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社会观察 2023-01-26 

孙立平:该如何看待野蛮生长?

野蛮生长,这是这些年中国社会的底色,也是中国这些年很多事情的谜底。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支撑了中国这片天的,就是这个东西。但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处在草莽时代。问题是,我们如何从一个草莽的时代进入一个常规化的时代?我们如何在规范野蛮的同时,保持我们这个社会的活力?
意识到这两点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我们终归要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但这个告别可能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如何在规范的同时又能保护社会的活力?第二,在当今的时代,能够规范野蛮的是什么?方式可能不止一种,但唯一真正的出路,只能是文明,是法治。否则,规范野蛮的可能比被规范的还要野蛮,破除垄断的可能比需要破除的还要垄断。历史不断这样提醒我们。

孙立平:风急浪险,关键取决于你的见识:在一个场合谈见识

聪明主要是在智力的含义上,在这方面人与人确实是有差别的。智慧则更多是后天修炼的结果,比聪明要更胜一筹。所以有人说,聪明的人不吃亏,有智慧的人则不在乎小的得失。而见识,我将其看作是对自己所处的更大情境的判断和选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远见卓识吧。
实际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不乏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但见识可以决定你在整体上把聪明和智慧用在什么地方。就个人来说,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很聪明,但把这种聪明用在了歪门邪道上。这就是见识的问题。有人说过一句话:决定一个文明能走多远的,是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这句话很值得深思。

孙立平:春天的期许:正常、正常、还是正常

春天到了,我们最卑微的期许,就是能有一个正常的生活:上街散步不用戴口罩,进入工作场所、商场、饭馆不用扫码;坐飞机、坐火车不用核酸;从外地回家不用向社区报备;安排自己的行程不用担心不可预测的变化而被流滞在外地,有家能随便回;到了冬天不用和死神抢夺老人,春节能过一个踏实的年。元旦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表达的期望,就是活着。现在期望得稍微奢侈一点:不但活着,还能正常地活着。
再奢侈一点,不但能正常地活着,我们还需要正常的情感、正常的思维。这一波的疫情爆发过后,眼前的世界有点寂静。平时那种义愤填膺的争吵已经少了许多。很多人不再逞口舌之快。一位朋友说,原来在家里也会因为一些观点不和,吵得面红耳赤,但现在互相关照,其乐融融。一夜之间,人们好像多了许多共识,多了许多理解,多了许多人伦。但愿这会成为常态。

孙立平:2023:返璞归真与最大公约数

人在绝境中是共通的,在苦难中,人的共性会开始体现出来。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你这种观点也好,你那种观点也好,病毒是不认这个的。面对病毒,人类是一个共同体。在这样的时候,很多平时理直气壮的东西都显得荒诞可笑:在人与人之间制造怨恨和对立有什么意思?用自己掌握的那点强力使别人屈服你有什么好玩的?在能活着的时候大家好好过日子不是挺好的吗?
平日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泡沫,有很多浮华。我们经常为这些泡沫而兴奋,为这些浮华而忘情。但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开始明白,没有多少钱的鸡蛋和牛奶,价格不算便宜但也说不上昂贵的肉,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支撑我们生命的是这些,而不是那些泡沫和浮华。

孙立平:生育:终究是个哲学问题

人们为什么不生?种种或深或浅的分析;怎么才能让人们生?种种基本不可行或完全没意义的建议。经济社会因素,有的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基本都是言不及义。是因为钱少?王思聪到现在未婚未育;是因为房价高?那鹤岗人多生了吗?生活不轻松?北欧的生育率为什么也很低。
生育这个题,太难了。难到什么程度?难到李光耀这位睿智老人在临终前也绝望地说:新加坡人口问题,我解决不了。为什么难到这个程度?我想了半天,最后的答案是,这是个哲学问题,因为这涉及的是意义与价值。

【转载请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49283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