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特别行动
79yibaochina.com
1967年夏,全国各地的武斗如火如荼,出现了群众组织抢夺军库里的机枪、冲锋枪、手榴弹等重武器。专制之下,为何如此“天下大乱”,其根源正如金圣叹点评《水浒传》:乱自上作。yibaochina.com
1967年7月22日,江青接见河南“二七公社”代表提出“文攻武卫”。8月4日,毛写信给江青,认为75%的军区和驻军支持右派,因此,他在信中提出“应大量武装左派”。(候工《文革之殇》)既然如此,那么,驻军支持的“丹联”便可以去“抢夺”军库。而被打压的八三一只能“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地方武装部便成了“最佳选择”(蛤蟆塘),但早有防备。yibaochina.com
由于,戒严和包围,“根据地”的人日渐减少,之前夜宿在此的“红司”领导也不见踪影了,因为,没有了安全感。赵刚的心情有些焦虑, “红联”有人发问:我们赤手空拳守在这里,就是等着上演“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吗?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论持久战》)别忘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等着我们去解放呢……yibaochina.com
在如此质问下,赵刚的脑子里仿佛一团乱麻,难以厘清。一位同学回忆说,“我的印象中,他头脑简单,稍有偏激,很容易被人利用”。(2020年11月访谈宋为民)这话似乎贬低了“英雄”,其实,革命熔炉就是要造就这样的“英雄”。试想,如不是“头脑简单”怎能一哄而起?如不“偏激”,怎能烧书、掘坟,牵着老师游街?这一切乃是革命的“需要”—— “红卫兵是替罪的羔羊”。yibaochina.com
炮声轰鸣,地动山摇。周军为“搬兵”冒死冲出去了,一去不归。赵刚有些心神不定,觉得应该派人去请示上级(红司)——是“撤”还是“守”。yibaochina.com
“115惨案”幸存者“绸校红联”宋为民(右,印染专业68班),后为本市红代会主任。2020年10月宋提供此图并说明:我的同班同学,半工半读下厂劳动的师兄弟,文革中是对立面组织的。yibaochina.com
80
赵刚找到了忠敏,他说,周军出去“搬兵”还没回来,形势逼人,你能不能跑一趟,把这里的情况报告“红司”,问他们到底是撤,还是守。忠敏点头说“好吧”,他和赵刚握了一下手,转身便去了。yibaochina.com
忠敏和小星道别,小星说,你出去太危险了,被他们发现怎么办,很多人都认识你,让我去吧,谁也不认识,他们逮着我,见是一个小学生,也就放我走了。忠敏说,那道后墙你也跳不过去呀,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于是,趁着枪声稀落,忠敏和小星弯着腰向后院走去。yibaochina.com
忽然,响起了枪声,他俩赶紧趴下不动。这时,出现一个声音:我来掩护,不然,这个院子你们出不去。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男人,他是“红司”作战部的邱少杰(邱福禄),某厂的工人,身背一支汤姆逊冲锋枪,一个当过兵的人。只见他端起汤姆朝对方一阵扫射,鸦雀无声了。忠敏背起小星疾步来到了墙下,然后,他蹲下让小星踩着他的肩膀爬上墙头。接着,他翻身而越。但还不能贸然前行,一旦被发现就是凶多吉少。恰好,有一家小院,忠敏拉起小星走进,屋里人有些惊慌。小星说,惊扰你们了,我们都是从里边跑出来的学生。这家男人说,你们先洗脸吧。于是,忠敏从缸里舀了一盆水,蹲在地上洗了几下便站起来,小星扑哧笑了,原来硝烟和灰尘画了个“黑花脸”。脸洗净了后,男人说你俩跟着我走吧,女人说小心点儿。于是,三个人悄悄地走出了小院。yibaochina.com
这是绸校被包围次日的午后。yibaochina.com
81
小星和忠敏并不陌生,相识于轰动小城的特别行动——“抢李言”。yibaochina.com
李言(1911年生于浙江),是1964年从省里“空降”的安东市长。由于初来乍到,无论“炮轰”还是“火烧”,似乎“问题”不多。而宋克难却不然了,他是个“老安东”,五十年上任的中共市委书记。毛的一声炮响(《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敲响了刘少奇的丧钟,随之,全国各地的“党魁”都成了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的“代理人”。于是,宋克难便由“炮轰”、“火烧”,转而被“打倒”。而李言与“旧市委”没有太多历史瓜葛,更重要的是,他珍存了一帧和林彪、叶群在延安的合影。虽是一张照片,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若是与王实味合影,那就离砍头不远了。而林彪红得发紫,是毛惟一的“最亲密的战友”。所以,这帧照片提高了李言的身价。yibaochina.com
于是,驻军选择了李言,抛弃了“旧欢”,这是权力的重新组合。yibaochina.com
1967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东北的新曙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后,组成“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构,即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的负责人和党政机关的革命领导干部。字面上的表述“解放军”是“老二”,其实是“老大”。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所谓的“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和“革命领导干部”都不过是“众星捧月”而已。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党就是军,军就是党”。(丁凯文:《解放军与文化大革命》)yibaochina.com
82
驻军对李言的青睐,被八三一说是李言的“卖身投靠”。并且,抛出了重磅大字报“李言是大叛徒”,揭露在历史上有“变节”行为,进而说他是一贯的“投机钻营”。yibaochina.com
1933年,李言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但是否出卖了“党”,曝光者不甚了然。所以,朝思暮想要“活捉”李言,企图从他嘴里掏出“叛徒”的供词。但是,李言的出行都有“丹联”的“保驾”。然而,出乎所料的是竟然被“劫驾”了。yibaochina.com
安东火车站前的一块开阔地叫站前广场。火车站的对面有一栋二层楼,从前的日本大和旅馆,后来的铁路招待所。门廊上端是二楼阳台,站在那可以俯视整个广场。文革年月,这里成了群众集会的主席台。副省长张正德在宋克难的陪同下,曾在这向广场的人群讲话,表态支持八三一的“夺权”行动,这叫做“亮相”。这种领导干部表态支持某派群众组织的“亮相”发端于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是他率先声明支持造反派(红色造反团)夺权(《东北的新曙光》)。于是,仿佛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吸引了领导干部的跃跃欲试。yibaochina.com
5月26日,“丹联”在站前广场举行了群众集会,李言到会检查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文革初期,李言曾任本市“文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宋克难),随着“九九炮轰大会”(1966年9月9日),宋克难下台了,李言升为组长。所谓的“检查”也就是“亮相”,不过是在军权力支持下的一种“政治表演”而已。yibaochina.com
站前广场的铁路官楼,文革年代的集会地之一(网路)。yibaochina.com
83
在一片口号声中,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头发向后梳得很整齐,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皮肤白皙,表情温和,语调沉稳,带有一点南方的口音,看起来年约半百,他就是市长李言。yibaochina.com
在李的“检查”接近尾声之时,突然,广场人群骚乱起来。一辆奇怪的汽车疾驰而来,人们惊惶地喊着“老虎笼子”,像流水似的向两边散去,那“老虎笼子”掉转车头又冲了回来,然后扬长而去。yibaochina.com
这是一辆经过改装的汽车,四周用网状的铁板焊接,就好像一辆坦克,虽然横冲直闯的,但只是冲散会场。yibaochina.com
曹会治说这个“老虎笼子”来自抚顺八三一的援助,司机就是抚顺“红工联”的人。由于武斗日甚,而小城八三一势单力薄。所以,曹去抚顺求援,面见了八三一的头头(武振良、郭大可,前者是抚顺西露天矿的矿工,后者四中初中生),于是战友慷慨解囊,使小城街上有了这道风景。冲击会场,占领主席台,抢夺话筒,发表演说,使对方大会流产。希特勒的冲锋队便是如此,“保护纳粹党举行的会议,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美国学者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yibaochina.com
“老虎笼子”的出现,使广场上的人群惊慌而散,台上的人也是心惊胆战,好在没有丢下 “党的宝贵财富”,几人护着李言下楼,担心上街被劫,便藏进了楼下的烧水房。惊魂未定之时,不知从何闪出一帮“小将”来,驱散“保镖”,架起李言夺门而去。yibaochina.com
这些“小将”是二中八三一的学生,他们簇拥着“俘虏”大步流星的朝西而去,目的地便是二中。从站前到学校约有千余米,不知谁喊了一句:同学们,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这是“老掉牙”的电影《南征北战》的台词,不知看过多少遍了。忽然,又有人喊,“丹匪”追来了。前边的人便跑起来,排尾(八三一“云水怒”大队)为了“断后”,阻挡“敌人”上来,大家手挽手形成人墙,且退且走。一条人河在马路上奔腾着,口号声响彻云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yibaochina.com
二中,文革年代学运的“领头羊”(网络)yibaochina.com
84
李言被“小将”们前呼后拥,一股风似的刮进了二中校园。然后,又一股风卷上了二楼的一间屋子。这时,从窗向外看,操场上是黑压压的人群,沸沸扬扬。yibaochina.com
中国人喜欢热闹,东北人叫“卖呆”。这人群有“丹联”的,更多的是“卖呆”的。从马路上一出现“护驾”的队伍,便有人陆续地涌了进来,形成了“护驾”的外围,以至使“救驾”鞭长莫及。既然是看热闹,便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一个市长被一群“毛孩子”架着胳膊,趔趄而行,气喘吁吁,汗流满面,那是怎样的可笑啊!不花一分钱,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场大戏,怎能不叫市民们快活呢。所以说,卖呆不怕乱子大,谁都希望有更多的热闹。yibaochina.com
凡事有欢乐也有忧愁,闻知李言被抢了,驻军首长有些恼羞成怒,指示“丹联”头头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革命领导干部”的人身安全,不能出现三长两短的。yibaochina.com
“丹联”将二中围的水泄不透,大喇叭不断地发出“最后通牒”:勒令八三一暴徒立即“释放”革命领导干部,否则将踏平“匪巢”,片瓦不留。但是“干打雷不下雨”,因为如果强攻,恐怕“鱼死网破”,那就不好交差了,而“智取”又没有什么招数,所以,只能“干打雷不下雨”。但直到天黑了,也没有收兵。yibaochina.com
这时,在楼上护着李言的人,发现停电断水了,显然是“敌人”的破坏。也许下一步要趁着风高月黑冲上来抢人,所以要马上转移。于是在老宋的指挥下,不知从哪找来了工具,摸着黑将楼板凿洞。在楼板凿穿后,便将李从洞口塞下去,李言挣扎着呼喊“救命”,黑暗中他以为要“活埋”。yibaochina.com
85yibaochina.com
终于,李言的下半身“出洞”了,由于恐惧而双腿不停地抖动,楼下接应的人(李小兵)上前抱住李言的两腿,上压下拖,一阵忙乎,李言到底下楼了。落地的位置,恰好在地下管道的洞口。显然,这是事先探查了。由于外边是重兵把守,插翅难逃,便开始了“地道战”。yibaochina.com
前有带路后有护送,李言居中,在黑乎乎的地道里爬行,不知爬了多长,地面的“嘈杂”让爬行者知道回到了“阳间”。屋子里却弥漫着一股潮湿气味。由于担心暴露目标,不能划火柴,所以只能在黑暗中静守。yibaochina.com
天蒙蒙亮了,看清了是在澡堂子过夜,人的眉目也清晰了,张忠敏发现有一个大眼睛小姑娘,这便是他和小星的初识。yibaochina.com
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李言,忽地从椅子上滑落下来。这时,小星把他拉起来,悄声说李言你还记得吗,为了办小报,我去找你解决纸张问题,你说,“鸭纸”生产的新闻纸是保证《人民日报》的,让我去找李富春(国家计委主任)。哦,不记得了。这时,一个男生来到李言面前气呼呼地说,李言,你这个老滑头,我来帮你“回忆”一下吧。说着举起皮带,李言赶紧双手抱头。男生说,看你“贪生怕死”的样子,我是吓唬你,但打你也是活该。江青同志传达了最高指示——“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好人打好人,误会,不打不相识。”(王友琴《学生打老师:1966男年的革命》)李言只是嗫嚅着,小星说,李言,我问你——你批给八一八办报用纸(《红卫兵战报》),不给八三一(《红卫报》),“亲不亲线上分”,你这是不是路线问题。是的是的,我接受小将的批判。外面“丹联”的传单说你被打昏两次,用凉水浇醒了。李说,哪有的事,我这不好好的吗。我请求小将们给我一个机会来澄清事实,叫围着的人回去“抓革命促生产”。yibaochina.com
王先国,1966届二中高三学生,参与“特别行动”的八三一“云水怒”大队长,图片系本人提供于2020年访谈。yibaochina.com
86
虽说二中依然在包围之中,但已经没有瓦片、砖头和六六粉的袭击,也不再有铁棍砸窗和斧头劈门了,看来形势“缓和”了。这倒不是有“铜墙铁壁”,而是“首长”担心“狗急跳墙”,考虑“革命领导干部”的安危。yibaochina.com
傍晌,八三一总部来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士,说话慢条斯理,端庄而文雅。头头认识她——李言的夫人于亚书,也是一个官员(宣传部)。她慢悠悠地从包裹里拿出一个饭盒,说,我给李言送饭来了。老宋说,这里饿不着他。这是我给他包的饺子。是的,好吃不如饺子。但为了李言的“安全”,你还是拿回去吧。怎么,难道你们还担心我“投毒”吗?那谁知道呢,阶级斗争是复杂的。请你们放心,我和李言革命多年,谁也不会“背叛”党的。但如饺子里“包藏祸心”,那也看不出来呀。那就让我看着李言把饺子吃完,如有意外,责任在我,可以立下字据。但你们打哑语,搞“攻守同盟”怎么办。李夫人付之一笑,那就劳驾你们把饺子送去吧。可以,但请你把饺子一个个拆开。那还叫饺子吗,还不如端馅儿来了。yibaochina.com
事情僵持了,在一旁的小星看了老宋一眼,说,我把饺子送去,叫李言吃完写个便条吧。其实,送饺子来无非是探听虚实,因为听说人被打昏了两次,放心不下,虽不能见面,但有李言的亲笔,一块石头也就落地了。yibaochina.com
结果,李言写下了字条: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首长看后如释重负,指示“丹联”允许八三一对李言举行批判大会。会后,“完璧归赵”。yibaochina.com
参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四)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五)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六)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八)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九)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一)yiba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