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9年,我有幸获得独立中文笔会第17届自由写作奖,评价中提及长篇纪实《丹麦人在安东》关注了丹麦传教士这一群体在历史变迁下的悲欢沉浮。去年,这部作品已由台湾新锐文创出版。中国作家冉云飞在《卌年结撰百年史<丹麦人在安东>述评》中写道:作品并非专对一位传主的行迹事工做特别的研究,而是对数位人物的传教历程及信徒受迫害的经历,所做的史事记载,但不妨谓之“天路客列传”。本篇“丹麦特嫌记事”也曾作为“列传”之一,写入书中,仿佛一棵树上的枝杈剪掉了,但埋在了土里,慢慢地长出了新绿。

第三十六章 赴京上告团

163

向中央文革小组反映地方的问题,这事,不是有“首都三司驻丹联络站(曹会治)”吗?是的,那是一条“小路”,“群体上访”也是必须的,闹大了,惊动了中南海,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yibaochina.com

下午四点多钟,李宝山和几个工人(郑向党、夏光玉等六人)决定进京上访。yibaochina.com

从小白楼出发,横穿大沙河,翻过东窑山,向凤城方向逃跑,换一种说法是“小长征”。由于担心被人发现,不敢走大路,只好翻山越岭。走着走着,天黑了,有些精疲力尽的,只好坐在草地上。yibaochina.com

天空黑压压的,没有一点星光。忽然,宝山说,安静——我听见火车叫了。于是,大家屏住呼吸。yibaochina.com

是吗?——我们怎么没听到呀。yibaochina.com

没错,的确是火车,我家房子就在火车道边,火车在老远的地方,我在炕上就像趴在枕木一样,听的可清楚了。yibaochina.com

宝山站起身来,用手指了一个方向,说,火车就在那边,跟我走吧。仿佛“望梅止渴”,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了。yibaochina.com

翻过一道山梁,看见了远处的灯光,不由得一阵惊喜。宝山匆匆下了山,然后,他停下了脚步,面前横着一条小河。他脱下汗衫,劳动布裤子和球鞋,交给身边的人,他要探测一下水有多深,河有多宽。yibaochina.com

随着哗啦哗啦的水声,他游了过去,站在河边喊,看见我了吗?身后就是铁道了,这河也就十三四米吧,没脖子深的有个三四米,游过来吧。yibaochina.com

你说的轻巧,还有两只“旱鸭子”呢。那也不要紧,两个会水的架一个,但是说明白了,“旱鸭子”的两只脚可以在水里乱蹬,一旦呛了口水,不要紧张,千万不要死搂住别人不放,那就都沉底儿了。yibaochina.com

164

人们过了河,果然看见岸上的火车道。于是,便顺着铁轨前行。这时,已经下半夜三点了。没走多远发现了车站牌子“汤山城”,这是通往凤城的,但已过站了,下一站是二台子。yibaochina.com

有人说,实在走不动了,坐火车吧。有的说,不安全吧,“棒子队”不能在车上啊。宝山说,不可能,还成了神兵天降了。yibaochina.com

凌晨四点多钟的一趟慢车,逢站就停,到二台子已经六点多了。大家坐上了火车,高兴的是饥肠辘辘的,恰好车里开始卖面包了。yibaochina.com

火车晃荡沈阳的时候,已经过晌了。宝山一行来到了辽宁大学,向八三一总部报告“8.19”事件。由于上访者较多,所以,各市都有专人负责接访,听宝山谈情况的是家在鞍山的一个学生。yibaochina.com

宝山剃的是秃头,他目睹满头伤疤吃了一惊。听完叙述,他认为情况严重,应该进京上访。于是,便将宝山等人介绍与“沈铁红旗”(沈阳铁路局八三一),将宝山一行送上赴京的列车。yibaochina.com

8月21日,宝山在北京遇见了本厂红总派来的上访代表(12人)。大家一起投奔北京工学院(中关村),因为“老乡”牟国栋是该院“蒯派”(蒯大富)的头头之一。yibaochina.com

次日,聚在“工院”的上访者已达180人,大都是在红司的策划下,由下属组织派出的代表,领头的便是职工造反总部的杨印宝,他家和牟国栋是对门邻居。yibaochina.com

这么多人簇拥在一起,乱哄哄的,总该有个“领导”吧。于是,杨印宝念了一段语录,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接着,由他牵头成立了一个五人领导小组。yibaochina.com

165

8月23日,天蒙蒙亮,上访者四人一排组成了方块队伍。打着“赴京上告团”的横额,一路上唱着语录歌向城里进发,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是杨印宝。yibaochina.com

从中关村来到天安门广场,已是艳阳高照了,这段路程不少于三十余里。天安门附近的民族文化宫便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接待站,于是,“上访团”便涌入了文化宫大院。这里人头攒动,全国各地进京上访的人云集于此,人们在标明地域的窗口前排队等待“签证”,即在你的介绍信上批示“下榻之地”。yibaochina.com

于是,宝山便来到了“东北口”排队蠕动。到了饭口时间,大家便轮换去吃饭。晚上,“窗口”关闭了,大家便席地而卧,晒了一天的大理石地面不亚于热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躺在地上,南腔北调地闲聊。哈尔滨的一个小伙子对宝山说,他们已经在这两天了,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呢。yibaochina.com

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尤其不知道何时到头,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要耐心等待。yibaochina.com

终于,次日上午,宝山一行得到了“签证”,住宿于北京农业大学。于是,大家又来到了农学院,住满了四个“库眼”,也就是四个农机库。水泥地铺上草垫子,还专设了一个食堂,伙食是基本吃素,但不要钱也不要粮票,相当于“共产主义”了。yibaochina.com

尽管“上访”的生活有些寒酸,却也感受了大学生的热情,尤其是在“8.19”事件中共同患难的学生,他们纷纷来看望曾经一个“战壕”的工友。yibaochina.com


郭继东,北京航空学院安东籍大学生,文革中为“北航红旗”派遣驻丹人员。图片系其妹郭贞美(六中八三一)提供。yibaochina.com

 166

由于,有些大学生是“8.19”的亲历者,尝到了扎枪头子的滋味,亲身体验了造反派的悲惨,便急找“学生领袖”反映情况,既是“领袖”总有“通天”的本事。比如,北航“红旗”韩爱晶(学生五大领袖之一),获知“8.19”的情况后,便与中央文革小组接待站“通气”,请求尽快接待。还有,杨成武将军的女儿(杨毅《空军报》编辑)也给与了关注。如此,上访小组需要尽快写出“8.19”事件的报告。yibaochina.com

关于上访“报告”,一方面要如实地叙述“8.19”事件的血腥和残酷,另一方面要突出的是,这一场镇压造反派的行动是驻军“导演”的。前者的素材可以信手拈来,因为笔者也是亲历者,且为时不久,历历在目。但后者驻军具体如何“导演”,所知甚少。恰在这时,送“货”上门了。yibaochina.com

一天,农学院来了一位寸头男子,个子很高。他打听丹东上访人的住地,见人便问,恰巧遇上一个“老乡”,给他带路。但走几步后,他转身要跑,被“老乡”扭住不放,两人吵起来。农机库里的人听见吵嚷,便跑出来,一看,这不正是大刀“李二虎”吗,只是长出了头茬,没有那么光亮了。yibaochina.com

于是,“老乡”便把捉来的“舌头”送到了上访小组的住地——北京体院(曹会治)。这里没有“库眼”,且单立“上访食堂”,显然是享受“特供”了。yibaochina.com

经过“专业人士”(李德堂,公安局八三一“红卫士”)的审讯,“李二虎”招供了他是奉命前来“侦查”红司上访情况的。同时,也交代了“8.19”事件的有关“内幕”。yibaochina.com


文革时回乡(安东籍)串联的北京大学生:前排“北化纤”某头头,其身后田芒(北京舞蹈学院,著名演员田成仁之子,曹会治之外甥)。二排右起:戴眼镜系“北医大”杜瑞泰,左系“北体院”彭启程(北京人),其身后“北工大”学生。后排右一举臂者“北师大”曲仁佳,白衣者“北体院”曹会治(提供此图及说明者),左侧“北工大”穆国栋及“北化纤”学生。yibaochina.com

第三十七章 将军的女装

167

 文革的“荒诞”,犹如马克吐温说的“毫无逻辑可言”,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仿佛一出没有剧本的戏,导演可以“即兴发挥”,演员可以“即兴表演”,包括“群众演员”,一个“随心所欲”,“群魔乱舞”的大舞台。yibaochina.com

1967年10月5日,深夜,一伙人手持棍棒,冲进一家民宅,又喊又叫……yibaochina.com

在炕上睡觉的人,仿佛噩梦中惊醒,稍微定神之后,才听清这伙人是丹联的,奉驻军“支左办”之命,前来捉拿“三反分子周桓”。yibaochina.com

周桓,安东人,具体一点说,生于安东县大孤山。年轻时参加了“红军”,戎马一生。最终,成为“开国上将”。后来,因受“庐山会议”的株连,由沈阳军区政委贬为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文艺板块。yibaochina.com

未曾想,这位撸枪杆子的竟然是一个“儒将”,对文艺颇有造诣,非但没因受贬而消沉,反倒精神矍铄,亲自导演了西洋歌剧《茶花女》,进京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被誉为“全国总导演”。yibaochina.com

1966年6月23日,《辽宁日报》发表了《向我省反党反社会主义头目开火》,这是向周桓投掷的一颗“炸弹”。yibaochina.com

由此,周桓被无数次的批斗,身心受到了莫大的摧残和折磨,加之战斗中的疾患,身体难以支撑,以至在家病休。由于,运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停地揪出新的“老虎”,譬如,“宋、马、顾、喻、徐”(宋任穷、马明芳、顾卓新、俞屏、徐少甫)。仿佛一出戏,台上的人物像走马灯似的,如此才能激起革命群众的激情。因而,周桓便成为一只“死老虎”了。yibaochina.com


1966年,文革初期,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徐少甫,东北局组织部部长喻屏,东北局书记处书记顾卓新被批斗(图片网路)。yibaochina.com

 168

 在急促的叫骂声中,炕上的人惊慌地穿上了衣服。yibaochina.com

地下的人开灯后,发现炕上有四个人,其中,有个老头穿了一件女上衣,而另一个女人却穿着男上衣。在灯光下,彼此发现后要换回衣服时,却被来者以扇耳光制止了。yibaochina.com

老头就是周桓,而女上衣是他表妹的,一个将军半夜穿上了女人的衣服,这是多么“精彩”的情节,它可以借题发挥,张开想象的翅膀。于是,天亮后,街上便有了将军被擒的“绯闻”。yibaochina.com

两个月前,也就是8月,武斗如火如荼,革命者无暇顾及“死老虎”了。于是,周桓在表妹(三中教师郭华)的陪同下,拖着孱弱的身体,离开了喧嚣的省城,“隐居”在边城舅家(郭德山,丹东市振兴区二经街310号)。因是“戴罪之人”,深居简出,只是早晚两头寂静之时,表妹陪着江边散步。yibaochina.com

在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月,谁家来了一位“客人”便会引起“嫌疑”。于是,郭家来了一个“小老头”的消息,传到了灯泡厂军代表的耳朵里。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知道了“小老头”的身份。于是,军代表报告了军分区政委林元福,林报告了沈阳军区政治部。接着,军区派员与林来到市公安局,研究如何抓捕“小老头”。yibaochina.com

公安局某“头”说,警察直接出面去抓不好,还是让群众组织出面,一旦有个差错也无所谓。因为,群众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yibaochina.com

于是,便上演了“深夜袭击”,一举抓获了周桓和他的表妹。同时,进行了抄家,炕上地下,碗架柜,锅底坑,除了“老鼠洞”人钻不进去,凡是可疑之处,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鼻子。最终,搜去了周桓随身携带的上将肩章和一千余元。yibaochina.com


19661223日凌晨,彭德怀被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等秘密押解北京,倍受摧残。(图片网路)yibaochina.com

169yibaochina.com

当夜,周桓和表妹被押进了公安局看守所。yibaochina.com

次日,丹联“造反军”(市直机关官员)的两位来到看守所,拍下了将军身着“女装”的照片。yibaochina.com

7日,林指示公安局审讯周桓,搞清楚周为何来郭家,接触了哪些人,干了些什么。并要求保密,注意安全,最好“周”不要放在公安局。于是,周桓和表妹被从看守所转移至化纤厂。yibaochina.com

化纤厂原是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的企业,后为本市国营大厂,也就是“国企”了,是驻军支持的“左派”大本营之一,也是武斗的“主力军”。按照“保密”和“安全”的要求,周桓被关进了该厂二硫化碳车间地下室。yibaochina.com

平白无故的关押了,接下来便要“罗织构陷”,按个什么“罪名”。这是“斗争”的“经验”,也是常识。自称“在我主持下,消灭了四十万户富农”的莫洛托夫,有句名言“口供就是证据”(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于是,“逼供”开始了——yibaochina.com

林亲自出马审讯,但“事与愿违”,倒不是“猫嘴里掏鱼太难”,而是,他要把周桓的“隐居”,编造是“潜入”,而且“阴谋复辟”。yibaochina.com

周桓的“问题”,报上早已连篇累牍,且成“旧闻”,还是那句话“死老虎”。虽然,被誉为“全国总导演”,但是,逼迫他“自编自导自演”,如何“潜入”和“阴谋复辟”的剧情,“老头”硬是不肯。yibaochina.com

审讯碰了一鼻子灰。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公安局便将“任务”交给了该厂的“左派”:周桓不怕我们干部,怕你们工人,你们大胆地审一审,如果他不讲,可以轻轻地打几下,吓唬吓唬他。yibaochina.com

“上边”给了“政策”,下边便“紧锣密鼓”的开场了。yibaochina.com

170

周桓被带进了审讯室,皮鞭、胶管、长矛和棍棒等,摆在他的面前。其实,这些,早已屡见不鲜,自从被揪斗后,便少不了这些“把戏”。yibaochina.com

屋子里鸦雀无声,周桓被要求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刚背下来,吼声大作,皮鞭啪啪地抽打在桌子上,一时间,仿佛地动山摇。显然,这是要让周桓感觉一下“威慑”,有的挥舞着皮鞭,有的摇晃着三角带,也许这就是“吓唬吓唬”吧。yibaochina.com

从10月7日至12月19日,长达74天之久,周桓饱尝了“轻轻地打”和“吓唬吓唬”。从化纤厂俱乐部到建筑公司礼堂,从站前广场到青年广场,除了挂牌子批斗而外,还设“示众专场”,如汽改厂院内、站前广场。yibaochina.com

“在烈日炎炎之下,在拳脚之中,在一串串根本无法说清的‘罪状罪行’面前,他被五花大绑,嘴角流血,却顽强地挺直腰杆,屹立于天地之间。这是我在那个年代看见的唯一遭受迫害还能保持这种高傲神态的高级干部。”(传记文学《绕不开的记忆》钟石)yibaochina.com

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是,只因黑暗中穿错件衣服,一个寻常女教师,被闹得“风雨满城”。同时,被“套供”了散步的“闲聊”,并加工成为批周的“炮弹”。yibaochina.com

171

11月23日,丹联在青年广场“愤怒集会”,“向三反分子周桓猛烈开炮”。yibaochina.com

台下是人山人海,台上是“炮手”如云,不但有省“辽革站”等38个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还有20个组织的赴京代表团以及19个革命群众组织打来的“支持电”,“他们表示坚决支持丹联的一切革命行动!”如此众多的特邀嘉宾和支持电,显然是一种“壮大声势”的政治需要。yibaochina.com

丹联头(车丕恩)在大会上讲话:“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我无产阶级革命大联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揪出了“潜入丹东”进行罪恶活动的三反分子周桓,这是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yibaochina.com

随后,其他发言均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揭发批判了三反分子周桓“潜入”丹东犯下了“四大罪行”——yibaochina.com

一是“偷越国境,外逃叛国”,用当时的语言叫做“投靠朝修”——周桓在鸭绿江边以散步为名,实为预谋偷渡。yibaochina.com

二是攻击中央首长,对于江青的“文攻武卫”颇有微词。yibaochina.com

三是攻击毛主席的接班人,对林彪“政变”讲话(1968年5月18日)大有不敬。yibaochina.com

四是“反军黑手”,“八三一的黑后台”。企图通过“操纵群众组织”,“阴谋把丹东变成他反革命复辟的大本营。是可忍、孰不可忍!”yibaochina.com

所谓“黑手”的“证据”,不过是周桓说过,驻军支一派压一派是错误的。yibaochina.com

在“批斗”的发言中,会场的口号声此起彼伏:yibaochina.com

打倒刘、邓、陶!yibaochina.com

打倒宋、马、顾、喻、徐!yibaochina.com

打倒三反分子周桓!yibaochina.com

“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三反分子周桓被游街示众,大快人心。”(丹联小报《红旗飘飘》第20期)yibaochina.com

将军享受如此“政治待遇”,惠及了家在孤山的八旬老娘和两个单身妹妹。这,既有政策的“株连”,还有所谓的“丹麦特嫌”问题。yibaochina.com


批斗周桓的集会地——安东青年广场(网路)。yibaochina.com

 172

周桓老家在大孤山东关村,“龙抬头”的第二天(1909年2月22日),周桓呱呱坠地了。yibaochina.com

“龙抬头”的意思是说,沉睡了一冬的龙醒了,要耕耘播雨了。yibaochina.com

那时,孤山仍在大清国,但有些人不信“龙”了,生活有了新的气象,这便是来了几个丹麦人(1896),在大孤山不仅建立了福音堂,还有学校和诊所。穷苦人不管是看病还是上学,都是分文不取的,这让百姓感受到了上帝的怜悯。yibaochina.com

于是(1903年),孤山一个卖香的姜姓小贩,接受了丹麦人的洗礼,并让女儿(姜宝珍)上了丹麦人的学校。(基督教崇正女校——吴坤美《大孤山基督教会简介》)yibaochina.com

据孤山基督徒赵玲娟大姐回忆,周家两姐妹周静芝、周静玉都是信主的人,常去教堂祷告。yibaochina.com

1957年,孤山教堂的牧师(孙信爱)被打成了右派,下放果树园劳动。接着大跃进,就不许聚会了。而且,一连抓了三个信主的姊妹(于桂春、何柜纳、王生仁),都进了监狱。又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教会的人都成了“牛鬼蛇神”,孙牧师投井死了,教会管事的一个悬梁了(执事长刘宝),一个被折腾死了(执事由传宝),孤山教会“落花流水”了。yibaochina.com

这时,周家姊妹也被贴了大字报,说是“丹麦特嫌”,怀疑“老教士”(聂乐信Marie EllenNielsen)临死时,把电台交给了她们。yibaochina.com

这是没有影儿的事,老教士要咽气的时候,一直有人(王忠顺)在眼前盯着,直到咽气了,他跑去街道报信。因为,早就说她藏有电台。结果,街道干部来翻了个底朝上,哪有?就是扒瞎(撒谎)。yibaochina.com

那年闹饥荒(1960),只要是过来人,有记性,没饿死的,都知道这事。但是,人要发起疯来,什么事做不出来呢。(附录:老教士藏有电台)yibaochina.com

批斗会没完没了,小会在街道,大会在戏楼,老太婆和两个闺女都被挂上大牌子,受尽了皮肉之苦。因为,没有遍数的抄家,拿走东西,以至家徒四壁,缺柴少米。终于,家破人亡了。yibaochina.com


赵玲娟,1941年生于孤山,受洗于丹麦人的基督徒。摄于2011年3月访谈于孤山教会。yibaochina.com

附录:

“老教士藏有电台”yibaochina.com

 1996年至1997年间,我多次访谈了刘振福的次子刘运吉,时年82岁;王忠顺的儿子王实厚,时年83岁。yibaochina.com

据刘运吉(2019年1月6日故去)口述:其父亲刘振福活着的时候曾对他说过:1960年7月25日,其父亲当时在孤山庙宇里维修古庙,这天上午,需用画笔和颜料,老人便下山欲到大门洞子的小百货商店去购买。当走到东马道下时,正好与王忠顺碰头,王忠顺对刘振福说,我刚好要去你家(刘宅在东马道上北街三组住)找你,老教士(聂乐信)不行了,你快去看看吧!刘振福说,你找我咋从马道下往上来呢?”王忠顺说,我先上街道去报告了,他们(街道治保人员等)以前说老教士藏有电台,一直没有交出来。告诉我老教士若有什么情况,必须马上向他们汇报。这不我先去告诉他们老教士不行了,你们要搜找电台,趁老教士还活着赶紧点儿吧。 说完话后,刘振福同王忠顺一起到了老教士的住处(东街一组),看着老教士咽了气。yibaochina.com

聂乐信的后事就由刘振福出面办理,购买棺材,葬在大孤山戏楼西侧山脚下的乱葬岗子中。yibaochina.com

王忠顺活着的时候也同王实厚说过聂乐信去世时的情况,内容大致差不多。yibaochina.com

刘振福(木匠)民国及伪满时期,在聂乐信创办的大孤山崇正贫民救济所作工,担任建筑队的队长(把头)。刘振福老人於1980年去世,享年81岁。yibaochina.com

王忠顺在民国及伪满时期,在聂乐信创办的大孤山崇正贫民救济所担任喂养奶牛的工作,其妻(续弦)则负责挤牛奶工作。1950年代末期,负责照料聂乐信生活起居的王生仁被捕后,王忠顺和妻子经常悄悄地自愿去照料聂乐信的生活。王忠顺於1965年去世,年60岁左右。yibaochina.com

王维刚 《刘运吉口述整理》yibaochina.com

2023年7月5日yibaochina.com


从教会院里远眺大孤山。杏树是丹麦传教士的培育,左侧坍塌的是丹麦人的遗址。摄于2011年春安东大孤山。yibaochina.com

 附录:

向三反分子周桓猛烈开炮

 yibaochina.com

红旗飘飘yibaochina.com

第二十期yibaochina.com

丹东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委员会主办yibaochina.com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yibaochina.com

紧紧掌握斗争大方向  穷追猛打落水狗yibaochina.com

丹联无产阶级革命派愤怒集会斗争三反分子周桓yibaochina.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四一三部队联委、空字〇二三部队红司、后字二五四部队红总、红色造反者吉林省革命委员会、长春市红卫兵总部(二总部)、辽革站以及辽宁各市县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yibaochina.com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丹东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委员会六万余革命群众,于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在青年广场召开斗争三反分子周桓大会。应邀参加大会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四一三部队联委、空字〇二三部队红司、后字二五四部队红总、首都红代会新北大公社、吉林省红革委、长春红卫兵二总部、辽革站、辽大红卫兵总部、本联、抚联、营联、旅大市联总、本钢联、旅大市三联部、抚联矿区委员会、盘锦垦区联筹会、建平县一·二六联军指挥部、朝阳地区联总、朝阳县联合兵团、朝阳镇联总、建昌县联委、喀左县联委、凌源县三一凌联合总司、北票县二一总部、北票矿区总司、盘山劳改纵队革命造反联总、铁岭县联筹委、新宾县联委、绥中县联委、新金县联筹委、抚顺县联委、海城县联委、金县联委、岫岩县联委、宽甸县联委、凤城县联委、桓仁县联委、东沟县联络站等三十八个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yibaochina.com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丹联无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在斗争大会上,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揭发批判了三反分子周桓自八月份潜来丹东,更加恶毒地攻击我们最伟大领袖毛主席,猖狂反对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央文革,指向陈伯达同志、江青同志,挑动群众斗群众,破坏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的滔天罪行。与会同志振臂高呼:打倒刘、邓、陶!打倒宋、马、顾、喻、徐!打倒三反分子周桓!yibaochina.com

丹东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委员会负责同志在斗争大会上讲了话。他指出:正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派大好形势下,丹东无产阶级革命派在各地无产阶级革命派战友的大力支持下,揪出了潜来丹东进行罪恶活动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桓,这是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他号召大家:要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以“斗私批修”为纲,穷追猛打落水狗,在革命大批判的推动下,促进革命的大联合。yibaochina.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四一三部队联委、空字〇二三部队红司、后字二五四部队红总、辽革站以及辽宁省各市县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吉林省红革会、长春市红卫兵二总部的代表先后在大会上讲了话。他们指出丹东无产阶级革命派揪出了潜来丹东搞阴谋的三反分子周桓,大长了革命派的志气,大灭了阶级敌人的威风。他们对丹联无产阶级革命派批斗三反分子周桓的革命行动,表示坚决支持。并表示坚决支持丹联的一切革命行动,胜利在一起,永远在一起!yibaochina.com

这次大会,还收到吉林省红革会、辽革站等二十个革命群众组织的赴京代表团以及沈阳军区第四护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团、鞍钢捍卫总部、辽中县大联筹、辽阳市革委会、清原县联委、法库县联委、锦州地专机关革命造反团联总、辽南地专机关联委等十九个革命群众组织打来的支持电。他们表示坚决支持丹联的一切革命行动!yibaochina.com

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三反分子周桓被游街示众,大快人心。yibaochina.com

【社论】yibaochina.com

向三反分子周桓猛烈开炮yibaochina.com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阵阵凯歌声中,我丹联革命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捕获了潜入丹东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三反分子周桓。这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又一重大胜利,这是丹联革命派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的又一重大战果。yibaochina.com

远在彭、高、饶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之前,周桓就是高岗在军队中的一个黑爪牙。他伙同高岗疯狂地攻击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制造和鼓吹臭名昭著的“军党论”;妄图把东北变成复辟资本主义的独立王国,从而实现他们篡党、篡军、篡国的罪恶目的。由于刘邓黑司令部的包庇,周桓的这些滔天罪行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清算。这是周桓欠下的一笔老帐,现在是清算这笔老帐的时候了。yibaochina.com

周桓还是刘少奇、陆定一文艺黑线中的一员干将。在他窃踞辽宁省委书记期间,他利用自己所把持的文学艺术领导大权,恶习不改,变本加厉,继续诋毁毛主席及其光辉思想,大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极力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洋、名、古鸣锣开道。在这个时期内,他对党和人民又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大罪。yibaochina.com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周桓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正当我国文化大革命进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决战关头,正当宋、马、顾、喻、徐疯狂反扑,发动反革命的二次“辽沈战役”的时刻,正当辽宁地区的反军逆流和武斗妖风逐步升级之际,早已被揪了出来的三反分子周桓,突然潜入丹东,密切配合,负隅顽抗,阴谋把丹东变成他反革命复辟的大本营。是可忍、孰不可忍!yibaochina.com

三反分子周桓潜来丹东后,出于他反动阶级的本性,更加阴险、恶毒地攻击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肆意贬低毛泽东思想;公然为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喊冤叫屈;无恥诽谤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坚强战士伯达同志和江青同志;极力煽动和制造反军逆流;大肆破坏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挑动群众斗群众,破坏革命的大联合,等等。这个万恶不赦的周桓,是丹东人民和辽宁人民的死敌,我们同他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如今,我们对于周桓欠下人民的旧债新债一起清算,彻底粉碎他的反革命复辟的罪恶阴谋。yibaochina.com

阶级斗争是复杂的,文化大革命在丹东开展以来,就有人一直在贩卖“死狗”论。那么,在这种人看来,周桓比起宋克难来,岂不更是“死狗”了吗!我们说这是十足的欺人之谈。周桓、宋克难之流决不是什么“死狗”,而是咬人的疯狗,吃人的活狼。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他们就决不会甘心自己的灭亡。为此,我们必须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发扬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把中国赫鲁晓夫在辽宁和丹东的代理人周桓、宋克难之流批倒、批臭,叫他们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yibaochina.com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yibaochina.com

一切无产阶级革命群众联合起来,举起铁扫帚,把周桓、宋克难之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去!让那些死抱住周桓、宋克难之流的大腿不放的人抽泣去吧!丹东的新曙光就在前头,一个毛泽东思想普照的红彤彤的新丹东即将出现在我国的东方前哨!yibaochina.com

注:以上“小报”及“口述”均系大孤山民史专家王维刚所提供,作者在此致谢。yibaochina.com

参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四)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五)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六)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八)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九)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四)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五)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六)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八)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九)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三)yibaochina.com


【议报首发,转载时请务必在正文之前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53109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