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9年,我有幸获得独立中文笔会第17届自由写作奖,评价中提及长篇纪实《丹麦人在安东》关注了丹麦传教士这一群体在历史变迁下的悲欢沉浮。去年,这部作品已由台湾新锐文创出版。中国作家冉云飞在《卌年结撰百年史<丹麦人在安东>述评》中写道:作品并非专对一位传主的行迹事工做特别的研究,而是对数位人物的传教历程及信徒受迫害的经历,所做的史事记载,但不妨谓之“天路客列传”。本篇“丹麦特嫌记事”也曾作为“列传”之一,写入书中,仿佛一棵树上的枝杈剪掉了,但埋在了土里,慢慢地长出了新绿。


1968年“1.15”惨案的灵堂(安东评剧院)。
2020年冬访谈傅景武,即“1.15”遇难者傅良忠之弟,葬礼图片的提供者。 yibaochina.com

第三十八章 安魂曲

173

1967年夏季,在政治权力的背后操纵下,湖南道县对“政治贱民”大屠杀,数不清的尸体被推到河里,顺流而下,“河面上浮着一层暗红的油腻”。太阳一晒,热风一吹,恶臭熏天…..yibaochina.com

(注:关于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可阅:谭合成著《血的神话:公元1967年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纪实》。)yibaochina.com

1968年1月,天寒地冻。yibaochina.com

感恩上苍对边城的怜悯,将十七具尸体安放在冬季,一江绿水,清澈碧透。几棵白杨,叶已落尽,小楼也比往日清静了。大概是“打绸校”死了了那么多人,红司机关的人都转入“地下”了吧。yibaochina.com

宝山来找徐明江,是因来宝负伤住院没钱了,吃饭也成了问题。徐说,头头也不知都跑哪去了,你先去评剧院忙乎丧事吧。yibaochina.com

安东评剧院,多年没有演戏了,一个空旷且没有暖气的空房子。尽管人们站在剧场,却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在“猫冬”的日子里,小城人却冒着严寒,扶老携幼地来到评剧院。原来,死在绸校的造反派,工人10名、学生8人(包括从校园坟墓起出的梁仁臣),18具尸体都安放在了舞台上。幕布是拉开的,影影绰绰中,台上躺着一排蒙着白布的人,哀乐中夹着哭泣。台前摆满了花圈,两侧贴着大幅挽联: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宝山走上舞台辨认每个人的面容,由于滴水成冰,人体石头般的坚硬,一切都凝固在过去时了。yibaochina.com

哀乐一停,接下来,便是女学生朗诵语录:“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有人蹲在台前的乐池里,划个圆圈烧纸呢。yibaochina.com

宝山端详着周军的遗容,有人扯了一下他的衣角,是“新丹报”主笔张忠敏,在绸校时常见面。宝山跟着他走出剧院,来到对过的锦江旅社,这里曾是外地大学生的串联总部,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如今,已经空空荡荡了。宝山跟着忠敏走进一个单间,两人坐了下来。yibaochina.com

忠敏说,唉,太惨了——你知道“刘黑子”挨了多少枪吗?姜佩金老师给他换衣服(殓衣),哗啦啦掉出一地子弹头,数了一下36颗。你看,被打死的学生穿上了军装,老宋(革命)说是他跟林元福(军分区政委)要的。因为有个母亲说,这些孩子活着都想当兵,就让孩子穿上“军装”走吧。yibaochina.com

我要出期特刊,你说一说周军遇难的情况吧……yibaochina.com

不行,我现在的心情……yibaochina.com


1968121日行至兴隆街北头的红司出殡队伍。yibaochina.com

174

 yibaochina.com

冬天的早晨,总是姗姗来迟。yibaochina.com

1月21日,天还没亮,许多人便来到了灵堂(评剧院)。昨晚有几人守灵,寒冬腊月,仿佛在雪窖蹲了一夜。yibaochina.com

“破四旧”剪掉了女人的辫子,烫发也禁止了。但是,更多的“旧”却保留了下来。活着受累,死了也麻烦。入殓和入土都有一些“规矩”,或者说是“程序”,用以显得“庄重”。不管活着是否被当人看待,死了却不能一埋了之。因为,这些人都是“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毛主席”的“烈士”,所以轻慢不得。而且,还要有什么“避讳”。正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两个土匪,本原名叫胡彪、一撮毛,唱词有“逮胡彪,活捉一撮毛”。据说,冲撞了林“彪”和“毛”泽东,一个逮捕,一个活捉,岂不是“犯上作乱”吗?所以,改为“逮胡标,活捉野狼嚎”。yibaochina.com

在入殓仪式主持人的具体指挥下,十八具遗体顺利地装入了棺材。然后,抬出剧场,排列于大街上。顿时,马路两旁挤站满了观众。十八棺材涂的是紫檀色,每具都由八个人抬着,在棺材之前,由两个人举着花环围绕的遗像。yibaochina.com

排列的前后是按照红司追认“烈士”的顺序——yibaochina.com

红司常委周军、赵刚、傅良忠;委员贺闯;战士:刘同友、刘莫军、王金声、王立忠、袁丁祥、刘安福、刘维克、高子文、李玉山、王世顺、于丰基、孟庆辉、王学富等。yibaochina.com

棺材之前,是一支仪仗乐队,有小号、圆号、长号等铜管号类以及行进军鼓。而乐队前头便是八三一派的数十面旗帜,打头的“红司”由四个人分别扯着旗角,以下皆然。旗帜之后,便是胸戴白花浩浩荡荡的群众。yibaochina.com

大约九时许,队伍准备出发了。可是,乐队指挥仍然没有出现。原来,有人堵着他的家门不许出来。看来,事情出现了麻烦,传说丹联要把出殡给“搅黄”。yibaochina.com


举着殉难者遗像(前者周军)的出殡队伍,路过通向镇江山的铁桥坡道(九纬路与十一经街交汇的路口)。yibaochina.com

175

 俗语“入土为安”,即人死后要埋入土中,逝者安息,生者释然。一般来说,人死后的第三天即入土,但也有第七天的,“1.15”的死者便是拖了七日。原因是要备齐十八口棺材,但没有“国营”棺材铺,而私营的也被“破四旧”了。那么,这些棺材从何而来呢,这要辛苦鸭纸“八三一工人”了。yibaochina.com

鸭纸生产的新闻纸原料,除了本地的芦苇而外,主要是东北原始森林的落叶松和红松。由火车发来的原木,其中有的已成朽木,但锯成板子做“寿材”(棺材),那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严寒“冷冻”了遗体,但也不可旷日时久,因为事有“时辰”。所以,那些工人兄弟不分昼夜,时髦话叫“只争朝夕”(毛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yibaochina.com

安得其所,棺材只是之一,还有墓地,也要找个“先生”,因为,埋错了地方,“误人子弟”,岂可马虎?造反派也是人才济济,请“先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挖好了十八个坑,只等着下葬了。yibaochina.com

可是,丹联竟然将坑里填上了砖头瓦片,并用消防车灌满了水,一夜之间冻成了冰坨。看来多亏没埋,否则就要掘坟鞭尸了。yibaochina.com

葬礼总要一帆风顺的,所以,这个“意外”事件,暂且还要保密,以免激怒人心,闹出乱子来。yibaochina.com

丹联的恶作剧,迫使红司还要再寻墓地,组织一群“劳力”再次挖坑。下葬也是有“时辰”的,起码不能过晌,最好在正午阳气最旺之时。yibaochina.com


出殡隊伍行至镇江山公园之铁桥坡路。yibaochina.com

 176

 忽然,乐队响起了嘹亮的小号,由低沉、缓慢,转而高亢激昂,扣人心弦,接着,又渐渐远去,仿佛白云飘过蓝天。马路上的人望着吹小号的人,站在乐队前面的中年男子,他吹的是今天葬礼的主题歌,可谓“安魂曲”。据说源自辽大八三一,歌词如下(李亚军提供):yibaochina.com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八三一革命烈士,让我们最后告别。yibaochina.com

囯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八三一革命烈士,安息吧,安息吧。yibaochina.com

原来,这“号手”是林杉,从八道沟赶来送葬的。因为,乐队指挥被“堵”在家里,他便出来“救场”了。yibaochina.com

林杉吹起小号,是为了熟悉一下哀乐曲谱。他的小号是在童子军学的(丹麦教会学校),号声令乐手们为之一振,乐队有指挥了。yibaochina.com

哀乐声起,葬礼开始了。两千余人的队伍缓缓行进在马路上,按照事先确定的路线,由东西纬路拐入南北经街,一条布满了“大批判专栏”的七经街。队伍行至街头——两栋楼之间的道口,有一条通向北山的大街,所谓北山主要指镇江山(公园),“烈士”的墓地便在山后。yibaochina.com

这时,从“一月革命军”广播站的楼上(交通局)撒落下了一片稻草。“捞稻草”,是当年的流行语,喻为绝境中徒劳的“挣扎”:“快要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甚至是一根肮脏的烂稻草)也要抓住”(列宁《国外小集团和俄国取消派》)。yibaochina.com

飘下来的稻草从林杉的肩头滑落,对于这种“离谱”,他只觉得可笑,眼下要紧的是指挥乐队的节奏和速度,恰如其分的到达墓地。yibaochina.com


红司行进中的葬礼乐队。yibaochina.com

177

宝山原想扶棺送上周军一程,但徐明江把他拉到一旁说,昨天挖的坑被丹联填了,还要重挖,你马上到镇江山去吧。yibaochina.com

镇江山公园日治时期叫做临济寺,即神社。这里有日本人栽下的樱花,因是殖民者留下的痕迹,所以红卫兵以铲掉而后快。对于神社大门也想推倒,因为坚固无从下手,只好“改头换面”,镇江山叫做“锦江山”了。yibaochina.com

宝山跑到公园大门口,看见有两帮人,一帮把守着大门,这些人手里都操着家什,冷热兵器混杂。另一帮站在一旁扛着铁锨和镐头。把门的人说镇江山不许埋人,只要你们离开这里,爱谁谁。yibaochina.com

本来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若为埋“死人”而大动干戈,恐怕又要死人,岂不是雪上加霜。于是,挖坑的人只好忍气吞声,另寻“人生后花园”了。yibaochina.com

安东依山傍水,除了一条碧水,便是群山起伏,多为丘陵。有句话说,哪里黄土不埋人啊,好听一点叫做“青山处处埋忠骨”。宝山和七十多人,扛着工具翻过镇江山,过了盘山道,来到马路西边的山坡,环顾四周,前方有水,后有靠山,正合乎所谓“枕山面水”。显然,也是请人看过“风水”的。yibaochina.com

于是,按照四个人挖一坑的“承包责任制”,开始抡镐挥锹了。刨开了冻层便是软土,还好——老天照应,冻层并不深。但挖起来却要争分夺秒,不能耽搁了。如果棺材到了地头,坑还没挖出来,那就呜呼哀哉了。宝山昨日挖过坑了,一夜醒来又挖了起来,实在有些腰酸臂痛的。自古有“盗墓”的,如今又有了“填坑”的,正如一首歌唱的“新人新事出现在新国家”。yibaochina.com


出殡队伍驻足在墓地的西北方向,等待着对面墓穴残土的清除。yibaochina.com

178

一边是挥汗如雨地挖坑,一边是出殡队伍的缓行。一切井然有序,犹如乐手们在指挥下的演奏。出殡队伍步入公园后,左拐经过荷花池、猴山、狼圈,上坡直行,再向左拐过老虎笼,沿着土路便来到镇江山后,坟地就在对面的西边坡地。随着哀乐由远至近,队伍终于停了下来。这时,天近傍晌。yibaochina.com

在殡葬主持人的指导下,十八具棺木开始下葬。yibaochina.com

首先,将遗像放在每人的墓前,然后,由四个人用绳子慢慢将棺材放入坟内,再将绳子拉出来。死者家人象征性的添几把土,接着,挖坑者将土埋起堆来。最后,每座墓前立下一块落松木牌,宽25公分,厚5公分,高一米五,一头削尖埋进地下60公分。这木牌作为临时立碑,清明节要换上石碑。yibaochina.com

中国人对于墓碑也有说道,什么择日、方向、形状以至于碑与坟的距离,等等,大概是“继承传统”吧。对于革命者来说,还要“化悲痛为力量”,“血债要用血来偿”。于是,十几岁的少年傅景武(傅良忠之弟)被安排作为“烈士”家属代表发言——“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毛《七律·庆祝第二次核试验成功》)yibaochina.com

然而,不管怎么折腾,死人,毕竟是生者的悲哀。当十八具棺木沉入地下之时,一片撕心裂肺的哀嚎,犹如一阵狂风扫过荒山,男女老少六十余人,泪如雨下,呼天唤地……yibaochina.com

砰——砰砰……yibaochina.com

枪声震荡了荒山野岭,寒鸦万点,黑压压的漫卷而来,洒下了阵阵凄厉的哀鸣……yibaochina.com

(注:据李宝山回忆,红司曲哲等人致哀鸣枪六十余声。)yibaochina.com


殉难者傅良忠(一中高三学生)的安葬场景。yibaochina.com

179

 十八具棺木放入穴中之后,便将土填满起堆,也就是形成个土包,俗称“土馒头”。然后,便是烧纸了。yibaochina.com

红司“治丧小组”准备了四辆手推车的黄表纸,也就是“纸钱”(冥币),用以死者在阴间的消费。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在死去的路上还有恶鬼挡道,所以要用“银子”来畅通。yibaochina.com

按照毛主席的说法,信“马教”的死了要去见马克思,那么,“老马”那里还没有消灭货币吗?党国的纸钱通用吗?这些,老百姓不懂。眼下他们只顾从车上多拿一些,因为“穷日子”过怕了。再说了,路上还要“打点”小鬼呢。中国人活得太累,死了也不被放过。yibaochina.com

这些烧纸,包括棺材,所有丧葬费都是红司的募捐。就是说,都是造反派家里的“柴米油盐”,宝山没舍得花的八角钱也捐出去了。你听了会哑然失笑,觉得少的可怜,那是你不知道,这八角相当于一天的血汗钱。谁不知道,中国人是世界上工时最长,工资最低的,如此的“微薄”,却还不能忘了买“爱国劵”。yibaochina.com

人世间,这十八个“烈士”,恐怕不管怎么勤劳,即使累断了腰,合在一起也挣不到四辆手推车的“货币”——堆积如山啊。所以,尽情地烧吧,中国人有句话,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啊。yibaochina.com

在烟火弥漫中,唯独一座坟前却没人烧纸,有一个女孩站在那里,将一束杜鹃花插在坟头,粉色的小花在寒风中颤抖着。原是生在瓶里的,屋里暖和蓓蕾初开,插在坟头上,天寒地冻,瞬间凋亡了。埋在这座坟里的是小学生刘莫军(解放小学),十八个死者最小的——16岁,天可怜见,孤零零的。儿子死了,为何没有一个亲人到场?原来,母亲一病不起。而父亲(绸校总务科刘贤威)还不知道儿子的噩耗。因为,离家出逃申冤去了。据说,运动初期就被揪出来了,一个“伪满警察”。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姜佩金,毕业于北师大,绸校体育老师。文革期间被斗、入狱。殉难者刘莫军安葬时,姜老师为刘换穿丧服,包括房产工人刘同友(“刘黑子”)。yibaochina.com

2020年秋接受访谈时,姜老师根据回忆作画绸校被包围的草图。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附录一:丹东绸校反革命屠杀案的简要情况

最高指示yibaochina.com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yibaochina.com

丹东绸校反革命屠杀案的简要情况yibaochina.com

正当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最新指示,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时刻,一小撮阶级敌人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以十倍、百倍的疯狂,向无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的反扑,挑起大规模武斗,制造流血惨案,残杀我红司(八三一派)负责人和战士,在全市人民面前犯下一笔又一笔血债。yibaochina.com

丹东市在党内走资派宋克难、大叛徒李言为首的一小撮阶级敌人为了挽救起灭亡的命运,勾结丹联坏头头,操纵其所属组织,凭着手中握有的大量现代化军用武器,以绝对压倒的优势,向红司所属组织制造多起骇人听闻的反革命屠杀案件。yibaochina.com

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三日蓄谋已久的血洗绸校惨案发生了。丹联在其后台的操纵和支持下,秘密调集了七个联防区,三千六百多名武斗队员,向红司的主要活动据点之一——辽宁丝绸工业学校红联(坐落在丹东市八道沟),发动了武装攻击。他们配有军用迫击炮、胶轮平射炮、双筒炮、轻重机枪、步枪、手枪、手榴弹、手雷、火焰喷射器和烈性炸药、汽油车、汽油瓶等现代化杀人武器,将一个方圆不到五千公尺的绸校团团包围,封锁交通,实行戒严。当时居住在绸校的有红司工作人员和绸校红联红卫兵八十多人,自卫武器十一支长短枪、子弹三百发。丹联依仗着黑后台的支持和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在完成强大的包围之后,便开始了火力攻击。当日下午四时开始,丹联向绸校住宅发出炮击。绸校战士受伤三人,部分房屋倒塌;十四日下午丹联又用大炮、机枪、手榴弹轰击食堂二小时之久。十四日晚十一时丹联又用炸药、燃烧弹,使草棚起火;十五日一时三十分,开动所有轻重机枪向绸校猛烈轰击,并向房上喷射汽油,持续时间达二小时。九时左右丹联又动用火焰喷射器,部分教室被烧毁;十时许绸校战士第一次突围没有成功。十一时丹联集中了大量火力向绸校轰击,炸伤两名女战士。当绸校第二次突围时,又被丹联密集的火力压了回去。yibaochina.com

十五日下午,丹联对绸校红联战士展开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在不到二小时内,共枪杀我八三一战士十七人。其中有“红司”常委周军、赵刚、傅良忠;委员贺闯;战士:刘同友、刘莫军、王金声、王立忠、袁丁祥、刘安福、刘维克、高子文、李玉山、王世顺、于丰基、孟庆辉、王学富。受伤52人。绸校房屋全被炸毁,公家与私人物资被抢劫一空。炸毁绸校附近居民房屋20余间,被抄家14户,被杀害群众二人,打伤九人。嗣后,又制造假现场,欺骗舆论,蒙蔽群众,企图摆脱罪责。yibaochina.com

在绸校事件发生的当天,我红司代表即几次与驻军支左小组和警备司令部取得联系,并提出“先停火、撤兵,然后调查,弄清是非”,均没有得到驻军的支持。整个血腥的屠杀持续了三天二夜,驻军和警备司令部无一人到现场制止,致使我八三一战士惨遭屠杀。yibaochina.com

这一事件,完全是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和丹联中某些坏头头一手制造的,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yibaochina.com

我红司八三一战士,为了誓死保卫毛主席,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表现了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无产阶级高贵品质。yibaochina.com

红司常委、鸭纸红总常委,“鏖战急”造反团负责人周军同志,为了掩护红卫兵转移,在暴徒密集活力的封锁下,冒着生命危险先后三次突围,营救战友,不幸负伤,被匪徒捉去枪杀。全身中弹二十六处,其中头部中弹七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红司常委、绸校红联常委赵刚同志,在十五日带领一个小分队突围,当有一红卫兵被暴徒打伤,赵刚同志便不顾一切为战友包扎伤口。此时暴徒发现赵刚,便向赵刚同志连射数枪,全身中弹五处,并用匕首刺割头部、耳、口等,当场张壮烈牺牲。赵刚同志在被暴徒杀害时,表现了对党、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yibaochina.com

红司常委、一中毛泽东主义兵团主要负责人傅良忠同志,在撤出绸校时被暴徒发现,向傅良忠猛烈射击,并大叫“举手投降”,傅良忠同志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应声倒下,全身中弹四处,刀伤多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红司委员、八二二负责人贺闯同志,在突围时,被暴徒抓至绸二厂,进行残酷拷打,并用枪打断两腿,此时一暴徒问贺“你投不投降?”贺闯烈士大义凛然地回答“投降,你把这道理讲出来!”暴徒端起枪向贺射击而遭杀害,全身中弹四处,并有刀伤、挫伤多处。贺闯同志在暴徒面前面不改色心不跳,高喊“毛主席革命路线必胜!”yibaochina.com

房产红联战士刘同友同志,在突围时,已跑到附近居民家中,被丹联暴徒发现,抓至绸二厂后,先进行残酷的吊打折磨,刀砍、鞭打,又用冲锋枪、手枪、火药枪对着刘的胸膛当活靶子射击,当场壮烈牺牲。全身中弹四十处,刀伤、爆炸伤、挫伤、火枪伤全身皆是。在进行遗体检查时,还从棉衣和皮肤中取出汤姆枪、手枪子弹七枚。yibaochina.com

红学联战士刘莫军同志在突围时被丹联暴徒炸伤,后又被暴徒发现连射数枪,当场打死。全身中弹十处,爆炸伤多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红矿联战士王金声同志,在突围中受伤,为抢救受伤战友刘莫军被丹联暴徒发现后开枪杀害,全身中弹八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红矿联战士王立忠同志,在突围中负伤,被丹联暴徒抓去后,先开枪打断两腿,后逼他“数十个数再走”,王因腿断不能走,连遭数枪,全身中弹九处,爆炸伤多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八二二战士袁丁祥同志(五龙金矿黄金八队工人),在一月十三日被丹联炮弹炸伤,在一月十五日丹联暴徒攻下绸校时,将这一伤员抓去,开枪杀害。全身中弹五处,火枪伤五十三处,刀伤二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汽校造反大队刘安福同志,在丹联攻下绸校时,被暴徒抓去,在押往绸二厂的途中,连遭五枪,受伤多处,在送往医院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刘安福同志在暴徒行凶杀害时,高呼“毛主席万岁!”yibaochina.com

一中毛泽东主义兵团刺刀见红大队长刘维克同志,在突围时被丹联暴徒密集的火力 封住了出路,一群暴徒扑来,逼问刘维克“你怎么受蒙蔽的?”刘维克回答“我不是”,一排子弹射了过来,全身中弹八处,刘维克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匪徒见到还呼口号没死,又补枪,刘维克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红矿联负责人高自文同志,在突围时,被匪徒闸炸伤捉住,当发现他是五龙金矿负责人时,匪徒又连射数枪,全身中弹九处,爆炸伤多处,壮烈牺牲。被杀后把事先写有“抚顺敢死队”的牌子放在他身上,还放了一把上了锈的刀和一条鞭子。yibaochina.com

红矿联战士李玉山同志,突围时,和其他十几名战友从绸校后面突围出去,有的中弹负伤,有的被捉打死,他隐藏在厕所里,被匪徒发现后,开枪杀害。全身中弹三处,爆炸伤、刀伤多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无线电系统八三一战士王世顺同志,在突围时被押至绸二厂途中被暴徒开枪射伤腿部,到绸二厂后又连遭数枪,其中补枪二处(头部、腹部各一枪),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绸校红联(红卫区模具厂)战士于丰基同志,在担任掩护突围任务,头部中弹,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过马路停在大楼旁边,准备掩护后面的战友突围时,被暴徒猛烈枪弹压住,又一次中弹负伤,这时暴徒包围过来,连射数枪,全身中弹十七处,火炮伤、刀伤多处,壮烈牺牲。yibaochina.com

八二二战士孟庆辉同志,在突围时已跑到附近居民家中进行隐蔽,被匪徒发现,往外冲时被捉,暴徒逼问“投不投降?”孟庆辉同志坚强回答“我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没有投降的习惯。”此时暴徒将孟押送绸二厂途中开枪把孟杀害,壮烈牺牲。在牺牲时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yibaochina.com

丝绸印染厂红联战士王学福同志,突围时中弹负伤,当暴徒来到他跟前时,又连射数枪,全身中弹五处,壮烈牺牲。被杀害后,匪徒将三角带鞭子、手榴弹、柳条帽等放在他的身旁,进行拍照,制造假现场。yibaochina.com

以上十七名同志,经红司常委会决定,追认为革命烈士。yibaochina.com

红司常委:郭秀琴 丛毅 蒋继新 徐明江 张云卿 李善荣 谢慧中(亲笔签名)yibaochina.com

丹东红色革命造反总司令部yibaochina.com

一九六八年三月 日yibaochina.com

注:此文为红司追认本派“1.15惨案”死难者为“革命烈士”的文件,落款时间是“1968年3月”。此前,1月20日红司下属《新丹东日报》(小报)以“铁血烈火,慷慨悲歌”为题报道了“1.15”惨案的经过。前后两文在记叙遇难者的情节如出一辙,大都死前高呼“万岁”。作者在采访中了解并非如此“壮烈”。所以要虚构,是以此来“塑造高大形象”。这也是“文革现象”,根源于党文化的“英雄情结”。yibaochina.com

非虚构的历史纪实,意在揭示真相。所“引用”的资料,以供研究参考。借时下流行的话说,其“观点”不代表作者的“立场”。yibaochina.com


注:此图系红司颁发的“烈士证书”。以上文件均系傅景武提供。yibaochina.com


傅景武,某建筑公司职员,此照提供于2020年冬访谈。yibaochina.com

下图系红司文件《丹东绸校反革命屠杀案的简要情况》——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yibaochina.com

参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四)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五)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六)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八)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九)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四)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五)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六)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七)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八)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十九)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一)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二)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三)
鸿路 | “丹麦特嫌”纪事——小城文革印象(二十三)yibaochina.com


【议报首发,转载时请务必在正文之前加上出处和链接:https://yibaochina.com/?p=253182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