入“后三峡工作”,虽然不敢直击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已经有所认识,不敢直言而已。
但是最近几年以来,新闻报道姓党,主要报道“正能量”的新闻,关于鄱阳湖湖底朝天的这样的“负能量”新闻也就尽量少报,或者在报道中少提鄱阳湖湖底朝天的生态后果,更不要提及造成鄱阳湖湖底朝天的原因。比如中央电视台在报道2021年11月鄱阳湖再次湖底朝天的新闻时,采用的题目是《江西九江:鄱阳湖湖底明代五孔桥露出水面》,报道说:“2021年11月14日,江西九江,湖口县双钟镇鄱阳湖湖底露出水面的明代五孔桥。这座桥曾经是人们往来的交通要道,丰水期隐于湖水,枯水期才会露出,如今已成为人们冬季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并且配上美景照片,以及招引顾客的马队,生态灾难就成为冬季旅游的喜事(参见图2、图3)。
图2:鄱阳湖湖底露出水面的明代五孔桥,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图3:鄱阳湖湖底露出水面的明代五孔桥,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这是一个把丧事当作喜事办的典范。也就是在两年之前,记者镜头下的鄱阳湖露出湖底的问题,却是另外一番悲惨景象(参见图4、图5),差别只是记者用另一个角度来报道这个问题。所以,记者的镜头是由记者的良心所操控的。
不久前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大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鄱阳湖是江豚最后的避难所,鄱阳湖露出湖底,湖区滩涂外露河道变浅,江豚栖息空间被大幅度压缩,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威胁。还有面临种群灭绝的长江刀鱼,鄱阳湖是他们的产卵场所。鄱阳湖水位太低,长江刀鱼无法从长江游入鄱阳湖产卵。即使能够游入,草洲裸露,长江刀鱼也无法觅食栖息,更不用说产卵。鄱阳湖是每年越冬候鸟栖息之地,鄱阳湖湖底朝天,水生植物大面积消失,鱼类、蚌类、螺蛳也大量死亡,越冬候鸟失去了必要的食物供应,这里不再是越冬候鸟的天堂而是地狱。
图4:2019年10月鄱阳湖露出湖底时新华社的照片,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图5:2019年10月至2020年春鄱阳湖露出湖底时中新网的照片,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图6:2013年10月24日鄱阳湖松门山水域发现一头上百斤的死亡江豚,图片来源:见图所示
二、三峡工程元年的逆向蓄水与鄱阳湖湖底朝天
2021年11月鄱阳湖再次露出湖底,与长江三峡水库在汛期后蓄水、向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冲击有极大关系。
2021年被称为是三峡工程元年,2020年三峡工程在投入运行17年后被全面验收。但是就是不敢公开,谁主持了三峡工程的全面验收?谁在全面验收的报告上签字?不管怎么说,从2021年起三峡工程正式开始运行了,所以有2021年为三峡工程元年之说。
2021年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75米,完成2021年蓄水至海拔175米的任务。但是几个小时之后,10月31日17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就降到海拔174.60米。按照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是海拔175米。顾名思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就是水库经常要保持的一个水位。但是事实上,从2010年三峡工程冲击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成功,到2021年已经是号称连续十二年成功,但是每次保持三峡水库坝前水位海拔175米的时间均不超过一天,常常只有几个小时。
笔者注意到过去官方媒体在报道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75米时,都要引用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说三峡水库再现高峡平湖的美景。但是在2021年的报道中,没有用“高峡出平湖”或者“平湖”,因为2021年10月31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与三峡水库重庆寸滩的水位的差距将近0.8米,超过了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所定义的“平湖”。
据称,2021年三峡水库蓄水计划始于9月10日0时,到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75米,共拦蓄68亿立方米水量。众所周知,斯大林在《苏联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教导中共党员说,水库可以将洪水期的洪水拦蓄在水库中,到枯水期将水库中拦蓄的洪水放出来可以抗旱,这样水库既能防洪又能抗旱。请注意,是将洪水期的洪水拦蓄在水库中供旱季所用,这就有了调剂作用。而三峡工程的运行显然是违背了斯大林同志的尊尊教导。三峡大坝下游长江河段一般在每年9月份进入枯水季节,三峡水库从9月10日0时开始蓄水,拦蓄了68亿立方米水量,三峡水库拦蓄的不是洪水,而是下游人民急需的水量。三峡水库抬高水位至海拔175米是从三峡集团本身的发电利益出发,而不是考虑下游人民和湖泊生态的用水需求,所以三峡水库的这种运行方式被形象地描述为“逆运行”。
江西省防汛办主任徐卫明于2015年1月15日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三峡对鄱阳湖的影响主要在蓄水阶段:枯水位提前,枯水时间延长,枯水位降低,冬季的枯水情况在秋季就出现了。”徐卫明的话击中了要害。
就在2021年10月31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75米,两天之后,鄱阳湖入长江湖口站的水位就降到海拔12米以下,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连日来,湖口站的水位持续下降,水位已经降到海拔10米以下,正向着极枯水位海拔8米发展。
三、三峡水库的清水下泄
除了三峡水库的“逆运行”之外,三峡水库的清水下泄也是鄱阳湖经常出现湖底朝天现象的原因之一。
对于黄万里教授提出的三峡水库淤积问题,特别是砾石淤积问题,当时的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是毫无准备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三峡河段砾石淤积的基本资料。后来就想到了在三峡水库上游建造水库大坝,拦截进入三峡水库的砾石和泥沙。所以在金沙江上建造的现在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和白鹤滩水库大坝工程,都有为三峡工程拦截泥沙的任务,并把这个任务作为工程的目标之一。
在自然状态下,流经三峡河段的平均年泥沙量为5.4亿吨,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认为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措施,可使进入三峡水库泥沙的38%排出三峡水库(还有62%的泥沙留在水库中)。但是实际上实施“蓄清排浑”的运行措施,只能将约20%的入库泥沙排出三峡水库。
由于上游水库大坝的拦截,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少了,“蓄清排浑”的效果不如预期的,三峡工程下泄水量中含沙量很少,下泄的是清水。
三峡工程下泄的清水,就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能量过剩,到处乱串,四处闯祸。下泄清水对三峡大坝以及葛洲坝大坝下游的长江江堤造成很大的冲击,而长江江堤至今为止依然是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主要的防洪措施。2003年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崩岸现象。一些专家出面安慰说,这种现象只会持续三、五年,之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堤就恢复正常了。可是十八年过去了,清水下泄,江堤崩塌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参加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泥沙专家戴定忠对三峡工程下泄的清水冲涮引起河道的变化总结为五个字“急、变、崩、萎、乱”,最为要命的是“乱”,没有规律可循,也无法事先预防。
三峡工程下泄的清水还无序地改造长江中下游的主河道,将长江河道在某些地段挖深几米到十几米。过去以为,清水下泄、挖深河道,最多也就是从湖北宜昌到湖南岳阳。如今不但扩展到江西九江,甚至一直扩展到长江三角洲。在枯水季,长江水流回归主河道,由于河道被下泄清水挖深,长江水位就降低了。比如说在鄱阳湖入长江处的湖口,原来每秒X立方米的水流可以保持在海拔12米处,阻止一部分水从鄱阳湖流入长江,就是人们所说的“江湖互补”的关系。如今长江主河道被下泄清水挖深,每秒X立方米的水流可以保持的水位只有海拔10米。由于长江在湖口处的水位低,鄱阳湖的水量被迫流入长江,从而造成鄱阳湖的干涸与湖底朝天。原来“江湖互补”的关系变味了,变成了“江湖互害”的关系。
有人把鄱阳湖、洞庭湖比作是长江的两个肾,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把长江的两个肾都卖了,把肾拿去换钱了。长江就需要许多人工措施来补救,就像给失去肾功能的人定时做血透析一样。
为了减少三峡工程下泄清水对长江河床的挖深,中国专家提出的办法就是建造水泥砼板软排,铺设到长江河床底,利用水泥砼板的强度来抵挡下泄清水的冲击。实施这种措施,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投资?谁来承担这些投资?但是为了掩盖三峡工程决策者的错误,花多少钱都是在所不惜的。
图7:为了减少三峡工程下泄清水对长江河床的挖深,中国专家提出的办法就是建造水泥砼板软排,铺设到长江河床底,利用水泥砼板的强度来抵挡下泄清水的冲击,图片来源:戴定忠: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及泥沙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